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那些过敏体质的人带来烦恼。花粉过敏是过敏体质者接触致敏花粉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引发过敏性鼻炎、皮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而春暖花开时最易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自然界的花粉主要分为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风媒花粉是主要过敏原。春季,风媒花粉以树花粉为主,常见的植物有榆树、杨树、柳树等,此类花花朵小,花粉量极大,随风飘散在空气中,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吸入这些花粉后,就会引发过敏性鼻炎。春天来临之际,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很重要。首先,避免接触花粉,减少户外活动,应尽可能选在花粉指数最低的清晨外出活动。外出时应戴口罩、墨镜等做好防护。外出回家后最好沐浴并清洗鼻腔。尽量关闭门窗,防止花粉飘入房间,使用有过滤功能的空调或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其次,花粉过敏者应尽量少吃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避免进食那些易致过敏的食物。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开花季节前一两周就要预防性服药,以抗组胺药为主。过敏性鼻炎发作后,首选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有条件可选新二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新二代抗组胺药起效迅速,抗过敏效应强,安全性更高。疗程一般不少于两周,必要时可延长治疗时间。鼻用抗组胺药物是过敏性鼻炎的首选治疗药物,一般每天用药2次,疗程大于2周。另外,根据病情需要还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二代鼻用激素类药物如孟鲁司特、辅舒良等。
EB病毒(EBV)属疱疹科病毒,是人类一种特异性嗜淋巴细胞性疱疹病毒,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侵入门户通常是连结口咽的淋巴上皮细胞,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感染4-6周后,有较严重的病毒血症或在B淋巴细胞中病毒增植,后者被杀伤的T淋巴细胞攻击,且大部分被清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为杀伤T淋巴细胞的反应,可以在血片中检出。EB病毒与低分化鼻咽癌在病因学上存在着密切关系,EB病毒抗原成分:早期抗原(EA)、病毒衣壳抗原(VCA)、膜抗原(MA)、核抗原(EBNA)等,并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通过这些抗原抗体的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EB病毒不是肿瘤的标志物,而是肿瘤的相关物。EB病毒不是肿瘤组织产生的,但在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EB病毒检查阳性。因此,VCA lgA(壳抗原抗体)、EA lgA(早期抗原抗体)、EBNA lgA(核抗原抗体)测定是体检筛查鼻咽癌的方法之一。但在EB病毒阳性的人群中,有部分是鼻咽喉部的炎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为是鼻咽癌的高危对象:1 VCA lgA≥1:80,2 上述三项指标中的任何两项阳性,3 上述三项指标中的任何一项持续升高。
总访问量 5,475,199次
在线服务患者 16,965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