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会拍照的胶囊,比大家平时见到的胶囊稍微大一些。在进行检查时,患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一般的胶囊内镜可以连续拍摄 6~8 小时。医生通过查看胶囊拍摄的图像就可以了解病人胃肠道的情况。胶囊内镜在吞下后 1~3 天可以排出病人体外。 2. 胶囊内镜有哪些部分构成? 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 (1)胶囊内镜,就是来拍照的部分,病人吞下去之后,它负责拍照以及把图片传到记录仪中。 (2)图像记录仪,有些做成马甲样,检查时穿在病人身上;有些像一个收音机大小,病人进行检查时背在身上,用于接收、记录胶囊内镜拍摄的照片。在检查完毕后,医生从里面读取拍摄的图像,观察病人的肠道内情况。 3. 胶囊内镜由哪些医师进行操作? 负责胶囊内镜检查的医师应该选择兼备临床和内镜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主要是因为目前胶囊内镜主要用来观察小肠病变,小肠病变比较少见但种类繁多,只有兼备临床和内镜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和误诊。 4. 胶囊内镜相比于传统消化内镜有什么优势吗? (1)扩展检查范围 可以对全小肠进行拍照观察,弥补了胃镜和肠镜看不到的地方,大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诊断检出率。 (2)安全卫生 胶囊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胶襄外壳采用耐腐蚀医学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能够安全排出外。 (3)舒适 只需吞服颗胶囊,检查过程无痛、无创、无导线,也无需麻醉,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操作简便 医生只需回放胶囊所拍摄到的图像资料,即可对病情做出诊断。 5. 胶囊内镜主要用来检查什么部位? 目前胶囊内镜主要用于检查普通胃镜或肠镜无法到达的小肠肠腔的检查,亦用于难以耐受或无法实现普通内镜检查的特殊人群的消化道检查,比如老人、精神病患者等。 6. 胶囊内镜可以替代胃镜、肠镜吗? 虽然胶囊内镜可以对整个消化道进行观察,但是它是靠着胃肠道的运动来前进的,无法控制方向,不能对拍摄的图像精确定位、摄像头易被消化道内分泌物遮挡、检查费用高昂。 常规内镜可以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转换观察模式、对可疑部位重点观察,发现病变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进一步观察,但胶囊内镜仅能进行拍照观察,无法实现取活检等操作。 因此对于食管、胃部、结肠的病变,胶囊内镜尚无法替代胃镜、肠镜。 7. 哪些疾病适合应用胶囊内镜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小肠,所以比较适合怀疑小肠存在病变进行检查。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克罗恩病、乳糜泻、肠息肉病等怀疑小肠有病变时; (2)怀疑小肠肿瘤、小肠狭窄; (3)便血、黑便或怀疑慢性出血,长期腹痛、腹泻,但胃镜、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时; 8. 哪些情况不适合做胶囊内镜检查? (1)由于胶囊内镜检查简单说就是让病人吞胶囊,然后胶囊经过胃肠道的运动,像食物一样最终从肛门排出来。所以咽不下去胶囊或者可能造成胶囊卡在肠子里面排不出来的情况,都不能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1)吞不下去的情况:有吞咽障碍的患者、10 岁以下的儿童。 2)胶囊可能卡在肠子里的情况:怀疑或证实有胃肠道结构异常,做过可能影响肠道蠕动的手术等;严重胃肠动力障碍,比如有严重的便秘、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肠子运动能力下降引起的肠梗阻)等。 (2)任何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胶囊都有可能卡在肠子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很可能要通过胃镜肠镜取出来,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外科手术的人,也不适合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3)另外胶囊拍摄的内镜图片需要传到图像接收的仪器里,如果患者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医疗设备,图像传输可能影响这些设备的工作。所以有电子医疗仪器植入的患者,比如起搏器、胰岛素泵,也不适合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4)如果患者对胶囊内镜的高分子材料过敏,也不能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5)孕妇也不适合进行胶囊内镜检查,主要是因为还不确定这项检查对孕妇是否安全。 9. 有禁忌症的患者一定不能做胶囊内镜检查吗? 一部分不太合适做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安全地实施胶囊内镜检查,需要进行详尽的术前准备,并作好并发症出现的相应准备,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尽量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 10. 儿童可以做胶囊内镜吗? 由于胶囊内镜的尺寸比现在大家常见的胶囊还要大一些,有些儿童可能咽不下去。