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人民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骨质疏松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抗骨质疏松药物用药有哪些应该注意的细节?抗骨质疏松药物用药有哪些细节?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因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抗癫痫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质子泵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包括: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地舒单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雌激素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1)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疾病,因骨的代谢比较缓慢,骨量的变化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显现出来的,所以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药物的疗程通常要维持数个月乃至数年,因此患者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好长期用药的准备。2)合理选药钙剂联合不同种类的维生素D是必要的,同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肝肾功能状态选择不同种类的维生素D,有研究预示遗传因素对选择维生素D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钙片虽然是非处方药,但是还应该结合医生的意见一起选择适合自身的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物。3)骨质疏松药物可分为化学小分子药物、维生素类、激素类、单克隆抗体等类别,剂型也包括各种口服片剂、喷鼻剂、注射剂、皮下植入剂等,给药周期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有每日一次或二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甚至有每年一次等给药方式。剂型与剂量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患者应严格遵照医生和药师的用药指导,掌握正确的用药途径、用药时间和用药技巧。1、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和维生素D为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措施。●?钙剂包括碳酸钙和枸橼酸钙等,碳酸钙含钙量高,人体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枸橼酸钙含钙量较低,水溶性较好,可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适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者。注意事项:·如采取3次/日的用法,最好是于餐后1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上腹不适和便秘等,枸橼酸钙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小。·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时应避免使用,超大剂量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钙剂中的钙离子可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络合,致药物吸收障碍,降低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易造成抗感染治疗失败。●?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等,与钙剂联用可降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另外,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更好地发挥。明显缺乏维生素D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普通维生素D纠正营养缺乏的同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性维生素D进行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注意事项:·需要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以防引起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不推荐使用活性维生素D纠正基础维生素D缺乏,不建议一年内多次使用较大剂量普通维生素D进行补充治疗。●?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包括α-骨化醇、骨化三醇等,人体维生素D3本身没有生物活性,经过肝肾两次羟化形成1-25-羟基维生素D3,它是在体内作用的唯一活性形式,可以改善钙吸收,增加骨密度,预防跌倒和改善活动能力,降低骨折风险,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良好选择。阿法骨化醇即1α-羟基维生素D3,只需在肝脏25羟化酶活化后,可转变成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无需经肾脏代谢活化,对于肾功能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的老年群体,是一种合适的选择。骨化三醇(罗盖全)主要成分1-25-羟基维生素D3,是有完全生物活性的,适合肝功能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另外,α-骨化醇升高血钙的作用弱于骨化三醇,半衰期长于骨化三醇,停药后作用消失约需1周;骨化三醇半衰期短,停药后作用消失也较快(2-3天)。注意事项:·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致高尿钙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维生素D,特别是联合补充钙剂时,其剂量越大,发生高钙血症的风险越高。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特别是同时补充钙剂者。·大量连续应用维生素D可发生中毒,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为800~1200IU,与中毒剂量相差甚远。一般成人超过50000IU/d,儿童超过20000IU/d,连续数月可能会发生中毒。