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北京积水潭医院

风湿免疫科

科室介绍

现收录科室医生8名,其中3位正高级专家、4位副高级专家,现已有1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帮助了3723位患者,获得253次患者好评。  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正式成立于1996年,至今已近20年。1995年初,伍沪生医师到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1996年伍沪生副院长开设了风湿科门诊。1996年宋慧医师加入团队工作,1997年到协和医院进修,并于1998年初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了风湿免疫科病房。风湿免疫科宣告正式成立,开展了“医、教、研”的全方位工作,从此,这一新兴学科在该院迅速发展壮大。  从创科初期的医生4名、床位12张,到目前医生13名、床位30张。与医院的骨科优势相伴行,医疗服务范围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患者,时有国外的旅居华人及周边的外国朋友前来求医问药。门诊量逐年增加,至今风湿免疫科专科年门诊量已达4万人次,年出院人次近千人。  2005年是风湿免疫科发展里程上出现转折的一年。2005年1月,宋慧医师被任命为风湿免疫科负责人。在医院领导支持和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宋慧医师带领全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收获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风湿免疫专业”认证,通过了“北京市内科住院医师一阶段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获得了“卫生部科风湿免疫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  跟随着国家医疗卫生行业前进的步伐,风湿免疫科与时俱进,积极开拓。2014年4月8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宋慧医师带领全科医护人员,领先开设了风湿免疫科慢病管理门诊。1年来,获得了众多患者的认可,治疗方案得到了更好的贯彻,远期疗效有了更好的保障。  一、 人力资源分布医生团队13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7人。博士4人,硕士7人。护士团队13人:本科生5人,专科生8人。伍沪生医师曾任全国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副主委宋慧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免疫学系副主任现任北京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家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风湿免疫暨软组织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二、 医疗服务2013年1月,医院回龙观院区开业。新、老(新街口)院区同时开设风湿免疫科门诊,方便了北部地区的群众,接诊的疾病谱进一步扩大,疑难、重症、少见及罕见病患者纷至沓来。医护团队,内部主动学习,开展多科合作,积极院际交流,不断收获着工作的喜悦。  三、 教学工作作为“老牌”教学医院,历年来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尝试新的带教方式—多学科“融合课”、 CBL教学、PBL教学等等。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委员单位,热情参加学系学术、教学、科研活动。  四、 科研训练开展“以临床为中心”的科研活动,关注痛风、AS/SPA、RA、骨代谢异常疾病。不断积累与提高,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开展了国际多中心项目3个,国内多中心项目10余项。先后通过了“国家局的临床试验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复审,通过了再研项目、结题项目的审核。发表文章数十篇,年青医师更是有所进取。科室医生团队参编《积水潭骨科学》等专业书籍十余部。伍沪生主编出版了《痛风与晶体性关节炎》。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的研究》(课题编号:2008BAI59B02)参与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参与863课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技术》(课题编号:012AA02A513)2015年北京科委科普项目《呵护生命支点 关注骨关节疾病》 第二责任人  五、 社会公益多年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积极脱身于社会活动。坚持参加内蒙古地区医疗扶贫和北京市延庆地区医疗扶贫、支农;每月进行“下社区义诊”;每年开展“世界关节炎日”科室大型义诊、“骨质疏松”义诊等。
打开App收藏
去收藏

科室公告

官方暂无公告。

本页面信息由好大夫在线负责更新,对真实性负责。

科室医生

8位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选择疾病
  •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