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肝胆外科刘渠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5
肝胆外科卢实春
主任医师 教授
4.0
肝胆外科吕文平
主任医师 教授
3.9
肝胆外科姜凯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9
肝胆外科胡明根
主任医师 教授
3.9
肝胆外科杨占宇
主任医师 教授
3.9
肝胆外科蔡守旺
主任医师 教授
3.9
肝胆外科冯玉泉
主任医师 教授
3.9
肝胆外科陈永亮
主任医师 教授
3.9
梁雨荣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9
肝胆外科赵之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肝胆外科王兆海
主任医师
3.8
肝胆外科李成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肝胆外科夏红天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肝胆外科纪文斌
主任医师
3.8
肝胆外科赵向前
主任医师
3.8
肝胆外科刘志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肝胆外科王刚
主任医师
3.8
肝胆外科陈明易
副主任医师
3.8
王斐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刘哲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段伟东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向昕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万涛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罗英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苏明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陈永卫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谭向龙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梁斌
副主任医师
3.7
苏茂生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刘洋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张煊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余强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陈继业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孟翔飞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高元兴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尹注增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许勇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何蕾
副主任医师
3.7
张宁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7
肝胆外科涂玉亮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张航宇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汪洋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李昶田
副主任医师
3.7
肝胆外科杨滔
主治医师
3.7
肝胆外科胡丙洋
主治医师
3.7
肝胆外科任为正
主治医师
3.7
肝胆外科孔哲
主治医师
3.7
肝胆外科唐浩文
主治医师
3.7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HCC-CCA)三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75%~85%、ICC占10%~15%。二、筛查和诊断(一)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借助于肝脏超声显像和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郑重声明:本文章节选自2022版指南,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处,具体治疗选择还要专业医生解读!
良性胆道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胆管囊状扩张症)以及胆管损伤等。我国是良性胆道疾病的高发地区,肝胆管结石处于世界流行地域,因人口基数较大,发生胆总管囊肿和胆管损伤的人群也较多。而良性胆道疾病貌似手术非常容易,其实陷阱不断,因此手术失败率非常高。而多数患者处于儿童、青少年乃至壮年,由于病程迁延不愈,频繁胆管炎发作,经常寒战、发烧、疼痛,营养不良。部分病人甚至最终发生胆汁性肝硬化,不得不实施肝移植。众多患者需要经常住院输注抗生素等,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了工作,青少年儿童严重影响了发育和学习,影响了许多健康人群的命运,非常令人心痛! ? 胆道良性疾病外科手术特征是貌似手术简单,其实非常复杂,需具备胆道外科的专业培训方可成功,单纯的外科医师培训或者依靠阅读专业书籍,不能达到胆道外科专业培训的要求,因为许多手术操作技巧和对相关疾病的理解,其他培训方式无法替代,故此我国良性胆道疾病手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再发胆管炎的几率非常高, 我国专门从事良性胆道外科疾病的外科医师非常稀缺,即便是国内大的医学中心,也很少专门的医生从事良性胆道外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 针对我国良性胆道疾病发病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域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良性胆道外科医师培训制度,在较大的医学中心如地市级三甲以上的医院有专门从事良性胆道外科疾病的外科医师非常有必要。 ? ?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高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至1982年法国Mouret医生施行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迄今已经非常成熟并普及。 最近很多朋友问,胆囊结石切除术(LC)后的远期生活注意,现普及如下,欢迎指正。 远期注意:一般来说,胆囊摘除术后3个月内(甚至半年内),可能进油脂食后出现轻微腹胀,甚至可能腹泻,轻度腹泻,基本可以不用药物就能好,主要是既往生理功能结构有一定的改变。肝脏源源不断地合成并分泌胆汁,原来用于浓缩、储存、分泌的胆汁中转站---胆囊,被切除了。胆囊切除前,油脂食物进食后,立马能够相对大量地分泌胆汁,帮助脂肪消化。胆囊切除后,油脂食品进入肠道,急需相对大量胆汁分泌的能力丧失了,所以暂时性、一过性地会出现腹泻,随着机体的适应能力不断加强,胆总管肝总管会代偿性地增宽,部分代偿胆囊的功能,所以腹泻症状可以在3-6月后恢复正常。同时建议术后半年复查一下腹部B超。看看胆管扩张或者结石的情况。所以生活中,特别在术后半年,相对更加注意,对于火锅、特别油腻的东西,注意适量。半年后可以稍微“放开”,但是也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哦!
总访问量 13,969,380次
在线服务患者 20,737位
科普文章 6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