目前来说,不能自主吞咽胶囊的幼儿,年龄比较小(10 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大孩子(10 岁以上),只要孩子能正常吞咽胶囊,一般都可以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11. 胶囊内镜检查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主要是需要清洁肠道,把存在于胃肠道的食物残渣和粪便清理掉,使胶囊内镜可以更好的拍照。 (1)检查前 2 天进食易消化食物,禁食水果蔬菜; (2)检查前 1 天早上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通便药,晚餐(约下午 5~6 点)后禁食,睡前(约晚上 10 点)服泻剂并和大量水; (3)于检查当天清晨 5 点再次服用泻剂,然后空腹来院。 12. 检查过程中可以饮水进食吗? 在确认胶囊进入小肠后病人即可自由活动,2 小时后就可饮水,但尽量少饮,且不要喝可乐、果汁等有颜色的液体;7~8 小时后由医生判断是否可以取下图像传输设备,结束检查。 患者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需留意胶囊是否排出。 13. 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胶囊内镜检查期间,患者要多活动,促进胃肠蠕动,但是不可做剧烈活动,以防止胶囊拍照时由于剧烈震动影响图像质量。推荐散步、慢速爬楼梯等运动,不要奔跑、蹦跳等。 14. 胶囊内镜检查大约多久可以出结果? 病人做完检查后,医生需要对 7~8 小时的图像进行反复观察,还要再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等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胶囊内镜的结果多在检查结束后三天左右出结果;但是由于胶囊内镜图像多,信息复杂,在不同医院出结果的时间可能不同。 15. 胶囊内镜有什么缺点? (1)检查时间有限,现在常用的胶囊内镜一般供电时间为 8 小时左右,有些病人由于胃肠动力障碍,排空缓慢,在行至肠道下段时可能会出现电量过低无法检查的情况。 (2)图像定位困难,当前胶囊无法将所拍摄图像与肠道的解剖结构准确匹配,简单来说就是有了图像而不知图像是拍的哪个地方。医生仅仅是根据病例图像学及胶囊工作时间来判断位置,难以精确定位。 (3)胃的内部有很多黏液,有时胶囊内镜的摄像会被黏液糊住,导致看不清楚胃的情况,造成漏检。 (4)胶囊在消化道内只能依靠肠道的蠕动向前运动,无法控制胶囊的姿态,且只能拍照检查,无法进行取活检等操作。 (5)检查费用较高 (6)若胶囊卡在胃肠道内无法被排出来,则只能通过传统内镜甚至开腹手术取出,代价较大。 16. 胶囊内镜会有看不清楚的时候吗? 胶囊内镜排的胃肠道内的图像是否清楚,跟患者胃肠道里面是否清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肠道内粘液、泡沫少、没有食物残渣,一般来说图像质量就会好。 17. 胶囊内镜会拍着拍着没电了吗? 胶囊内镜的供电时间大约在 7 到 8 小时,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这段时间以足够胶囊内镜观察完全部的小肠(胶囊内镜最主要的就是用来观察小肠的),检查目的已经达到。 如果胃肠运动差的话,也可能出现胶囊没有到达小肠末端就没电的情况,现在对这些情况,还没有好的补救方法。所以一般检查时,都要求患者来回走动,促进胃肠蠕动,避免胶囊运动过慢。 18. 胶囊内镜检查完始终没有看到胶囊排出来怎么办? 若检查完成后需要密切观察排泄物中是否有胶囊伴随排出,大多数情况下会在检查完成后 1~3 天排出体外。若 3 天后仍未发现有胶囊排出,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由于胃肠动力障碍、胃肠道蠕动慢引起,可以服用促动力药物,使其自然排出。 若由于结构异常引起胶囊留在肠内,则需要再明确部位后用普通内镜取出,若无法以内镜取出,需要进行开腹手术以取出胶囊。 19. 胶囊内镜检查会有发生意外吗? 任何检查和操作都有可能会出现意外,胶囊内镜的主要是胶囊落入气管、卡在胃肠道排不出来。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只能通过内镜将胶囊取出或送入十二指肠。对于内镜无法解除的坎顿,则只能通过手术将胶囊取出。
重要事实 戊型肝炎(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病。 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约有330万人出现戊肝症状,5.66万人死于此病。 戊肝通常具有自限性,但有的病例可能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戊肝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 戊肝见于世界各地,但流行率最高的地区是东亚和南亚。 中国开发和批准了一个预防戊肝病毒的疫苗,但世界其他地方目前尚无此疫苗供应。 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造成的肝病。戊肝病毒是阳性单链的核糖核酸(RNA)微病毒。它至少有4个基因型,即基因1型、2型、3型和4型。基因1型和2型仅见于人类。基因3型和4型病毒在猪、野猪和鹿等动物中传播,但不会为这些动物带来任何疾病,偶尔会感染人类。 戊肝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粪便排出,并经肠道进入人体。它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传播。戊肝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2-6周内会自愈。偶尔也会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导致一些患者死亡。 地域分布 戊肝感染见于世界各地。在以下地区存在不同的戊肝感染模式: 水经常被污染的资源贫乏地区; 有安全饮水供应的地区。 