·肾结石患者慎用;·高钙血症患者禁用;·高磷和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洋地黄与活性维生素D同时用应谨慎,因为维生素D可引起高钙血症,易诱发心律失常。·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可增加高钙血症的风险;·活性维生素D与含镁药物合用,可引起高镁血症,特别是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糖皮质激素对维生素D有拮抗作用,可减少消化道对钙、磷的吸收,降低血钙浓度,须定期测定尿钙水平;·雌激素可增加钙吸收,应相应减少活性维生素D用量;·考来烯胺、矿物油、硫糖铝等均能减少小肠对维生素D的吸收;·降钙素与维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2、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首选有较广谱的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等。双磷酸盐通过作用于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对重度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女性有益,可降低椎体骨折和髋骨骨折发生率。与骨矿物质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和破坏,对恶性肿瘤引起的骨质疏松、溶骨性骨破坏,可明显改善骨痛、骨病变及高钙血症。低、中度骨折风险人群如年轻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水平较低,但无骨折史的人群,应首选钙制剂+维生素D+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口服不能耐受、存在禁忌症、骨折高风险人群、多发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以及骨密度极低人群,可考虑注射制剂,如唑来膦酸等。唑来膦酸可增加骨质疏松症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一过性"流感样"症状、肾脏毒性、下颌骨坏死、非典型股骨骨折(大腿或腹股沟部位疼痛)等。·口服双膦酸盐应于早晨空腹给药,以避免对食管和胃的刺激。建议用足量水送服,保持坐位或立位,服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和卧床。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功能性食管活动障碍者慎用。·与抗酸药、铁剂或含2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合用,会降低生物利用度。建议在服用二膦酸盐后1小时,才可服用抗酸药、钙剂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35ml/min?禁用。·低钙血症者禁用。·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接受牙科手术者,不建议使用。用药几年可能引起骨骼、关节或肌肉疼痛、下颌骨坏死、枕骨炎等,要给予重视。·长时间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会增加非典型性股骨骨折风险,所以口服双膦酸盐5年,或者唑来膦酸钠用药3年后,需重新评估患者病情,不建议长期使用。·为减少不良反应,不要同时使用2种双膦酸盐药。·骨代谢转换率低的患者应慎用抗骨吸收治疗,以免抑制正常的骨代谢,可考虑选择促成骨药物。●降钙素类药物包括鳗鱼降钙素类似物(依降钙素)、鳗鱼降钙素、鲑鱼降钙素等,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自身骨量,突出特点是能明显缓解骨痛,对脆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受体,升高脑内β-内啡肽,调节神经细胞内钙浓度及抑制炎症组织生成前列腺素等方式缓解疼痛。此外,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后应,尽早使用降钙素类减少骨折后急性骨丢失,建议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制动期间中短期(3个月)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恶心等,偶有过敏现象。有潜在增加肿瘤风险的可能,连续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对蛋白质过敏者可能对降钙素过敏,用前宜做皮肤敏感试验,有皮疹、气管哮喘者慎用。·大剂量短期治疗时,少数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地舒单抗地舒单抗是2010年FDA批准的第一种旨在靶向骨重建基本生物学途径的药物。地舒单抗是一种人源化IgG2单克隆抗体,专门对付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RANKL结合,阻止RANKL激活其破骨细胞表面的受体(RANK),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减少骨质吸收,增加骨密度,还能降低骨折风险。地舒单抗不经肾脏排泄,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也可以用药。有些骨折风险特别高的患者,比如肾功能受损或者骨密度极低,可以考虑用地舒单抗作为初始治疗。对于那些骨折风险高,不能坚持口服双膦酸盐的女性,地舒单抗是好的选择,特别是那些期望寿命不足10年的患者,因为地舒单抗有持续使用10年的安全性数据。注意事项:·地舒单抗(60mg)通过皮下注射,上臂、大腿、腹部都可以,每6个月一次,一次60mg。地舒单抗要在冰箱里冷藏,用之前先让它在室温下放个15-30分钟。·在开始使用地舒单抗治疗之前,要跟患者说清楚:一旦选择地舒单抗,就要长期接受治疗,停药后,会增加椎骨骨折的风险。·地舒单抗不适合绝经前女性,也不能用来预防骨质疏松症。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口服双膦酸盐通常是首选。·地舒单抗不经肾脏排泄,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也可以用药。有些骨折风险特别高的患者,比如肾功能受损或者骨密度极低,可以考虑用地舒单抗作为初始治疗。对于那些骨折风险高,不能坚持口服双膦酸盐的女性,地舒单抗是好的选择,特别是那些期望寿命不足10年的患者,因为地舒单抗有持续使用10年的安全性数据。·低血钙是地舒单抗的禁忌症。开始地舒单抗治疗之前,需要检查血清钙和25-羟维生素D水平,并且治疗期间,也要确保血钙和维生素D在正常范围。·如果地舒单抗治疗推迟超过2-3个月或停用,建议改用双膦酸盐,以预防骨量快速流失和椎骨骨折的风险上升。●?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SERM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在不同靶组织导致受体空间构象发生不同改变,从而在不同组织发挥类似或拮抗雌激素的不同生物效应。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降低骨折风险。