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儿科学
特色诊疗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女性出现这些症状,警惕“癌症”来袭!
其实,很不愿意发这种危言耸听的文章。更没想到此文能有如此关注度,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几十万了。看来这个问题,果真是忽略太久,快快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吧!尤其是有年迈老母在农村的城里的孩子们,尤其是做儿子的。关于妇科的症状,母亲不好意思跟儿子讲,所以憋着,忍着,但是,做儿子的不能不好意思啊!老妈生养我们不容易,别因为不好意思,耽误老妈的身体健康~其实,很不愿意发这种危言耸听的文章。因为,毕竟癌症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小概率事件,尽管癌症发病率在提高。但是,临床上看到太多不该有的遗憾,每一次都让大夫揪心,惋惜。发布此文,只希望这样的遗憾,不要太多!白带异常白带异常,是女性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首先消除大家的顾虑,绝大多数白带异常,并不和癌症相关。并且,白带异常,绝对不是诊断任何恶性肿瘤的诊断依据。它只不过是提醒我们去做体检的一个信号而已。大多数白带异常,是阴道炎引起的。阴道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白带异常是主要临床表现,多伴有瘙痒、异味等。因此,对于有瘙痒、异味的白带异常,一般都是阴道炎。诊断很简单,查个白带常规就可以了。白带异常与妇科癌症妇科癌症和白带,本无因果关联。但是如果白带异常里面带血性分泌物,那就不得不警惕了。但是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50多岁的宫颈癌女性,一来检查便是晚期。追问病史,这些女性大多因为少量出血很长时间就诊,而在这之前,往往有长达数个月、甚至数年的白带异常的病史。每次追问到这样的病史,都令医生唏嘘不已。“哪怕是个阴道炎,你好歹做个妇科检查啊!”这类女性,大多来自农村,大多会有一两个在城里工作或者生活的子女。大多是因为给子女带孩子,才有机会被孩子发现病情,硬驾着来医院检查。她们大多勤俭节约成了习惯,不舒服的症状憋了很久,才告诉孩子。来医院检查之前,大多还要犟一段时间。而当被诊断癌症的时候,她们又大多因为顾及孩子的经济负担,不愿意接受治疗……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母亲,一定不要忘记时常问一问老妈:“你要是有白带异常,一定要告诉我哦!千万不要把小病拖成了大病!”(PS:其实,这句话从医学上讲,是错误的。仅仅是白带异常,不会因为拖就拖成了癌症。因为只有中晚期宫颈癌,才会有明显的白带异常。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给老妈们解释这么复杂的医学逻辑。老人家心疼钱,说“小病拖成大病”,会花很多钱,她们会更容易接受。如果想把宫颈癌扼杀在摇篮中,最好的办法是,哪怕没有任何症状,也“骗”老妈去做个宫颈癌筛查吧。600块钱不到,有效保护期可以达5年,甚至更久。)不止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也可表现为血性白带。阴道癌,可表现为大量水样白带。输卵管癌的典型白带症状是,阴道间歇性排除清澈、黄红色或红色水样白带。阴道流血阴道流血,是妇产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妇产科大夫每天都和阴道流血的各种问题打交道。妊娠相关的、非妊娠相关的,肿瘤相关的、非肿瘤相关的。之前科普过关于宫外孕的问题,任何育龄期女性,任何时候,出现非月经的阴道流血,一定要首先排除宫外孕。而阴道流血,同样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很多妇科恶性肿瘤都可能出现阴道流血。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肉瘤、输卵管癌等。绝经后阴道流血,或者围绝经期的“月经”淋漓不急(实际上已经不是月经了,但是病人往往以为是),需要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问题。子宫内膜的活检是不容忽略的。因为子宫内膜癌可以在很早期就表现出阴道流血的症状,正因为如此,子宫内膜癌的早诊断成为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及时发现的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往往非常好,极有希望治愈。所以,对于50多岁的女性,如果出现阴道流血,一定不要冒然以为就是来月经了。