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马尾等遭受化学刺激或物理性压迫,并表现出来腰腿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由5节椎骨,自上而下,借助椎间盘、韧带、关节等结构堆砌而成。腰椎间盘位于两节椎体之间,担负着减少椎骨磨损、分散腰椎负荷的重要作用。腰椎间盘由三部分构成,即终板、髓核与纤维环。我们通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里面的髓核向后突出。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和方向,腰突可以分为以下几型:1、椎间盘膨出,整个椎间盘纤维环均匀性向外凸起;2、椎间盘局限型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的内层断裂,髓核组织部分突出;3、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纤维环大部分断裂,仅有外层纤维环尚完整,将髓核局限于椎间盘内;4、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纤维环全部断裂,髓核组织突出于椎间盘外,为后纵韧带所约束;5、游离型椎间盘突出,髓核组织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呈脱出以及游离状态的椎间盘纤维环已全部断裂,因此是不能再回纳的,那么轻微突出的椎间盘还能再回纳吗?已有研究证实,突出的椎间盘是可以被回纳吸收的。目前腰突能回纳吸收通常被认为有以下4种原因:1、身体的免疫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身体会把突出物识别为异物,从而进行攻击清理。这样会减少突出物的体积。 2、突出物水分的吸收 椎间盘的突出物髓核是一种弹性胶冻物质,其中含水量在90%。即使到了老年,含水量也有70%。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分会被身体吸收,使得体积逐渐减少。 3、椎间盘的自我修复 在椎间盘突出中,破裂的纤维环处具有自我愈合机制。 4、椎间盘的力学变化 一个经典说法认为,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能够促使突出物向内移动,减少对神经的刺激。椎间盘的回纳吸收并不是我们进行康复的首要标准和目标。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减轻腰突症状,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这是因为椎间盘的突出程度,未必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突出物体的缩小速度比症状改善的速度要慢。也就是说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腰突症状可能已经完全消除,但是影像检查显示突出依旧存在。因此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改善腰疼、腿麻等症状,以达到能够不影响正常生活的目的。患者李某,女,29岁,因“右小腿疼痛并感觉异常”1个月就诊,大小便正常。起始腰椎磁共振提示腰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神经根压迫严重(左图)。她选择保守治疗,5个月后,复查腰椎磁共振惊奇的发现突出的椎间盘被吸收了,且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患者王某,男,32岁,因“左侧腰腿疼痛半个月”前来就诊,MRI检查提示:腰3-4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左图),饮食及大小便正常。经保守治疗后4个月如图B,治疗后8个月后如图C,发现突出的椎间盘被吸收了。临床上,除了严重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急诊手术治疗,其余的腰突患者,医生都会建议进行严格的保守治疗3个月,如果保守治疗三个月无效,才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自然病史是趋于好转的,有研究发现,无手术干预情况下,大约87%的患者3个月内疼痛减轻。但是,很多腰突患者忍受不了保守治疗的缓慢恢复,没有充足的休养时间,急于求成,常要求国内医生快速、彻底解决腰突症状,因此,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指出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医生和患者共同决策。 最后,对于初发的巨大型、破裂型或游离型椎间盘突出,如患者症状不重,或者症状可耐受,且有充足休养时间,可尝试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神经症状加重或马尾神经综合征,则需积极考虑手术,不能延误。首先,要注意坐姿,尽量维持一个直立的状态,因为直立的时候,腰椎受力是最小的。比如,开车或坐车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让自己挺直脊梁,尽量避免出现弯腰,以免导致腰的受力增加。 其次,不要久坐。现在大部分办公室用的都是可活动的电脑椅,你坐着的时候,你的腰往往会被迫处于弯曲的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你的腰更容易受伤。建议大约一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伸展腰部,做做拉伸,这样可以舒缓腰部因长时间弯曲造成的疲劳状态。第三,尽量避免反复的弯腰,更要避免反复弯腰搬重东西。因为在弯腰的过程中,或弯腰搬重物的时候,除了垂直的重力之外,弯腰导致腰椎受力进一步增大。另外,从弯腰忽然起来的时候,有可能导致人体后部的韧带破裂,导致椎间盘的突出。所以,搬东西的时候,要蹲下去直着腰把它搬起来,尽量减少腰椎的受力。另外,在做一些需要用到腰的动作时,要做好准备活动。突然用力,很容易导致椎间盘急性的突出。临床上,突然搬重物,因为没做好准备活动,导致腰闪了,然后出现椎间盘破裂的例子不在少数。第四,通过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腰椎抗疲劳的能力。即使产生了一些腰椎的退变,腰背肌强大的话,对腰椎可以产生更好的支持作用。但要注意,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突然运动也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关注脊柱健康,关注小冯大夫,随时随地,扫码就医。
骨质疏松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预防骨质疏松的3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然而,更多的人却把眼光放在补钙和饮食上,忽略了运动疗法在预防骨质疏松上的重要作用。即使偶尔有认识到其重要性的人,也有不少因为不当的运动方式,反而导致身体的损伤。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运动,是很多骨质疏松患者迫切需要而且应该知道的。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特征为全身骨量明显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的脆性增高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男性无论是腰椎还是股骨,骨量随年龄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减少。人体运动减少,骨骼所承受的张力和拉力减少,也是发病原因之一。中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是必然现象,尤其是妇女更为严重,平均峰骨量低于男性而骨钙丢失速率高于男性,这是女性较男性易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由此容易引起骨痛、骨折、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骨量与骨机械性负荷关系密切。