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约一半的高血压发病率。对高血压进行早期和规律治疗,可使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如脑中风、冠心病等)减少近一半,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下面我们逐步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和如何从生活中控制血压。1、认识高血压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便捷性的提高,久坐少动、体力活动的下降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同时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这“舒适”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致病的“杀手”,如肥胖、高血压等,长此以往,发生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轻度高血压占60%以上。这些患者应是重点管理对象,但因无不适症状、不影响生活,对药物治疗有抵触,会随着时间推移、血压会逐步增高。据调查,60%以上的脑中风由高血压引起。2、高血压的治疗。目前我国治疗高血压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费用也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故减低了管理高血压的依从性。高血压需要采用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使患者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3、康复评估。近年来,心脏康复管理逐步提升了新的高度,基层医院还没有系统的康复科室,但需要康复评估及管理的正是这些医院。康复评估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手段,建议咨询医生。4、运动训练。短期运动不能抵消静态生活方式对身体造成的危害。长期坚持适当体育锻炼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保持健康的能量代谢平衡,保持骨骼健康和肌肉质量,预防由于不运动产生的继发疾病,这些作用都是药物、膳食代替不了的。但是疾病对健身的种类和强度都有所限制,也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够通过科学健身预防。(1)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静息状态心率超过120次/分,收缩压超过18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不适合进行运动训练。合并其他疾病如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期、心力衰竭急性期等也不适合运动训练。高血压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的静力锻炼、避免饱餐后剧烈运动以及极度疲劳后运动。运动时发现以下情况要停止锻炼:胸痛、不能耐受的呼吸困难,下肢痉挛,走路摇晃,全身出虚汗、面色苍白或灰白。(2)高血压患者运动的类型及程度。a、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等。b、运动的时间:一周5-7天。每天30分钟至60分钟不间断运动为最佳,或至少每次10分钟,每天运动总量不少于30分钟。c、力量训练(增大运动量)。应先开始有氧锻炼,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开始力量练习。高血压患者力量练习,强调避免用力时屏气!强调用力时呼气,放松归到原位时再吸气。高血压患者的力量练习,以小重量、多组数为好,每组15-20次。两组力量练习之间,须间隔2-3分钟以上。切记:运动时一定注意以上运动注意事项,或到医院咨询医生。4、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控制。高血压病患者不只是一味地强调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传统的生活形态与膳食疗法,主要包括了:减重和减钠(不吃太咸,每天1瓶盖盐)。一般而言,胖型高血压患者若能成功减重,并维持体重,降压的效果很好。减少盐的摄取,一般而言,有中度降低血压的效果。高血压的饮食方案:(1)、提倡多进食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比一般人再多些。(2)、五谷杂粮建议比一般人的饮食略少些,而且尽量选用含麸皮的全谷类(未加工的谷类)。(3)、奶类的量和一般人相当,但最好是使用脱脂产品,因为全脂奶中的脂肪含饱和性脂肪酸太多。(4)、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类以豆制品、鱼肉、家禽、海鲜、虾等白肉为主,少吃红肉(也就是家畜类),蛋(或鱼卵/带壳海鲜)要适量。(5)、核果、种子等坚果类食物每天最好进食一小把(约一汤匙)。(6)、烹饪时尽量不使用动物油脂,而是使用植物油,如葵花子油、橄榄油、红花油、玉米油等都不错。用油量要少,高血压患者或高危险人群应多选择烹饪用油少的菜肴,如凉拌、清蒸、水煮、汤涮的菜肴,油炸食物须少吃或不吃,炒的菜肴一餐一道即可。1.五谷杂粮类: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全谷类。(1)每天的主食尽量(三餐中有两餐)选用未经精制的全谷类。像是糙米饭、五谷米,麦片粥、全麦土司、全麦馒头、杂粮面包。(2)豆类和根茎淀粉类食物算作非精致主食,也可搭配使用。像是:红豆汤、绿豆薏仁粥、黄豆饭、烤地瓜、蒸芋头、烤马铃薯等。(3)每天可以有一餐的主食少量食用精米精面的食物,米饭、面条、米粉等等。(4)也可以在白米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全谷米、豆类、根茎类来达到“尽量使用全谷类”目的。2.奶类:(1)以低脂或脱脂乳类及乳制品为主,如:脱脂奶粉、低脂鲜奶、低脂酸奶、低脂奶酪等。(2)除了直接喝牛奶外,亦可将低脂鲜乳或脱脂奶粉加入燕麦、麦片煮成牛乳燕麦粥、麦片牛奶粥。(3)也可将三汤匙奶粉加入百分之百蔬菜汁作成一杯蔬菜牛奶汁。(4)可将低脂奶酪覆盖在蔬菜上作成焗烤蔬菜。(5)低脂鲜乳也可入汤,如:玉米浓汤。(6)不耐乳糖的患者:建议可选取零乳糖的低脂奶类产品。3.蔬菜:每餐2~3样蔬菜,要多样化(1)深绿色的蔬菜,每天不可少。(2)为避免蔬菜太多的感觉,除了叶菜类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口感的蔬菜,如瓜类滑脆;菇蕈类柔软多汁;根茎类、笋类有嚼劲;将1~2样蔬菜与水果打成蔬果汁。将菜入饭,做成菜饭,减少吃很多菜的感觉。4.水果:每天5份,鲜果、果干搭配使用。(1)新鲜水果。(2)一两份果干,如葡萄干。仔细检查标示,没有加糖才好。5.油脂类:烹调油选择好的植物油。(1)色拉油、葵花油、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这些常见植物油均可用来烹饪。(2)奶油、猪油等动物油最好减少使用。(3)不吃油炸食物。(4)每餐一道油炒的食物即可,凉拌、清蒸、水煮、汤涮的烹饪方法均可搭配使用。6.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每天5-7份,避免红肉。(1)以豆制品、不带皮家禽、鱼虾为主,平均分配,多使用植物蛋白更佳。(2)家畜类红肉少吃。(3)鱼虾以外的海产、动物内脏、蛋类胆固醇含量高,不建议多食。(血胆固醇不高的人,可以弹性一些)7.坚果种子类:每天1份(约10克,不含壳重),作零食、打入果汁或入饭(1)如花生、松果、核桃、杏仁果、开心果、葵花子、腰果,直接吃、或洒在色拉、菜肴中。(2)炒熟的黑、白芝麻洒在米饭、蔬菜或肉类菜肴上。(3)芝麻粉、花生粉拌入牛奶。(4)一些核果种子,可建议患者装在小盒子内,随身携带,当作点心食用。(5)选购时避免过咸或含糖的坚果。以上为专业内容,切忌盲目照搬运用,如有不适请以医生指导建议为主。