注意事项:·该药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禁用于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者。用药前应严格评估血栓栓塞风险。●?雌激素注意事项:·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控制雌激素的禁忌症,并定期监测血浆雌激素水平。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的,若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容易复发。·采用联合用药,雌激素与钙制剂、维生素D、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的预防或治疗效果会优于单一用药,也可减少雌激素的用量。·监测雌激素不良反应,定期检查盆腔、乳房、血脂、骨密度等指标。3、骨形成促进剂●?特立帕肽促骨形成药物则作用于成骨细胞,增加骨的形成,增加骨皮质厚度,改善骨的微结构。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是促骨形成的代表性药物,间断小剂量使用,能够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以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并降低椎体、非椎体骨折风险。注意事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选用,可提高骨量和骨质量,促进骨痂形成,提高骨痂矿化程度,改善骨骼生物力学。增加“假体”界面把持力、降低“假体”松动发生率,以提高内固定手术疗效。关注骨合成与骨分解代谢的平衡,适时应用促进骨形成药物,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愈合,并预防再次骨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肢体疼痛、头痛和眩晕。·特立帕肽疗程不应超过2年,使用2年后有形成骨肉瘤的风险。停药后应序贯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以维持或增加骨密度,持续降低骨折风险。●?维生素K?(固力康)维生素K?可以增加血钙沉积入骨,并转化为骨钙;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生成,抑制成骨细胞凋亡;促进骨胶原蛋白聚集,提高骨量,降低骨丢失和骨松患者的骨折风险。对骨折的病人,可以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愈合,改善骨质量,有效降低新发骨折风险,且安全性较好。长期使用维生素K?不影响凝血功能,对老年肾功能低下患者没有禁忌。来源积水潭骨松防治共识
9大类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安全应用,看看指南怎么说9大类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安全应用,看看指南怎么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中关于9大类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内容。01、9大类抗骨质疏松症药物1.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和米诺膦酸等。指南指出,不同双膦酸盐抑制骨吸收的效力存在明显差别,使用剂量及用法也有所差异(见下表)。?安全性/用药注意:双膦酸盐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以下几点值得关注。(1)胃肠道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口服双膦酸盐后可能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包括上腹不适、腹胀、反酸等症状。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服药方法服药,有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功能性食管活动障碍者慎用。(2)急性期反应:部分患者首次口服或静脉输注双膦酸盐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骨痛、肌痛等一过性“类流感样”症状,多在用药3d内自行缓解,症状明显者可予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3)肾功能损伤:进入血液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约6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或酌情减少药物剂量。特别是静脉输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每次给药前应检测肾功能,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患者禁用。尽可能充分水化,静脉输注唑来膦酸的时间应不少于15min,伊班膦酸钠不应少于2h。(4)颌骨坏死(ONJ):双膦酸盐相关的ONJ罕见,骨质疏松症患者ONJ的发病率仅为0.001%~0.01%,略高于正常人群(<0.001%)。超过90%的ONJ发生于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大剂量静脉输注双膦酸盐后,发生率约1%~15%;也可见于存在严重口腔疾患者,如严重牙周病或多次牙科手术等。对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接受牙科手术患者,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降低ONJ风险的措施:在开始双膦酸盐治疗前完成必要的口腔手术,在拔牙后正确闭合创面,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采用抗菌漱口液,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已使用双膦酸盐治疗患者,需行复杂侵入性口腔手术时,建议暂停双膦酸盐治疗3~6个月,再实施口腔手术,术后3个月如无口腔特殊情况,可恢复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5)非典型性股骨骨折(AFF):即在低暴力下发生在股骨小转子到股骨髁上之间的骨折。AFF在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中,绝对风险非常低(3.2~50例/10万人年)。其发生可能与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疗程时长有关,对于应用超过3年以上的患者,一旦出现大腿或者腹股沟部位疼痛,应行双侧股骨正、侧位X线片检查,明确是否存在AFF;核素骨扫描或MRI均有助于AFF的确诊。一旦发生AFF,应立即停用双膦酸盐等骨吸收抑制剂,停药后AFF风险迅速下降。