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脂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 脂肪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称为脂膜炎。引起脂膜炎的因素很多,如外伤、冷热刺激、局部组织缺血等。此外,许多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皮肌 炎、麻风、结核与结节病等亦可继发脂膜炎。有些脂膜炎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脂膜炎。脂膜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早期为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 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炎症改变;继之出现以吞噬脂肪颗粒为特点的脂质肉芽肿反应,可有泡沫细胞、噬脂性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增生等;最后皮下脂肪萎缩纤 维化和钙盐沉着。受累的皮肤反复发生红斑、时有压痛、并有水肿性皮下结节。损害呈多发性、对称性、成群分布,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双下肢。常伴全身不 适、发热与关节疼痛。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体重下降、肝脾肿大及其它内脏损害。其病程有很大差异,主要取决于受累器官的情况。只有皮肤表现者,常多 年缓解与恶化交替出现;有内脏器官炎症者,预后差,死亡率高。本病好发于女性,约占75%,见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为最多见。具有复发性和非化脓 性特征。又称韦伯病(Weber-Christian disease)。 【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临床上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以反复全身不适、关节痛、发热、皮下结节为特征。根据受累部位,可分为皮肤型和系统型。 (1): 皮肤型:病变只侵犯皮下脂肪组织,而不累及内脏,临床上以皮下结节为特征,皮下结节大小不等,直径一般1~4cm,亦可大至10cm以上。在几周到几个月 的时间内成群出现,呈对称分布,好发于股部与小腿,亦可累及上臂,偶见于躯干和面部。皮肤表面呈暗红色,带有水肿,亦可呈正常皮肤色,皮下结节略高出皮 面,质地较坚实,可有自发痛或触痛。结节位于皮下深部时,能轻度移动,位置较浅时与皮肤粘连,活动性很小。结节反复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结节消退后,局 部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着,这是由于脂肪萎缩,纤维化而残留的萎缩性疤痕。有的结节可自行破溃,流出黄色油样液体,此称为"液化性脂膜炎" ( Liquefying panniculitis)。它多发生于股部和下腹部,小腿伸侧少见。愈后形成不规则的疤痕。 约半数以上的皮肤型患者 伴有发热,可为低热、中度热、或高热,热型多为间歇热或不规则热,少数为弛张热。通常在皮下结节出现数日后开始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多在1~2周后逐渐下 降,可伴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部分病例有关节疼痛,以膝、踝关节多见,呈对称性、持续性或反复性,关节局部可红肿,但不出现关节畸形。多数患者可在 3~5年内逐渐缓解,预后良好。 (2):系统型:除具有上述皮肤型表现外,还有内脏受累。内脏损害可与皮肤损害同时出现,也可出现在皮损后,少数 病例广泛内胖受损先于皮损出现。各种脏器均可受累,包括肝、小肠、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脂肪组织、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肾和肾上腺等。系统 型的发热一般较为特殊,常与皮疹出现相平行,多为驰张热,皮疹出现后热度逐渐上升,可高达400C,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消化系统受累较为常见,出现 肝损害时可表现胁痛、肝肿大、脂肪肝、黄疸与肝功能异常。侵犯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脂肪组织,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与消化道出血等。骨髓 受累,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胸膜炎、胸腔积液、肺门阴影和肺内一过性肿块。累及肾脏可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 精神异常或神志障碍。本型预后差,内脏广泛受累者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大出血或感染。 2.实验室检查:多为非特异改变。可出 现血沉显著加快。血象可出现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嗜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后期因骨髓受累可有贫血、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如肝肾受累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可有 血尿和蛋白尿。有的可有免疫学异常如免疫球蛋白增高、补体降低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血清与尿淀粉酶,血清脂酶和α1-抗胰蛋白酶正常,这可与继发于胰腺 疾病的脂膜炎鉴别。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1)好发于青壮年女性; (2)以反复发作与成批出现的皮下结节为特征,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着; (3) 常伴发热、关节痛与肌痛等全身症状; (4) 当病变侵犯内脏脂肪组织,视受累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症状。