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云主持人:欢迎您,李主任。好长时间没有来我们节目了,今天给我们听众朋友带来什么话题呢?李培凯:好的,以前我们聊过很多次抑郁焦虑方面的话题,这次还是和大家聊聊抑郁的话题,不过这次咱们聊的是关于抑郁症患者家庭陪护方面的话题。因为我们在日常诊疗中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因素对于抑郁症治疗的预后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上周我接诊了一个14岁的孩子,又一次过量服药自杀,这已经是第四五次自杀了。幸运的是发现及时,经过急诊科积极治疗抢救过来了,这个孩子的家庭有点特殊,父母老是说工作忙,以往来复诊很多次都是孩子独自来复诊,后来我跟孩子说了要父母陪着来复诊,父母还是不来,而是托亲友陪着来复诊,上周复诊时终于她父亲陪着来了,但是一脸的对孩子不耐烦,说不上几句话就大声斥责孩子,一脸的不耐烦。以往每次复诊时我都要交待建议住院治疗、家属24小时陪护、药物专人保管,但家属完全不当一回事,最后这一次我都发火了,要求住院治疗,孩子父亲还在说,地里活多,没办法送去住院......这位父亲在说这些的时候,孩子情绪一下子就很崩溃,我作为一个医生来说也很无奈,所以说这些家庭因素对我们抑郁患者影响是蛮大的。梓云主持人:哦!是这样子啊。那确实我们这些抑郁症患者朋友的家属确实很关键,那是不是因为这些家属对抑郁症这个心理疾病不了解导致的?李主任,你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抑郁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李培凯:好的。抑郁症呢,也叫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类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时会伴有一些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幻觉、妄想等等。一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出现悲剧性的结果。我们说到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常见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联盟对十个国家的调查发现,抑郁症在普通成年人中的发病率在8-12%之间。其他的一些调查,尽管由于调查标准和文化的差异,但发病率都还是蛮高的,大约在3%到20%多。虽然发病率高,但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低,根据前两年国内一个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不到10%,而到医院心理精神专科系统规范治疗的比例就更低了。梓云主持人:李主任,那抑郁症具体有些什么表现呢?李培凯:简单说来,抑郁症就是不开心的病,我们专业的术语呢叫情绪低落,但它又不仅仅是情绪低落,而往往除了情绪上出现问题外,当一个人抑郁了之后,他的认知、行为甚至生理上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性变化。我分别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首先在情绪方面,典型的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三低”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丧失,具体来说就是持久的心情不好、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或事物兴趣下降甚至缺乏兴趣、不能从平日从事的活动中获得乐趣。比如看电视、打游戏这些,要不就没兴趣了,要不也就是为了消磨一下时间。在心理方面,患者恳会表现出焦虑、思维迟缓,记忆、注意、思维逻辑能力、学习能力等等下降,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可能会表现为即便他很努力的学习,但成绩还是大幅度下降,对于一个职业人士来说,可能要非常吃力才能完成原来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在认知方面,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消极观念甚至自杀自伤行为。有的重症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幻觉妄想。还有一块,就是生理方面的,抑郁症会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所以抑郁症不是简单不开心,它的躯体症状群常见的有睡眠问题、食欲下降或者暴饮暴食、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甚至闭经,还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躯体症状比如各种疼痛、胃肠症状、心血管症状等等,可以说从头到脚,各个系统都会被涉及,但是共性一点的就是相关检查不能发现明显异常或有异常但是不足以解释患者的躯体症状。梓云主持人:原来抑郁症是这么复杂的疾病啊,那我们平时也会开玩笑的说“我抑郁了”,那这个不开心和抑郁症是不是一回事呢?是不是说只要不开心就是抑郁症了?李培凯::当然不是这样子,抑郁是我们俗语中七情六欲当中的一种情绪,换句话来说,抑郁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情绪,简单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但不是说不开心就是抑郁症。事实上虽然都是不开心、高兴不起来,但抑郁症的不开心和普通的不开心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病理性情绪,具体表现来说我们前面聊过了,另外还有两方面可以鉴别。