2.RANKL单克隆抗体地舒单抗是一种RANKL抑制剂,为特异性RANKL的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RANKL与其受体RANK结合,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和存活,从而降低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强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安全性/用药注意:地舒单抗总体安全性良好,长期应用略增加ONJ或AFF的发生风险。同时,应注意地舒单抗为短效作用药物,不存在药物假期,一旦停用,需要序贯双膦酸盐类或其他药物,以防止骨密度下降或骨折风险增加。3.降钙素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降钙素的另一作用是能有效缓解骨痛。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降钙素制剂有两种:鳗鱼降钙素类似物依降钙素和鲑降钙素。?安全性/用药注意:降钙素总体安全性良好。2012年欧洲药品管理局通过荟萃分析发现,长期使用(6个月或更长时间)鲑降钙素口服或鼻喷剂型与恶性肿瘤风险轻微增加相关,但无法肯定该药物与恶性肿瘤间的确切关系。鉴于鼻喷剂型鲑降钙素具有潜在增加肿瘤风险的可能,鲑降钙素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4.绝经激素(雌激素)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绝经激素治疗(MHT)能有效减少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风险,疗效肯定。MHT方案主要包括无子宫妇女单雌激素治疗(ET)、有子宫妇女雌加孕激素治疗(EPT)以及一种独特的MHT药物替勃龙治疗。?安全性/用药注意:绝经妇女正确使用MHT,总体安全。以下几点为应特别关注的安全性问题。(1)子宫内膜癌:有子宫的妇女长期应用雌激素,缺乏孕激素,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多项研究明确阐明对有子宫妇女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适当补充足量足疗程的孕激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再增加。有子宫的妇女应用雌激素治疗时必须联合应用孕激素。(2)乳腺癌:随着循证医学的进展,MHT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日渐清晰。国际绝经学会最新推荐中阐述的4点代表了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风险的观点:①影响乳腺癌的相关因素很多、很复杂。②与MHT相关的乳腺癌风险很低,小于年龄、肥胖、吸烟等生活方式的影响。停用MHT后,乳腺癌风险下降。③MHT与乳腺癌风险增加主要与孕激素及其应用时间有关。研究表明长期(>7年)单用雌激素,乳腺癌风险不增加或影响很小;应用雌激素加孕激素5年后乳腺癌风险有所增加,其相对风险<2,一年的绝对风险<1/1000。不同的孕激素对乳腺的影响不同,与合成的孕激素相比,微粒化黄体酮和地屈孕酮与雌二醇联合应用,乳腺癌的风险更低。④因缺乏乳腺癌幸存者应用MHT的安全性研究,乳腺癌仍是MHT的禁忌证。(3)心血管疾病: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表明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绝经前及绝经早期,随年龄增长或血管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这种保护作用减弱或消失。关于MHT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最新观点是:绝经早期开始MHT更受益。无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女性,60岁以前或绝经不到10年开始激素治疗,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已有心血管病风险或疾病,再开始激素治疗,则不再受益。(4)血栓:口服雌激素轻度增加血栓风险。血栓是激素治疗的禁忌证。非口服雌激素因没有肝脏首过效应,其血栓风险相对较低。(5)体重增加:雌激素为非同化激素,常规剂量没有增加体重的作用。大剂量雌激素会引起水钠潴留、体重增加。MHT使用的雌激素剂量很低,一般不会引起水钠潴留。此外,雌激素对血脂代谢、脂肪分布及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的有利影响。鉴于对于上述问题的考虑,建议MHT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有适应证、无禁忌证(保证利>弊的基础);②绝经早期开始用(<60岁或绝经不到10年),收益更大,风险更小;③有子宫妇女一定加用孕激素,尽量选择对乳腺影响小的孕激素;④血栓高危妇女,如需MHT,可选择非口服雌激素;⑤仅泌尿生殖道萎缩局部问题,尽量局部用药治疗;⑥应用最低有效剂量;⑦治疗方案个体化;⑧坚持定期随访和安全性监测(尤其是乳腺和子宫);⑨对治疗年限无明确限制,是否继续用药,应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及每年体检结果进行利弊评估后做出决定。5.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SERMs)不是雌激素,而是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后,在不同靶组织使ER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在不同组织发挥类似或拮抗雌激素的不同生物效应。如雷洛昔芬,该药物在骨骼与ER结合,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风险;而在乳腺和子宫,药物则发挥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因而不刺激乳腺和子宫,有研究表明该类药物能够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安全性/用药注意:雷洛昔芬总体安全性良好。国外报告该药轻度增加静脉栓塞的危险性,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故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者禁用。对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绝经后女性研究显示,雷洛昔芬并不增加冠状动脉疾病和卒中风险。6.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PTHa)是促骨形成药物,国内已上市的特立帕肽是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氨基端1-34片段(rhPTH1-34)。间断使用小剂量PTHa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安全性/用药注意:特立帕肽总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眩晕等。药物上市后临床监测未发现该药与骨肉瘤存在因果关系。美国FDA已于2020年11月取消了该药物导致骨肉瘤的黑框警示及24个月的疗程限制。我国目前特立帕肽疗程仍限制在24个月,停药后建议序贯骨吸收抑制剂治疗以维持或增加骨密度,持续降低骨折发生风险。?7.