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普外科王磊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普外科张帆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普外科刘文军
副主任医师
3.4
普外科王根全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普外科万广稳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普外科郭祥峰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张景伟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于文龙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郭洪春
主治医师
3.3
李磊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刘峰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张兆伟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关洪亮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张华龙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孙文德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刘继鹏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骆振华
主治医师
3.3
乳房,是女性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她”不仅肩负着哺育下一代的重任,同时一双丰满挺拔的乳房更是女性魅力的组成部分。但是肩负重担的“她”有时却不得不面对肿瘤的挑战。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别,是不折不扣的女性“魅力杀手”,当乳腺癌悄然走近的时候,各种治疗方案蜂拥而至,化疗也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中接受化疗的患友往往会被演化得“痛不欲生”,然而化疗真的有这么可怕么? 乳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呢? 化疗会抑制快速增殖的细胞,这是其发挥肿瘤杀伤作用的主要机制,然而体内除了肿瘤组织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别的细胞也属于快速增殖的类别,比如骨髓造血细胞、皮肤毛发组织、胃肠道粘膜组织等,对这些细胞的抑制通畅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脱发、腹泻、白细胞下降等。同时,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肿瘤组织外,还需要通过肝脏、肾脏代谢排出体外,当这些器官“不堪重负”时就会表现出相关肝肾功能指标的增高。 面对这众多的不良反应,作为一名病友,如何自我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感,足量及时的完成作为“救命”功能的化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乳腺癌化疗间期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希望通过本文能为广大病友提供相关方面的知识,使广大病友能够顺利的度过“化疗”的危险期,享受化疗所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降低其带来的不适。 一、化疗期间,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化疗药物有致吐性,建议化疗结束一周左右考虑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刺激、油腻食物,减少恶心反胃的发生; 2.少量多餐,根据您的口味,调整食物的色香味; 3.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口腔炎,需要避免刺激性食物,餐后漱口; 4.多吃健康、营养食物,例如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鱼类、海鲜、蛋类和新鲜蔬菜水果。 二、化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怎么办? 1.频繁少量饮水,进餐前后一小时尽量不要大量饮水,缓慢进食,进餐后休息2小时左右,但需避免平卧; 2.化疗期间多采用清淡饮食,减少食用脂肪含量过高或油炸食品; 3.避免同时进食冷热食品,可以口含蜜饯,改善恶心感觉; 4.适当运动,放松心情,与人交流分散注意力; 5.保持居住环境整齐和空气流通,避免不喜欢的异味,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三、化疗期间为什么要多喝水? 化疗药物和其代谢产物多数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多喝水可以促进循环系统内的药物流通,加快泌尿系统排泄;另一方面,化疗药物及代谢产物在肾脏和膀胱滞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泌尿系统毒性。因此,推荐大家可以多喝水,但也需要少量多次,避免一次过量饮水,同时由于茶叶中存在各种多酚等化学物质,可能对化疗药物有一定影响,因此化疗近期应避免大量饮茶。 四、化疗期间为什么要关注血常规? 化疗药物作用简单讲就是杀死体内快速增殖的细胞,而除了肿瘤细胞外,人体内骨髓造血细胞、皮肤粘膜、毛发和消化道粘膜等细胞也都属于快速增殖的细胞类型,它们同样对化疗药的打击非常敏感。正由于骨髓造血细胞的这个特性,我们在化疗间期就应该特别关注血常规的结果,特别是血液中寿命最短的白细胞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白细胞是人体内对抗各种感染的“救火队员”,一旦白细胞严重减少,意味着机体暴露在感染源面前时会出现无力抵抗,故而会出现发热等状况,严重的甚至导致致命的感染,可见化疗间期观察白细胞的变化非常重要。现阶段,我们化疗后一般会推荐患友接受预防性生白细胞治疗,注射赫拉诺赛特、瑞白、新瑞白和津优力等药物,口服人参皂苷rh2胶囊(含量16.2%)预防白细胞过低。这些药物合各有利弊,根据您不同的化疗方案医生也会有侧重的推荐不同的药物。但是不是注射了预防性升白药物就万无一失了呢?回答是“并不是”,即便在强大的升白支持下仍有部分患友出现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发热,故而我们推荐: 1.接受化疗后的7-14-下次化疗三天内均需要复查血常规; 2.化疗后由于白细胞下降升白针注射后一般要在之后48小时复查血常规,观察疗效; 3.