一方面就是从时间上来说,抑郁症的抑郁至少是连续两周以上,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另一方面就是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方面,抑郁症会导致我们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我们带来很明显的痛苦感,17世纪英国学者波顿就说过:“如果人间有地狱的话,那么在忧郁症患者心中就可以找到”。社会功能方面也常常严重受损,比如工作能力、学习效率、家庭功能等。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患者,是普洱那边一位中年农村妇女,按说这个年龄的农村妇女一般都是很勤劳很辛苦的,但我们这位患者在找我就诊前,整整两年时间没有干过农活、基本上不出门,对家庭的照顾更不用说,不是她照顾家庭而是家庭来照顾她。后来经过治疗好转了,有次复诊带了一大袋金银花给我,还专门强调:“李医生,谢谢你,这是山上野生的,是我自己上山一点一点采的。”这在她抑郁的时候是根本不敢想象的。梓云主持人:那照这样说起来,抑郁症对我们危害确实还是比较大的,那如果我们自己或家人不幸患上了抑郁症,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李培凯:一句话,就是怀疑或已经发现自己抑郁了,积极主动向专科医生求助,科学、规范、系统治理,我们前面说过,抑郁症发病率是很高的,但就诊率是非常低的,这就导致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专业规范的治疗,也对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比如欧洲资料就显示,23%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是因为脑部疾病,约占所有疾病负担的1/3,其中抑郁症是最主要的失能因素。对于一些躯体疾病伴发或继发的抑郁来说,这在一些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比如关兴邦、糖尿病、恶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抑郁的存在,也大大恶化了这些躯体疾病的预后,自杀率、病死率明显增高,比如有调查显示,抑郁合并心血管疾病,长期死亡率增高80%以上。梓云主持人:是啊,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处理,那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我们该怎么配合医生呢? 李培凯:抑郁症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家属的配合是非常重要,在抑郁症面前,医生、患者、家属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队友,但现实情况下,很多家属往往由于认知偏差,或者是对这个疾病认识不足,有时候不仅不能作为医生的有力助手,反而变成阻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负性因素,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梓云主持人:李主任可以跟我们听众朋友聊聊您工作中发现的家属存在的哪些常见理解误区吗?这样的话,如果我们碰到了,也可以尽量规避或改正,毕竟我们家属来说不是专业的,有时候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李培凯:好的。首先一点,我们患者和家属都要认识到,抑郁症真的是一个病,而不是说我们患者心眼小、想不开、不听话、太矫情等等这么简单。虽然目前我们对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了,但是很多的研究和发现都显示抑郁患者在大脑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学、脑影像学、遗传学方面都存在异常,比如国外对自杀者做尸检,结果就发现自杀者情感相关脑区的五羟色胺水平是显著低于普通人水平的。虽然这些异常指标目前来说因为技术原因还不能在临床上用于筛查、诊断抑郁症,但是很明确的显示抑郁症绝对不是我们很多家属认为的那样,也不是患者所能掌控的,准确的来说它是一个有生物学因素、会受到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疾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患者和家属才有可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有可能康复。而我们很多家属往往用心眼小、矫情、不听话等等这些来批判我们抑郁症患者,结果往往是加重患者的抑郁,甚至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就比较可悲了。梓云主持人:李主任您刚才也提到,社会心理因素会影响到抑郁症,那生活事件与抑郁症是什么关系?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经过一些事之后就抑郁了,这怎么解释呢?李培凯:社会心理因素确实在部分抑郁患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梓云我要跟你说个事实,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很多抑郁患者病前没有明确的生活事件,开玩笑的说完全是顺风顺水、要星星有星星、要月亮有月亮,但还是抑郁了。这就涉及到一个素质易感的理论,通俗一点说,易感性很高的人,可能只需要很小的生活事件甚至没有生活事件就诱发,而易感性很高的人,可能经历很多生活事件也不一定诱发。这个易感性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生物的、遗传的、性格的。就比如说,大家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压力都很大、很卷,但不管怎么样,一个班里,始终只是少数孩子会出现心理障碍。梓云主持人:患上抑郁症是不是一辈子治不好、要终身服药?