戊肝往往发生在缺乏基本的水、环卫、个人卫生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资源有限国家中,出现戊肝疫情和零星病例。疫情通常发生在饮水供应遭到粪便污染后,可能会影响数百人至数千人。在冲突地区和人道主义紧急状态地区,例如在环境卫生和安全用水供应状况特别严峻的战区、难民营或流离失所者收容所等地,发生了一些疫情。 此外,零星病例据报与水或食品被污染有关,但规模较小。在这些地区,估计全球每年发生2000万例感染,330万例急性病例,5.66万例死亡。这些地区的病例大多由基因1型病毒感染引致,而基因2型病毒造成的病例较为罕见。 在环境卫生和供水状况较好的地区,戊肝并不常见,只是偶尔有零星病例。这些病例大多由基因3型病毒引起,通常是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动物肉(包括动物肝脏)而感染上动物源戊肝病毒,与水或其他食物污染无关。 在多数地区发现了曾暴露于该病毒的血清证据,血清流行率(即检测结果显示对戊肝病毒IgG抗体呈阳性的人数比例)较高的地区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因为卫生条件较差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然而,这些抗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存在或疾病风险较高。 另外,由于现有的血清测定效果存在差异且有可能并非最佳,并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于该病毒的人群中抗体可能会消失。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这类数据的用处可能有限。 传播 戊肝主要由饮用水遭到粪便污染造成的粪口途径传播。粪口途径造成很大一部分戊肝临床病例。戊肝的风险因素与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有关。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会使感染者粪便中排出的戊肝病毒进入饮水供应系统。 还发现有其他传播途径,但它们造成的临床病例少得多。这些传播途径包括: 食用源自受感染动物的未煮熟的肉或肉类产品; 输入受感染的血液制品; 纵向传播,即孕妇传至胎儿。 在戊肝流行区,食用生肉或未加工的贝类可能是造成散发病例的原因。 症状 戊肝病毒的潜伏期从暴露后2周到10周不等,平均为5-6周。据认为,被传染者从发病前几天到发病大约3-4周后开始排泄病毒。 在戊肝高流行区,15岁至40岁成人中有感染症状的病例最为常见。在这些地区,虽然儿童会受到感染,但往往没有症状,或仅造成轻微发病,且不会发生黄疸,因此会被漏诊。 肝炎的典型体征和症状包括: 最初几天低烧,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和呕吐;有些人可能会腹痛,瘙痒(无皮损),皮疹,或关节痛。 黄疸(皮肤出现黄色,眼睛出现巩膜),尿黑,大便颜色浅; 肝变大和压痛(肝肿大); 这些症状与其他肝病期的症状往往很难区别,通常持续1-6周。 在罕见情况下,急性戊肝可以很严重,会造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这些患者面临死亡风险。在怀孕期间发生戊肝时较常罹患暴发性肝炎。患戊肝的孕妇,尤其是第二孕期或第三孕期的孕妇面临较高的急性肝衰竭、流产和死亡风险,在第三孕期,戊肝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20%-25%。 曾报道过免疫受抑制人群(尤其是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已感染基因3型或4型戊肝病毒的器官移植者)患慢性戊肝的病例。 诊断 戊肝病例与其他类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并无区别。但在以下流行情况下往往可以强烈怀疑戊肝并作出诊断:在已知的疾病流行区多处发生多起病例;在水可能遭污染的环境中;孕妇病情较重;或甲肝已被排除。 戊肝确诊通常需要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戊肝病毒特有的IgM抗体;在经常发生戊肝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通常即可确诊。 还可以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检测手段来检测血液和/或大便中的戊肝病毒核糖核酸,但这种检测需要有专业的实验室设施。在不常发生戊肝的地区以及在慢性感染戊肝病毒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采用这一检测方法。 已开发出一种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方法,目前正在研究其在戊肝诊断方面的作用。 治疗 目前还没有能改变急性戊肝病程的治疗方案。由于戊肝一般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住院。但是,如果发生暴发性肝炎,则需要住院。有症状的孕妇,也需考虑住院治疗。 免疫受抑制的慢性戊肝患者可以采用利巴韦林这一抗病毒药物进行特异性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干扰素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预防 预防是最有效控制戊肝的方法。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减少戊肝病毒和戊型肝炎的传播: 维持公共供水的质量标准; 建立妥善的人类粪便处理系统。 在个人层面上,可以通过下列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用安全的水洗手,特别是接触食物之前; 避免饮用洁净度不明的水和冰; 遵循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建议。 2011年,在中国注册了一种预防戊肝病毒感染的重组亚单位疫苗。