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因新冠病毒感染出现发烧的情况非常多,患者自觉恶寒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不出汗,还会有关节肌肉的酸痛或者骨节的疼痛。严重一点的可能还会有胸闷气喘。根据新冠治疗指南,结合个人体会,推荐服用清肺排毒汤。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处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
该量表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在抑郁症诊断的辅助和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下面以图片形式展示该量表,可打印出来自测。 提示:该量表仅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如有相关方面问题,请咨询精神心理专科医师。
在服用汤药时,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煎中药用什么锅?加多少水?应该饭前服还是饭后服?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其实非常重要,重要到影响疗效。清代名医徐灵胎说: “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失调度,尚能损人, 况药之治病, 可不讲乎”。所以说,能否科学地煎药, 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本文将为您逐一解答这些疑问。 (一)关于煎药器具的选择 煎药的容器:首选砂锅,因为砂锅性质稳定,热传导和缓,受热均匀。此外可以选用玻璃、搪瓷器具。不要选用铜、铁、铝锅,因为有些药物成份可能会与金属锅产生化学反应,故不建议用。 (二)煎药用的水如何选择 可以用自来水,蒸馏水或者矿泉水。不要用不干净、被污染的水来煎药。注意是用凉水浸泡药物。 那么加多少凉水合适呢?简单来说,可以按每克中药10ml水计算,总量的70%加入第一煎,剩余30%第二煎再用。或者更简单的方法,加凉水以药材没入水中2~3厘米为宜。 (三)关于中药浸泡的时间 煎药前先浸泡20~60分钟,以利于药效成分溶出。如果浸泡时间过短,则会大大降低药效。以花、叶、茎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可浸泡60分钟。 (四)关于煎药火候及方法 通常情况下,一剂药煎2次是必要的,再将2次得到的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用。 当中药经20~60分钟浸泡以后, 在砂锅上加盖, 在未煮沸之前, 可用武火快煎, 沸腾之后, 应改为文火慢煎。这样做既可防止药液溢出, 又可减少水分过多蒸发, 更主要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成分的损耗和高温引起的有效成分的破坏。在煎药过程中, 每隔7~8分钟搅拌一次, 这样有利于药汁煎出均匀, 但不宜频频打开锅盖, 反复搅拌, 使挥发油损耗过多。如果煎的是解表剂, 含挥发性成分较多, 最好在锅盖上冷敷多层湿布, 使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冷凝在锅盖上。随水珠的滴落, 挥发油重入药汤中,这样也能提高解表剂的质量和疗效。 一般来讲,头煎从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五)特殊煎药方法 先煎:矿石、贝壳、兽角类药物,宜先煎20~30分钟;有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最好先煎。石斛因含内醋类生物碱, 只有久煎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最好先煎。 后下: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 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 对于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蕾香、木香、豆蔻、砂仁、红豆蔻、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对于一些含不耐久煎成分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等应后下。 包煎:对于花粉类药物, 如松花粉、蒲黄;细小种子类药物, 如海金砂、葶苈子、车前子、苏子、菟丝子;药物细粉, 如六一散、黛蛤散等等均应包煎。包煎是用纱布包好, 与其他药物入砂锅中同煎。 对于带有绒毛的药物, 如旋复花,辛夷应包煎,以免绒毛混入汤剂,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对于一些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 如浮小麦、车前子, 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包煎可避免与锅底直接接触, 防止粘锅。 (六)关于服药时间 《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因此,一般中药汤剂可在两餐之间服,即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各服一次。民间习惯也有临睡前服药一次,次晨再服一次的。对于不同病情,不同方药还得 作具体分析: 解表剂煎得,放温即可服下,不拘时候,早服早解表,表解即可停服; 补益药宜在饭前服,使之充分吸收;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应在饭后服,以减轻对胃肠的刺激; 驱虫、攻下药最好是空腹服,使之充分吸收,发挥疗效; 治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 3小时服,使之达到截疟的目的; 安神药应在临睡前服; 特殊方剂, 应遵医嘱服。如鸡鸣散(治湿脚气)宜在天明前空腹冷服。 (七)服药食忌 在服中药期间, 有些食物是不宜吃的, 中医称之为忌口。如果误食应忌食物, 可能会降低中药疗效, 或引起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服解表药宜禁生冷、酸食(因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 不利于解表); 服调理脾胃药,宜禁生冷油腻、腥臭、陈腐不洁,不易消化的食品; 服理气消胀药,宜禁豆类、白薯等; 服止咳平喘药,宜禁鱼虾之类食品; 服温涩止泻药,宜禁生冷瓜果; 高烧未退的患者,宜禁油腻; 服滋补药, 宜禁萝卜、浓茶。 服中药以后,最好不要马上饮浓茶、牛奶。茶含咖啡因、鞣质,牛奶含蛋白质,可能与中药所含成分起化学变化,产生沉淀,影响疗效。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裨益,欢迎关注。
总访问量 79,459次
在线服务患者 221位
科普文章 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