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目前国内上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有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及艾地骨化醇。此类药物更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及1α羟化酶缺乏或减少的患者,具有提高骨密度、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安全性/用药注意:活性维生素D总体安全性良好,但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补充较大剂量的钙剂,并建议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特别是艾地骨化醇,常规饮食情况下,服药期间可不必服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联用。8.维生素K类(四烯甲萘醌)四烯甲萘醌是维生素K2的一种同型物,是γ-羧化酶的辅酶,在γ-羧基谷氨酸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γ-羧基谷氨酸是骨钙素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具有提高骨量的作用。?安全性/用药注意:四烯甲萘醌总体安全性良好,上市以来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也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报道。需要注意的是,与华法林合用可影响抗凝药的效果,导致华法林抗凝作用大大减弱,因此服用华法林的患者禁忌使用该药物。9.罗莫佐单抗(romosozumab)罗莫佐单抗是硬骨抑素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硬骨抑素的活性,拮抗其对骨代谢的负向调节作用,在促进骨形成的同时抑制骨吸收。此类药物已经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上市使用,国内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预先纳入本指南,临床使用需待该药在我国获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适应证。?安全性/用药注意:罗莫佐单抗总体安全性良好。使用时要注意监测心脏不良事件;注意过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多形性红斑、皮炎、皮疹和荨麻疹等,若发生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在该药治疗期间,应补充充足的钙剂和维生素D。图1:骨质疏松症诊疗流程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2,15(06):573-611.
骨质疏松症如何科学合理地用药?骨质疏松症如何科学合理地用药一、骨质疏松症OP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二、骨质疏松OP的风险因素高龄、绝经后女性、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咖啡及碳酸饮料、少动和制动、膳食中钙和(或)VD缺乏、光照少(户外活动少)、吸烟、酗酒(>2次/d)和药物等。可引起或加重OP的药物有:锂盐、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肝素、苯妥英、质子泵拮抗剂(≥1年)、甲状腺素(过度替代或抑制的剂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三、骨质疏松症OP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种: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②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OP;③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四、典型的临床表现1、疼痛:疼痛部位包括胸、背。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抽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3、脆性骨折五、诊断病史和体检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确诊依赖于X线检查和骨密度测定。六、药物治疗1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1、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量)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400mg,故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mg。2、维生素D成年人每日摄入推荐量为800IU,老年人因摄入和吸收问题、户外活动减少日照不足和皮肤合成维生素D3的能力下降(约为成人的40%),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800~1200IU/d。口服补充天然维生素D最为安全。当有肾功能减退时,其25-OH-VD3转变为1,25-(OH)2-VD3的能力降低。宜用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2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的药物选择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钙制剂+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2、绝经后骨质疏松(1)激素替代治疗(HRT)?在基础治疗即钙制剂+VD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是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适应证:有绝经期症状及(或)骨质疏松症及(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女性,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获益/风险比值更大。禁忌症: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检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症。