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防御措施做做好,生育根基夯夯实。 健康有道,请走阳光大道,避开羊肠小道。 控制体重人人要,减肥更要科学减。 手机魔力要抵制,卵巢功能毁无声。
围绝经期 vs. 更年期 相对于“围绝经期”来说,“更年期”这个词在我国老百姓中更深入人心。大致来说围绝经期和更年期是差不多的时期,但还是有一点点差异。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围绝经期定义为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到绝经后1年之间,大约持续3~5年。在围绝经期过后,是绝经后的早期和晚期。 更年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 总的来讲,更年期或者围绝经期是指卵巢生殖功能开始衰退到衰竭这样一个过渡时期,会出现月经的延长、不正常或者有更年期症状。从年龄上来讲,大致40岁以后到60岁之间。但围绝经期也好,更年期也好,都代表了这样一个年龄段会出现更年期症状,那么女性就要用心去对待这一特殊时期。 近期症状 vs. 远期症状 近期影响 1、月经的紊乱 卵巢功能衰退势必带来月经的紊乱,绝大部分人表现为月经稀少,随着时间推移月经从一个月一次到两个月一次,三个月一次,半年一次,直至彻底不来。月经稀少对人体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另有一部分人则会与之相反,表现为月经量多、功血,严重者会导致贫血。 2、血管舒缩症状 这段时间激素水平下降了,也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从而表现出血管舒缩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潮热出汗。经常会听到这一阶段的女性说自己会突然之间脸一阵发烫,有的时候还会发热出汗。有些女性持续时间短,而有些女性则会持续较长时间,发作频繁,对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另外还包括情绪易激动,好猜忌,常失眠,严重的还会焦虑抑郁。 3、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 表现为阴道的干燥,有时候会尿频尿急。还有的人会有性交痛,因为这个时期雌激素缺乏后阴道子宫都会缩小,阴道会变得干燥萎缩,一性生活就会痛。 除了会对女性生理上带来不适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这个时期女性的家庭造成困扰。性生活好,琴瑟和谐能促进夫妻感情和睦,反之则可能造成夫妻间的矛盾。在我国,对于性生活大家都比较含蓄,尤其当女性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就更觉得难以启齿。其实女方若在这个阶段出现性交困难,给予一定的雌激素治疗完全可以改善这些情况。 4、关节痛 这个阶段会出现骨量的迅速下降从而引起关节疼痛。 远期影响 在女性50岁前后主要是表现为更年期的一些近期症状,如果在这个阶段经过规范的治疗,适时地采用了激素替代治疗,那么就能很好地避免60岁以后的问题,如果没能很好地度过这段时期,则就可能会有远期影响。远期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1、心血管疾病 绝经后女性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研究发现,雌激素撤退会造成心脏病风险的升高。雌激素可以有助于女性增加体内的“好”胆固醇,消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使血液减少脂肪沉积物或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如果在更年期就开始使用激素治疗并且长期持续使用,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但假如,未能在更年期初期进行正规的治疗,再加上一些生活方式不佳,在年老的时候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就比较大。 2、骨质疏松症 骨量减少,得不到纠正,持续下降就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对老年人的影响,除了疼痛之外,还会增加脆性骨折的风险,尤其以股骨颈骨折危害最大。有研究显示,股骨颈骨折的老年人,只有1/3人能够完全恢复,另有1/3人会出现此部位的畸形,以致今后要在轮椅或者病床上度过,还有1/3的病人由于卧床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 激素替代 vs. 围绝经期 据统计我国绝经期的女性约有1.6亿,差不多有1.2亿或多或少都有症状,只是症状有轻有重。虽然不是所有围绝经期女性都需要治疗,但相较于国外的治疗率,我国治疗率相当低。有统计,国外的治疗率在10%~20%,而国内的治疗率还不到1%。其中原因既有相关知识的匮乏,也有一部分人是对激素替代疗法的恐惧,谈之色变。 激素替代疗法是围绝经期最核心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这段时期内的各种不适,且能很好地预防远期症状。但近年来人们对它有不少误解,由于有些妇科肿瘤、乳腺肿瘤和激素依赖密切相关,所以不少人认为一用激素就会患上肿瘤,因此就特别抗拒激素替代疗法。 但其实正规的激素替代疗法可以说是安全的。激素替代疗法有其相关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医生在为患者治疗的时候会从患者整体考虑,进行完整的评估,只有当患者符合适应证又没有禁忌证的时候才会让患者接受激素替代疗法。而且治疗是有时间窗的,即在绝经后10年内和60岁以内使用,效果才能达到最好且风险最小。60岁以后再用,这样反而加重了风险。 当然,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期间,随访工作不可少,最初随访要勤一点,看看疗效如何,之后随访每年一次是必须的,完整的个体化的利益与风险评估还是需要的。 对于有激素替代治疗禁忌的女性来说,虽然不能用激素类的药物,但有些中药、植物药也可以帮助改善近期症状,让您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豆浆 vs. 围绝经期 很多人认为喝豆浆就能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因为大豆里面含有植物雌激素。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作为吃的食物来讲,豆浆是非常好的食品。但是不等于喝了豆浆之后,就可以改善绝经症状。因为豆浆里面的植物雌激素的量也是很低的,达不到治疗的作用。