那60多岁?70对岁的阴道流血呢?这还用问?那更要警惕癌变了!不明原因的腹胀这类病人,是最让大夫惆怅的。因为往往得这类疾病的女性,都非常勤劳,非常能隐忍,大多60多岁。而且来就诊的时候都是晚期。很多病人辗转于内科、外科,最后才来到妇科。“这类病”,就是指的卵巢癌!卵巢癌是妇科较难早期诊断的癌症,早期不会有症状,因有症状而发现的,一般都是晚期,并伴有转移。卵巢癌的始发症状,多为腹胀。很多人以为是长胖了。而实际上病人会越来越消瘦。因为腹胀,继而出现消化不好,食欲不振,甚至呕吐。也正因为如此,病人才会跑错科室。所以,如果家中的老年人,突然发现肚子长大了,腹胀,一定要警惕卵巢癌的可能,别忘去妇科看看(男性除外)。下腹包块肚子长大了,不一定是发胖,还有可能是肿瘤。女性常见的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肉瘤、卵巢肿瘤,常常没有症状。肿瘤消无声息的疯涨,而病人只是觉得胖了。直到有一天,摸摸肚子,发现有一块硬硬的,胖得不太正常,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长了肿瘤。所以,悄无声息地肚子“长胖”的朋友,摸摸自己的肚子,如果觉得“胖”得不正常,赶紧去医院打个B超吧!最不可能被诊断癌症的症状——腹痛事实上,任何晚期癌症,都有可能出现腹痛。因为癌痛可以痛在任何部位。那为什么说腹痛,是最不可能被诊断癌症的症状呢?第一,疼痛是老百姓最关注的症状之一。因为只有痛,最容易让人感到不适。也最容易成为老百姓就医的驱动力。并且当因为“痛”而就医的时候,老百姓往往最害怕的就是癌症。这种情况下,癌症被漏掉的机会是最小的。第二,妇科的癌症,除非晚期,基本不会有疼痛。说这个,是因为有很多长期不明原因下腹痛的女性,长期处于恐癌的焦虑状态。她们频繁就医,什么检查都做了,也没发现癌症,却依然生活中对癌症的恐惧中。我知道你们很容易搜索到这篇文章,因此特别把这一点提出来。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你以后不得癌症,但至少现在没有发现癌症,也是极好的!写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常常接手一些来自农村的老母亲,因为忽略这些症状,而错过了癌症的早期诊断。而事实上,癌症是不挑年龄的!本人亲自收治过的,就有23岁的宫颈癌,23岁的卵巢癌,30几岁的子宫内膜癌……我一个师妹,极要好的朋友,于博士二年级的时候死于卵巢癌,享年26岁。也是因为肚子胀了几个月,去看消化科才发现的,而那个时候,已经广泛肝转移……所以,有症状的时候不要忽略就医,没症状的时候,也别忘记定期体检!作者:郭铭川微信公众号:郭大夫科普时间新浪微博:铭医铭言
郭铭川 主治医师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妇产科1.1万人已读 - 对于胎停流产的“患者”,如何化悲痛为力量?
对于胎停流产的“患者”,如何化悲痛为力量?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发生流产? 关于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我。 我认为,相关因素, 包括环境因素、 饮食因素、 辐射、 …… 包括最近成都机场闹的安检的问题…… …… 这些都不是!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发生流产?不是说现在才有这么多人容易发生流产,而是关于自然流产这件事,一直就很常见。非常常见,只不过过去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或者关注度没有那么强烈罢了。 而事实上,现在自然流产的发生率总体上确实是增加了,而这种增加本来也是正常合理的,是从前人的研究中预料之中的事情! 因为—— 生育年龄显著延后了! 前段时间,我费尽吃奶的劲儿,写了一篇关于《卵子的成长史》,文字很烧脑,不过很开心的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咬牙坚持读完了,虽然字数不多(我本身认字慢,所以写的也不快)。我花足足两天时间就弄明白一件事情:女性生殖的核心储备“卵巢”,从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直到50岁绝经,尽数耗竭,直至光荣下岗。 我们人身上有那么多重要的内脏器官,卵巢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又是罕有的被允许合法下岗的。 从胎儿时期,卵巢有多少生殖储备,有多少初级卵母细胞,就已经定了,不会再增加,并且每天在减少。卵巢内随时都有一批卵泡在激活,进入发育或者消亡程序,剩下那些卵泡,在等待,在休眠,休眠最久的,会休眠长达50年,也就是绝经年龄。 话说,人活得越久,接受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患各种病的累积次数就越来越多。