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专家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浅谈人格障碍的形成
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至18个月甚至36个月之间,或者说是在出生后半岁至1岁半或至三岁之间,即马勒说的“分离-社会化阶段”。在这期间,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形成。先回顾一下“共生期”的特点: 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为“共生期”。此时母亲与婴儿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给婴儿的良好照顾,可使婴儿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再看“分离-个体化”阶段 6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婴儿原来的“无所不能感”受到打击,出现了自身“弱小感、无能感”,即他能够体会到,离开妈妈,自己就难以存活。这时在婴儿内心就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即“分离焦虑”,同时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如果孩子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内心形成“好妈妈”的客体表象。在现实妈妈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就靠心中的“好妈妈”表象来支撑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冲淡由分离导致的恐惧感。所以,好妈妈是孩子内心的安全岛。孩子如同飞机,好妈妈如同航空母舰,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内心知道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内心就会感到踏实。在“分离-社会化”进程中,孩子如何应对“分离焦虑”?有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之分。一、消极应对(本能的反应、无奈之举)导致心理功能缺损,出现病态人格。特别是在母爱中断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在内心虚幻地构筑一个“绝对理想化”的“好妈妈”和“好孩子”,同时也绝对化地在内心虚构出极端的“坏妈妈”和“坏孩子”的形象,这突出表现为“割裂”的心理状态。加之在依恋、控制、自信、自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自我行为控制方面的不同表现,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具体分析描述如下: 1、继续保持“弱小感”,加强对母亲的依恋。如果母婴关系“停滞”在这里,直到成年后仍然是不敢离开母亲,要继续停留在母亲怀抱中,享用母亲带给他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表现为“依赖型人格”。这时,主体虽然有弱小感,但缺少对“弱小感”的反抗,缺少反抗和独立的内在要求和自信心,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和价值感。(依赖型人格) 2、如果在“分离焦虑”的同时,由于怕失去依恋的对象,于是对依恋的对象(一般是母亲)进行过度控制,并憎恨母亲,同时(特别是在经常被母亲驳回的时候),就对自己进行过度控制。这种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过度控制,就最终表现为“强迫型人格”。其内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惧感”或“不安全感”及对此感受的反抗。(强迫型人格) 3、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不能被后续的母爱所整合,在婴儿的内心继续保持隔裂(splitting),并保持到成年,就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此时,不仅“好妈妈”与“坏妈妈”是割裂着的,孩子内心的自体(self)“好孩子”、“坏孩子”也是割裂着的。他自己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割裂。边缘型人格,防御机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割裂,其内心最突出的情感是“弱小感”和对“弱小感”的反抗。(边缘型人格) 4、如果“坏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孩子就难以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并会确信“他人基本上是坏的”,孩子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人际不安全感”,时时处处防着别人,认为自己时刻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这样以“人际不安全感”为核心的人格类型就是“偏执型人格”。(偏执型人格) 5、如果孩子受到妈妈的漠视、甚至是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争取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认同了别人的敌意,孩子主动以敌意甚至是暴力对待他人,就会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 6、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妈妈的充分呵护,他感到自己是不可爱的,还继续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继续渴望得到妈妈的接纳、呵护,孩子就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好孩子”产生怀疑,婴儿愿意做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但又对此没有信心。这时,就表现为“渴望他人给予无穷无尽的赞美”,通过他人的赞美,来不断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可爱。这就会表现为“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 7、如果孩子在共生阶段,都没有体会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冰凉的内心世界,他没有愿望依恋他人或与别人交往。所以就会表现出“冷漠、孤独、怪僻”等特点,这就是“分裂样人格”。