内脏 广泛受累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出血或并发感染。 2.病理诊断:皮肤结节活检,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它可分为三期: (1)第一期(急性炎症期):在小叶内脂肪组织变性坏死,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伴有血管炎改变。 (2)第二期(吞噬期):在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吞噬变性的脂肪细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细胞"。 (3)第三期(纤维化期):泡沫细胞大量减少或消失,被纤维母细胞取代;炎症反应被纤维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纤维化。 根据以上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可以作出诊断,但需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结节性红斑:亦可发生对称性分布的皮下结节,但结节多局限于小腿伸侧,不破溃,3~4周后自行消退,愈后无萎缩性疤痕。全身症状轻微,无内脏损害。继发于其它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者,则伴有相关疾病的症状。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 (2)硬红斑:主要发生在小腿屈侧中下部,疼痛较轻,但可破溃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结核结节或结核性肉芽肿,并有明显血管炎改变。 (3)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亦可出现皮下结节、反复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及出血倾向等,但一般病情危重,进行性加剧,最终死于出血。组织病理学变化可出现吞噬各种血细胞及其碎片的所谓“豆袋状”组织细胞,这可与本病鉴别。 (4) 结 节性多动脉炎:常见的皮肤损害亦是皮下结节,其中心可坏死形成溃疡,但结节沿动脉走向分布,内脏损害以肾脏与心脏最多见,外周神经受累十分常见。核周型中 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具有诊断价值,病理证实有中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动脉壁有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浸润。 (5) 皮 下脂膜样T细胞淋巴瘤:表现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出血倾向,与系统型结节性脂膜炎极其相似。但脂肪组织中有肿瘤细胞浸润,均为中小多形T细胞, 中扭核及脑回状细胞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常有反应性吞噬性组织细胞出现。免疫组化CD45RO和CD4阳性,而CD20阴性。 (6) 恶性组织细胞病:与系统型结节性脂膜炎相似,表现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红斑、皮下结节等,但组织细胞异形性明显,并可出现多核巨异常组织细胞,病情更为凶险,预后极差。 (7) 皮 下脂质肉芽肿病:皮肤损害 结节或斑块,0.5~3cm,大者可达10~15cm,质较硬,表面皮肤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轻压痛,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 肢,以大腿内侧常见,可持续0.5~1年后逐渐隐退,且不留萎缩和凹陷。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早期的病理改变为脂肪小叶的包性炎症,有脂肪细胞变性坏死,中 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晚期发生纤维化,组织内出现大小不一的囊腔。本病好发于儿童,结节散在,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无全身症状,有自愈倾 向。 (8) 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风湿热、肾炎或白血病的儿童短期内大量应用了糖皮质激素,在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用后的1~13天内出现皮下结 节,结节0.5~4cm大小不等,表面皮肤正常或充血,好发于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皮下脂肪积聚最多部位,如颊部、下颌、上臂和臀部等处,数周或数月 后可自行消退,无全身症状,如激素加量或停用后再度应用也可促使结节消退。多数病例无全身症状。组织病现可见病变在脂肪小叶,有泡沫细胞、组织细胞和异物 巨细胞浸润及变性的脂肪细胞出现并见针形裂隙。 本病无特殊治疗,皮损可自行消退而无瘢痕。 (9) 冷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种由寒冷直接损伤脂肪组织引起的一种物理性脂膜炎,表现为皮下结节性损害,多发生于婴幼儿,成人则多见于冻疮患者或紧身衣裤所致的血循环不良者。 本病好发于冬季,受冷数小时或3天后于暴露部位如面部和四肢等处出现皮下结节,直径2~3cm,也可增大或融合成斑块,质硬、有触痛、呈紫绀色,可逐渐自行消退而不留痕迹。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脂肪坏死。 (10) 其他:还需同胰腺性脂膜炎(胰腺炎和胰腺癌)、麻风、外伤或异物所致的皮下脂肪坏死等相鉴别。此外尚须排除a1抗胰蛋白酶缺乏脂膜炎,类固醇类激素后脂膜炎等。 【治疗方案与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应去除可疑病因,如消除感染灶,停用可疑的致病药物。适当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随意运动,但应避免受累部位创伤。不需要特殊的饮食。