人体内对有些有毒物质是无法分解代谢和排出体外的,虽然它们未必对身体造成多大危害,我们的生理储备机制完全足以抵消这种损害,但是这种潜在的累积效应确实无法回避的。 说的简单点,就是人活越久,病得的越多。同样的道理,卵巢里的卵母细胞,活得越久,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多。因此,年龄越大,优质卵子排卵的概率也就越低,优质精子受精的概率同样也越低,优质受精卵结合的概率也就越低。这就是现在生育年龄延后,胎停流产发生率增加的核心原因。 下面这张表: 【数据引自上海一妇婴段涛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产前诊断》129页,数据摘自美国国家家庭成长调查(23卷),第11期中的“已婚夫妇的生殖损伤”】 这个数据是来自美国过去的统计数据,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随着生育年龄推后,发生妊娠流产的概率是有显著增加的。 现在对于胎停流产的诊断,过去“习惯性流产”的概念,现在新增了“复发性流产”的提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顺应如今生育年龄推后,自然流产率增加,为了给女性生育节省更多时间,把病因筛查的群体放大了。因为,无论是何种原因,女性生育年龄越推后,获得成功妊娠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都会显著增加。逐渐错过了卵巢的活力期,最后就回天乏术了。 还是要说如何让有胎停流产经历的女性,化悲痛为力量的问题。我在做互联网咨询的过程中,都有非常深的感触,很多有类似经历的女性,生活被整个卷入到这种负面情绪中。“她们只会担心”,正如张宁大夫所说。 我想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人们的思想始终聚焦在“发生胎停流产”这个事情,而完全忽视了我们那么多担心焦虑,或者复发性流产女性做那么多检查的最终目的——获得妊娠。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妊娠,只要最后获得了妊娠,哪怕之前经历过十次胎停,都不在重要。抓住这一点,我们会发现,有多少人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从表格中,以现在主流的生育年龄“25~34”岁来看,每1000名妇女中,曾经发生过胎停流产的人数有197人。从发生率来说,人群中,会发生胎停流产的女性,197/1000≈20%;对于发生过一次胎停流产的女性来说,第二次怀孕依然得不到孩子的概率是,是56/197≈30%;连续两次怀孕失败,第三次还是不能得到孩子的概率,是19/56≈34%。这组数据确实让很多人看来惊恐万分。因为每发生一次胎停流产,就意味着越来越有可能再次发生胎停流产。以至于开初那197人,都会把自己当做病人,陷入无限的焦虑当中。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数据,效果就不一样了。当这197人第二次怀孕,有141人都成功得到了孩子,剩下56人又一次发生流产。剩下这56人第三次怀孕,又有37人得到孩子,而剩下只有19人,3次都失败了,依然没有孩子。也就是第一次经历了胎停流产的197名妇女,在连续尝试3次妊娠之后,最后有178人,都有了孩子,只有19人失败了,但是这178人,和最终也没有成功的19人,一开始都陷入了同样的焦虑之中。说直白一点,这178人,白担心了。人群中,会发生胎停流产的女性,197/1000≈20%;而这197人,最终3次都得不到孩子的概率是多少呢?19/197≈10%。换句话说,就算你运气不好,第一次怀孕就发生胎停流产了,你最后能得到孩子的概率依然超过90%。 概率,只对搞卫生统计,要医学科研的人有实际价值。概率虽然能指导临床,但是,概率对于个体当事人而言,就是个坑货。我在这里只是作了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的解读。当然,现实的概率也许不是20%、30%、35%,但是运算出来的大致效果是差不多的。概率这个东西,对于某个个体而已,毛线用处都没有,只会增加焦虑。所以,不要再去关心“我有多大可能性会流产?”多大可能,是别人的可能,是别人一大群人的可能,不是你的,没人知道你有多大可能。 化悲痛为力量,1000个人里面,有20%的人都会发生胎停流产;你不情愿地发生胎停流产了,但是和你一样的一大群人里面,90%的人都能挺顺利的拥有自己的孩子。不要在意过程,总之,最终结果是,你会有自己的孩子。 那最后那19个人悲催了,绝望了!“我该怎么办?” 第一:临床上连续五六次,七八次甚至十多次发生胎停流产的人,最后经过积极治疗,也有人得到孩子的。(虽然我临床经验浅,没亲自遇到过,但是有人遇到过。虽然我并无法确定,所谓积极治疗,在当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少,但是我们只看结果,反正任务是完成了。) 