(分裂样人格) 8、如果幼年没有得到母亲足够多的关注、接纳,婴儿的各种要求总是被母亲否定或拒绝,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会受他人欢迎,变得开始讨好别人,迂回地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纳。在社交场合,虽然有愿望表现的更加优秀并被别人关注和接纳,但是由于内心太缺乏自信和自尊,在社交中存在太过严重的紧张感和焦虑,致使他最终对社交采取了回避行为。这样的行为在成年人身上持续地存在,就被称为“焦虑(回避)型人格”。(焦虑(回避)型人格)二、积极应对,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功能 在分离-社会化阶段,如果婴儿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呵护,婴儿依托他心中的“好妈妈安全岛”,可以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开妈妈,越来越远距离地离开妈妈,培养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建立起“以自我能力和价值感”为重心的积极乐观的自我意识,对未知世界感兴趣,并离开妈妈主动去探索,充分享受由于自我独立和努力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在好妈妈的继续呵护下,婴儿内心的对“好妈妈”、“好孩子”的幻想就会逐渐向现实层面靠拢,比较接近现实,对妈妈和自己都没有过度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他会逐渐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人,妈妈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要尊重和接受这个不怎么完美的、现实的妈妈,同时,也可以把“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整合在一起,最终接受这个不尽完满的自我。这样就完成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同时也完成了“好妈妈”与“坏妈妈”、“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整合,表现出“自我尊重”的、同时能够做到“同等程度地尊重他人”的、“现实而积极”的人格特征。
胥刘秀 副主任医师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1980人已读 - 睡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睡眠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治疗失眠的首选治疗,有以下要点: (一)睡眠卫生 (1)睡眠时间多少取决于您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2)每天早上或下午定期运动可以帮助睡觉。 (3)限制喝酒,尤其是在晚饭后。 (4)避免茶和酒,尤其在下午或晚上。 (5)在晚上抽空处理在脑子里的问题或想法,至少在睡前1小时进行。写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或困难,不能使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烦人。 (6)睡觉前吃少量食物可以帮助睡眠。 (7)使卧室尽可能安静和暗淡,同时使卧室保持温度适合。 (8)如果不能很快入睡,立即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去,做一些放松的活动,避免感到灰心。 (9)如果在半夜醒来,不要看钟,继续转身睡觉。 (10)在每周中和周末都要定期起床。 (11)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在晚上的睡意,也会减少自己想要睡的时间。 (12)不用担心每天晚上睡几个小时,只要白天的警觉性和活动能力良好,说明已经睡够了时间。 (二)睡眠刺激控制 (1)只有您想睡的时候才躺下睡觉。 (2)您的床只用于睡觉和性生活,也就是说不能在床上阅读、看电视、吃东西或睡在床上担心等其它活动。 (3)如果您在床上20分钟还不能入睡,您应该立即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去。睡不着立即起床是让您的床与您立即入睡建立联系。 (4)如果您再次卧床20分钟后入睡,再重复第三项规则。在整个晚间都要运用第三项规则。 (5)不管您每天晚上睡多少时间,拨好您的闹钟,每天应准时起床。这样有助于身体建立持久连续的睡眠节律。 (6)白天不能午睡或打盹。 (三)睡眠限制 (1)在过去两周主观平均睡眠总时间的基础上加多15分钟,但每晚睡眠 总时间不能少于4小时30分钟。例如,如果过去两周睡眠总时间是5小时45分,您可以在床上睡6小时。 (2)每天同样时间起床。如果您早上最后起床时间是6点钟,那么您应该在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午夜上床睡觉。 (3)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 (4)每天定时记录上床、起床时间和估计睡觉总时间。 (5)当过去5天睡眠效率达85%后,可以提早15分钟上床睡觉。 (6)以上程序反复重复,直到睡眠时间达8小时或自己理想的睡眠时间。 其他还有: (四)睡眠认知调整 了解睡眠知识,减少对失眠的恐惧、焦虑,打破因为失眠而焦虑,越焦虑越失眠的恶性循环。 (五)呼吸放松训练、冥想放松训练等。
胥刘秀 副主任医师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3262人已读 - 原生家庭的伤害类型
近几年来,随着心理知识的普及和互联网知识的传播,“原生家庭”成了媒体舆论中的热门词汇。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就是指成年之前我们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所组成的家庭。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现有的自我评价、观点态度、人际互动、婚恋关系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然而,很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始终充满着爱与滋养。许多人从原生家庭中”继承”下来的,不仅是关怀与爱护,还可能是苦涩与痛苦。也就是说父母不止给我们爱,还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这也是今天要讨论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问题。 我们能够接受“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这个判断,父母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会在养育子女过程中造成一些疏漏和遗憾,今天讨论的原生家庭里的伤害指的是严重到给子女心理发展甚至人格形成造成创伤的伤害。 