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检查真的对宝宝有伤害吗? 2017 鸡 年 大 吉 HAPPY NEW YEAR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家长问,“医生,这个检查对宝宝会不会有伤害,能不能不做?”,其实,这是儿科医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孩子小,还在发育中,父母不希望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有时候恨不得代为受罪,同样身为父母,很能理解。今天就儿科常见的检查给大家科普一下。 B超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特别是组织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超声探头一面发出超声,一面接受反射波,并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B超对人体是没有辐射的,其实,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宝宝就已经接受B超的“洗礼”了,因此,对于B超,宝爸宝妈们完全不需要有顾虑。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起先叫“核磁共振”,但一听到“核”,老百姓就觉得有核辐射,其实它使用磁场而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辐射,为了避免误会,人家现在已经改名叫“磁共振检查(MRI) ”了。在儿童中,应用最广的MRI便是头颅MRI,其次脊髓的磁共振,血管、关节、软组织、脏器的磁共振在儿科中也非常常见,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的去做,不会对宝宝的身体产生危害。 x光摄片 X光是一种射线,会穿过人体,对人体是具有一定的辐射的,但是量较小。根据拍片部位的不同,辐射的量有所不同,其中四肢关节的X射线较低,而腰腹部的射线相对较高。虽然X光检查具有一定的射线,但是一般来说,这么低剂量的射线对宝宝身体无碍,而且,由于X光检查无需镇静,在儿科应用非常广泛,当宝宝怀疑肺部感染、肠梗阻、异物及骨折时,X线检查往往作为首选。 CT CT检查在儿科的检查中算是射线最高的检查之一了。相对普通X线摄片很低的辐射量,CT检查的辐射量可能要高出10倍、30倍,甚至是上百倍,这与CT机性能、扫描部位、成像的清晰度有关,尤其是心脏CT的辐射量相对较高。大家也不必太紧张,目前CT检查的辐射量都在安全范围内,而且CT设备中的X线管就像日常用的灯管,有不同的瓦数,还可调亮度,因此辐射量不是恒定的,是可以调节的。CT检查虽然有射线,但是在某些方面,它有其它检查无法替代的优势,比如支气管异物、不能明确性质的肺部感染、颅内出血、X片不能明确的骨折、占位等等,因此,如果病情需要,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那么,到底多大的辐射对人体有伤害呢,医学上一般采用mSv来衡量辐射危害性,只有遭受100mSv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常规的CT检查都达不到伤害剂量,当然,能避免的还是需要避免的。 镇静剂真的有危险吗? 儿童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儿童的依从性差,对检查配合程度低,因此,在做儿科的检查时,往往需要镇静,镇静并非麻醉,说白了只是让宝宝美美的睡一觉,睡醒了检查就做好了。在这些检查中,磁共振对镇静的要求最高,其次是CT以及部分B超检查。应用镇静药,家长也是有大把的顾虑,那镇静药有没有风险?好爸要说,有,但是极低,相当于人走在马路上被车撞的概率,极少数的人应用以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而大剂量应用可能出现昏迷及呼吸抑制(常规的检查剂量安全),因此,如果确实需要应用镇静剂,家长也不需要过分的紧张。但是,运用了镇静剂,宝宝也不一定都能睡着,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儿童,因此,建议做检查前让宝宝要保持比较长时间的清醒时间,应用镇静剂以后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总之,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儿童不会表达自身的疾患,因此一些必要的检查还是需要的,而儿童检查又不配合,因此对于部分检查,需要镇静。但是在做有辐射的相关检查时,医生都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方案,大家也不必太过太担心了。
红蔷薇 “我女儿刚满月,医生建议我给宝宝吃鱼肝油,可闺蜜却说鱼肝油吃多了会中毒,真是这样吗?” “是药三分毒,我觉得还是不要乱给宝宝补这补那,每天多晒晒太阳就不需要吃鱼肝油了。” “鱼肝油不能长期吃,最好吃一个月停一个月,不然容易中毒的!” “以前的孩子什么都没有补,不也照样长得很好吗?现在带个孩子名堂还真多,依我看多吃饭就可以了。” …… 这些说法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呢?关于给宝宝吃鱼肝油这件事,妈妈们始终表现得谨小慎微,毕竟是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当妈的能大意吗? 那鱼肝油到底要不要给孩子补呢?经常补真的会中毒吗?别着急,花三分钟时间看完文章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Q01:给宝宝吃鱼肝油有什么作用? 