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合理的体重增长就是孕期总的增重和每周增重都在正常范围。总的增重要依据您孕前的体重和身高估算,如果健康初产妇女饮食不加控制总的体重增加大约为12.5kg,然而在妊娠结局正常的妇女,体重增加会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孕前体重,年龄,饮食习惯及产次造成的。从下表中可以大概知道您的孕期增重目标,要根据孕前的体重来确定孕期增重幅度。
孕期由于孕育宝宝的需求,母体随着孕周的增长,血容量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又称“生理性贫血”。以妊娠后3个月为多见。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对母儿均可造成一定的危害。孕期常见的贫血原因为缺铁性贫血,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50%-70%。 1.孕期贫血的危害: 母体: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 胎儿和新生儿:可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风险。 婴幼儿:脑功能、认知、神经运动及气质的发育(体格及智力)形成等具有重要影响。 2.贫血常见的症状: 疲劳是最常见的症状,贫血严重者有脸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和烦躁等表现。 3.预防的方法: 孕期加强营养,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血制品、肉蛋、豆类等。 4.治疗方面: 铁缺乏和轻、中度贫血者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并改善饮食,进食富含铁的食物。按照医生的建议补充铁剂,补充铁剂时应注意: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避免与其他微量元素或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影响吸收。 2周后复查血常规,一般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专家简介:邵杰,主任医师,沈阳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秘书,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保业务指导科主任, 从事围产保健工作20余年,在围产保健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围产保健指导、孕期疾病预防、产后保健、出生缺陷防治及干预等工作。
小心!这些食物里都藏着黄曲霉素! 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 建议:1、每次少买点,不要“存”,以免霉变。 2、因为黄曲霉菌以孢子形式传播,食物容易牵连霉变,而且黄曲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如果您发现有一颗花生坏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里有食物残渣的边边角角也要清洗干净。2变质的米饭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国家二级营养师、高级食品检验员孟立娜说,“我身边就有常年吃剩饭菜的长辈40多岁就患癌症的事例。为了不浪费,他经常吃已经有些异味的米饭。要知道,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可能他的患病跟这个习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至少这个习惯并不健康,会危害我们的身体。” 建议:做饭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当天吃完,不留剩饭菜。 发苦的坚果 瓜子中最大的安全风险来自霉菌,比如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 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没洗干净的筷子 很多家庭也都有这个习惯,筷子用到细缝发黑都不舍得扔掉,洗碗布也完全没有形状了,还在努力服役。而年轻人的早期肝癌可能跟我们使用的筷子有关。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平时使用筷子来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素就藏在里面了。 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开裂藏食物残渣,从而产生黄曲霉素。 建议: 1、最佳选择是铁筷子,很难出裂痕,也就不会有食物残渣。平时洗筷子的时候要记得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劣质芝麻酱 你爱吃的芝麻酱、花生酱,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而且这种加工后的产品,可比发霉花生难识别多了。 小作坊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去壳的花生直接堆在店里,裸露在空气中,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内部已出现黄曲霉素,而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的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即使自己选料,也可能会出现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存在高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问题。 久泡的木耳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条一度很火的新闻,浙江瑞安的一位消费者因为食用泡发了三天的黑木耳,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接诊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很可能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续严重后果。但木耳在泡发过程产生何种细菌或毒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可能有哪些微生物毒素呢?譬如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一般人应该也不至于泡那么久,小编单拎出来这条也是为了提醒大家,就算不是谷豆、没看到霉斑,也不能放松警惕认为是安全的呀~让黄曲霉素滚远点儿! 很多人就说了,我在锅里好好地蒸煮食物不就可以“消毒”了。 可还真不是这样的。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素破坏,因为黄曲霉素裂解温度为280℃。只有达到280℃的时候,才能灭活,一般的烹饪方法都不能消毒。 连消毒碗柜都不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 怎么办?除了前文提到的几个建议,擅长于肝癌领域的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赵建军提供了两个小技巧: 1油热了先加盐,做菜之前的一个小动作就能帮消除一定量的黄曲霉素。如果我们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并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2 多吃点绿叶蔬菜,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总访问量 61,025次
在线服务患者 43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