谈到原生家庭就像一个潘多拉盒子被打开,悲哀、羞耻、怨恨、愤怒、暴力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出来,把来访者淹没在痛苦的情绪里。这些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做一个梳理和总结,归纳几种常见的类型。一、冲动施虐型的父母 特别是在我们中国文化环境下,“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气”这些信条被一部分父母秉持着。当孩子犯错或者有不良行为时,父母通过体罚或者打孩子作为手段来处理问题。比如最近被关注的校园霸凌的现象,在调查研究后得出结果,那些霸凌的学生往往生活在家庭暴力的家庭里,一旦自己犯错,甚至不按父母的意愿做事就会遭到殴打和暴力。 曾经有个在学校里称王称霸的男生解释:为什么自己打起架这么狠,甚至是拼了命的样子。他自嘲着说:“我打架必须打赢,只有打赢我才会只挨一顿打,打输了要挨两顿打。因为如果被父母知道自己在外面跟别人打架,回家无论对错,不管青红皂白都会被父亲暴揍一顿,他根本不会听我解释。被别人或者老师告状到父亲这里,总是免不了一顿毒打。所以我只有玩命地打别人,才能让自己在外少受皮肉之苦,反正回到家免不了的那顿打”。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父母体罚和虐待孩子,并没有让孩子改掉小霸王称号,反而强化了孩子的霸凌行为。父母用打来告诉孩子,我的力量比你大,你要无条件服从我。让孩子对暴力产生了认同,在他遇到冲突时也是用暴力去解决,让别人顺从和服从。 除了以上这类孩子,冲动施虐型的家长还可能让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在暴力的威胁下,为了自保和安全,形成了“我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对待别人”的讨好型人格,久而久之他们会忽略自己的需要,觉得“我的身体并不珍贵,也不重要”。这类人在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里往往会被有暴力倾向的伴侣所吸引,步入被家暴的恶性循环里。二、刻薄自恋型的父母 这类父母往往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就很少被呵护和关注情感需求。在自己为人父母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子女。他们经常会贬低和指责子女,比如有些孩子成绩不好,父母会大发雷霆,责骂和数落孩子“不努力,不用心,脑子笨”,曾有来访者说“我妈常说,他后悔当年怎么没有直接把我流产掉,这样我就不会这么让她伤神费心了。慢慢的我自己也觉得一无是处,没有一点价值”。 这些令人震惊的自我侮辱和贬低证明,孩子在父母施加的言语伤害面前是异常脆弱的。由于年幼,脆弱和不成熟是儿童的天性,父母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孩子不得不尊重和依照父母创建的规则来生存。如果父母说孩子是糟糕的、没价值的、不堪的,作为孩子是没有能力和力量去反驳他们的。慢慢地,也就逐渐相信了自己确实是糟糕的、没价值的、不堪的。只有这样,幼小的我们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父母创建的规则,在原生家庭中生存到成年。 这在心理学上是“内化现象”,即孩子相信了父母口中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并且把这些负面评价在内心转化为对自己的信念。这便是刻薄言语最具有”杀伤力"的地方,它迫使孩子从心底屈服于父母带来的伤害,并且扭曲了对自我与世界的认识。很多人成年之后感觉的没有安全感,极端的不自信,公众场合无法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和主张可能都源于他们父母是刻薄的,父母本身的低自尊水平,让他们往往通过指责和贬低子女,把自己的脆弱投射给子女,来弥补自恋的不足。三、情感忽视型的父母 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压力增大,这些年很多父母外出谋生打工,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在情感上是被忽视的,也许照顾他们的祖辈可以在生活上给些照料,但是无法从心理层面给到孩子足够的关怀,父母远在异乡打拼,除了重要节日和假期的短暂相聚,其他时间是没有机会跟子女亲近的。 还有就是现在生活压力大,很多父母拼事业,谋进取,常常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出差。父母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不需要太多关注和亲子互动,等到孩子大了一些,上学了,自己事业稳定了,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回过头来想跟孩子亲近一点,更多交流,但是却遭到孩子的排斥和抵触,爆发一系列的亲子关系问题。甚至有些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人说“我知道我父母非常爱我,也惦记我,但是因为小时候跟他们沟通太少,即便长大了,我知道自己应该理解和关心他们,但是就是无法和他们亲近,有心理话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也说不出来”。他们对自己的这个状况也很困惑和苦恼。 这些人在亲密关系里要么是回避和疏远的状态,与爱人不温不火,无法轰轰烈烈去谈恋爱,也无法亲密无间的维持婚姻关系,总是觉得若即若离。或者频繁地更换婚恋对象,就是找不到那个能让自己特别投入的状态,无法持续稳定的保持亲密关系。这是因为在他们早年的时候,作为孩子,依赖性强并且不成熟,因此需要父母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情感滋养,才能成长为健康和独立的人。特别是当遭遇情绪上的低谷时,需要来自父母的抚慰和鼓励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但是,如果父母此时不但不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甚至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感到厌烦,用言语和行为回避孩子的情感需求,这便向孩子传达了一条错误的信息:我的感受是不重要的。当这样的信息不断出现在生活中时,它便成功地阻碍和抑制了幼年时渴望倾诉情绪的本能,以至于渐渐地不再期待和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也习惯了忽略自己的情感需求。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造成的另一个非常可悲的结果是:尽管父母在生活方面可能是尽心尽力地照料,但是由于父母没有办法与孩子在情感上相互联结,孩子还是很有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变成了“假性孤儿”。