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颈椎病患者常问:该枕什么样儿的枕头——治疗枕、记忆枕、保健枕、药枕还是普通枕头?对于这个问题,我一般的回答是因人而宜,患者听后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这等于没说吧。今天,我试着把这个问题细说一下。我不会给您推荐哪类枕头,因为,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枕头的材质,而在于正确的使用方式。在此之前,让我们先弄明白以下三点:1.不同卧位对枕头的高度要求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侧卧时需要高些,仰卧时则要低些。有一点要注意,这个高度不是指自然蓬松时的高度,而是指头压上时的高度(一个枕头如何实现这两个高度呢?详见下文)。2.枕头不仅是头枕。仰卧位时,它还支撑着颈部,甚至上背部。3.人高低胖瘦不同,颈椎病轻重程度不同,脊柱曲度状态的不同,相应地对枕头高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甚至是会变化的。接下来,我们以最为常见的充棉枕为例,说一下使用方式:1.我们把枕头水平面分分区。两条红色虚线把枕头上下和左右各分为两等份。我们在此基础上分区,如下图:绿杠框区为头区,蓝色框区为项区,黄色框区为上背区,两个圆框灰色区为备用区。黄区最薄,蓝区渐厚,绿区由厚渐薄。2.睡觉时建议先仰卧在中线上,后脑勺要放到绿框区中的红色中线上,这样颈项部就会落在蓝框区,而上背部则会在黄框区。仰卧位时这个位置就合适的,我们把这个位置称为仰卧标准位。3.在仰卧标准位的基础上,我们向左或右翻身,就成了侧卧位。这时,我们一般会因肩膀压在灰色备用区而不适。同时,如果这个枕头在仰卧位时的枕高是合适的,这时就会显得有点儿低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建议大家用好“备用区”,在我们翻身时,可以用手向上挤一下备用区,这样既让肩膀下空了出来,又让备用区内填充物上移,把枕头的高度升高了一些。从而,实现了一个枕头两个高度。当然,清醒时,做这些不难,睡着了还能做到吗?笔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能的!!只有一个前提条件,那是要先练上个50次。最后,选得好,不如用得;用得好,还得合适您。如果换了个新枕头,一觉醒来感觉不舒服,可以先按枕头分区标准位试试,如果还那样,就说明它不合适你。注:本文所述建议仅针对颈椎病患者应用老式普通枕头而言,其他疾患和款式不适宜,务请注意。个人撰文,欢迎批评指正。本文系林国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肩周炎患者锻炼的目的 由于不同阶段的肩周炎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不同,所以相应的锻炼目的也有别。 早期仅有肩部疼痛,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保持正常活动度(灵活性);二期患者有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灵活性);三期表现为肩部活动受限和肌萎缩,或伴有疼痛,锻炼的目的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恢复肩关节的肌肉容积(肌肉力量)和正常活动度(灵活性)。肩周炎患者锻炼常用方法 肩周炎患者锻炼常用方法包括:爬墙锻炼、甩臂运动和被动抬举拉伸等等。只是这些方法多用于二期和三期患者。具体方法不在此赘述。(网上有视频)锻炼的原则,原则,原则! 总原则:1.方法因人而异:重点在于针对性和完整性(只练该练的,该练的也一定要被练到);2. 锻炼量因人而宜:以稍改善为宜,以不加重为底线;3.不可急躁或草率应付,欲速不达,不“到位”亦不效;4.贵在有恒;要每天定时定量进行锻炼;5.慎用刚猛暴力;6.分期有别。下面是分期有别的具体内容: 对于早期患者,主要是不必过多进行锻炼,每天进行2-3组的肩关节各象限活动度的保持性活动即可。要双侧同时进行,动作同步,双侧范围对称、对等(到位)。 对于二、三期患者恢复活动度方面的锻炼,主要是每天进行2-3组与活动度相应的针对性锻炼,个人推荐:爬墙或被动抬举拉伸。“到位”的标准是在活动到受限引发疼痛时,再扩大一丝活动范围,每天能有一丝进步即可。 对于三期患者肌肉容积和肌肉力量的锻炼,需要有专业人员指导锻炼的方法,不强调到位了,只要能科学地锻炼,不加重病情即可,练后舒适为佳。多说一点 本文重点讲的是锻炼的原则,请大家细心体会每一点的内涵,结合自体的特点,进行锻炼。当然,本病康复除了有效的医治和锻炼之外,还要注重康复的基础:1.患肩不劳累;2.防寒保暖。 祝肩周炎患者能早日康复!本文系林国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由于对这个疾病的不了解,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病情还比较轻,却过分焦虑担心;另一种是病情已经很严重了,需要手术治疗,对手术存在误解,甚至宁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不愿接受手术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该如何治疗呢,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呢? 事实上应该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即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的长短,选择适合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锻炼+理疗 刚刚有症状,症状间断发生,程度较轻的时候适合保守治疗。比如调整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避免膝关节负重增大的动作或运动,例如爬山、爬楼、下蹲、跪地等等。