第二:认命吧!人类已经很逆天了,已经把地球霸占得让太多物种失去立锥之地。一方面,人类并不缺少你延续的后代,你能不能延续后代,对人类的未来并没有什么影响;另一方面,无论哪个物种,哪个种群,繁衍本来就不是机会均等,这个世界注定会有少数个体,因为生理的缺陷,连生育的想法都不敢有。很多物种都不能像人类一样,拥有主观上的生育平等,对于它们,生育权,那都是打架打赢了才能有的。 第三:基于病因的研究,人类可干预的针对胎停流产母体因素的手段,是有限的。就这三板斧,使完了就没了。 第四:对于连续发生两次以上胎停流产的女性,积极治疗没错,虽然56个人中有37个都有可能是被过度治疗,但至少能最大限度减少因母体因素发生再次胎停流产的概率。然而,最重要的是,这种棘手的治疗,一定要转诊到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生殖医学大夫那里去(郭大夫我,在这方面并不是最专业的,我所做的事,是让你们学会思考)。 第五: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会生活,学会发现自我,接纳自我。我最害怕看到有的人把自己的生活推入单调的,以生育任务为核心的泥潭中。人是多维度的,人的生活也是多维度的。很多人生孩子,是为了人生显得完整,家庭关系牢固。但人生完整不完整,家庭牢固不牢固,真的和生孩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妇产科泰斗,林巧稚,接了一辈子的生,解决了无数的不孕不育,终生未婚未生育,但她名垂青史了。很多家庭,都是因为有了孩子后,才变得不稳固,然后离婚的。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防老,已经不再需要养儿。如果是为了陪伴,还不如养狗更忠诚。但是,我依然鼓励大家生育,因为孩子是全社会的财富,你的孩子,将来服务于社会,也是要为我作贡献的。 关于胎停流产相关知识的千聊直播课程,仍在持续整理中,所以现在购买频道是很合算的。上当需谨慎,越早越合算! 作者:郭铭川 微信公众号:郭大夫科普时间 新浪微博&分答:@铭医铭言
郭铭川 主治医师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妇产科3242人已读 - 宫颈癌筛查精简版2016
宫颈癌的预防,主要靠筛查。根本上讲,癌症是无法彻底预防的,宫颈癌也是。目前对宫颈癌的预防,从源头上只有HPV疫苗。疫苗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对于当下,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所能做的,并不是阻止人得癌症,而是通过监视,让癌症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不要等它偷偷地长大。本文全干货,无鸡汤,不解释。筛查项目四阶梯第一阶梯:宫颈细胞学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核心。第二阶梯:HPV筛查虽然HPV高危型被证明和宫颈癌发病有因果关联,但是它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感染高危型HPV而进展为宫颈癌的人,仍然是少数人,这和乙肝病毒诱发肝癌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以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第一阶梯,那么会有无数人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因此,HPV检测目前只认为作为细胞学检查结论不确切的时候的补充手段比较有意义。第三阶梯: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宫颈管搔刮)如果发现有异常,接下来就需要通过活检来进一步证实。活检只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请注意“进一步”三个字,不是说做了活检,诊断就一定明确了。宫颈管搔刮可以认为是阴道镜活检的补充,主要意义在于对考虑腺癌,或者怀疑宫颈管病变者可预防漏筛。第四阶梯:宫颈锥切术(LEEP锥切、冷刀锥切)宫颈锥切才是宫颈癌筛查的终点。做到宫颈锥切这一步,对癌前病变诊断才算完全明确了。(注: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HPV检查、阴道镜检查,都是要窥开阴道才能做的。很多人搞不清楚,以为是查血,还有的人把这个和阴道彩超混淆。这是两码事。) 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涂片、TCT、LCT有什么区别?选哪个更好?