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来保定病区6年了,1200天,往返35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经常有人问我,这样奔波,值吗?我想说,当我看见一个个患儿笑着走出病房,当我看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美画卷徐徐打开,当建党百年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觉得牵手保定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事情!”
一、概述: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双侧肾母细胞瘤约占5%~10%。根据双侧病变发生的时间,双侧肾母细胞瘤可分为两种,即同时性与异时性,同时性更为常见,异时性相对少见。有遗传易感综合征的儿童中,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发病率更高;最常见的易感变异是WT1突变和11p15印记缺失。其中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患儿双肾母发生率为17.3%、WAGR综合征为17%、Denys-Drash综合征患儿为20%。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中位诊断年龄为24个月,而单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中位诊断年龄为38个月。女孩多于男孩。双侧肾母细胞瘤治疗最终目标:通过尽可能保留足够多的正常肾组织以最大可能保存肾功能。二、诊断:由于双侧肾脏占位绝大多数都为肾母细胞瘤,所以目前国际上COG/SIOP均推荐进行临床诊断,即无需常规进行活检;但对于比较特殊的患儿,如年龄很小,化疗后肿瘤增大或高度怀疑其他恶性肿瘤(如恶性横纹肌样瘤等),可行穿刺活检。常用检查:腹部超声、腹部增强MRI/CT、胸部CT、分肾功能等。三、治疗:在治疗上通常会选择术前新辅助化疗、保留肾单位肿瘤切除(NSS)、术后不同危险度进行分层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方面,COG与SIOP有所差异,COG推荐进行AVD方案(即长春新碱+更生霉素+多柔比星)连用,3周一疗程,2疗程评估;SIOP推荐使用AV方案化疗6周,之后再进行评估,根据化疗的效果及是否可行NSS,决定下一步治疗。手术:COG/SIOP: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进行评估,包括增强MRI或增强CT、分肾功能等,建议在12周内完成手术,术前基于增强CT的3D成像可以辅助用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对于大多数双侧肾母细胞瘤,都可以行双侧NSS,对于单侧伴有血管瘤栓(肾静脉、下腔静脉(IVC)、心房延伸)患儿,可行单侧根治性切除+对侧NSS,此外,极少数患儿在化疗后出现单侧病灶消失,仅行单侧NSS。偶有患儿化疗后双侧仍无正常肾组织,可行双侧根治性切除-肾移植。对于手术来讲,可分为同期手术及分期手术,同期手术可以减少麻醉及手术次数,但应考虑到手术对于肾功能的影响,因此适用于特定的患儿;分期手术:可减轻同期手术对于肾功能的影响。术后治疗:基于术后病理类型、分期、切缘情况,仅行分层治疗,包括化疗、放疗等。四、预后:在多种方式的联合应用下,双侧肾母细胞瘤总体生存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COG-4年无事件生存率(EFS)81%,总生存率(OS)95%。复发:大约8.5%-13.9%患儿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治疗上通常会选择新辅助化疗+NSS,但如果病理为弥漫间变型,则建议行根治性切除。对于无法判断疾病复发和术后变化/瘢痕时,可行活检。
大约95%肾母细胞瘤患儿复发发生在初诊后2年内。诊断后超过5年复发被认为是晚期复发,非常少见。从复发部位上讲,肺和胸膜仍然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在复发患儿中约占50-60%,腹部约占30%,其他部位(大脑或骨骼)占10-15%。由于在综合治疗后肾母细胞瘤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因此,目前对于复发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并没有系统性、规范性的治疗指南,总体原则为既往治疗的基础上选用更强的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放疗等,进行综合治疗。1.标危组:初次治疗仅接受长春新碱和/或放线菌素-D后复发的患者,约占复发患儿的30%。2.高危组:为使用三种或更多种药物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占复发的肾母细胞瘤患儿的45-50%。3.极高危组:复发的弥漫间变或化疗后胚芽型的患者,最初接受≥4种药物。在所有复发肾母细胞瘤患儿中约占10-15%。1.化疗:对于复发肾母细胞瘤来讲,化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术前的新辅助化疗一方面可以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切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术前化疗反应检测化疗方案的有效性。(1)标危组:标危组患儿,既往仅接受了长春新碱和放线菌素治疗,在复发时可选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卡铂+依托泊苷交替化疗的方案。(2)高危组:该组患儿既往已经接受了阿霉素为主的化疗,因此,在复发时可选择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等二线方案,如反应较大,环磷酰胺与异环磷酰胺可交替使用;有研究也提出对改组患儿进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3)极高危组:该组绝大多数患儿已经接受了阿霉素,依托泊苷,卡铂,异环磷酰胺或环磷酰胺等方案的治疗。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主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可以尝试长春新碱+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比如:长春新碱+伊立替康+替莫唑胺+贝伐单抗等。2.手术:手术作为局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肿瘤的完整切除可以减轻肿瘤负荷,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或许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为止,对于手术对复发肾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影响缺乏前瞻性的研究。通常认为,病灶相对局限,手术完整切除意义更大;对于多发病灶,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的意义更多为活检或减轻肿瘤负荷。3.放疗:与手术作用类似,放疗的主要目的为局部控制,由于放疗的特殊性,目前很少有人对复发肾母细胞瘤患儿放疗的适应证、剂量及方式进行探讨,通常会根据患儿复发病灶、既往是否放疗及对于化疗的反应及术后病理情况,来综合判断是否适合放疗、放疗的范围、剂量和方式。4.其他:对于因肿瘤破裂而引起腹盆腔种植复发病灶,局部的控制尤为重要,在化疗、手术、放疗的基础上,腹腔热灌注化疗或许也是一种治疗方式,通过不同细胞对于温度的差异,联合化疗药物局部的应用,可以杀灭肉眼不可见的肿瘤细胞(既往我们曾应用于多次复发肾母细胞瘤患儿的局部控制,部分患儿得到了较好的局部控制及预后)。1.标危组:综合治疗后该组患者预期无事件生存率为70%左右。2.高危组:综合治疗后该组患者预期无事件生存率在40-50%范围内。3.极高危组:该组患儿预后不良,并且预期无事件生存率低于10%。
总访问量 6,536,173次
在线服务患者 4,639位
科普文章 33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