同时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训练,比如直腿抬高练习。再辅助物理治疗,比如热敷、烤电,很多轻症的病人通过上述治疗就可以达到减轻症状、延缓发展的目的。 药物+减负 对于通过上述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满意的病人,可以间断加用消炎镇痛类的药物,再辅以拐杖减轻关节的负重。如果通过上述这些保守治疗措施能够缓解或控制关节疼痛,能够满足个人对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的话,就不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如果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后疼痛仍然缓解不满意,或者药物虽有效,但一旦停药就疼痛明显,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的时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手术治疗又有很多方法,主要包括微创关节镜清理术、截骨畸形矫正术、单髁表面置换术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每个手术都有适应症,主要参考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微创关节镜清理术 主要适用于关节有游离体绞锁或半月板损伤,而关节磨损程度还不算严重的病人,关节镜手术对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病人效果不理想。 截骨畸形矫正术 要适用于关节退变程度轻,但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明显的病人,这样的病人通过截骨矫正畸形,恢复关节正常的负重后疼痛会随之减轻。 单髁表面置换术 主要适用于中到重度关节磨损,但磨损尚且局限于胫股关节的前内侧间室、畸形较轻的病人,单髁表面置换术手术相对较小,不改变关节的运动学方式,恢复快,效果好。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适用于重度的关节磨损、严重的关节畸形的病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到目前来讲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技术,而且也只是关节表面的置换,所以不必过分畏惧手术,但膝关节置换手术也是对手术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的手术,手术效果和手术技术的好坏关系很大,还是要找专业医生做这样的手术。 预防及锻炼 因为人的膝关节软骨退变,在30岁以后就逐渐开始了,所以对膝关节的日常保护应及早进行,尽早干预。 1、注意膝关节保暖,尽量穿着长裤(对老年人也可以带护膝,一方面保暖,一方面防止膝部受伤),不要把膝关节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2、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膝部不适,缓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热敷以湿敷为好,如热气浴、温泉浴。也可用热毛巾湿敷,但注意如果关节有红肿时应停热疗。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夏天气温高时更需注意(急性期停止热敷)。 3、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特别是小于90°,不要久坐、久站。应适当活动关节,如多游泳,坚持多骑自行车,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台阶及走不平路。 4、减轻体重:对肥胖人应节制饮食,减少体重,减少关节的承重,多摄取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物。 5、对有不良姿势的应尽量予以纠正,使用手杖,拐杖,减轻关节负重。 6、合理使用支具:夹板,护膝带,弹性粘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7、加强膝部力量锻炼: (1)直腿抬高练习。 仰卧,患膝伸直抬高30~40厘米,尽量保持这个姿势,坚持不住时可放下休息片刻,以上算1次。然后重复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2次。如果能坚持1分钟以上,可进行负重直腿抬高练习。 (2)负重直腿抬高练习: 动作同上,在足背上担负一定重量,可从1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5公斤,如果可以坚持1分钟以上,再进行下一步练习。 (3)负重短弧练习: 患者坐在床边,患膝下面垫一个枕头,屈膝30度,患足负重从5 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10公斤,坐抬腿伸直练习,若能坚持1分钟以上,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4)负重长弧练习: 坐在床边,屈膝90度,小腿下垂,患足负重从10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20公斤。 8、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1)坐位垂膝摆动屈伸练习: 坐于床边,患肢小腿下垂,以健肢帮助按压患肢,增加屈曲。 (2)跪位屈膝练习: 患者跪坐在床上,自行向后跪压,以增加屈膝角度。
总访问量 1,791,720次
在线服务患者 2,064位
科普文章 13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