李培凯:这又是一个患者和家属比较常见的理解误区,事实上,只要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还是挺好的,大多数患者巩固治疗充分后也是可以停药的,当然抑郁症确实复发性比较高,但是治疗后期充分巩固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率。我们很多家属往往担心药物副反应,症状消除马上就给患者停药,结果导致反复复发,而反复复发往往需要长期治疗,这就比较可惜了。梓云主持人:我们生活中,碰到亲人或朋友不高兴了,我们经常会去安慰、鼓励,那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家属是不是也要多鼓励、安慰他?李培凯:这往往是不可取的,也是我们家属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也是对患者伤害险比较大的。我们的抑郁症家属经常会对患者说:“你要坚强一点!”“靠意志去克服、战胜它”,这话听起来没错,但是作为患者听到这些好心的、所谓鼓励的话语会怎么理解呢?他往往会更加自责:“为什么别人能坚强,我就坚强不起来?我是不是就是不如别人?我是不是就是一无是处?”在这些消极认知的支配下,更加加重他的负性情绪。我经常会质问这类“好心的”家属:“你为什么不去鼓励一个腿摔断了的病人‘你要坚强点、站起来多走走’?”我们家属要认识到,抑郁症它是一个病,在抑郁面前,什么意志啊坚强啊都很苍白,我们患者是很无助很无奈又是很自卑的,我们就不要再往伤口上撒盐了。梓云主持人:还有个可能有点敏感的话题,就是这个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问题,一说到抑郁症,大家可能马上就想到自杀,李主任您可以跟我们家属们聊聊这个话题吗?李培凯:好的。实事求是的说,抑郁患者自杀自伤风险确实远高于普通人群,但自杀和抑郁症不能完全划等号,自杀者未必都是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中,真正有消极观念和自杀自伤行为的也只是少数,大概在全部抑郁症患者中约为20%作用。但是,自杀自伤在抑郁症中确实是一个抹不开的话题,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家属重视,毕竟这是抑郁症最不好的结局。所以对于我们家属来说,任何时候都要有这根弦,一定要有安全意识,比如注意随时陪护,经常查对是否按时按量服药,药物专人保管,不激惹患者,及时发现危险信号,有一些苗头就及时就医。——微信片花——&——&听众朋友,在这期节目中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的李培凯主任,让我们了解了抑郁症、家人患了抑郁症我们该怎么陪护和护理。这里是云南新闻广播的“健康生活”,我是梓云,请您锁定收听!——参与——一段片花过后欢迎回来,清李主任回答一下听众的提问。问题1、我看到微信平台的小甲虫问:“专家好梓云好,我们家孩子抑郁了,还能继续上学吗?需要休学吗”李培凯:你好,孩子抑郁了,学业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否继续上学需要根据情况,首先,保证系统规范治疗,情绪好转后大多数孩子是可以继续上学的。当然,我们家长要调整一些对学习和健康的认知,作为我们医生来说,健康是基础,有了健康学习才有意义,通俗一点来说,人比学习重要。其次,情绪好转了如果还是不能坚持上学,可以考虑在继续巩固治疗的基础上适当休学一段时间,但是,是否休学,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决定。问题2:有听众问:“请问专家,我爱人患了抑郁症,变得特别敏感,疑神疑鬼的,不经意一句话他都要想歪了,我们都简直没法跟他生活了,我们该怎样和他相处?” 李培凯:你好这位听众,作为抑郁症患者家属,确实为难你了,抑郁患者确实是比较敏感、多疑、脆弱的,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关系妄想,固执的认为别人老是针对他。举个例子,就像林黛玉,你好好的一句话,她非要给你解读出其他意思来。但是没办法,抑郁患者就是这样子,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规范治疗,等他情绪改善了,他这些敏感、多疑也会随之改善的。问题3:有听众问:“我到医院就诊了,诊断是抑郁症,医生给我开了药,但是我担心副反应,不敢吃。请问李主任,抗抑郁药是不是激素?会不会发胖?有没有依赖性?”李培凯:这应该是一位女性听众朋友,他的问题也代表了很多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解释一下,目前的一线抗抑郁药都是比较安全的,所有抗抑郁药都没有依赖性。当然也不是激素,激素对于抗抑郁没有任何帮助。至于发胖的问题,大多数抗抑郁不会导致发胖,但有一种情况,很多患者抑郁发作时体重会掉得比较厉害,抗抑郁有效后,情绪改善了,体重会有一定恢复性的增长。——总结——梓云主持人:非常感李主任今天的讲解,我们真是受益匪浅。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你们今天学到了多少关于抑郁症以及家庭陪护的知识呢?可以把掌握到的知识分享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哦。李主任,在今天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您还有什么要和我们直播间的朋友们分享的吗?李培凯:最后,借助这个直播平台,建议大家,大家平时关注健康,除了关注身体健康,也不要忘了心理健康,关注抑郁症,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抑郁了,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同时作为家属,也要科学护理和陪护。
