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骨结核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如何确诊骨结核?骨结核确诊的建立必须满足以下两条中的一条:1.?符合细菌病原学诊断标准;2.病理学诊断标准。病原学检查需要获取骨结核的病灶标本,获取方法包括脓肿穿刺,骨病灶的穿刺活检和切开手术。获取的脓液或组织标本的体积不少于1ml。(1)?抗酸染色涂片:获得结果需要1天,阳性率约20%。(2)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获得结果需要2-4周,阳性率约50%。(3)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需要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基础上开展,可获得所有抗结核药品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需6周左右,是目前指导临床用药的金标准。具体包含的药品种类与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设备有关。培养阴性则无法进行药敏试验。病理学检查需要获取病灶的组织标本,如结核特异性的干酪样坏死组织,肉芽组织或二者的混合组织。获取标本的途径包括术前的穿刺活检和开放性手术,获得的标本需要放置在福尔马林中固定后送检,对于标本体积没有特殊要求。目前骨结核的病理诊断主要是依据形态学变化。通过病灶获取的组织标本经过固定、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由病理科医师做出最终诊断。一类诊断:明确疾病的诊断,如结核、淋巴瘤等;二类诊断:提示某种疾病的诊断,如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考虑结核符合结核,结核可能性大等;三类诊断:描述性诊断,对镜下所见内容的描写,无倾向性;四类诊断:不能做出诊断。一类、二类诊断为病理确诊结核,三类、四类诊断为病理未确诊结核。骨结核与人体其他部位结核一样,发生、发展、转归及病理学变化主要取决于细菌毒力和人体的免疫力。机体抵抗力较强时,以增生性病变为主;细菌毒力强,机体超敏反应增强和(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时,以干酪样坏死病变为主。骨结核的病理学变化炎性渗出增生、坏死病变三种基本类型,常以某一种或两种病变为主,但3种病变又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存在,构成了骨结核病理形态的多样性。因此制定了病理学四种诊断标准团以指导临床医生如何正确看待病理报告。除了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外,其他任何检查措施都不能达到确诊的要求。比如CT、MRI等只能提供影像学诊断;临床医生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除外细菌与病理)、影像学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临床上,多数病人都停留在临床诊断阶段,只有手术病人、穿刺活检检查的病人才有可能得到确诊。但是,即使病人进行了手术或者穿刺,也有部分病人不能达到确诊的标准,这一比例占30%-50%。其中,骨结核的免疫检查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等。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阳性反应是一种结核特异性变态反应,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肯定的诊断价值。PPD皮肤试验主要用于少年和儿童结核病诊断,对成人结核病诊断只有参考价值,它的阳性反应仅表示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不一定患病,PPD皮肤试验呈强阳性者,常提示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PPD皮肤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比成年人大,因为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而年龄越大,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感染机会越多,PPD皮肤试验阳性者也越多,因而诊断意义也就越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产生免疫反应,会产生记忆性的T淋巴细胞,再次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后,淋巴细胞会被激活,释放γ-干扰素。T-SPOT是检测上述特异性的淋巴细胞的一种检查方法,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检测上述特异性的淋巴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的一种检查手段。因此,二者在检查方法上有一定差异。但是T-SPO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临床意义大致相同,均是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指标。如果上述指标出现阳性,均代表着有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者是活动性的结核病,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无论是T-SPOT还是γ-干扰素释放试验,均不能有效地区分是活动性结核病还是既往得过结核病。因此,还需要依据自身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沉、CRP、胸部CT等相关检查作出综合性评估,明确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就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的DNA片段以明确诊断,目前推荐的技术是GeneXpertMTB/RIF检测或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用时短,准确度高。GeneXpertMTB/RIF检测所需脓液或组织最少约1ml。在获得结核病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利福平耐药,获得结果通常需要1天时间,阳性率可达到75%以上。但检查费用较高。在未能明确是否为结核时,可将穿刺、切开获取的新鲜标本或渗出的脓液送mNGS检测,如为结核,可进一步行多种药物耐药基因检测。mNGS在病原学检测的优势是准确性和可靠性高、耗时短无偏倚覆盖广、未知病原确认快周期时间短。参考文献:秦世炳.正确认识骨结核.2021,?科学出版社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06):41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