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专家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胡大一:患者终于明白——支架不能再放了
从患者的口音听出很像是河南安阳内黄的老乡。这个判断也对。他显然在网上看过我的简历,他说我父亲家是内黄北沟村的,而他祖上居住的村庄与北沟村紧邻,但却划归河北省地界。 他今年51岁,2015年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右冠状动脉放了一个支架。2016年医院通知他说别的两个血管还有狭窄,又把他收入院。他强调说当时无任何症状,稀里糊涂地被医生在回旋支又放了两个支架。我指着他复印的病历,出院病历上白纸黑字打印着: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你到底有没有症状?他再次肯定说:“毫无症状!”我问:“那你注意看病历的诊断了吗?”回答:“没有看。” 第二次支架后,医生说前降支血管也狭窄80%~90%,可能还需放支架。 此后的一年,真出现了严重症状,经常出现胸闷、心悸、出汗,原本控制稳定的血压,突然升高,觉得又要心梗了。一年中拨打120急救去急诊十多次。每当到达医院,症状很快缓解,升高的血压不吃药也下来了。查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不高。 经过反复折腾,他自己认真思考,也看了些医学文章,突然悟出是不是“双心”问题啊?!他先用了一段抗焦虑/抑郁的药物黛力新,后用了较长时间谷维素,症状果真没有了。 第一次心肌梗死后,觉得这么年轻,就得了心脏病,肉和油一点都不沾了,体重减了20多斤,人已变得消瘦,无力运动。他才悟出不能走极端,又自己调整了饮食,体重和体力都渐渐恢复。 这时他面临下一个难题,前降支狭窄血管还放不放支架?从内心讲,真不想再放了,可又听医生说不放不行。就在骑虎难下时,读到我公众号上的有关文章,去做了一个运动平板心电图。运动中心率达到180次/分,没有任何缺血的表现,也无任何胸部不适,平时坚持运动时都很愉悦。 他这次来找我,首先是想问他的前降支是否可以不做支架,我果断回答:“不做了!”接下来我们又谈了近半小时,他问了许许多多有关病与支架的问题。心肌梗死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49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一次是59%,另一次是62%,他问我,他这个年龄,左心室舒张末径是否45mm以下才更好?当时心肌梗死后去医院及时,支架放的及时,两次超声心动图甚至没有描述下壁心肌收缩减轻,反映下壁情况的心电图II、III、aVF导联还都保留提示存活心肌的高R波,说明心肌梗死范围很小。我鼓励他说,心功能正常。接着他问,如果支架里出现了狭窄如何应对?在网上看,有说用激光的,有说钻头旋磨的,也有说搭桥的,“我将来会不会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是否影响寿命?”这些信息全是从网上看到的。 我接触了这么多患者,从他(她)们的述说中,他们从网上了解的医疗信息几乎都是疾病很可怕,支架、射频消融、起搏器、左心耳封堵很神奇。这样一是让患者对病、对人生充满了不安、焦虑或恐惧,二是为过度使用医疗“冷兵器”鸣锣开道!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1、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患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后,到达医院及时,支架手术及时,很好保护了心肌功能,减少了心肌坏死。 2、 回旋支的两个支架是过度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对稳定的冠心病,支架不可能预防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支架仅可能改善充分用药和康复后仍有的心绞痛症状。患者出院病历上诊断的不稳定心绞痛史编造的!为什么要编造诊断呢?骗医保啊!体制倒逼医生撒谎。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你为啥给人家放支架啊?!只好编个症状,供医保部门审计! 3、“双心医学”很重要!当人对病与手术心中没底,存在不确定性时,会产生惊恐焦虑。而焦虑不仅仅是情绪的不安。人的身心是互动的,因此同时会使身体不舒服—躯体症状。最常见的是胸闷、心悸、出汗与血压波动。 好在这位患者在经过一年十多次急诊后终于悟出了“双心”的另一个“心”—精神心理。自己解决了问题,生活恢复了平静。 4、 病后饮食营养不能走极端!中青年人突发一场心脏重病,本人和家人常常在大病后,对饮食营养控得过严,甚至导致营养不良。 烟是绝对要戒,0吸烟。饮食可不是“全素”,油肉鸡蛋不能一点都不吃。 5、 心肌梗死支架后的康复太需要了。这位患者病后不断被医院叫回去,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支架,却无任何机构、任何医生建议指导他做心脏康复,落实五大处方。 6、见到“白大衣”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大家都很熟知“白大衣高血压”。一些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不高,一到诊室,见了穿白大衣的医生,测血压就高。尤其现在门诊患者人满为患,根本无法在测血压前安静半刻,让心情平静下来。可像这位患者,因焦虑的急性发作(惊恐)到急诊时,见到穿“白大衣”的人,症状立刻缓解了,血压平稳了。这是因为当人类感觉自己在濒临死亡威胁时,见到了可救命的医生,觉得至少可能有救了。 — 本文转载至胡大一大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王利清 主任医师 康保县人民医院 内科7531人已读 - 精选 甘油三酯太高的人,过年就别喝酒了!——郭艺芳教授科普文章