购置体温计,每日多次测量体温,体温大于睡38℃需要及时医院就诊。 4.口服药物在化疗前就开始使用,一直到化疗结束后,根据患者身体反应再选择是否服用。 五、化疗期间如何预防感染? 上文曾提到,化疗期间白细胞减低是诱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密切观察血常规中白细胞的变化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刚需注意以下几点: 1.休息休息,预防感冒; 2.充足睡眠,适当锻炼; 3.白细胞异常降低,遵医嘱及时升白治疗; 4.有伤口,及时消毒处理; 5.注意体温变化,早期发现可疑的感染。 六、化疗期间出现腹泻怎么办? 化疗药物会影响小肠细胞正常代谢,诱发肠道功能紊乱,这是出现腹泻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处理: 多饮水,最好选择鲜榨清洁的果汁类饮品,补充体内丢失的钾离子,进食富含钾离子的事物,如香蕉、橘子、桃等,可以减轻腹泻后的乏力感; 食用无刺激、少纤维素的事物,腹泻严重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食流质; 少食牛奶及乳制品,防止腹胀; 少量多餐,利于肠道功能回复; 注意大便次数和颜色,如有异常及时化验; 严重腹泻时需及时就医。 七、如何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由于化疗药物会对正常的口腔粘膜产生一定毒性、造成粘膜内环境紊乱,为口腔感染发生创造了机会,导致口腔溃疡。我们建议要养成餐前饭后盐水漱口的习惯,刷牙选择软毛牙刷,戒烟戒酒,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和粗糙的食物,细嚼慢咽,避免过冷或者过烫食物,如果出现口腔溃疡及时就医。 上面总结了一些化疗期间的小贴士,通过这些日常小小的注意点、生活中的小改变希望大家能够平安安全的度过难熬的化疗期。当然这一切潜在的化疗不良反应都将在化疗结束慢慢恢复,也许化疗后不久的将来您将重新长出乌黑靓丽的秀发,重获美丽的新生。
拿着乳腺超声的检查单,看到上面写着乳腺低回声结节、实质性结节这些字眼,心里不禁紧了一下,这些小结节是不是就是乳腺癌的前兆呀?很多人不免担心起来,其实,乳腺结节就是乳腺组织的一种临床征象,很多乳腺的病变都有可能出现结节,不一定都是乳腺癌! 光溜溜的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的一种良性肿瘤,比较“青睐”年轻女性。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通常就是乳腺结节。一般都是单个出现,也有少数患者呈多发现象。 典型的纤维腺瘤摸起来就像个玻璃球,光溜溜的活动性非常好;也有的因为位于乳腺组织深层,被上面的乳腺组织覆盖着,或者还比较小,用手摸起来不太清楚。还有的患者,因为乳腺增生比较严重,也容易混淆。一般会建议患者做一个B超或者钼靶检查,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发现实质性的、包膜完整的肿块。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钼靶检查要在特殊情况或者40岁以上的患者再做,不要做不必要的检查。 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一般情况下光靠吃药也很难把它消下去,学术界公认为乳腺纤维瘤的最佳治疗方式还是手术切除。记住一点,能吃药能消掉的可不是乳腺纤维腺瘤,很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结节。 不痛的恶性肿瘤是个“狠角色” 患者通常都是发现乳腺内有结节时才来就诊,而这种结节一般没有痛感,所以发现时可能就已经有一定大小了。不要以为疼痛的结节才是乳腺癌,事实上不疼的反而是“狠角色”! 乳腺癌的结节形态多样,表面不平整,质地也不完全相同,多数质地较硬,甚至用手摸起来像一块石头一样;也有一些类型的肿瘤因为富含细胞,可能摸起来比较软,甚至有囊性的感觉。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相比活动性较差。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是不是乳腺癌,不是摸不摸得到结节决定的,而是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所以,不管检查显示是否有结节,都先别慌,多听医生的建议。 阴晴变化的乳腺增生结节 乳腺增生,困扰着很多女性,基本上都或轻或重的有一些症状。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每个月有变化,主要表现为乳房的周期性疼痛以及乳腺内触及结节。疼痛在每次月经前更明显,同时伴有乳房发胀、疼痛等现象;月经之后逐渐缓解。 不得不承认,有些乳腺增生确实和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乳腺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相当高,就被公认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这个时候患者临床表现就是以质地较硬的“结节”为主,而且结节的痛感可能不那么严重了,甚至已经不痛了。对于这种患者,需要考虑做穿刺组织学检查,或直接进行手术活检与乳腺癌鉴别。
单县中心医院浮针工作室在南京获授牌10月28-29日,中国针灸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2023年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研究所所长、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当选中国针灸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上发明人为“符仲华浮针工作室”授牌,单县中心医院浮针门诊万广稳医生成为其中一员。 浮针医学是1996年在第一军医大学诞生,经过27年的发展,现在参加浮针培训的超5万人,本次大会主题是让富含中国传统智慧的针灸学在肌肉学的轨道上,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表示,浮针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效方法,在临床疗效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曹鹏表示,浮针从最初的一个单纯的针刺方法,发展到现在兼具诊断作用的浮针医学,成为现代针灸的一个重要分支。万广稳医生2017年参加的符仲华教授培训班,2018年跟师广东省中医院孙健教授,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2018年成立浮针门诊,通过浮针疗法为上千名患者缓解疾病困扰。本次浮针年会万广稳医生当选中国针灸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委员。
总访问量 295,939次
在线服务患者 246位
科普文章 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