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① 阿 斯匹林:主要用于退热及减少血栓素A2的产生。常用剂量 300~600mg每天4~6次,不得超过4g/天,餐时或餐后服用。3~5天后才能明显见效, 最大的抗炎作用一般在2~4周内达到。有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性疾病与哮喘者禁用。孕妇慎用。 ② 吲哚美辛(消炎痛): 详见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指南。在开始治疗的头几天可引起头痛,但如初始剂量减半,随后增加,有时可避免此副作用。如与阿斯匹林、丙磺舒或甲氨蝶呤合用,可增 加其相关毒性;与肼苯达嗪、卡托普利及b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合用,可降低其降压作用;与速尿和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减少其利尿作用。孕妇应用此药通常是安全 的。 ③ 其它NSAIDS;详见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 在病情急性加重时可选用。常用剂量为每天40 mg ~60mg,可一次或分2~3次服用,当症状缓解后2周逐渐量。凡有病毒感染、消化性溃疡、肝功能不全、皮肤霉菌感染或结核者禁用。孕妇通常是安全的。 (3)免疫抑制剂:较常用的有硫唑嘌呤、羟氯喹或氯喹、反应停、环磷酰胺、环孢素与霉酚酸脂等。 ① 硫唑嘌呤:常用剂量,每天50~100mg,可1次或分2次服用。最 好先1mg/kg/d连用6~8周加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5mg/kg/d。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严重白细胞减少症。对肝、肾与血液学均有一定毒性,故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妊娠期不宜服用。 ②氯喹或羟氯喹:氯喹常用剂量为0.25/天一次;羟氯喹为200mg每天1~2次,见效后改为每天100~200mg长期维持治疗。长期服用要警惕视网膜病变与视野改变,要每半年作一次眼科检查。 ③环磷酰胺:常用剂量为2.5~3mg/公斤/天,分3~4次口服;重症者可500~1000mg/m2/次,每2~4周静滴一次。严重骨髓抑制者或孕妇禁用。要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注意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 ④环孢素A:常用剂量为2.5~4mg/公斤/天,分2~3次服用。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禁用,孕妇慎用。 ⑤反应停(沙利度胺):常用剂量为每天100 mg ~300mg,晚上或餐后至少一小时服用,如体重少于50kg,要从小剂量开始。由于有致胎儿畸形作用,孕妇禁用。 总之,在急性炎症期或有高热等情况下,一般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配合NSAIDS治疗,有明显疗效。对系统型的患者,特别是重症病例,可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2种免疫抑制剂,并根据内脏受累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加强支持疗法。
石玉 主治医师 赤壁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5356人已读 - 关于皮肤淀粉样变
患者提问:疾病:皮肤淀粉病变病情描述:从2011年才开始发现,起初是一小块儿,然后就是慢慢的蔓延,导致小腿,大腿,胳膊大臂两侧,还有脖子后背上长得全是,没有特别的影响,不疼不痒的,就是有点难看,夏天不能穿短裤短袖,期间也抹过药,但都是治标不治本,一停药立马又长起来了。 希望提供的帮助:很想把这些东西就像脱皮一样揭下来,白白净净的皮肤多好,希望医生您能帮帮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能彻底除根吗? 所就诊医院科室: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皮肤科 皮肤淀粉样变病概述:淀粉样变病是指均匀无结构的淀粉样蛋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导致所沉积的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机能障碍的疾患。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球蛋白和粘多糖的复合物,由于其化学反应类似淀粉(如与碘反应)故名,但实际与淀粉无关。 一般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与代谢障碍有关。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根据其沉积分布的范围不同又可分为局限性及系统性。前者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在皮肤的真皮层组织中,后者可分布于各种器官或系统的间质组织中;原发性是淀粉样蛋白仅仅沉积于正常皮肤而无其他疾病,而继发性则是皮疹常继发于慢性炎症性疾患如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炎等。 皮肤淀粉样变病临床分型 1.苔癣样淀粉样变病:(1)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两小腿其次臂外侧、腰、背和大腿;(2)皮疹初为褐色斑点,后变为半球形、半径约2mm左右的丘疹,质硬棕褐色或正常肤色。小腿及背部皮损常沿皮纹念珠状排列;(3)瘙痒剧烈,长期闹抓后丘疹可融合成斑片。 2.斑壮淀粉样变:(1)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好发于背部肩胛区;(2)点状色素斑聚合成网状或波纹状、褐色或者紫褐色色素沉着斑;瘙痒不明显。 3.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1)好发于头面部及躯干四肢;(2)皮损为单发或多发黄色或皮肤色结节;(3)自觉瘙痒。 4.皮肤萎缩性皮肤淀粉样变病:(1)多见于女性,好发于躯干及四肢;(2)皮损为单发或多发金黄色或棕色结节,结节表面皮肤萎缩,有柔韧感。 5.