宫颈涂片:又叫巴氏涂片,是最早的宫颈癌筛查手段,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缺点是,能取到的脱落细胞数量有限,检出率低(老百姓喜欢说的准确性,实际这里应该叫检出率)。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是用刷子从宫颈上刷更多细胞,经过处理后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就能取到更多的细胞,漏掉的可能性更低。LCT:其实就是TCT的升级版,通过细胞沉降、分层,浓集更多的有效细胞,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所以可以看出,LCT和TCT要比传统的巴氏涂片更高档,应该说准确性会更高。不过很遗憾的是,目前并有数据证实,高档的检查手段能明显降低人群总体上因宫颈癌病死的人数。所以我认为,用那种方法并不重要,有条件用好的就用好的,没条件用好的巴氏涂片也行;更关键的还是合理的筛查时间间隔。简单点说,就是要记得复查。HPV检查,定量的好还是分型的好?市面上的HPV检查有定量的,和分型检查两种方式,其主要目的都是检查HPV高危型。出定量报告的HPV检查,主要就是HC2检查,它的报告有具体数值,小于1为阴性,大于1为阳性,值越高,说明病毒含量越高。优点在于有具体数值,可以比较,可以了解动态变化。缺点在于,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型别的HPV感染。分型检查方法,报告单上只会体现,xx型HPV阳性或者阴性,优点就在于能知道具体是哪种HPV感染,缺点是体现不了感染程度。选哪个?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我选能分型的。根据最新的指南建议,对于16型和18型阳性,而细胞学阴性的女性,也主张做阴道镜活检。不过这一点也让很多病人困惑,因为时常会遇到一些很年轻的女性(小于30岁)检查出16、18型阳性的。有关宫颈癌筛查的各类指南中,筛查HPV的年龄,最小的是25岁以后,普遍认为30岁以后再开始筛查是比较合理的。因此,我不建议对小于30岁,尤其是小于25岁的女性进行HPV筛查,太容易引起决策上的困扰。即便是16型、18型感染,对于20多岁的年轻女性,自然清除率也是很高的。对于高危人群(特殊职业的女性,性生活开始比较早的女性),可以放宽到25岁筛查HPV。HC2的筛查的优势在哪里?敏感性高!HC2检查,如果做出来是阴性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没有机会得宫颈癌。其能定量的特点,对于评估病毒清除的情况,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毕竟病毒的清除不是突然清除的,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如果有一个检查,既不会增加花费,又能测分型,又能测浓度,将会是更加完美的。而鉴于从HPV感染,到宫颈上皮内病变,再到宫颈癌,这个过程非常缓慢,无论是分型的检查, 还是定量的检查,实际上都能完全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什么时候做细胞学筛查?21岁以下,不用检查。21~29岁,每3年做一次检查。30~65岁,每3年做一次检查;或者和HPV同时做,可以每5年做一次检查。65岁以上,如果之前检查都正常,以后不用查了。如果以前没查过,那继续查。以上是针对没查出问题的人。宫颈细胞学查出来问题怎么办?1、什么样的结论表示没查出问题?宫颈细胞学表示没有发现“癌”或者“癌前病变”的报告形式包括:·未见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病变·炎性反应性背景·宫颈轻度/中度/重度炎、建议治疗后复查。这几种形式的结论都表示没发现宫颈的癌变或者癌前病变,可以放心睡大觉。“宫颈轻度/中度/重度炎,建议治疗后复查”:这个结论不是诊断宫颈炎的标准,很多人拿着这个结论来找我治疗宫颈炎,然而笔者认为,宫颈炎的诊断应该要更慎重一些。宫颈细胞学的病理学结论中的宫颈炎诊断,是以炎性背景、细菌背景为依据,而临床诊断首先要看症状体征。很多人其实不是宫颈炎,而是阴道炎。所以需不需要治疗,还要参考症状和白带常规。为什么建议治疗后复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目的是要看宫颈脱落细胞,如果炎性背景太重,会影响视野,影响病理医生对宫颈脱落细胞的诊断,极大降低了诊断效率。这才是建议治疗后复查的核心意义。2、细胞学结论为ASC-US:结合高危型HPV检查结果来判断。o如果高危HPV阳性,建议做阴道镜活检o如果高危型HPV阴性,建议半年后复查ASC-US意思是没有临床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没有临床意义,就意味着可能是正常的。因此,只有同时合并高危HPV感染的时候,才有意义。