鱼肝油是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一般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以及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等。 Q02:鱼肝油和维生素D、维生素AD有什么区别? 鱼肝油:除了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还含有一些鱼的成分。 维生素D:主要含有维生素D,再加一些植物油或甘油等辅料。 维生素AD:是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合剂,另外再加一些植物油或甘油等辅料。 注意:因为维生素AD滴剂和鱼肝油的主要成分都一样,不少人都习惯把维生素AD滴剂(或维生素D)也说成是鱼肝油,其实这种说法是会产生歧义的。 Q03:孩子一定要吃鱼肝油吗?权威组织或机构是如何建议的?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所以纯母乳喂养儿从出生后不久(2周左右)就应保证每日至少摄入400IU(国际单位)维生素D。配方奶中已经添加了维生素D,如果婴儿奶量正常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由此可见,孩子一定要补充的不是鱼肝油,而是维生素D。当然了,因为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D,只要配比科学(维生素D不少于400IU)就可以补充。 Q04:吃了鱼肝油还需要吃维生素D或者维生素AD吗,选哪种好? 不需要。一般来说这三者选择一种补充就可以了,但是购买的时候最好参考以下数据。 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3岁以内建议每天400IU,3岁以上建议400-800IU。 维生素A适宜摄入量:半岁前建议每天1000IU,半岁以后建议每天1200IU,不超过2000IU都是安全的。 注意:未添加辅食前,只要妈妈营养均衡,宝宝就可以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人工喂养的宝宝同样可以从配方奶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所以并不需要额外补充。但是6个月后,如果营养不均衡有可能导致维生素A缺乏。 Q05:每天都晒了太阳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吗? 如果是纯母乳宝宝,建议每天不间断补充。因为晒太阳时到底合成了多少维生素D根本无法计算,而且婴幼儿应该避免阳光直射,所以稳妥的做法是纯母乳的宝宝不管是否晒没晒太阳,都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 Q06:宝宝吃鱼肝油过敏怎么办? 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宝宝对鱼等海制品过敏造成的。建议改服不是来自鱼的维生素AD或者维生素D制剂。 Q07:吃了维生素D3,还用吃维生素D吗? 其实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维生素D包括D2和D3,都是维生素D的活性成分,两者对人体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说直白一些,我们常说的补充维生素D实际补充的不是VD3就是VD2。 Q08:吃维生素AD好还是维生素D好? 看实际缺乏的情况来说了,不能一概而论的。 (1)哺乳妈妈如果营养均衡,建议只补充维生素D就可以了。当然了,每天补充一粒维生素AD滴剂或者鱼肝油也是可以的,这个剂量都是非常安全的。 (2)喝配方奶的健康宝宝如果奶量达到了每天1000ML,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任何营养素了。 (3)宝宝1岁后奶量逐渐下降,比如每天只喝500ml左右配方奶,那么可以隔天补充一粒400IU的维生素D,晒太阳多的日子不补充也是可以的。 (4)宝宝添加辅食后,如果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A缺乏,建议选择维生素AD补充。 注意:维生素AD滴剂中VD和VA的最佳配比是1:3,比如市场上常见的维生素AD滴剂中每粒含维生素A 1500单位,维生素D3 500单位。 Q09:鱼肝油(或维生素AD、维生素D)补充到几岁比较好呢? 如果一直是纯母乳喂养,建议至少补充到2岁。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可以根据奶量多少以及晒太阳情况酌情补充。 两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通过户外活动获得较多的维生素D,如果孩子经常外出晒太阳而且每天喝奶吃饭都正常,一般来说可以不用额外补充了;如果是冬天或长期阴雨天季节,为了预防缺乏可以适量补充,比如隔三差五补一粒。 俏妈说: 其实只要是在推荐摄入量范围内给孩子补充维生素,都是绝不可能出现中毒现象的。 而且妈妈们也千万别把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维生素AD滴剂说成是给孩子“补钙”,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真正的补钙指的是补充钙剂产品,1岁内的婴幼儿钙摄入很容易通过喝奶满足,一般都不可能缺钙,如果出现缺钙现象更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 ------------------------ 注: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AAP、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谢谢配合! 