运动能增加血中睾酮和雌二醇的浓度,有助于保持正常的性腺功能,对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因此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有规律地进行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好办法。如果你是一位骨质疏松症患者,什么样的运动可以让骨骼强壮一些呢?西雅图市佛吉尼亚Mason医学中心内分泌专家,华盛顿大学临床委员会成员Paul.Myskowski将告诉你目前认为最有用的8种运动方式(太极拳、瑜伽、球类运动、徒步旅游、慢跑、高尔夫、跳舞、力量训练)。不过在付出实践之前你需要咨询医生,看看这些运动是否会给你带来危险,然后你就可以努力去做好了。运动的目的(1)进行各种方式的全身运动,便全身的骨骼都受到均匀、持久的应力、足够的张力和拉力,防止废用性退化。(2)通过运动刺激骨组织,增加血中睾酮和雌二醇的浓度,保持正常的性腺功能。(3)加快骨形成和钙沉积的速度,减少钙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发生。科学研究表明,唯有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一是量力而行。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病人多伴有全身退行性变化,表现为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减退。故首先应考虑正确选择运动项目。超负荷的运动量或不当的运动形式对病人往往是负担,能造成不良后果。这就要求结合自己的体质、病情及年龄等,选择相宜的锻炼形式。体质较差的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体操等。通过有节奏的、持续的呼吸运动,可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并加以充分地运用。同时对全身负重关节的持续刺激,较适合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运动量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经过一阶段的锻炼,再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习惯缩短或延长时间,或适当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二是持之以恒。科学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以天天进行最好,隔天或每周3次也能使身体起到相当健康的水准。但不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否则,效果将不显。风雨雪天或酷热天气可在室内小范围进行,以保持锻炼之连续性。三是自我监控。在锻炼中要注意自我保护,学会自我监测,以防止运动损伤或骨折的发生。进行自我监测时应对呼吸、脉搏、血压、休息、情绪、疼痛、疲劳、大小便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可仅以某项指标的好坏作出片面的结论,必要时应征询医生的意见。最后,再一次提醒,决定进行任何一项运动之前要咨询医生,尤其是如果你正在服用某种影响身体协调性,以及平衡状态的药物。一个任何运动都适用的技巧:要有耐心。即使对骨骼生长速度极快的年轻人来说,重建健康的骨骼也需要3-4个月,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或者老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更长了。所以,在坚持运动的第一周后,不要期望骨密度检查的结果有任何改善。骨骼的变化是缓慢的,但是它确实在改变。如果我们活得足够长,那么除了衰老,骨质疏松就是我们所有人都会得的一种疾病。运动起来吧,让我们若干年以后,还能相伴出行!关注骨质健康,关注小冯大夫,随时随地,扫码就医。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较常见,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本病。常见病是前臂局部劳损及炎症,瘀血等。前臂伸肌肌腱在抓握东西(如网球拍)时收缩、紧张,过多使用这些肌肉会造成这些肌肉起点的肌腱变性、退化和撕裂,即通常说的网球肘。1.网球肘病因包括①击网球时技术不正确,网球拍大小不合适或网拍线张力不合适、高尔夫握杆或挥杆技术不正确等。②手臂某些活动过多,如网球、羽毛球抽球、棒球投球;其他工作如刷油漆、划船、使锤子或螺丝刀等。2.网球肘发病的危险因素打网球或高尔夫;从事需要握拳状态下重复伸腕的工作;肌肉用力不平衡;柔韧性下降;年龄增大。临床表现本病多数发病缓慢,网球肘的症状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运动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压痛可向下放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轻度压痛及活动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可疼痛。严重者伸指、伸腕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检查在检查时可发现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即肘关节外上压痛。关节活动度正常.严重者局部肿胀。患者前臂内旋,腕关节由掌屈再背伸重复损伤机制时,即会出现肘关节外上疼痛。一般不需要拍X线片,必要时可通过X线片了解肘关节骨骼是否正常、伸肌腱近端处有否钙盐沉着。诊断网球肘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查体,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的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紧张,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做下列活动时疼痛加重:握手、旋转门把手、手掌朝下拾东西、网球反手击球、打高尔夫球挥杆、按压肘关节外侧。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症状,避免复发。1.非手术治疗(1)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疼痛消失前不要运动,尤其是禁打网球。(2)冰敷冰敷肘外侧1周,1天4次,1次15~20分钟。毛巾包裹冰块时不要将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3)服药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等)。(4)护具在前臂使用加压抗力护具,可以限制前臂肌肉产生的力量。(5)热疗热疗应用在牵拉疗法和运动准备活动之前。(6)牵拉疗法当急性疼痛消失后即按医嘱开始轻柔牵拉肘部和腕部,不要产生疼痛,保持牵拉状态10秒钟,重复6次。(7)力量练习按医嘱进行加强腕伸肌肉力量的训练。(8)逐渐恢复运动按医生建议,开始锻炼运动项目(工作活动)需要的手臂运动。(9)用可的松局部封闭在肘关节特定部位注射可的松类药物可以消炎、止痛。(10)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运,减轻炎症,对肌腱末端病的疗效较好。2.手术治疗如果是网球肘的晚期或顽固性网球肘,经过正规保守治疗半年至1年后,症状仍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微创的关节镜手术和创伤亦不大的开放性手术,以清除不健康的组织,改善或重建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肌腱和骨愈合。预防1.纠正直臂击球的动作,让大臂和小臂无论在后摆还是前挥时都保持一个固定且具弹性的角度。2.用支撑力较强的护腕和护肘把腕、肘部保护起来。限制腕、肘部的翻转和伸直。3.打球时于前臂肌腹处缠绕弹性绷带,可以减少疼痛发生,但松紧需适中。4.一旦被确诊为网球肘,则最好能够中止练习,待完全康复并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之后再继续进行练习。关注关节健康,关注小冯大夫,随时随地,扫码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