快过年了,喝酒的场合会多起来了。但是如果你的甘油三酯很高,就不要喝了,否则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有一种病,叫做急性胰腺炎。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非常高!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酗酒是最常见的两大原因。 大量喝酒会导致胰液分泌旺盛。胰液是干什么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大量喝酒后胰液会大量分泌,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去,就可能自己消化自己,对胰腺造成严重损害,这就是急性胰腺炎。 甘油三酯增高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另外一种原因。甘油三酯就是脂肪,也就是肥油,如果甘油三酯太高,有可能形成脂肪栓,堵塞胰腺内部血管并引起局部充血肿胀,使得胰液排除困难。 甘油三酯高的人如果喝酒,就会出现胰液分泌旺盛却又不能及时排出去,就会使得胰液对胰腺自身造成严重损伤,导致急性胰腺炎。 如果正在吃着降脂药(无论贝特还是他汀),那就更危险了!高甘油三酯、降脂药物和酒精碰到一起,不仅对胰腺有危害,还会对肝脏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所以说,甘油三酯增高的人不要喝酒了,以免发生急性胰腺炎,对生命造成巨大威胁!
王利清 主任医师 康保县人民医院 内科857人已读 - 精选 胡大一:高血脂非胖人专属,公众对高血脂认识的九大误区
高血脂只有胖人才会得?错。鱼油可以用来降血脂?不全对。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非也。高血脂作为“三高”之一,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 心血管病关键在于预防和疾病的管理,重要性“无论怎么都不为过”,血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升高2%。由于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因素,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明显变化,1989年时,我国男性居民食用胆固醇仅为100mg/d,至2009年时已逼近300mg/d;在1978年至1992年的15年间,北京居民红肉、鸡蛋和牛奶的消耗量增加了5倍。同期,体力活动也明显下降,10年间,我国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减少了27.8%,女性减少36.9%。这些因素的变化,加速了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也推高了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我国公众对高血脂的认识存在以下九大误区,其中,64%的人认为高血脂应该有症状;近90%的人不知道每日应该摄入的标准胆固醇量;48%的人认为肥胖与高血脂最密切;仅20%的人知道血脂成分中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误区一 高血脂的人有症状 在通常情况下,高血脂的人没有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诊断高血脂主要通过血液生化检验。仅少数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可见到皮肤黄色素瘤。 误区二 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最密切,危害最大。临床上常用血脂检查指标有4项,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4种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重要,因为它可以渗入动脉血管壁中,开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进而引发心脑等重要器官多种血管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 误区三 血脂有点高,没有什么关系 高血脂与冠心病和卒中都有关系。近年来,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胆固醇升高,尤其坏胆固醇升高与ASCVD关系最密切。全球进行了许多有关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研究,结果明确表明,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可降低2%。 误区四 不了解食品中的成分 两年前美国营养新指南基于缺乏证据,取消了每日摄入300mg的上限。一时间出现了许多混淆信息,如“胆固醇升高无害有益;放开吃肉活的长,吃主食的寿命短等”。美国指南取消300mg上限不无道理,否则一个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就大约300mg,我有很多年不吃蛋黄。