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振国
主任医师 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刘颖
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刘志红
主任医师 教授
3.2
心血管内科张国瑞
副主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江平
副主任医师
3.1
心血管内科王爱民
副主任医师
3.1
心血管内科刘肖
主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郎琢琳
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郝哲
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靳梦兰
主任医师
3.0
刘红彬
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罗大勇
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王丽娅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0
心血管内科张云哲
主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韩建妙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马国刚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王立君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魏树林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张军惠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高晨光
医师
2.9
转自“Ester Wu 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 ”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 有些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 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会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是如何一天天堵塞的?1、餐餐大鱼大肉,血管容易堵。 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 2、昼夜颠倒,打乱血管生物钟。 熬夜时,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粘稠度增加。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3、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 “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体再好,一天两包烟,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让它一天天脆弱下去。” 4、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5、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 《中国心血管报告2018》显示,在危险因素控制方面,23%的国人有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控制率明显提高,为37.5%;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一成,但预防心血管病的措施不足。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高。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发生病变,引发脑卒中。 6、坏心情伤血管。 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血管堵塞有哪些征兆?按照血管横断堵塞的程度,一般分为: 堵塞初期——堵塞30%无症状; 堵塞中期——堵塞达50%无症状; 堵塞晚期——堵塞达70%出现症状。 血管堵塞70%时出现的主要症状分为四种: (1)脑血管堵塞出现头晕、白天发困、记忆力减退。 (2)心血管堵塞出现脑闷、气喘、心慌。 (3)血管堵塞出现腰背发酸。 (4)肢体血管堵塞手脚发麻发凉乏力。 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对防止血管堵塞有预防作用,血管堵塞前期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进行疏通,切勿等有了明显症状再去医院,那时已为时过晚。
心脏神经症亦称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心血管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其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繁多反复易变,但阳性体征很少,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和某些精神疾患的躯体化表现。1.心悸 最常见的症状,自觉心跳、心前区搏动和不适,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明显,纯属患者主观感觉,客观检查无任何发现,但有时可见心尖搏动较强有力,或窦性心动过速,偶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或短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轻度活动可使心率不相称地明显加快,患者常因此而不敢活动。2.心前区疼痛 自认为是心绞痛,但其部位与性质与典型心绞痛不同,疼痛部位多变不固定,多局限于心尖区及左乳房下区很小范围,亦可在胸骨下或右胸前或胸背等处。痛为历时数秒的刺痛或刀割样痛或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轻微隐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左前臂外侧或手指疼痛,疼痛出现与劳力无关,以活动后、精神疲劳后、甚至休息时才出现疼痛。有些患者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左侧卧位时可使疼痛缓解,另一些患者异常紧张不敢随便转动体位,或心前区肋骨、软组织及表面皮肤有压痛点。3.呼吸困难 常感到空气不足,呼吸不畅,浅短不规则呼吸,伴有胸痛,室内人多拥挤或通风较差的地方容易发作,常叹气样式呼吸后感到舒服或面对窗口呼吸新鲜空气。但较长时间深呼吸可出现四肢发麻、头晕、眩晕、震颤甚至手足抽搐等症状,即所谓过度换气综合征。4.神经衰弱的症状 常诉乏力、头晕、头痛,脸红灼热感、失眠、多梦、焦虑、易激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不定位肌肉跳动,腋部掌心出汗,手脚发麻等。5.体格检查 焦虑紧张或抑郁,淡漠面容,手掌多汗,两手颤抖,有些患者低热37.5℃左右。血压轻微升高且波动性大,这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失调有关。心率增快,窦性心律不齐,心尖搏动强而有力,第1心音亢进,心尖区可闻及1/6~2/6级柔和收缩期杂音,或胸骨左缘第2~3肋间2/6级收缩期杂音,偶有期前收缩。膝反射亢进,划痕试验多数阳性。心脏X线检查多无变化。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偶尔Ⅱ、Ⅲ和aVF导联T波平坦或轻度倒置,时隐时现。双倍二级梯或活动平板负荷试验阳性亦不少见。普萘洛尔(心得安)试验大多数能使心率减慢,心电图ST-T改变恢复正常,运动试验转为阴性。6.分型根据心功能仪测定结果,心脏神经症可分为两型: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型:心率快,血压偏高;②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型:心率慢,血压偏低。7.检查1.心脏X线检查无异常。2.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过早搏动或非特异性ST段及T波变化。大多表现为ST段J点压低或水平样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ST-T波改变以局限于Ⅱ、Ⅲ、aVF或V4~6导联的多见,且较易改变,时而消失,时而加重。心率增快时常使ST-T波异常加重,而心率减慢时ST-T波可完全恢复正常。3·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的亦不少见。普萘洛尔等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大多能使心率减慢,症状减轻或消失,心电图ST-T波改变恢复正常,并使运动负荷试验转为阴性。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无狭窄。
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它是否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或)它是否影响病人的预后,因为,有室性早搏的病人并非都有器质性心脏病。许多室性早搏的病人没有心脏病的临床证据,临床上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早搏为良性早搏,其预后良好。大多数良性早搏病人是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意外发现的,并无与之相关的明显症状。由于医生未及时认真向病人解释病情,或未认真解释其良性预后或错误解释病情,认为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可能猝死,导致病人与家庭的忧虑、紧张、甚至恐惧。对于24小时早搏较多且有明显症状时可用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
总访问量 1,131,352次
在线服务患者 1,517位
科普文章 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