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做一次CT,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
做一次CT,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做一次CT,对于身体到底有没有影响?CT真有那么可怕吗?去医院看病,做个CT检查,就跟去逛街买杯奶茶一样平常。但每次走去CT室的路上,大家心中总有一丝忐忑不安,就跟第一次去见对方家长一样。如果是宝宝要照,爸妈心中就更加惶恐了......图片来源:抖音截图CT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这么说吧,X光片就是把人压扁了看,超声就像挑西瓜前敲一敲,核磁共振则是摇一摇再看,而CT,厉害了,把人切成一片一片仔细看。而且这个切片厚度<1mm。那么,CT是怎么工作的?CT成像过程非常复杂,说得太专业,怕你听不懂,简单粗暴来说就是,机器发出X线,穿透人体,到达处理器形成图像。图片来源:抖音截图CT有两种方式——普通平扫:只需要躺在CT机器上面,几秒钟就完成扫描增强扫描:在平扫CT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碘对比剂会随着血液循环,跑到全身的组织器官中去打了碘对比剂之后,就可以观察病变组织的情况,与周围正常的组织做对比,看是否有病变。总而言之一句话,增强扫描看得更多更清楚。对于第一次来看病的患者,医生不知道病情是什么样的,可能会先让做一个普通CT检查。如果普通CT看到病变,并且能够明确诊断,那就不需要增强CT了。但是,如果普通CT看得不是很清楚,或者不够肯定,那就需要做增强CT。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增强扫描注射的碘对比剂,极少部分人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所以,请仔细阅读碘对比剂增强同意书,在增强前后多喝水,碘对比剂会随着尿尿排出去,一般24小时就会完全排空。既然机器发出的X线穿透了人体,那么会不会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呢?CT的危害主要来源于X线产生的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破坏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损伤细胞,从而损伤人体。但是!其实,不用做CT,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存在辐射,就问你慌了没?坐飞机20小时的剂量0.1mSv每天吸20支烟每年0.5-2mSv地铁安检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剂量<0.01mSv每个人每年所接受到的天然背景(本底)辐射剂量为2mSV左右根据国家发布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机智如小编,算术666,直接帮你们换算成简单的表格,这样人体各部位做CT检查时,承受的辐射量,一算便知。数据均采用成人平均值计算我国放射防护标准中规定: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剂量限值是50mSv五年内每年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mSv也就是说,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就是安全的!那么,做一次CT,致癌的几率有多大?从动物实验来看,除非暴露在长时间、大剂量的照射,否则,一般出现癌变、发生骨髓抑制的概率很低很低。怎么解释居里夫人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呢?那是因为她整天跟放射性物质打交道,长期、大量地接触放射性物质,相当于时时刻刻在照CT。所以,不要一说到辐射就慌得一比,就你做的那点CT,掰指头算一算,都知道是安全的啦。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技术那么发达,既然CT多少都有辐射,为什么不干脆KO掉呢?这还真办不到。在医生指导下,做的CT辐射量在安全范围之内,且CT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头颅、肺部、四肢等部位检查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颌面部、颈部:颌面部肿瘤、骨折、炎症等,如眼眶内病变、鼻窦癌、鼻咽癌、中耳乳突病变及甲状腺疾病、颈部肿块等;头部: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发育异常等,急性脑梗塞、脑出血及颅脑外伤诊断首选CT检查;胸部:肺、胸膜及纵隔的各种肿瘤、结核、炎症、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不张、气胸、骨折、食道异物及各种变异等;腹、盆腔:主要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腹膜后间隙,还有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肠梗阻部位及原因的显示,对胃癌、结肠癌及其对腔外结构的侵犯程度和远处转移灶的显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骨骼系统:颅骨及脊柱细微骨折、椎间盘病变、椎管狭窄、骨肿瘤、骨结核及炎症等,并能对病变部位进行三维成像及多片面成像。图片来源:网络在CT时,你可以尽可能缩短接触时间——摘除金属物品在进入CT室之前,医生会提示将金属物品摘除,有些女性甚至需要把内衣也脱掉,想啥呢?让你脱掉,只是因为在检查过程中,不要让金属物品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形成阴影,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而已;事前做好检查准备在进行胃CT检查时候,建议多喝水,让胃部充盈,提高检查效果;配合医生缩短检查时间CT检查时,医生会提出一些要求,需要患者配合,比如提示需要吸气和憋气,一定要配合。当然,CT本质上还是一台X光机,在辐射防护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特殊需要,反复的不必要复查是不被允许的。检查完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喝绿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胡萝卜、橘子、西红柿和苹果等,还有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具有抗辐射作用的食物,来降低辐射的影响。孕妇12周之前最好不要做CT,之后根据病情来定,小宝宝需要选择低剂量CT扫描,甲亢患者要谨慎选择增强CT扫描。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版权声明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教学使用,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王坤宇 主任医师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112人已读 - 精选 一千多例随访数据告诉我们,这类的I期肺癌需要术后辅助治疗
