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庚
主任医师
科主任
中医骨科石宇雄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骨科科主任
中医骨科谭本前
主任医师 教授
3.9
中医骨科曾展鹏
主任医师 教授
3.9
中医骨科马航展
主任医师 教授
3.9
中医骨科王延涛
主任医师 教授
3.8
中医骨科殷海东
主任医师 教授
3.8
中医骨科黄自为
主任医师 教授
3.7
中医骨科曾颖
主任医师 教授
3.7
中医骨科祝诚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王伟东
主任医师
3.4
中医骨科涂平生
主任医师
3.7
中医骨科凌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中医骨科冯灿林
主任医师
3.7
中医骨科蔡东岭
主任医师
3.7
中医骨科雷明
主任医师
3.7
中医骨科李敬矿
主任医师
3.7
中医骨科贺宪
副主任医师
3.7
中医骨科孔畅
副主任医师 助教
3.6
中医骨科江惠照
副主任医师
3.6
许伟国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陈锐坚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翁茂鉴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康国锋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6
中医骨科林思薪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陈灼彬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刘伯昊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陈晓峰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孔镜波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黎汉文
副主任医师
3.6
陈凯奇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梁锦成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刘锋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郑伟杰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梁嘉铭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杜伟文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杨承伟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邓伟强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幸炳泉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骨科吴兆明
主治医师
3.6
直彦亮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陈建勇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劳泽辉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陈博燊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李森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刘德坚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陈炳泉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梁志洪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冼庆章
主治医师
3.6
中医骨科霍翰源
主治医师
3.6
1.望天看地:望天时头后仰到极限,看地时下颌尽力贴近胸部,重复10次。2.左右旋转,头向左或向右缓慢地旋转,看肩背到最大限度(用力不要过猛)。连续10次。3.左右侧屈:应向左到右缓慢侧屈,耳朵靠近肩膀,身体肩膀保持不动,左右重复10次。4.用头从右向左做画圈动用,每一个方向动作做到极限,尽量把颈部肌肉拉直,左右重复10次。
1、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平。 2、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紧急刹车等。3、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风寒吹袭。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废物清除,潮湿阻碍皮肤蒸发。4、积极治疗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5、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头苦干时,也可间断地做运动。
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来治疗严重膝关节病,这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目前在美国,每年大概有80万例病人接受这种手术。传统的换膝手术,膝前皮肤的手术刀口长度大约需要15~20厘米。最近几年,美国骨科医生发明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称为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采用微创技术的皮肤切口长度要缩短大约40%左右,这意味着手术对周围软组织造成的损伤可能相对较小。换句话说,手术创伤小,病人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会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也使切口变得美观许多。换关节手术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工关节放到体内的位置必须十分精确,这样术后才能减轻疼痛、人工关节活动良好并且也经久耐用。小切口的缺陷是会影响手术医生的视野,影响假体安放位置的准确性。也有些医生认为,这种技术与标准手术方法相比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目前大家还不是很清楚这种新的技术是否会影响关节长远的功能和假体的使用寿命。无论如何,与人工关节的长远功能相比,切口稍微长出几公分,住院时间多出几天,远远算不了什么。单纯追求切口长短而不考虑人工关节安放位置的准确性以及它的长远效果,绝对不是医生的考虑。小切口技术不适用于超重、严重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的病人。微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今后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保证假体安放位置的准确性。有专家认为结合计算机导航技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访问量 981,077次
在线服务患者 359位
科普文章 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