阅读原文阅读 1021521 投诉 广告 商品推广 精选留言 写留言 你好!我宝宝吃的是配方奶粉,我还是每天给他吃挪威小鱼,隔天一滴ddrops3,这样会不会补过了呀! 4月22日 作者回复 奶量充足的话可以少补一些 4月22日 26 张倩 一天吃ddrops,一天吃挪威小鱼,这种搭配可以吗?宝宝是人工喂养 4月22日 作者回复 可以。如果还未添加辅食且奶量充足,其实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素了。 4月22日 23 AA?白天不懂夜的黑 谢谢俏妈分享 4月22日 21 阿洪绚 我家宝宝两岁半了,每天晚上一颗深海鱼油 4月22日 作者回复 亲爱的,深海鱼油和鱼肝油(或维生素AD、维生素D)是完全不同的。鱼油是补充DHA的。 4月22日 20 凌峰飞雪 俏妈,问一下您,是不是打疫苗的前一周和后一周,都不能补充维生素D了? 4月22日 作者回复 可以补充。不冲突。 4月22日 20 慕容兰思 俏妈,我家宝宝7个半月,纯母乳+辅食喂养,我是今天伊可新,明天ddrops这样交换着补充。 4月22日 作者回复 可以的。 4月22日 19 QL 谢谢,让我学到很多知识 4月22日 18 杨洁 昨天还准备问您的,今天就写了。太感谢了!! 4月22日 15 Lucia 解释了我好久的疑问,谢谢谢 4月22日 13 亭亭玉立 俏妈,你好,宝宝感冒期间能吃AD滴剂吗,我家一直纯母乳喂养,现在八个半月了,隔三差五的给她吃滴剂,有时就忘了 4月22日 作者回复 可以,一般不影响。 4月22日 10 Evil 那我还是想问伊可新是每天都吃还是吃半个月听,停半个月? 4月22日 作者回复 如果是纯母乳宝宝,建议每天都吃。 4月22日 10 QL 您好,我家宝宝才96天,现在是混合喂养的,大便有时候三天拉一次,有时候俩天,现在都不怎么喝水了,不知道是不是奶粉泡的稀的原因 4月22日 作者回复 第一,未添加辅食之前并不需要额外喝水;第二,按正常比例冲奶;第三,大便性状正常、排便不费劲儿就不用担心什么。 4月22日 9 Zz 纯母乳宝宝109天 每天喂一粒鱼肝油还有钙片 我刚刚看您后面说不需要补钙吗? 4月22日 作者回复 一般6个月内的宝宝极少缺钙,不需要补钙。 4月22日 9 Jessica 宝宝八个多月,开始补维生素AD是满月之后,后来听说母乳喂养只需要补VD,就没有吃伊可欣了,一直吃ddrops。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呀? 4月22日 作者回复 不至于哦,别担心了。 4月22日 5 城市节奏餐厅 又解决了我的一大困惑,谢谢俏妈 4月22日 2 蔷薇 快九个月宝宝,母乳,辅食(米粉,粥,面条 后两者吃的少),目前也只是补充了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差不多一天一粒吧。宝宝辅食吃的不是太好。话说,宝爸说要给宝宝补充鱼肝油,有必要么,看文章好似并不需要呢。 4天前 作者回复 维生素AD和鱼肝油主要成分是一致的,选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天前 1 暖暖 宝宝两个月就是配方粉喂养,加辅食前每天奶量可达九百,六个月加辅食后每天奶量六百左右,一直都是隔天吃一颗维d,会不会太少呢?加辅食后需要每天补充吗?八个多月了还没出牙,会和维d摄入有关吗?很着急,一定要看到我啊,谢谢 5天前 作者回复 隔天一粒足够了,因为亲是配方奶喂养的,奶中已经含了丰富的维生素D了。出牙早晚更多的与遗传因素有关,和缺钙或缺维生素D并无多少关系。 4天前 1 石头 DHA中含有VD么?一天DHA,一天VD可以么? 6天前 作者回复 一般是不含的。亲这样安排可以的。 6天前 建萍 俏妈,宝宝满月以后一直吃伊可欣,想问问这个一天当中什么时候吃比较好,我都是晚上睡前喂的 2天前 作者回复 建议早上或上午吃 2天前 牛奶@咖啡 您好,八个月宝宝需要补钙吗,吃什么钙好呢 2天前 作者回复 检测没有缺钙的话,不建议盲目补钙。 2天前 冷月无声 我也是花了一百多块钱买的鱼肝油,本来一直吃着,后来都说吃多了会中毒,就扔那了,不敢给吃了,要不要重新吃起来?? 3天前 作者回复 该补的必须补,不该补的千万别乱补。 3天前 宝宝 俏妈,我想问问。我家宝宝现在刚满7个月,一直都是吃母乳的,然后6个月的时候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比如,粥,米粉,鱼和瘦肉。那是不是只要补充维生素ad钙呢 5天前 作者回复 ad钙?是补充维生素D或者维生素AD。 5天前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最近,有几位母婴阻断失败的乙肝妈妈总是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孩子是怎样感染的乙肝病毒?”“是宫内感染,还是产时感染,或是产后感染?”“为什么孩子出生时没有检查出来,甚至出生一个月时检查还有抗体,怎么后来又被诊断为母婴阻断失败?” 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有三个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产时感染是指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新生儿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10%~15%,宫内感染约5%~10%。