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型衍变过程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髓系原始细胞异常增生和积聚,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准确的分型对于AML的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AML的分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衍变。一、AML的分型历史1. FAB分型:20世纪70年代,法国(F)、美国(A)和英国(B)的血液学家共同制定了AML的FAB分型标准。该分型主要基于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将AML分为M0-M7八个亚型。-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核仁明显,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苏丹黑B阳性细胞<3%。-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90%以上,其中至少有3%以上的细胞为MPO阳性。-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30%-89%,单核细胞<20%,其他粒细胞>10%。-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单核系细胞≥80%,原单核细胞≥80%为M5a,<80%为M5b。-M6: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30%。-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FAB分型在AML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某些亚型的定义不够明确,不能完全反映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差异。2. MICM分型:为了克服FAB分型的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AML的MICM分型标准。MICM分型结合了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等多种技术,对AML进行更全面、更准确的分类。-免疫学:通过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确定其来源和分化阶段。-细胞遗传学:检测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易位、缺失、重复等,这些异常与AML的预后密切相关。-分子生物学:检测特定的基因突变和融合基因,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和预后信息。MICM分型的出现使AML的分类更加细化和个体化,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3. WHO分型: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AML的WHO分型标准。WHO分型在MICM分型的基础上,对AML的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增加了一些新的亚型,并强调了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在分型中的重要性。-新增亚型:如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AML、AML伴髓系肉瘤等。-强调遗传学异常:某些特定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被认为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如t(8;21)、inv(16)、t(15;17)等。WHO分型的广泛应用为AML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更统一和标准化的框架。二、M0-M7亚型的分类特点1.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细胞形态:原始细胞较小,胞质少,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免疫表型: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如CD13、CD33等,但不表达成熟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的标志。-细胞遗传学:常无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临床特点: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2.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细胞形态:原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90%以上,细胞较大,胞质丰富,可见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免疫表型: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如CD13、CD33等。-细胞遗传学:常无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临床特点:多见于成年人,预后较差。3.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细胞形态:原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30%-89%,可见幼稚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胞。-免疫表型: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如CD13、CD33等,部分细胞可表达单核细胞标志。-细胞遗传学:常见染色体异常,如t(8;21)、inv(16)等。-临床特点:预后较好,但易复发。4.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胞质中充满嗜天青颗粒,易见Auer小体。-免疫表型: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如CD13、CD33等,同时高表达CD34。-细胞遗传学: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5;17),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临床特点:出血倾向明显,常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但对维甲酸和砷剂治疗敏感,预后较好。5.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同时存在原始粒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或两种细胞的比例在不同患者中有所差异。-免疫表型: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如CD13、CD33等,同时表达单核细胞标志,如CD14、CD64等。-细胞遗传学:常无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临床特点:预后较差。6.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以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为主,胞质丰富,可见伪足。-免疫表型:表达单核细胞标志,如CD14、CD64等,部分细胞可表达髓系相关抗原。-细胞遗传学:常无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临床特点:易侵犯皮肤、牙龈等髓外组织,预后较差。7. M6:红白血病-细胞形态:同时存在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或两种细胞的比例在不同患者中有所差异。-免疫表型: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和红细胞相关抗原,如CD13、CD33、GPA等。-细胞遗传学:常无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临床特点:贫血症状明显,预后较差。8.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以原始巨核细胞为主,胞体较大,胞质丰富,可见血小板形成。-免疫表型:表达血小板相关抗原,如CD41、CD61等。-细胞遗传学:常无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临床特点:出血倾向明显,血小板减少,预后较差。三、AML分型的临床意义1. 诊断:准确的分型对于AML的诊断至关重要,不同亚型的AML在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分型可以明确诊断。2. 治疗选择:不同亚型的AML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也应根据亚型进行选择。例如,M3型对维甲酸和砷剂治疗敏感,而其他亚型可能需要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3. 预后评估:AML的亚型与预后密切相关,某些亚型的预后较好,而某些亚型的预后较差。通过分型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为治疗决策提供参考。4. 研究:AML分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深入了解AML的发病机制、生物学特征和治疗反应,为新药研发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