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的快速而整齐的心律,简称“室上速”,比较常见。人的心脏跳动是由心脏的自动起搏点发起的,不受大脑控制。而心脏的自动起搏点是从上到下进行的:窦房结、房室结、房室交界、左右束支和蒲肯野氏纤维几级。当上一级不能行使起搏功能,则由下级发起。正常是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指令产生的心脏搏动叫做窦性心律。除此以外发出的心脏搏动均为异常。而由房室交界以上发出的冲动产生的心动过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病理现象,需要及时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四种。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多半是折返,少部分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是自律性增高或者是触发机制。折返激动可以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心房内、房室结内及房与室之间。后两种近返占室上速的90%以上,是急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前两种折返,及自律性增高者不及10%,而且频率不是极快或者不是持续性的,不经常促使患者去急诊就医。 临床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者。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发作时心率每分钟150~250次,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心电图特征:⑴节律规则,RR间距相等,频率每分钟150~250次。⑵QRS呈室上型,保持窦性心律形。⑶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常见。⑷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且在QRS波群前的,提示房性心动过速。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且紧跟在QRS波群后的,提示房室结内折返或房室往返性心动过速。P波在Ⅱ、Ⅲ、aVF及V5导联倒置,且位于两次QRS波群之间,提示左侧隐匿旁道所致房室往返性心动过速。P波见不到是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征表现。⑸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终止室上速发作的措施: (一)刺激迷走神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往往最先采用。其中以颈动脉窦按压和乏萨瓦(Valsava)动作效果较好。压迫眼球可能导致视网膜剥离,目前已较少采用。(1)压迫颈动脉窦时,病人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免发生晕厥。在约与甲状软骨上缘同一水平摸得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指按压。先压右侧,如无效,数分钟后再按压左侧,不可双侧同时按压。每次按压不宜长过5s,并应进行心电监测,一旦心率减慢则立即停止。年龄超过75岁,有过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此法。压迫颈动脉窦改变了血管内压力,压力升高的信息传递到心脏抑制中枢,反射性地增强了迷走神经张力。(2) 乏萨瓦(Valsava)动作效果较好, 嘱咐病人深吸一口气后憋住,再用力做呼气动作,或深呼气后屏住,再用力做吸气动作,反复进行。(3) 用压舌板(筷头、匙)压迫舌根部,诱发恶心呕吐动作。(4) 压迫眼球。病人仰卧,闭眼向下看,家人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方,逐渐增加压力,每次10秒,轮流压迫两侧眼球。压迫时间不可太长,用力不应太大,当室上速速度变慢时立刻停止压迫。青光眼和高度近视者禁用此法。 (二)升压药物 升压药物可以提高血压反射性地增加迷走张力。应注意升压药物仅能用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一般当收缩压升高到21.3kPa(160mmHg)时心动过速常可终止,升压不宜过高。可选用的升压药有美速克新命(一次静注不宜超过15mg)、阿拉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苯肾上腺素(5mg溶于5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使血压升到4.0~5.3kPa)。升压药还可以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同用,以提高疗效。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 窄QRS波群的室上速,血液动力学稳定,异搏停是最有效的药物,可终止95%的发作。首次静脉推注剂量为5~10mg(0.1mg/kg体重)。初始的5mg可以稍快地推入,以后的剂量应按1mg/min的速度推进。多数发作于2~3min内奏效,无效时过15min再重复5~10mg。推注过程中监测心律,心动过速终止则停止注射。异搏停剂量过多,推注过快,可引起严重的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及血压降低。已有血压编低的患者不宜选用维拉帕米,但是在升压之后仍不终止时可合用,往往能使心动过速迅速停止。合并轻度心功能障碍而血压正常者,维拉帕米并不禁忌,因为药物迅速终止发作反而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西地兰0.4~0.6mg,或心得安0.1~0.15mg/kg体重静脉注射(1mg/min的速度)可以终止心动过速,或减慢心室率。 心律平是近年用于临床有效的药物,可用70mg溶于葡萄糖液中,5min内缓慢推入静脉。无效时,于20~30min后可重复注射。必要时还可注入第3个70mg。心律平半减期短无蓄积作用,相对安全,但它有致室律失常的副作用。 乙胺碘呋酮5mg/kg缓慢静脉推注,其终止心动过速的有效率约50%。但长期口服预防再犯的效果良好。 三磷酸腺苷20mg快速静注可迅速终止发作,其有效率与维拉帕米同。但该药副作用多,可致血压下降,窦性心动过缓,及异位室性搏动等。所幸此药半减期极短,副作用消失也快。(四)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选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在100-200焦耳为宜,但洋地黄中毒或低血钾者禁用。(五)电生理方法 经食管左房调搏方法简便,可广泛应用。从患者鼻孔插入电极导管。成人插入深度为35~40cm。选择食管电图上房波振幅最高的部位进行程序刺激,容易夺获心房,达到治疗的目的。程序刺激电压20~40V,脉冲宽度10ms。(六)经导管射频消融能有效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脑部深穿支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塞,病变血管直径多为了100~400um,经巨噬作用使留下梗塞灶直径一般为0.2~15mm,称为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 (二)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变在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内囊处或脑桥基底部皮质脑桥束。 (四)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 (五)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严重构音不清,吞咽困难,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该侧手轻度无力,指鼻试验不准,步态不稳,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或内囊前肢及膝部。
紧张性头痛又称精神肌源性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主要由精神紧张及颅周肌肉张力持久增高引起。长期焦虑、紧张、抑郁或睡眠障碍,某些单调工种使头、颈或肩胛带长期处于不良的姿势等都可为发病因素。头痛为非搏动性,常为双侧或整个头部弥漫性压紧痛,有箍紧感、压迫感、沉重感。检查除颅周围肌肉有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缓解措施:1、疏导和劝慰,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或抑郁等情绪;2、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多看喜剧片;3、给予阿米替林片25mg每日三次或每晚25mg~50mg,口服。4 或给予赛乐特片20mg,每日一次。5 或给予阿普唑仑片0.8mg每晚一次,口服。
总访问量 234,220次
在线服务患者 42位
科普文章 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