(2)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因子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3)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突出特点是能明显缓解骨痛,对脆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4)双膦酸盐: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对重度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女性有益,可降低椎体骨折和髋骨骨折发生率。(5)甲状旁腺素(特立帕肽):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间断使用能够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6)地舒单抗:对于高骨折风险、极高骨折风险、脆性骨折围手术期的骨质疏松患者,推荐地舒单抗作为初始治疗药物,目前有循证证据的治疗疗程是10年,地舒单抗没有药物假期,停药后需要序贯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3继发性骨质疏松(1)高尿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应用氢氯噻嗪12.5-25mg/d减轻尿钙的丢失;另外可选择双膦酸盐或降钙素。(2)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抑制成骨细胞的骨骼形成。治疗上可应用双膦酸盐,补钙和维生素D。七、用药注意事项1雌激素1、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控制雌激素的禁忌症,并定期监测血浆雌激素水平。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若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容易复发。提围绝经期即开始应用。2、采用联合用药,雌激素与钙制剂、维生素D、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的预防或治疗效果会优于单一用药,也可减少雌激素的用量。3、监测雌激素不良反应,定期检查盆腔、乳房、血脂、骨密度等指标。2降钙素1、对蛋白质过敏者可能对降钙素过敏,用前宜做皮肤敏感试验,对有皮疹、气管哮喘者慎用。2、大剂量短期治疗时,少数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妊娠期妇女慎用。3双膦酸盐1、为减少不良反应,不要同时使用2种双膦酸盐药。2、食管炎为主要不良反应,粪潜血阳性,有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者不宜应用。为了避免消化道不良反应也可静脉给药。3、低钙血症者禁用;心血管疾病、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驾驶员慎用;对双膦酸盐类药过敏者禁用。4、多价阳离子可使双膦酸盐的吸收下降,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血浆钙、磷等和血小板计数。5、严重肾功能不全者(Ccr<35ml/min)禁用。高浓度快速注入时,在血液中可能与钙螯合形成复合物导致肾衰竭。缓慢注射2~4h,可有效避免上述不良反应出现。6、不宜与NSAIDs联合应用。与抗酸药、铁剂或含2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合用,会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建议在服用二膦酸盐后lh才可服用抗酸药、钙剂等。7、用药几年可能引起骨骼、关节或肌肉疼痛、下颌骨坏死、枕骨炎等,要给予重视。8、口服双膦酸盐应于早晨空腹给药,以避免对食管和胃的刺激。建议用足量水送服,保持坐位或立位,服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和卧床,不宜喝牛奶、咖啡、茶、矿泉水、果汁和含钙的饮料。如在药疗中发生咽痛、吞咽疼痛和胸痛,应及时治疗。4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1、防止出现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症,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和尿钙排量。2、大量连续应用维生素D可发生中毒,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为800~1200IU,与中毒剂量相差甚远。一般成人超过50000IU/d,儿童超过20000IU/d,连续数月可能会发生中毒。3、配伍禁忌,活性维生素D代谢物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风险。糖皮质激素对维生素D有拮抗作用,可减少消化道对钙、磷的吸收,降低血钙浓度,须定期测定尿钙水平。雌激素可增加钙吸收,应相应减少活性维生素D用量;阿法骨化醇与含镁制剂并用,可致高镁血症,应予慎用。考来烯胺、矿物油、硫糖铝等均能减少小肠对维生素D的吸收。洋地黄与维生素D同用时应谨慎,因为维生素D可引起高钙血症,易诱发心律失常。4、有高钙、高磷和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疾病禁用;妊娠期使用过量可导致胎儿畸形、甲状旁腺功能抑制而使新生儿长期低血钙抽搐,应慎用。5、降钙素与维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5骨质疏松药物相互作用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降钙素与其他可降低钙水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利尿剂和拟钙剂等)合用时有增加低钙血症的风险,建议合用时密切监测血清钙。八、患者教育脆性骨折是可防治的。早期诊断、及时预测骨折风险,并采用规范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预防策略包括如下:1、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低盐的均衡膳食,适度运动,戒烟少酒,少饮咖啡和碳酸饮料。日光照可以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促进骨钙沉着。上臂暴露日光浴30分钟,但需注意的是,紫外线受到玻璃、防晒霜阻隔,因而隔着玻璃晒太阳、涂防晒霜去户外对增高体内维生素D是没有效果的。北纬35°以北地区冬季的日光照度不足以合成维生素D。2、预防跌倒和外伤降低骨折风险锻炼是骨质疏松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内容,少动或制动可引起骨质量下降,及肌肉质量的减少,建议缓慢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每天行走30分钟,每周2~3次抗阻运动。3、骨密度年龄女性>65岁、男性>70岁、或有骨折史的65岁以上男性至少需要查1次骨密度;骨密度的复査间隔尚无定论。4、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坚持规律服抗骨质疏松药物,注意服药方式及药物间相互作用。5、补充钙剂以清晨和睡前各用1次为佳如采取3次/日的用法,最好是于餐后1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来源积水潭骨松防治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