主持人:欢迎李主任,再次来到咱们直播间,今天您要和大家聊聊什么话题呢?李培凯:好的,就像我们片头所介绍的,现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越来越突出,而我们在接诊过程中也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往往其家庭也存在很多问题,可以不客气的说,问题孩子,往往是问题家庭导致,孩子问题只不过是家庭问题的一个集中投射。在这个家庭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父母或者抚养人与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所以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和听众朋友们聊一聊父母与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主持人:说起沟通,可能我们大家都会不以为然,沟通,不就是在一起聊聊说说嘛,真的需要那么郑重其事嘛?李培凯:通俗来说是这样的,沟通就是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我们为什么强调沟通尤其是有效沟通很重要,是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人,再说极端一点,甚至动物之间也需要沟通,比如说,一窝小蚂蚁,如果缺少沟通,那这个蚂蚁窝要乱套了。通过沟通,可以互相交流信息、情感、思维,减少误解和误判。好的沟通,还可以达到对对方施加影响,把自己的意志和意愿灌输给对方。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说,跟某人交流很有趣,其实在你觉得很有趣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在受到对方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发生改变了。主持人:李主任,您刚才说到的对沟通交流的对方发生影响、发生改变,这恐怕是我们很多家长朋友们最关心也最在意的了。李培凯:是的,其实这就是所谓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就是指成功把某一信息传递给沟通对象,沟通对象能够做出预期中回应的整个过程。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家庭里面,家长们在哪里苦口婆心、上蹿下跳、急火攻心,但孩子还是在那里慢吞吞的,恨不得帮孩子把作业做完了。我在网上看过一个事,说一个家长辅导孩子作业,但孩子还是不按家长的套路来,结果家长一着急一生气,自己心肌梗塞了。其实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无效沟通,因为你的言行不能对孩子施加影响,或者达不到你的预期效果,这还是我们家长自己的问题。当然,有时候我们家长朋友们也要适当把自己的预期适当降低,对任何事,你期望值越高,往往越容易着急,越着急越影响你自己的执行力,最终效果越差,也就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了。 主持人:是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们需要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那说到有效沟通,我们家长朋友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才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呢?李培凯:沟通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会,也时时刻刻在进行着,但有效沟通是一个很复杂、也是很多出现心理障碍孩子的家长难以做到的。我们先说一下沟通的环节,沟通的环节其实简单,基本上就是建立关系、信息交流、反馈三个环节。首先我们说一下建立关系这个环节,这是沟通过程中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但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很简单,如果沟通双方没有建立相应的关系,那后续的交流也没法完成,就好比一个路人甲,突然对我们絮絮叨叨的说一通,我们往往不会听他的,或者只是听了,但对我们的影响很小。当然,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来说不是路人甲,但建立关系这一块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举个例子,很多到我们科就诊的小朋友,同样的话,我说出来孩子能接受,但家长之前说过就没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还是建立关系这一块的问题。要做到有效沟通,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沟通关系,基本上要达到平等、尊重、心态平和。不要小看这个沟通关系,很多家长的沟通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比如平等,我们家长就很难达到,“你必须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爸,我是为你好”等等之类的。还有一个尊重,不要看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做出很多付出,经济上的、人力上的,但我们家长朋友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过孩子吗?我们是不是用各种手段帮孩子报过这样那样的辅导班?我们有没有用亲情和爱来道德绑架孩子,让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还美名其曰“我们都是为你好”;孩子的兴趣、填报志愿等等我们有没有尊重过?你不尊重他、你的很多替他做的决定让他不爽,他凭什么听你的?还有心态平和的问题,这也是考验我们很多家长朋友的,尤其是家长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往往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其实在强烈情绪支配下,我们很难达到有效沟通,在强烈情绪支配下的沟通,很大程度上只是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宣泄家长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孩子收获到的,只是对家长的恐惧、害怕或者不屑,完全是无效沟通,完成不了信息的交流和对孩子施加影响甚至还会有负性影响。