这种孤独感一直持续到成年,体现在亲密关系里,让他们痛苦彷徨,徘徊不前。四、过度控制型的父母 这些父母的过度控制行为从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比如,不许子女看课外”闲书”,不许子女和长辈顶嘴,偷看子女日记,不敲门就随意进入子女的卧室,规定子女的穿着打扮等。这些父母只想要培养出”听话懂事"的孩子,却没有考虑过如何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 父母对于成年子女也有过度控制。有些来访者常常抱怨,父母完全不懂得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私人空间,继续像小时候一样"无微不至"地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父母的羽翼下,这些来访者生活得压抑而矛盾,既无法心甘情愿地被父母继续掌控,又感到自己并没有多少能力可以脱离父母、独立生活。有些人甚至在工作好些年之后仍然无法摆脱父母独立生活,与父母住在一起,婚恋也无法正常展开,要么择偶要父母首肯,严格把关,谈了不少段恋爱,但是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终于把自己熬到了大龄的程度,父母和自己都无法承受。要么叛罔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自己所选的爱人怀抱,甚至与父母决裂或心生嫌隙;但是往往很多人经历最初的轰轰烈烈的爱之后又分道扬镳,暮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当年义无反顾的“爱”,更多的是对父母控制的反叛,而不是把握住了爱的真谛。 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的过度控制,抑制了子女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阻碍了他们发展面对挑战和困难的适应能力。因此,成年后踏入社会,子女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沮丧,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和勇气,行为举止稚嫩随性,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与人社交。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若不改善现状,他们必然会被其他自信、果敢、独立的同齡人超越, 最后不得不继续依附着父母,成为"啃老族"。 还要说一下过度控制型的父母有一种隐匿的形式是过度保护和腻宠。父母的过度呵护和照顾,把”失败”和”问题"从子女的生活中完全删除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一些必要的人生起伏,也没有机会来看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这种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子女,用时下一个流行语就是——巨婴。他们有些人可能学习和能力非常出色,甚至是高智商、高学历。但是却在情商方面表现的非常幼稚,用恃宠而骄或者是惟我独尊的状态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工作和业务能力没有问题,但是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经常亮红灯,多次撞上事业墙和婚恋墙确不知所终,常以“都是天下人负我,千里马难寻伯乐”的心态看待遇到的人生问题。五、情感敲诈型的父母 还有一类是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心理操控术——情感敲诈,父母一方面以受害的姿态在道德和良知层面上指责、攻击子女;一方面利用子女的内疚滅迫使子女顺从和满足自己的需求。情感敲诈对于子女幼年的宝贵天性有威力十足的打击。他们会陷入极度的恐慌和内疚之中,认为自己是家庭中一切不幸的来源和开端。同时,情感敲诈以恐吓、贩低子女的个人价值为代价,来神化父母在家中的权威。由于相信了自己是”导致"父母生活不幸的罪魁祸首,子女会感到自己永远都不够好,永远都偿还不了亏欠父母的债,必须要不断地努力达成各种各样的目标才能"赢得"父母的爱。 当父亲或者母亲说”都是因为你,所以我才……”时,作为儿童会真的认为是自己的某个行为才造成了父母的生活不顺、衰老或者贫穷。特别是那些经历家庭变故的子女,比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长大,父母常把自己的不易和养育的艰难挂在嘴边,意图控制孩子,让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即便孩子成年之后,也要用这样的话语绑架孩子,让他们从命,把他们牢牢锁住。一旦子女表现出不愿服从,父母往往扣上道德的大帽,让子女沉浸到愧疚感里,不愿背负“不孝”的恶名而违心的服从。子女也越来越发现自己害怕这个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甚至不愿回家,不愿见到他们,回避和逃避是应对父母的方式。他们时常在面对父母的道德绑架时,内心的愤怒和愧疚一起涌出,折磨得自己生不如死。 然而,健康的父母之爱是不需要条件的。孩子从未主动要求降生,是父母将孩子带到世界上来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滋养,是上天赋予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个孩子应当享有的权利。
胥刘秀 副主任医师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4545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焦虑 焦虑表现为:手抖,人发抖,平静心跳110,突然没力气,耳鸣,... 艾司唑仑是之前失眠的时候配的,24小时照顾病人,没有时间去线下看医生。请问线上能不能开盐酸丁螺环酮片总交流次数11已给处置建议
- 抑郁,一周不说话 不怎么吃饭。 表白感情受挫 感觉周围人议论他,有幻觉。吃奥氮平一周,断药后... 药需要如何吃比较好,吃奥氮平前一小时头麻是否正常。总交流次数11已给处置建议
- 非常容易紧张焦虑腿抖 是这样的!我焦虑比较厉害!也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容易紧张腿... 麻烦主任解答总交流次数33已给处置建议
- 患者:男 36岁 胡思乱想 最后交流时间 09.16胡思乱想 乱想人从哪里来,为啥人有身体,我是谁之类的 是精分还是强迫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眼睛不舒服,害怕见人,怕出门,极度社恐 最早是强迫症,后来社恐,住了几次院,效果不是太好 问一下... 解决社恐总交流次数31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四川省 第247名
总访问量 64,592次
在线服务患者 217位
科普文章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