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滨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中医科陈桂华
副主任医师
科主任
中医科孟繁蕴
主任医师 教授
3.6
中医科刘志敏
主任医师 教授
3.5
中西医结合科王济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科徐峰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科李柳骥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中医科孙慧媛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科魏汉林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李秀珍
主任医师
3.2
张旭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刘桂梅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刘蜀华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孔令新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郭健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由松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于河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耿树元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蔡江敏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陈映辉
副主任医师
3.1
邱岳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聂哓伟
主治医师
3.1
中医男科刘连起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科赵慧辉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杨力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蔡汉强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李淑贞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马照生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宋佳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刘卫宁
主治医师
3.1
贾晓蕾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丹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韩飞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赵莹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南茜
主治医师
3.1
肿瘤内科王红岩
主治医师
3.0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82.47万,其中肺癌新发病例106.06万,远高于处于第二位的结直肠癌(51.71万),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均为第一位。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是肺癌大国,大概每1400人就有一名肺癌患者。当发现自己或家人肺部长了肿物时,到底该怎么办,成为了困扰很多人的一个大问题。首先我们要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就诊科室可选择呼吸科、肿瘤科或者胸外科,以确定肺部肿物良恶性;其次,如果明确了肺部肿物为恶性,应该听从就诊科室医生的建议,按部就班地做接下来的诊断和治疗。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型治疗手段,使得适合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对于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的有效率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具体到每一个人到底适合什么治疗方式,是由专业的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医生根据肺癌诊疗指南(NCCN指南、CSCO指南等)决定,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同一种治疗手段,不可盲目要求做何种治疗。那么,到底以上几种治疗手段都适合哪类肺癌人群,我们具体来看一看。•手术手术适用于①早期和部分中期肺癌患者;②孤立性脑或孤立性肾上腺转移,且肺部病变为可完全切除者,可考虑肺部原发灶切除联合脑或肾上腺转移灶切除;③孤立性骨转移,且肺部病变可完全切除者,考虑肺原发病灶完全切除联合骨转移部位放疗。能否手术治疗,是由胸外科、肿瘤科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并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进行手术。如经病理确诊为肺小细胞癌患者的患者,就是不适宜手术的。大部分患者术后为防止肿瘤复发转移,还要配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巩固疗效。•化疗化疗是肺癌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原理上讲适合所有病理类型的肺癌,但根据具体病理类型会有化疗药物的差别。比如,小细胞肺癌化疗选用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肺腺癌选用培美曲塞,肺鳞癌选用紫杉醇等等。不同的化疗药副反应不尽相同,最常见的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血液系统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脱发,目前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分级标准(NCI-CTC)将化疗副反应从轻到重分为1-4级,而实际临床中4级副反应非常少见,大多数患者的化疗副反应都局限在1、2级;且随着预防性药物的发展,目前化疗副反应更加轻微。门诊常可见到得了肺癌,因为害怕化疗副反应而不做化疗的,这真的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化疗并没有想象中和电视剧中演的那么可怕,做好化疗前预处理,大部分病人的副反应都很轻微,几乎不影响正常生活。•放疗放疗对于肺癌患者来说,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根据2023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放疗适应症为①不适宜手术的Ⅰ期、Ⅱ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②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或术前新辅助治疗③小细胞肺癌④脑转移瘤⑤骨转移瘤。如果说化疗的副反应是全身性的,那么放疗的副反应就是局部性的,仅限于接受放疗的部位及其周边有限的组织器官受影响,未被放射线照过的地方没有副反应。肺癌放疗常见的副反应包括:放射性肺炎,研究资料表明有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8.4%-23.6%,且多发生在放疗后1-6月,特别是放疗后2-3个月为发病高峰,平均发病时间为50天;颅高压加重(仅限于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时)。•靶向治疗随着科学发展和医学的进步,非小细胞肺癌已经被证实是存在一系列驱动基因的,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癌基因1(ROS1)、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等等。其中,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在亚裔、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患者中,突变率高达50%-60%,因此目前针对EGFR突变的药物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而ALK融合阳性多见于年轻、不吸烟或少量吸烟且EGFR和KRAS均为野生型的患者,约占3%-5%。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肿瘤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几乎均为口服剂型,无需住院,方便易操作。大多数靶向药的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十年来肿瘤内科治疗领域高速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已上市的免疫治疗药物已达数十种,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替雷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舒格利单抗、信地利单抗等等,其中大部分为PD-1或PD-L1单抗,其疗效与肿瘤PD-1、PD-L1表达呈正相关。但是免疫治疗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疗效欠佳,故此类患者通常不进行PD-1、PD-L1检测。免疫治疗的副反应为可表现咋全身各个系统,如免疫性脑炎、甲状腺炎、肺炎、心肌炎、免疫性肠炎、皮疹等等,有的为迟发型免疫反应,可在停药数月后发生。免疫治疗相关副反应不可小觑,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得了肺癌,因为惧怕各种副反应而选择不治疗,利弊如何?介绍完了肺癌的各种治疗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得了肺癌到底要不要治疗?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为1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若不经诊治,中位存活时间只有4-5个月,1年生存率不足10%。看了上面这几个数字,就更加说明确诊肺癌之后要规范治疗,不能因为惧怕各种治疗的副反应而放弃治疗,采取一些偏门、冷门的治疗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中医对肺癌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开始,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古籍中虽无肺癌的病名,但是对其相关症状及治疗方法的记载卷帙浩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关于中医药改善肺癌病人生存期的研究早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药配合放、化疗可明显改善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放、化疗的疗效,使病人长期获益,如清肺热养肺阴的中药可缓解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的中药可改善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中药还可参与到肺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对于西医治疗手段有限的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中药有独到的疗效,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相关不适症状,目前已为广大西医肿瘤治疗专家所认可和推荐。一项关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预后分析的研究表明,不论是在肺癌的维持治疗阶段,还是在无法接受西医治疗的晚期病人的支持治疗中,中药都可以全程发挥良好的疗效,尤其对于年老、体弱的晚期肺癌患者,中医药治疗更不失为优选治疗方案。得了肺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遵医嘱、不按部就班地诊治。害怕肺癌治疗的副反应不要紧,我们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为您保驾护航。只要去正规医院的专科就诊,医生一定会根据每一名患者的病情为您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您的生存质量,延长您的生存期。
总访问量 701,433次
在线服务患者 974位
直播义诊 5次
科普文章 1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