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和损伤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等必须根据要求完成,尤其不宜为完成更多次数而增加休息时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关节的肿胀会持续整个练习过程,直到关节活动度正常、肌力恢复,刺激因素消失才会完全消失。但必须控制肿胀的程度,不可持续增加,总趋势应是在逐渐消退。如肿胀增加、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必须停止练习,增加冰敷次数,并及时就医!
肌力练习
张手握拳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所有手指,5分/组,1组/小时。同时活动腕关节。(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肩关节练习——在不增加肘部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全范围活动肩关节,以避免制动造成肩关节的粘连(肩周炎)及肌肉的萎缩。尤以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应加强此练习。
肱二头肌(屈肘)肌力练习--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之移动,手握哑铃,拳心向上,前臂向内弯屈(即弯屈肘关节)至50-60度。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肱三头肌(伸肘)肌力练习――坐位,上体前倾,手握哑铃,手臂伸直,于体侧向后伸直至与地面平行。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前臂旋转练习:坐位,屈肘90°位,手握哑铃,拳心向内将哑铃竖直,向内(拳心向下)向外(拳心向上)缓慢用力旋转小臂。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3次/日。
2. 关节活动度练习
肘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很难有规定的进度(某些手术和损伤对角度的练习有特殊要求,术后医生会专门告知),由于组织条件不同个体差异很大,练习中的反应会有很大不同,不能盲目追求进度,在不增加关节肿胀疼痛的前提下每周可见明显进步即可。否则将造成骨化性肌炎等严重的不良后果!随运动量的增加应密切注意关节的肿、痛程度,绝对禁止忍痛勉强练习。
屈曲(弯胳膊)――坐位,屈肘,手握拳,拳心朝向自己,手顶在墙上或桌边以固定,肌肉完全放松,身体逐渐前倾,使拳与肩头的距离接近,加大屈肘的角度。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10~15分/次,1-2次/日。
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肩头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屈曲的角度,距离越短即屈曲角度越大。
伸展(伸直胳膊)――坐位,伸肘,手握拳,拳心向上,将肘部支撑于桌面上,小臂及手悬于桌外。肌肉完全放松,使肘在自重在缓慢垂直(必要时可于手腕处加轻小重物为负荷,加大练习力度)。10~15分/次,1-2次/日。
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桌面所在水平面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伸展的角度,距离越短即伸展角度越大,与健侧差距越小。
以上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主动屈伸的活动量,可在被动练习后主动屈伸5-10次,
并逐渐增加次数及动作幅度。2-4组/日。
如果伸直受限明显,可能需要辅助伸直位的夹板或石膏托在夜间睡眠时佩带以帮助肘的伸展练习。
关节无明显发热时,活动度练习应在关节有牵拉感处持续牵伸5-10分钟,以拉伸关节周围挛缩的组织,使其逐渐延长,使关节更为灵活。
结合治疗师的关节松动术和肌肉的牵伸技术事半功倍,以上的这些,基本涵盖了肘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各方面内容。既包括了在医院由康复治疗师操作的内容,又包括了自己可以进行的功能练习。要注意的是,关节松动术和肌肉的牵伸技术,是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性操作,绝对不要自己随便找别人帮忙来操作,一定要在医院由专业人员来做,否则可能发生很严重的不良后果!自己可以做的练习也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之后才能开始练习,否则可能增加炎症,打乱治疗师的治疗计划,千万不能轻易尝试!切勿急躁,遵循渐进、持之以恒。
好评墙 4
查看全部病情描述:从开始的站不起来坐轮椅,到现在能自己行走五百米,都...
病情描述:大夫问诊详细,工作负责,热情耐心的给我看病,能设身...
病情描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三个半月开始康复 看病过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