所以我经常会跟那些就诊的孩子父母说:“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跟孩子沟通,那你干脆不要和他沟通,多陪就是了”,因为不好的沟通,很多时候往往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主持人:看来真的和孩子建立关系真的很重要啊,李主任你可以给我们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些技巧,怎么和孩子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吗?李培凯:好的。确实,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确实太重要了,这也是完成有效沟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就没有有效沟通。最好的关系是什么?或者换句话来说,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人是哪些人?是他的朋友。在药物滥用领域,有个专业名词叫同伴压力,对我们吸毒者的吸毒行为的形成、戒断后保持操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样,父母如果能成为他的朋友一样,那你和他的沟通关系自然就比较好了。我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他也比较喜欢电子产品,受他的影响,孩子也比较喜欢打游戏各种,父子俩经常一起打游戏、互相讨论心得体会,他甚至还主动往孩子游戏账号里面充钱,一家子出去玩,往往是两口子出去,孩子自己一个人在酒店打游戏。以前我们认识的人都觉得这样子下去这孩子废了。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孩子现在上高中了,是他们那个地区最好的中学,是自己考进去的,不是父母关系弄进去的,在班里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然后游戏继续打,但是自己能控制了,因为学习任务重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才上高一,就已经把自己的高考目标定在一个很牛的985高校的王牌专业,我那朋友也根本不用管孩子的学习问题。我分析了这个孩子的情况,最重要一点就是父子之间关系非常好,也非常平等,真的就像朋友一样。其次,我这个朋友本身在事业上也是非常优秀的,在朋友关系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一些理念、想法、意识灌输给孩子也就是很容易的事了,都不用絮絮叨叨的说教,孩子自然就受到影响,也就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了。顺便说一句,这个孩子想报考的专业就是他爸爸大学时的专业。当然,这个孩子也许只是个案,但也显示出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首先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做真正的好朋友。主持人:那除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和孩子交朋友,我们家长朋友们在和孩子沟通中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李培凯: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切有效沟通的基础。但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我们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平等,就是与孩子在沟通过程中是双方的地位是平等,家长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因为孩子们往往民主与平等意识是比较强的,虽然也会崇拜权威但这个权威首先得让他认可和接受,而你如果只是利用你本身的家长地位去说教,他往往不会接受。其次,所有的有效沟通都需要信息对等,换句话说就是沟通双方对某件事的信息要基本一致,这样才有可能进行理性沟通,要不然会导致误判,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举个例子,老师打电话给你,说你的孩子在学校打架了,或者上课不专心,等他放学回来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臭骂,而不耐心的问问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那孩子就会非常委屈,甚至一赌气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耐心的倾听才能获取到全面的信息,才能减少误判,才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在沟通过程中,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保持尊重,孩子可以有不足或者犯错,但我们家长必须尊重他,顾及他的自尊,尊重他的隐私和需求,你尊重他了,他自然也愿意和你沟通交流了。主持人:是啊,确实是这样,可能因为我们国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很多家长朋友可能很难做到和孩子平等和尊重,到现代这个时代,我们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那李主任,我们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需要避免回避哪些坑呢?