该疫苗尚未在其他国家获得批准。 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于2015年审查了戊肝负担以及获批戊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现有证据: 全球戊肝病毒感染流行率和易感性:系统审查 系统审查全球戊肝病毒情况 世卫组织还在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审查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一份立场文件: 世卫组织戊肝立场文件 在以下的世卫组织应对工作中概述了这份立场文件提出的各项建议。 疫情处置指南 世卫组织发表了关于认识、调查与控制水源性戊肝疫情的手册。 水源性戊肝疫情:认识、调查与控制 总之,在怀疑暴发戊肝疫情的情况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核实诊断并证实是否存在疫情; 确定传播模式,并查明较高风险人群; 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措施,消除粪便对食品和水的污染; 消除感染源。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发布了《水源性戊肝疫情:认识、调查与控制》技术报告。这份手册提供了戊肝流行病学、疾病临床表现和诊断方面的信息,并指导公共卫生当局如何应对戊肝感染疫情。 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于2015年发布了一份戊肝立场文件。文件审查了戊肝负担以及获批戊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现有证据。关于戊肝疫苗的使用,它提出如下建议: 世卫组织认识到,戊肝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和难民营中的流离失所者)中以及在暴发疫情时。 世卫组织不建议在戊肝流行或散发流行常见的人群中,将该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常规使用。但是,各国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该疫苗。 由于缺乏疫苗在16岁以下儿童、孕妇、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器官移植等待名单中的患者和旅行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在这些人群中常规使用疫苗。 在出现疾病暴发等特殊情况下,戊肝或其并发症或死亡的发生风险甚高。目前,世卫组织对于常规接种规划的立场并不排除该疫苗在这些特定情况下的使用。尤其应考虑使用该疫苗减轻或预防戊肝暴发,以及使用疫苗减轻对孕妇等高危人群的影响。 随着获得更多数据,世卫组织将对当前所持戊肝疫苗立场进行审查并根据新情况做出必要更新。
重要事实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肝脏疾病,可造成或轻或重的疾患。 甲型肝炎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而引起。 几乎每个感染甲型肝炎的人都可完全恢复并获得终身免疫,但仍有很小部分感染甲型肝炎的人死于重型肝炎。 甲型肝炎的感染风险与缺乏安全用水、环境卫生条件恶劣以及个人卫生状况不良(如脏手)有关联。 疾病流行可呈急剧增长态势,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甲型肝炎。 安全供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条件良好、洗手和注射甲肝疫苗是抵御该疾病的最有效办法。 甲型肝炎是甲肝病毒造成的一种肝脏疾病。病毒因未受感染者(或未接种疫苗者)摄入由甲肝病毒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该疾病与不安全的水或食物、卫生条件差和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有紧密联系。 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不同,甲型肝炎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会引发使人衰弱的症状和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这常常是致命的。 甲型肝炎属偶发疾病,在世界各地流行,有循环复发的趋势。甲型肝炎病毒是造成食源性感染的一个最常见原因。与食物或水受污染有关的疾病流行可突然暴发,比如1988年在上海发生的流行疫情影响了大约30万人。甲型肝炎病毒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通常消毒和/或控制细菌病原体的食物制作程序往往无法将其杀灭。 该疾病会给社区造成重大经济和社会后果。患者康复并重返工作岗位、重返课堂或恢复正常生活,可能需要几周或者数月的时间。被确认存在此病毒的食品企业以及当地总生产力可能受到极大影响。 地域分布 甲型肝炎感染率可能具有高、中、低不同的地域分布特征。 高感染率地区 在卫生条件差和卫生习惯不良的发展中国家,多数儿童(90%)在10岁前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受感染儿童并无任何明显症状。疾病流行不常见,因为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一般都产生了免疫力。这些地区的发病率较低,鲜有疫情发生。 中等感染率地区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和卫生条件好坏不定的地区,儿童往往在早期没有受到感染,因此成年后不具免疫力。经济和卫生状况改善反而有可能导致更多的成年人因未受过感染而不具免疫力。较高年龄人群易感可能会导致较高发病率,在这些人群中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疫情。 