但并非说可以放开吃食物中胆固醇来源的饱和脂肪酸。并且据此散布动脉粥样硬化起源的胆固醇学说过时了,甚至有的放过支架,做过搭桥的患者把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也停了。上屇美国心脏病学学会主席在学术年会开幕后的次日凌晨发生小面积下壁心肌梗死,及时做了支架。但他平时饮食十分注意,也坚持用他汀,因此这个情节被误传为胆固醇无害,降胆固醇无效无益无必要。实际这位患者有显著的冠心病家族遗传背景,其前两代(祖父和父亲)均在50岁前患过心肌梗死,他才意识到控制胆固醇的必要。加上近来关于他汀加速衰老的“红色警报”,一些需用他汀的患者也不敢坚持用药了。 误区五 高血脂只有胖人才会得 实际上,高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利,很多体形苗条的人也会得。膳食中的脂质对体内脂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摄入大量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人群中,其血胆固醇水平比摄入量较低者高出10%~25%。 误区六 血脂高,才需服降脂药物 有些人即使血化验单上显示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比如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卒中)或糖尿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坏胆固醇需降至比化验单上标识的参考范围低很多。 误区七 血脂正常了,就不需要服药了 一般说来,如果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是靠药物改善而其他方面(例如,饮食、运动和吸烟习惯等)没有改变,在停用药物后不久,患者的血脂数值会很快回到以前水平。对这些患者,药物仅是简单控制问题,而不是治愈高血脂。 生活方式改变对所有脂质参数有很好效果,降低LDL-C(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HDL(好胆固醇)。如果这些数值达到医生认为的目标值,此时要根据患者总体健康、年龄和其它危险因素,特别是一般生活方式和饮食来全面考虑——调脂药物是否需要调整。 在一些一级预防的患者,如能认真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并获得实效,包括体重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正常了,有可能不再需持续服用降脂药物。但二级预防(已患有冠心病、卒中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防疾病复发或加重,大多应坚持服中小剂量他汀,把坏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当然,这些患者应同时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误区八 鱼油可以用来降血脂 鱼油可适度降甘油三酯,没有降胆固醇的作用,也没有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证据。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是抑制胆固醇合成最强的药物,能够阻断胆固醇合成,显著降低冠心病或卒中的风险。 误区九 他汀类药物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肝脏损伤 他汀可安全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他汀所致副作用明显与剂量相关。鼓吹用高强度最大剂量他汀或在急性心肌梗死或支架术后患者突击使用高强度最大剂量他汀不适用中国患者,一无必要,二不安全,三浪费医疗资源。他汀很少导致肝脏疾病。在部分患者中,他汀可导致转氨酶水平一过性轻度增高,这并非肝毒性表现,一般停药后就可恢复。中小剂量他汀对绝大多数患者安全,不伤肝,有益于慢性肾病患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益无害(不伤肾)。应注意的是,罕见情况下,他汀可致肌肉组织损伤,其特征为肌肉疼痛,无力和肌酸肌酶升高。 保证健康血管的最佳方式是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节选自《胡大一讲健康 谈医说病--好血管、好心态、好生活》
王利清 主任医师 康保县人民医院 内科1459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大便拉血 肠息肉 五年前,大便出血,去烟台莱阳市中心医院拍片检查有肠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没症状 胃镜报告轻度肠化生咨询!!!!!!?!!!总交流次数9已给处置建议
- 未知 吃了甲泼龙血压会升高吗总交流次数12已给处置建议
- 人有点干咳一两下有点痰 有点干咳。有点痰总交流次数25已开处方已给处置建议
- 下肢乏力,晕厥,心慌 一走路就心慌腿软的 感觉整个人都在飘 晕乎的要倒 每次吃饭就是感觉很难受要晕倒 必须得赶紧起来走走要总交流次数34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河北省 第249名
总访问量 142,450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2位
科普文章 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