2008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6%。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未干预或长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病、失明、足部溃烂截肢。。。它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我们中间什么样的人易患糖尿病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糖尿病呢?成年人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可被定义为糖尿病易患人群,应该引起重视,我们也应该从这些方面预防糖尿病。1、有糖调节受损病史。解释: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2、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3、年龄在40岁及以上4、超重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腹围在90厘米及以上、女性腹围在85厘米及以上)5、高血压人群6、血脂异常人群7、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人群8、其他:静坐生活方式;有巨大儿生产史;严重精神疾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等上述人群应该对糖尿病有足够重视,建议每年均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上述某些可逆的因素。糖尿病可怕,只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干预,可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也不应过于“恐慌”、造成精神负担过重。
1、高血压的历史。 高血压病本身就是一部自然进化和人类文明相互促进和相互抵抗的历史。 数十万年前当现代人类的祖先出现在非洲热带草原时,自然进化赋予了他们一套系统,使他们有能力保存盐、葡萄糖、 脂肪等这些生命攸关却常常十分匾乏的物质,以利于人类生存。然而现在,当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些东西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获取时,当人们无节制的追求享受时,这些系统却止步不前,这就产生了对抗,于是有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肥胖症(吴海云)。 人们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是个曲折、付出沉重代价的过程。1733年一位叫海耶斯的牧师用一根长270厘米的玻璃管,插入马的颈动脉内,首次测量到动物的血压。1856年医生们开始人类的血压测量,但是当时的科学知识不能清楚的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除了一些少见的恶性高血压外,整个社会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良性的疾病,治疗方法也非常有限。1945年4月12 日,雅尔塔会议召开8 周之后,罗斯福总统摔死于脑出血。美国总统府发言人称之为“晴天霹雳” ,因为总统先生的身体检查报告一直是健康的。后来人们发现,实际上,自1935年起,罗斯福的血压就开始快速升高,最高时竟达260/150 毫米汞柱。8 年后1953 年同样长期患有高血压病的斯大林因脑中风溢然长逝。 高血压的危害众多,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病、视网膜病等,极大危害了人们的健康。1961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进行开始了高血压的探索,提高了大家对高血压的认识,为以后世界高血压的诊疗提供了论据,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奠定了基石。2、高血压的测量。 我们测量血压时应该保持放松的心情,应在安静状态下休息至少5分钟,并30分钟内禁烟、禁咖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不应高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不应高于 90mmHg(12kPa)。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应非同日、连续两次以上才能考虑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3、高血压的生活管理。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引起血压增高,比如无节制的饮食、长期的办公室生活、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巨大的生活及心理压力等。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可以从限制盐分过多摄入、控制体重、适当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时间等来预防高血压。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贪图“便宜”药物、“根治”药物,不可随意口服及停用。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避免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每个人有不同的体质及其他伴随疾病,选用的药物不同,避免向“张三”借鉴治疗经验、而出现“借药”现象,适合他的药物不一定适合您。
总访问量 48,375次
在线服务患者 6位
科普文章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