3、细胞学结论为其他异常,都应该做阴道镜活检。宫颈细胞学报告的结论根据宫颈癌风险从低到高分别为:ASC-US< ASC-H < LISL< HISL < 鳞状细胞癌此外,结论如果有AGC,建议同时做宫颈管搔刮。注释:ASC-H:无法排除高度病变的不典型细胞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GC:不典型腺细胞什么时候需要做宫颈管搔刮?1.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想取活检,看图片又不好下手,评估不了整个移行带病变情况。)2.细胞学为AGC(不典型腺细胞)3.CIN2、CIN3做的激光、冷冻等治疗,半年后复查细胞学时建议结合宫颈管搔刮。4.简单点总结,就是怀疑宫颈管可能有问题的各种情况。阴道镜下活检和(或)宫颈管搔刮之后怎么办?1、阴道镜检查+宫颈管搔刮:如果阴道镜检查不满意,应该做宫颈管搔刮。宫颈活检结果和宫颈管搔刮结果共同评估。2、CIN1:半年后复查细胞学+HPV。对于HPV阳性者,建议继续半年复查一次细胞学。如果连续2次细胞学都正常,以后可以常规3年检查一次。如果一直都是CIN1呢?——建议物理治疗,LEEP、激光、冷冻等都可以。治疗后半年复查。3、CIN2或CIN3:建议做冷刀锥切。CIN3无生育要求,要求切除子宫的,在没有其他病理异常或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子宫全切,但是笔者不建议直接这么做,还是建议先做锥切,锥切结果出来确定无浸润癌了再做全切。·不想做冷刀锥切,做LEEP、激光、冷冻可不可以?——如果细胞学结果是ASC-US或者LISL,阴道镜结果满意的话,可以考虑这么做。·还没生育,不想做物理治疗可不可以?——活检结论为CIN2,细胞学结论为ASC-US或者LISL,可以暂时不治疗,建议半年后复查细胞学,但是,有风险。·宫颈CIN2或者3,已经做了激光或者冷冻怕治疗不彻底怎么办?——6个月后复查细胞学和宫颈管搔刮。4、活检结果为AIS(原位腺癌),或者微浸润癌:建议做诊断性锥切。首选冷刀锥切。当然LEEP锥切,如果能保证宽度在5mm以上,也是可以的。建议同时做内膜活检。5、活检结果为浸润癌:当宫颈癌处理。两名副高以上的妇科肿瘤医生对病人进行妇科查体,核定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宫颈锥切之后怎么办?1、CIN:o锥切前诊断CIN,锥切后诊断仍然没发现浸润癌,并且切缘无病变:这就算临床治愈了,后面定期随访就行了。如果是CIN3,年龄大,也不愿意保留子宫,也可以再做子宫全切,不过你得想清楚,医生通常不主动推荐。o锥切前诊断CIN,锥切后诊断仍然没发现浸润癌,但是切缘有病变:办法一,6个月后复查细胞学和宫颈管搔刮;办法二,专科医生会诊后,直接做子宫全切。2、锥切发现浸润癌:按宫颈癌处理3、锥切发现可疑微小浸润癌:建议再次锥切,明确诊断。孕妇怎么办?孕妇可以做TCT和HPV检查,但是只要没发现癌,原则上一般不建议取活检、做锥切和宫颈管搔刮。一切等孩子生了,产褥期过后再说。你能从中参考什么?通过以上内容大致可以回答你如下问题:我是否需要做宫颈活检?我是否需要做宫颈管搔刮?我是否需要做宫颈锥切?我就做激光、冷冻、微波等治疗可以吗?内容参考自2016年的宫颈癌筛查NCCN指南。关于宫颈筛查,和宫颈CIN的处理,基本都在里面了,仅仅作为参考涨知识用,遇到各种具体问题,请以你的主治医生的意见为准。作者:郭铭川微信公众号“郭大夫科普时间”新浪微博@铭医铭言
郭铭川 主治医师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妇产科5.7万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咨询输精管结扎 我32岁,未婚,我的父母也同意我结扎,也都考虑清楚了。请问能... 我32岁,未婚,我的父母也同意我结扎,也都考虑清楚了。请问能找您做输精管结扎手术吗?总交流次数15已给处置建议
- 胃肠不适4年。 患者于2020年至今胃肠蠕动差,无便意,现在更加严重。中药服... 有什么好的方案推荐吗?
像我这样可以治愈吗总交流次数5已给处置建议
- 大小脸可以治疗吗总交流次数7已给处置建议
- 反复呃逆20年 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打嗝,然后吃去年开的药,吃了人没力气,睡着... 想问一下是什么原因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性功能勃 李医生你好,我想买一盒28粒装他达拉菲片 李医生你好,我想购买一盒他达拉菲片28粒装。 购买一盒他达拉菲片总交流次数2已开处方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广东省 第123名
总访问量 4,737,728次
在线服务患者 8,349位
科普文章 66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