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1)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四肢;(2)有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萎缩等皮肤异色病样改变;(3)发病缓慢。 6.肛门骶尾部皮肤淀粉样变病:(1)好发于肛门及骶尾部;(2)皮损为以肛门为中心放射状褐色斑片,表面可有角化过度;(3)自觉瘙痒。 7.摩擦性皮肤淀粉样变病:(1)本病是由于机械性的摩擦或铙抓导致。(2)多见于成人,好发于肩胛部、肩胛间及四肢伸侧等摩擦部位;(3)皮损为境界不清的深褐色斑块或斑片,表面可有脱屑;(4)自觉瘙痒;(5)病程慢性,可持续10年之久。 治疗 主要在于对症,目前尚无办法使病情得到根治,对症治疗可以外用维A酸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另外也可尝试紫外线光物理治疗,皮疹局限数目少时,还可冷冻或配制糖皮质激素混悬液皮损内注射。
石玉 主治医师 赤壁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1869人已读 - 关于洗面奶的科普
判断一个洗面奶适不适合自己,通常会从其适合肤质、清洁力以及使用感几个方面衡量。 使用感这个东西比较玄乎,因人而异,甚至因时而异,暂且不提。 至于肤质和清洁力,其实可以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比如皮肤耐受度高的(油性皮肤),可选用清洁力稍强的洁面产品;皮肤耐受度低的(敏感肌肤),则需选用清洁力相对更弱,对皮肤更温和的洁面产品。 所以,关键还是看清洁力。洗面奶的清洁力与其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息息相关。 大家常听到的什么“皂基洗面奶”,“氨基酸洗面奶”,其实就是根据表面活性剂来分的,接下来帮大家分辨分辨。 什么是“皂基洗面奶” 现在常说的皂基,指的是一种配方组合:脂肪酸+碱。即产品成分表中既含有脂肪酸,又含有碱剂。 常见的脂肪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 常见的碱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这种脂肪酸+碱的组合如果在产品成分表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它是皂基洁面。 皂基洁面清洁力(去皮脂)强,长期使用会损伤皮肤屏障,所以现在一般不推荐,不过油性肌肤也可以偶尔用一次。 比如这款曾经风靡一时的泰国牛奶洗面奶,就属于皂基洗面奶。 看它的成分,硬脂酸、月桂酸以及氢氧化钾都在成分表的前排。 氨基酸洁面近几年比较火爆,大家要注意的是,仅仅是洗面奶中含有某种氨基酸,并不算氨基酸洗面奶。 氨基酸洗面奶指的是以氨基酸表活为主要成分的洗面奶。其名称多为*酰基+*氨基酸+盐(钠、钾)。 前面的酰基多是脂肪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 常见的氨基酸有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 所以大家可能见到的氨基酸表活:椰油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钾、椰油酸精氨酸盐、椰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 光是成分表中含有氨基酸表活还不够,氨基酸表活在成分表中的排位还得靠前(前5),才能称为氨基酸洗面奶。 氨基酸洗面奶清洁力较皂基弱,相对温和,长期使用不会伤害皮肤,适合所有肤质。 比如仙瑟的这款氨基酸洁面乳,主要表活就是“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谷氨酸钠”、 “椰油酰谷氨酸二钠”。 另外,艺霏的这款洁面泡泡,也属于氨基酸洁面。 成分表中“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钾”都是氨基酸表活,且都在成分表的前列。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比如月桂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其名称后多跟有“甜菜碱”。 这类表活的各项能力和氨基酸表活差不多,能清洁的同时也很温和,是不错的表面活性剂。 还有一种非离子表活,烷基葡糖苷(癸基葡糖苷、椰油基葡糖苷)。它比前面提到的所有表活都更温和,不过相对的,清洁力会弱一些,更适合敏感肌或者干性肌肤。 这两种表面活性剂经常作为复配成分加入到洗面奶中。 总结 看了这么多,你知道怎么选洗面奶了吗? 洗面奶几乎是我们每天都会使用的产品,自然是选择清洁力足够又不伤肤的最好,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推荐氨基酸洗面奶的原因,适合大多数人。 除了氨基酸表活,甜菜碱型表活大家也可以选择。 皂基洗面奶也不是完全不能用,油性皮肤可以偶尔用一次。 皮肤非常敏感的朋友也可以试试非离子表活(烷基葡糖苷)洗面奶。
石玉 主治医师 赤壁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2151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骨折 跟骨陈旧性骨折50天做的手术,现在手术1年2个月了,走多了痛... 请问医生还要不要锻炼内外翻,如何锻炼可以康复?总交流次数9已给处置建议
- 患者:女 29岁 右臀部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疼痛5天。 最后交流时间 2022.11.26右臀部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疼痛5天。 患者自诉10月3号到6号因感冒打了4天针。目前右臀部有硬块,... 想让医生给我看看我用什么药比较好,这个用不用手术,如何治疗。总交流次数21已给处置建议
- 患者:男 39岁 恙虫病 最后交流时间 2022.08.03恙虫病 头疼 发烧 全身痛 食欲不好 没劲 走几步就累 没有其他... 能不能在家自己治疗,最近很忙总交流次数13已给处置建议
- 荨麻疹 我现在是继续吃富马酸卢帕他定片 不需要抽血吧?总交流次数42已给处置建议
- 嵌甲 长出肉芽红肿流脓 疼痛 严重甲沟炎长出肉芽总交流次数24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湖北省 第145名
总访问量 358,339次
在线服务患者 909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