或者说,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家长们在沟通中常常会有哪些误区?李培凯::好的。从我们对这些到我们科就诊孩子的家庭观察下来,虽然每个家庭或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比较有共性的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就是那种命令式的或者说强制式的沟通,当然表现形式不一。有的呢是威权式的,我是你爸,我的要求你必须绝对服从,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还有一些呢,换一种方式,对孩子百般的好,但是这种好的背后有目的性的,就是你也必须听我的,要不然我也不骂你,但是就唉声叹气、哭哭啼啼甚至要死要活的。不管那种表现形式,对孩子伤害性都是蛮大的,即便孩子很违心的接受了,但他也是不开心的,执行起来效果肯定也是蛮差的。第二一个就是唠叨。孩子们往往喜欢直来直去的,可不喜欢你家长在那里苦口婆心、声情并茂、絮絮叨叨的啰嗦个不停,把关键点交流到就是了,过于啰嗦反而适得其反。还有一个,我们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沟通的目的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把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孩子,任何时候,不能把沟通变成发泄自己负性情绪的机会,任何时候保持淡定、心平气和,如果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等情绪稳定了再耐心与孩子沟通,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更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微信片花——&——&听众朋友,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见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生活中很多家长会无视这点,总以忙要工作等借口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其实陪伴孩子成长真的很重要,一旦这个过程你没有来得及经历,后面用再多时间也是无法弥补的。在这期《健康生活》节目中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的李培凯主任,正和我们聊“如何与儿童青少年有效沟通”。这里是云南新闻广播的“健康生活”,我是梓云,请您锁定收听!——参与——一段片花过后欢迎回来,接下来请李主任回答一下听众的提问。问题1、我看到微信平台的风自在问:“专家好梓云好,我们家孩子特别不听话,我们说东他非要往西,我们该怎么办?” 李培凯:你好风自在!你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经常提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不听自己的。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孩子们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一个心理发育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孩子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立的思维模式但还不够稳定,家长们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孩子的思维模式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但又不是完全的翻版,换句话来说,孩子的思维模式与家长的不一样这是正常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我们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总结——主持人:感谢李主任今天的讲解,真是太实用了,收音机前的家长朋友也一定跟我一样非常受益。
一、我们的身边常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细节吹毛求疵,牙膏一定要从下往上挤、衣橱里的颜色总是由浅到深的,他们总是不相信自己已经把门牢牢锁上,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回去检查煤气开关,他们是不是患有所谓的“强迫症”呢?“强迫症”还会有哪些表现?如果从表面看,这些可能是一些强迫行为,但是诊断强迫症除了看这些表面的行为或动作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些强迫性的行为或动作是否引起自己的烦恼?自己是否一方面觉得没必要做这些行为或动作,但却无法自控?这些行为或动作是否明显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强迫的行为动作,比如在高效率的工厂生产线上,可能工人的每一个具体的操作都是程序化的,但并不能说这些工人都是强迫症患者,因为这些看似强迫的动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比如有的性格比较严谨的人可能会把家里每一样物品都摆放得井井有条的,以便自己寻找方便。还有象有的家庭主妇,可能会对卫生要求比较严格,会对丈夫要求每天洗袜子、打扫卫生等等,虽然丈夫很抵触,但她自己觉得就应该这样。这些都不能称为“强迫症”。如果从这些行为动作上看,上述说到的这些例子属于强迫症状中的强迫行为。