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外科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箭头 腹膜后肿瘤外科 箭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创建于2025年1月15日,是国内公立三甲医院首个腹膜后肿瘤诊疗与研究的临床一级学科。科室下设腹膜后肿瘤外科西直门院区门诊、通州院区门诊、互联网门诊,以及腹膜后肿瘤外科综合病区、日间手术综合病区。现有主任医师及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及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护士12人。科室现有床位30张,年腹膜后肿瘤手术量超800例,业务范围涉及腹膜后、盆部、骶尾部各类型巨大肿瘤、疑难肿瘤、复发性肿瘤等。85%以上病人来自京外及海外,多数为辗转多家医院被拒,或外院手术失败或多次手术后复发的患者。

科室团队为腹膜后肿瘤领域国内外最强阵容,已建立腹膜后肿瘤规范化手术及综合治疗体系,每年牵头发布全国性专家共识一项,建立了西直门院区及通州院区两个MDT平台,使大量患者由不可治转为可治。主编了《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腹膜后肿瘤外科学》、《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本领域全球第一本英文专著)等专著。创立并举办了七届中国(国际)腹膜后肿瘤论坛,成为本领域国内规模最大、最权威的盛会。科室团队创建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腹膜后肿瘤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委会、北京医师协会腹膜后肿瘤专科医师分会,成为我国腹膜后肿瘤专业的开拓者。

诊疗特色:

1. 全腹膜后脂肪切除术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2017年罗成华教授在全球率先提出全腹膜后脂肪切除术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新理念及术式,并在全国推广。此术式极大降低了传统脂肪肉瘤肿块为导向切除后局部高复发率,显著延长了病人复发时间及生存期。

2. 腹膜后肿瘤联合下腔静脉切除肾静脉结扎免重建技术:该术式是罗成华教授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建立的手术技术体系,既避免了下腔静脉原发肿瘤或受肿瘤侵犯时不敢联合切除导致肿瘤无法行R0/R1切除,又避免了联合切除下腔静脉行人造血管移植术后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风险高的问题。

3. 腹膜后肿瘤联合腹主动脉/髂动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腹主动脉/髂动脉受侵犯的腹膜后肿瘤,被国内外广泛视为手术禁区。本团队开展此技术多年,为无数大血管受侵犯的腹膜后肿瘤患者提供了治愈机会。

4. 腹膜后肿瘤微创手术:腹膜后间隙解剖复杂,重要脏器多,腹膜后肿瘤腹腔镜手术风险大。科室团队在我国最早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这一大群疾病,并制定了手术适应证,目前微创手术每年超50例。

5. 腹膜后肿瘤联合多脏器切除重建:对巨大复杂腹膜后肿瘤侵犯多脏器,无论在左上腹还是右上腹、下腹、盆腔等部位,无论侵犯胃肠道、肝胆胰脾、泌尿系、生殖系器官,本团队均可进行最多涉及6个脏器的联合切除重建,在不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肿瘤的R0/R1切除。

6. 腹膜后肿瘤联合膈肌、腹壁、盆底会阴的切除及重建:对腹膜后肿瘤侵犯膈肌,甚至长入胸腔者,科室团队行联合膈肌切除,组织修补或补片修补;对于侵犯腹壁者,采用联合切除后带蒂肌皮瓣转移修补或补片修补;对于侵犯盆底会阴联合切除后大块缺损者,采用转移腹直肌皮瓣或股薄肌皮瓣修补,均可使腹膜后肿瘤达到R0/R1切除。

7. 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罗成华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末率先开展此术式,结合肿瘤供血阻断技术,切除盆腔巨大肿瘤,该手术体系在国内外处领先地位。

8. 腹膜后肿瘤切除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极大提高了腹腔广泛种植肿瘤的疗效。

9. 腹膜后肿瘤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切除:提高了手术R0/R1切除率,与全球腹膜后肉瘤多中心研究STRASS2同步进行,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并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教学科研:

腹膜后肿瘤外科团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健委行业专项、北京市科委首特专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多项基金,发表论文140多篇,最高SCI影响因子27.9分。国内所有腹膜后肿瘤专著均为本团队主编。腹膜后肿瘤外科重点研究方向为:1. 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手术创新研究;2. 腹膜后肉瘤多组学与分子分型研究;3. 腹膜后肉瘤新型突变,标记物及药物研发;4. 腹膜后肉瘤免疫微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