低感染率地区 在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良好的发达国家,感染率较低。在高危人群的青少年和成人中,比如注射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前往高流行区旅行的人、与世隔绝的人群(如封闭的宗教群体)等,有可能发生此种疾病。但即使在这些人群中出现这一病毒,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会阻断人际传播,疫情将迅速结束。 传播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未受感染者摄入了由病毒携带者的粪便污染过的食物或水。在家中,如果受感染者为家人制备食品,可能会通过脏手发生传播。水源性疾病疫情并不常见,往往与受污水污染过或处理不当的水有联系。 人与人之间偶尔接触不会传播此病毒,但与感染者密切身体接触则可能会受感染。 症状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4–28天。 甲型肝炎的症状轻重不一,可能出现发热、不适、食欲不振、腹泻、恶心、腹部不适、深色尿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不是每位感染者都会出现所有症状。 成人出现疾病体征和症状的情况多于儿童。年老人群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致命性都较高。通常6岁以下受感染儿童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10%的人出现黄疸。在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中,感染症状往往较严重,70%以上的病例会出现黄疸。甲型肝炎有时会复发。刚康复者可能会再度急性发作,但通常会康复。 谁有被感染的风险? 凡以前没有感染过或没有接种疫苗者,均可能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在病毒传播广泛的地区(高流行区),大多数甲型肝炎感染发生在儿童早期。在中度和高度流行地区的风险因素有: 环境卫生条件差; 缺乏安全用水; 使用休闲毒品; 与感染者共同生活; 急性甲型肝炎患者的性伴侣; 在未接种疫苗的情况下赴高流行区旅行。 诊断 无法在临床上区分甲型肝炎病例与其他类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一种专门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甲型肝炎病毒的IgM抗体。也可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RNA),但此项检测可能需要有专门的实验室设施。 治疗 甲型肝炎没有特异治疗方法。感染后症状消失过程可能很缓慢,可能需要几周或数月的时间。务必不要服用不必要的药物。不应服用乙酰氨基酚/氨酚以及抗呕吐药物。 仅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才有必要住院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保持身体舒适和适当的营养均衡,包括补充因呕吐和腹泻而流失的水分。 预防 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甲型肝炎传播: 充足供应安全饮水; 适当处理社区内污水; 提倡注意个人卫生,比如经常用干净的水洗手。 国际上有几种甲型肝炎注射疫苗。就保护人们不受病毒感染的程度和所产生的副作用而言,这些疫苗大同小异。尚没有许可供一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疫苗。在中国,还提供口服活疫苗。 在注射一剂疫苗后一个月内,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会产生有一定保护作用的病毒抗体。即使接触到病毒,在接触病毒两周之内注射一剂疫苗,也可起到保护作用。不过,制造商建议注射两剂疫苗,以确保免疫接种后有大约5至8年的较长保护期。 数以百万计的人接种灭活甲肝注射疫苗后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常规儿童免疫规划的一部分提供此种疫苗,也可与旅行者接种的疫苗一起接种。 免疫接种工作 应将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作为全面防控病毒性肝炎计划的一部分。制订大规模免疫接种规划时,应认真作出经济评估,并考虑备选或补充预防办法,比如改进环境卫生和提倡良好个人卫生做法。 是否将甲肝疫苗列入常规儿童免疫接种范围,视地方情况而定。应当考虑到易感人群占人口的比例以及与甲肝病毒接触的程度。一般而言,中等流行国将从儿童普遍接种疫苗中获得最大收益。低流行国可以考虑为高风险成人接种疫苗。在高流行国,由于多数成人已具天然免疫力,疫苗用处有限。 2016年6月,共有16个国家在全国为儿童常规接种甲肝疫苗(美洲区域6个国家,东地中海区域3个国家,欧洲区域4个国家,西太平洋区域3个国家)。 许多国家采用注射两剂灭活甲肝疫苗方法,而其他国家可考虑将一剂灭活甲肝疫苗列入其免疫接种计划中。还有一些国家建议甲型肝炎感染风险较高的人接种此疫苗, 高风险人群包括: 休闲毒品使用者; 前往甲肝病毒流行国旅行者; 男男性行为者; 慢性肝病患者(因为他们若感染了甲型肝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大)。 关于发生疫情时进行甲型肝炎免疫接种的建议也应依具体地点而定,还应包括迅速广泛开展免疫接种运动的可行性。 如果及早开展接种运动并且在多个年龄人群中实现高覆盖率,在小社区通过免疫接种来控制全社区疫情取得成功的几率极大。免疫接种工作应由健康教育作为补充,以改进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
总访问量 700,107次
在线服务患者 1,123位
科普文章 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