但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强迫症患者,除了看症状之外,最重要的还要看个人是否为此产生比较焦虑、矛盾、纠结的情绪,换句话说,个人是否明知没必要以这种方式做这些事情、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其次,还要考虑这些行为是否影响到了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如果那些强迫性的行为并没有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社会功能的受损,那可能只是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习惯或性格特点。强迫症患者除了存在强迫行为外,往往还会有其他一些症状,如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等。例如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因为担心自己被感染艾滋病,害怕血液,害怕不卫生的东西,后来泛化到连红色的东西都害怕,一旦不小心接触到红色的东西就要反复洗手、洗衣物,自己也知道艾滋病不会通过这些途径传播,能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没有道理,没有必要,但无法自控,一旦试图控制自己不洗手洗衣物就焦躁不安。二、强迫症虽然被认为是一种症状,但是他更像某类人的一种性格,这种表现是否需要矫正和治疗呢?为什么?强迫症属于精神疾病中神经症的一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强迫症状也可存在于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中。同时,强迫的现象也存在于一些正常人中,但这些强迫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个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也没有导致职业和社会功能受损,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还有一种情况叫做强迫性人格障碍,在幼年期就出现强迫现象。这类人的特征主要是惰性、犹豫不决、好怀疑,做事按部就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周围的人,希望所做的事完美无暇,事后反复检查,渴求细节,道德感强,过于自我克制,行动前往往计划好所有细节,刻板、固执。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有着非常高的关联性,有这种人格倾向的人更容易发生强迫症,而强迫症患者病前为强迫性人格障碍者的比例也高达72%。因此,具有强迫性人格障碍或倾向的人,最好也及时接受专业的干预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三、追根溯源,强迫症的产生是否有一定的原因?任何疾病都有其发病基础,强迫症也一样。但另一方面,强迫症和许多精神疾病一样,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截止到目前位置,强迫症的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1.遗传:相关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与父母的同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显示强迫症可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同时也有可能显示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发病的影响。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癫痫、大脑颞叶损伤的患者也会出现强迫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并无上述疾病。而一些研究也显示强迫症患者脑脊液中的5-羟色胺含量降低。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在强迫症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工作过于紧张、要求过于严格、遭遇过重大精神刺激,都会使人忧心忡忡、惶惶不安。如果长时间小心谨慎、害怕、担心,就会逐渐产生强迫症状。这些症状的表现形式往往与所经历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具有保护、回避的色彩。在家庭中,特别是具有强迫个性的父母对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的教育不当,如过分苛求,对生活制度的过于刻板化要求,使他们形成遇事谨小慎微、遇事忧柔寡断,都可能会使孩子形成强迫人格。例如一位强迫症的母亲,从小对儿子就要求非常严格,从学习到个人卫生,事无巨细都严格要求。当儿子成年后,个人行为模式也带有非常强烈的强迫色彩,甚至连袜子洗好后都要认认真真折叠好,摆在衣柜特定的一个角落。结婚后,妻子实在无法忍受,几次提出离婚。而从职业角度而言,从事比较精细、严格、不能出错的职业的人,也很容易将工作中的行为习惯泛化到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形成强迫症状。四、强迫症会引发其他的心理疾病吗?强迫症作为一种神经症,除了典型的强迫症状以外,也会有其它的一些神经症的症状如抑郁、焦虑等,尤其是久治不愈的强迫症患者往往会导致抑郁。而强迫症状也可见于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疾病,例如一些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患者也会出现强迫症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现强迫症状,且有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前主要表现为强迫症,以致被误诊为强迫症。
总访问量 2,292,639次
在线服务患者 10,446位
科普文章 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