以下文章来源于郑正有词话肺癌,作者郑于臻肺癌的疾病谱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早期肺癌所占比例越来越多。关于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则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具体影响:可能是生长亚型:<没有贴壁生长的肺腺癌,不配叫毛玻璃肺腺癌。>可能是影像学上的磨玻璃:<如果毛玻璃是王,那它就是王中王!>也可能是其他的高危因素:<浸润性腺癌只要有了这两个特征,5年生存率就能接近100%!><气腔播散(STAS),干扰早期肺癌手术疗效的幕后黑手。>简而言之,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差异悬殊,有的人可能切了以后就是治愈,一辈子不复发,有的人则可能面对高达40-50%的复发风险。但是现阶段的指南中,针对早期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依然是含糊其辞。虽然包括CORIN和ADAURA等一系列临床研究阐述了在IB期肺癌开展靶向辅助的有效前景,但在IA期人群,如何开展术后辅助治疗,以及什么时候开展术后辅助治疗,依然缺乏足够的数据。尤其在那些因为没有EGFR突变,和靶向治疗失之交臂的人群中,这样的研究数据,十分稀少,弥足珍贵。于是,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篇研究。01研究分享这是2022年5月发表于《胸外科年鉴》上的一箱研究,数据来自日本,囊括三家医疗机构,包括神奈川癌症中心、东京医科大学和广岛大学。纳入病理I期且接受标准肺叶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共1278例。分期基于第八版分期系统。其中,有305名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而973名未接收术后辅助化疗。分析的目的,就是探索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术后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和合适时机。整体人群中位随访时间40月01确定高危因素最终的分析发现,侵袭成分>2cm、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以及胸膜侵犯,是导致I期患者快速复发的显著高危因素。研究并未涉及,实性成分百分比、气腔播散等其他耳熟能详的危险因素,具体原因不明。如文中描述,肺腺癌侵袭成分的最大径的测量,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同时除外贴壁生长成分。<亚实性肺腺癌的分期争议?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才是好猫。>02确定高危人群高风险人群的定义为至少具备一个高危因素的患者,即侵袭成分>2cm、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或胸膜侵犯。除此之外,即为低风险人群。最终分析发现,术后化疗在低风险人群不会带来生存获益。低风险人群,术后化不化疗,复发率和死亡率差异不大。化疗vs不化疗:5年不复发生存率,98.1%vs95.7%5年总生存率,98.0%vs95.0%但是,在高风险人群中,术后化疗与更低的复发率和更高的生存率密切相关。化疗vs不化疗:5年不复发生存率,81.4%vs73.8%5年总生存率,92.7%vs81.7%02写在最后早期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对于这个群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是不管怎么样现阶段,对于早期肺癌,尤其在术后辅助治疗领域,相关的询证医学证据依然是严重不足的。尽管现阶段的指南,不推荐对IA期患者开展术后辅助治疗,同时只推荐在部分IB期患者开展术后辅助治疗。但这种单纯基于病理分期的治疗决策,是否是最合适的,我个人并不十分认可。最大的问题来自,同样分期的肺癌,因为不同的风险因素,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复发风险和生存结局。因此,术后辅助治疗更应该充分考虑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本次分享的研究,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单纯基于病理的特点进行解读,缺乏一些重要的核心数据。在病理上,缺乏气腔播散,缺乏具体亚型,缺乏分化程度;在影像上,缺乏磨玻璃,缺乏实性成分百分比。同时,较短的随访时间,也限制了它的结果解读。现阶段数据来看,化疗的短期效应会更加明显,但是一旦随访进入后期,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可能会抵消其前期优势。这就是大家不愿意在早期肺癌开展术后化疗的一部分顾虑所在。但,它依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佐证,即在部分的I期肺癌患者,开展术后辅助治疗,依然有它的价值。
王坤宇 主任医师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65人已读 - 精选 关注肺健康,关注王医生王坤宇 主任医师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52人已观看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大便流血 我孩子16岁,8月中旬大便时流血, 大便流血总交流次数34已给处置建议
- 痔疮 肛裂? 医生您好 之前在你这边看过痔疮便 希望配一些药擦擦 马应龙昨晚擦过一次缓解一些 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药总交流次数4已开处方已给处置建议
- 大便出血 打算明天去做肠镜 了解一下会不会 痔疮患者肠镜咨询总交流次数7已给处置建议
- 一岁三个月宝宝肛裂 一岁三个月宝宝肛裂总交流次数33已给处置建议
- 便秘,痔疮 顽固便秘痔疮总交流次数16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浙江省 第180名
总访问量 579,992次
在线服务患者 601位
科普文章 7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