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之空气灌肠治疗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腹部急症,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尤其以4-10月婴儿多见。发病时患儿腹痛剧烈、呕吐、腹泻严重时伴发果酱样便甚至血便。它是由于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之中,而出现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套入压迫时间过久,会影响肠道血液循环,从而发生肠坏死或破裂穿孔,引起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肠套叠典型临床表现:1.腹痛。首先出现的是阵发性哭闹,间歇性安静。肠套叠90%有腹痛。腹痛成为目前大多数患儿就医的主要症状。2.呕吐。现在由于患儿家长发现较为及时,出现呕吐的情况较以前减少。但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延误就诊时间。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之后有胆汁,晚期有粪渣。当然,越晚就诊,病情就越严重。3.果酱样血便。大便呈果酱色,自然排出或肛门指诊发现。4.腹部包块。腹部可触及活动性的腊肠样包块,常位于脐右上方。肠套叠治疗方案:目前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常用方法有空气或者钡剂灌肠和水灌肠。其中空气灌肠效果最好,最安全!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在临床中已经长期广泛应用,复位率达到95%以上,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肯定。且因其避免了手术治疗,而且相对安全,也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肠套叠空气灌肠的适应症:肠套叠时间48h以内且全身情况良好者。肠套叠空气灌肠的禁忌症:1、超过48h,尤其72h以上而且全身情况显著不良者;2、全身情况差;3、有腹水、高热、嗜睡无力、腹彭隆,怀疑有腹膜炎;4、反复套叠,高度怀疑或者已经确诊为继发性肠套叠;5、小肠型肠套叠;6、灌肠时逐步加压,套叠影不移动,形成影不改变应放弃加压,进行手术治疗。我院小儿普外科自成立以来就开始实施肠套叠空气灌肠。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装备再升级:全自动遥控空气灌肠机。相比传统简易空气灌肠装置。全自动空气灌肠机有操作简便,自动维持一定压力,有过压保护等优点。从而提升成功率,减少灌肠时间,减少肠破裂发生概率,让患儿少痛苦,更安全!小儿普外科简介:1.小儿微创手术:儿童有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微创的概念更适合儿童,微创的理念应贯穿儿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目前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得到了患儿家长认可,目前,小儿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占比达80%以上!1.我们开展的腹腔镜手术有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腹腔镜下肠切除术、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腹腔镜肠套叠复位术、腹腔镜麦克尔憩室切除术、腹腔镜肠内异物取出术、腹腔镜腹内疝并肠梗阻松解术、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腹腔脓肿引流术等。2.小儿肝胆胰脾外科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脾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胰腺肿瘤切除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肝肿瘤切除术、肝破裂肝部分切除术或肝破裂修补术、脾破裂脾切除术或脾破裂脾修补术等。3.新生儿及婴幼儿手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消化道穿孔、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骶尾部畸胎瘤、婴幼儿血管瘤药物硬化注射术等。4.胃肠道手术:近端胃切除双通路吻合术、肠重复畸形行肠切除术、十二指肠穿孔行胃空肠吻合术、重度十二指肠损伤行十二指肠憩室化胃空肠吻合术、胃肠破裂修补术或肠切除吻合术、卵黄管囊肿、脐肠瘘、脐尿管瘘等。5.体表肿瘤及脓肿手术如颈胸部淋巴管瘤微创介入治疗、肛周脓肿、甲状舌骨囊肿、鳃裂囊肿、耳前瘘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