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消化道的正常生理状态被改变,胃在胸部,迷走神经被切断等,使患者的消化功能出现一定的改变,所以饮食习惯上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饮食应少量多餐,不能等到饥饿才进食,视情况一天进食6-7次;餐后适当散步,避免卧床,促进消化和排空。晚上睡前2小时禁食,睡觉时尽量把床头抬高15度,避免胃内容物反流。手术后1~5天 鼻饲阶段病人刚好在手术的创伤期,吻合口尚未愈合,胃肠功能尚未恢复,消化功能差。其间只能采用鼻饲,就是经一根很细并且特制的营养管直达空肠以输送营养。手术后5~10天 流质阶段 其间病人已基本度过手术创伤期,肠蠕动恢复,表现有食欲,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可进无渣流质饮食。以水为主,每次50毫升,每2小时一次。如无明显不适,可给予米汤、蛋汤和各类家禽汤,每次100~300毫升,每日3~5次。手术后两周 半流质阶段 一般于术后第十二天进半流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鸡蛋羹、豆腐等)。此间,静脉输液量逐渐减少,除个别高龄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外,大多能行走活动,食量逐渐增加,但期间病人饮食应循序渐进、少量多餐,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手术后四周 正常饮食 术后有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但进食固体食物时对吻合口有一定的扩张作用,故术后不要长期半流饮食。
1.由于食道手术术后吻合口粘膜的愈合一般要96小时,因此,术后禁食至少5-7天。何时能进食,要听从医生的安排。2.胃管已拔除、肛门已排气者,可以进食流质和水,一般每次50-100毫升,每日4-6次,此时静脉输液未停止,故不必多食。术后9-10天,可以进食半流质,如稀饭、烂面条等,注意少食多餐。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胃充当食管的作用,一次进食过多,会引起胸腔内的胃明显扩张,导致胸闷、气急等不适,且易出现消化不良。术后15天,可以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多种食物。术后两个月恢复正常饮食。3.坚持咳嗽、排痰、吹气球。尽管术后伤口疼痛较明显,仍需忍痛咳嗽排痰,其目的是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当咳嗽时可用手按压切口周围,减少疼痛。4.坚持早期活动,有利于术后恢复。术后第2天起可在床上活动上、下肢;第3-4天如无异常变化,可适当下床活动;第12天伤口拆线后可在病房内行走。一般术后两周可以出院。5.术后1-3天内有伤口疼痛,若无法忍受,可以请医生给予止痛剂,能忍受的情况下最好不用。6.食道手术后,存在不同程度嗳气、返酸、食物反流等现象,与食道手术改变了胃原来位置及贲门丧失了控反流功能有关,注意事项为放慢进食速度,少量多餐;嗳气明显或咽下困难时停止进食,适当活动后再次进食;进食后适当散步,再休息;睡觉时尽可能取半卧位。7.部分患者术后无饥饿感,甚至上腹饱胀感,是由于手术创伤未完全康复及胃神经功能未恢复所致,如检查无器质性改变,可定时定量饮食,只要无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应坚持饮食,以利康复。8.由于食道癌手术为食道胃吻合术,吻合口疤痕扩张受限,故术后应避免进食硬、整、辛辣食物,以免吻合口受损。9.定期随诊,在医生指导下继续巩固治疗。
在对食管疾病病人进行手术前,我们都会对每一个病人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食管疾病病人是否需要手术?有没有机会手术?采取何种手术方式?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及局部情况、有无远处转移、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肺)的基本功能状态等。术前检查是风险评估的基础,没有详尽的术前检查就不可能有适当的术前风险评估。一、判断肿块的性质及局部情况1.X线食管吞钡造影:食管钡餐检查可确定食管上有无病变、病变的位置、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气钡双重造影对比检查对发现早期细小病变较为敏感,并有助于提高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断准确率。2.食管镜(即胃镜):胃镜检查不仅能直视下清晰地查看食管上有无病变、病变的位置、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取活检达到确诊的目的;采用超声食管镜还能了解和评估食管癌对食管壁及周围器官的侵犯情况和局部淋巴结有无肿大及转移情况。3. 胸部CT检查:颈、胸、腹部增强CT应作为食管癌术前的常规检查,主要用于食管癌临床分期、可切除性评价、手术径路的选择。在评价肿瘤局部生长情况、显示肿瘤外侵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和纵隔或腹腔淋巴结转移上具有优越性。4. 食管癌肿瘤标记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对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查可明确气管、支气管有无受侵。二、判断有无远处转移1.腹部B超及CT:肝脏、肾及肾上腺是食管癌常见的转移部位,需要腹部B超或CT明确有无腹部转移。2.头部CT或MRI:可对术前食管癌病人判断是否已有脑转移。近年来由于对食管癌病人脑CT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为治疗赢得了时间。3.骨扫描:骨也是食管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同位素骨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三、判断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肺)的功能如何1.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输血全套、血型等可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为手术做好准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2.心电图,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脏彩超:心肺功能是手术前的重要评估内容,对制定手术方式和评价术后肺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若发现问题,需要心脏彩超等进一步检查。3.其他常规检查,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及慢性肝、肾疾病等,则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果证实病变没有远处转移,全身情况好,就应积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获得根治;若心肺功能不佳、血糖或血压异常,要进行术前治疗,争取将患者各个器官调整到最佳状态,再考虑手术治疗。
总访问量 72,542次
在线服务患者 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