因此,产时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 但在目前已经使用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后,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会有效地清除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污染到新生儿体内的病毒,保护新生儿免遭乙肝病毒感染。而且,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保护作用可以持续至少42~63天,4个月后基本清除。而此时,新生儿已经接种了两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大约有80%~95%的婴儿已经通过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了抗体,完全能力抵御产后与母亲密切接触导致的乙肝病毒感染。因此,目前的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病例基本上都属于宫内感染所致。 如何诊断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用来诊断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一般认为,出生时新生儿HBsAg和HBV DNA同时阳性,且持续到出生1个月后仍为阳性的新生儿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了。但是近些年来发现,这种诊断标准常常会漏掉许多因宫内感染所致的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病例。这是因为部分新生儿虽然在子宫内已被母亲的乙肝病毒感染,但血清学感染标志却表现为阴性,形成所谓的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 由于胎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肝细胞也未充分发育,尽管胎儿在子宫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乙肝病毒的复制能力较低,对HBsAg的表达水平也较低;再加上新生儿出生时立即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而来自母血的抗-HBcIgG也可抑制胎儿HBsAg表达和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所以,有些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尤其是临近分娩期的宫内感染,常常表现为HBsAg或/和HBV DNA的“假阴性”,被医生们称为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随着新生儿肝细胞发育逐渐成熟,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来自母血的抗-HBcIgG滴度下降,“潜隐性状态”的乙肝病毒开始复制和表达,HBsAg和HBV DNA才逐渐转为阳性。 宝宝阻断失败,反复打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挽救吗? 前几个月,我曾经收到一位乙肝母亲的来信,说她的宝宝在出生后医生曾怀疑孩子阻断失败。为了挽救孩子,在孩子1岁以内,她先后给孩子打过6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期间多次给孩子取血检查,孩子抗体最高达到300 mIU/ml以上,但1岁以后检查,仍然阻断失败。她问我:“有抗体了为什么还被感染?这是为什么呢?” 我告诉她:她的孩子肯定是宫内感染。如果是产时感染或产后感染,打了那么多乙肝免疫球蛋白,病毒早就被清除了。但是,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则不同。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后,已经在胎儿的肝细胞内扎下了“根”,形成了cccDNA。这种情况下,出生后注射再多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不可能清除病毒了,只能延长新生儿体内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的时间,到1岁以后仍然被检测出携带乙肝病毒。而且,反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还有可能造成乙肝病毒的变异,甚至因频繁注射抗体,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或导致其他副作用。 许多乙肝妈妈总是急于给孩子抽血,然后来信问我:“我的孩子阻断成功了吗?”我总是回答说:“别急,等打完3针乙肝疫苗后1个月检查才能最后确定。”我以前写过这样一篇博客:“我的宝宝是乙肝母婴阻断失败吗?”说的是孩子出生时血液中检测到少量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很可能是母亲体内病毒污染造成的一过性阳性,以后会逐渐消失。今天这篇博客又告诉大家,出生时新生儿血液中没有检测到乙肝病毒,也可能是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导致的乙肝病毒检测假阴性。如果孩子阻断失败,乙肝妈妈也不要盲目治疗,以免导致病毒变异或其他伤害孩子健康的 本文转载自“蔡晧东搜狐博客”,更多实用科普请下载肝胆相照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