再有植物雌激素的疗效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层次的研究,目前研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有些认为可以改善症状,有些则认为不能改善症状,有些甚至认为和安慰剂差不多,疗效没有大样本的人群研究,不像激素替代疗法已经有上万人群的研究结果。所以建议女性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 vs.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只是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均十分重要。 锻炼 在锻炼中应尽量避免肌肉-关节-骨骼系统损伤,锻炼的最佳方式为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强度达中等。另外,每周增加2次额外的抗阻力练习,益处更大;保持正常的体重也非常重要。肥胖(体质指数BMI≥25kg/m2)对身体健康造成显著的影响,在绝经后妇女中,肥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体质量若减轻5%~10%,就能有效改善那些与肥胖相关的多种异常状况。 健康饮食 推荐的健康饮食基本组成包括:每日进食水果和蔬菜不少于250g,全谷物纤维,每周2次鱼类食品,低脂饮食。应限制食盐摄入量(
盆腔炎(PID)是一组女性上生殖道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TOA)、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患病,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PID多发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PID。若PID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PID的病原体分为外源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及内源性病原体(需氧菌、厌氧菌),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不同病原体有不同的致病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根据经验判断致病菌,从而为治疗时选择抗生素提供帮助。感染途径: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径;2、经淋巴系统蔓延,是产褥期、流产后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3、经血液循环传播,为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4,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5、性行为不良;6、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7、PID再次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可因感染的病原体、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或异常阴道流血。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性或性交后加重。若有泌尿系感染,可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若出现腹膜炎或盆腔脓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里急后重等消化系统症状。若有输卵管炎的症状及体征并同时有右上腹疼痛者,应怀疑有肝周围炎。病人体征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异常发现,或妇科检查仅发现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严重病例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甚至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阴道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宫颈举痛,并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或有脓性分泌物;宫体稍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若为单纯输卵管炎,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压痛明显;若为输卵管积脓或TOA,可触及肿块且压痛明显,不活动;宫旁结缔组织炎时,可扪及宫旁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或两侧宫骶韧带高度水肿、增粗,压痛明显;若有盆腔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窿或侧穹窿有肿块且有波动感,三合诊常能协助进一步了解盆腔情况。诊断标准参考美国CDC2010年方案(1) 最低标准: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或宫颈举痛。(2) 附加标准:口腔温度〉38.3℃、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湿片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有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阳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这些可增加盆腔炎诊断的特异性。(3) 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或腹腔镜检查发现PID征象。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及个体化。①经验性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合理,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因此,初始治疗往往是选择经验性抗生素;②广谱抗生素:由于PID多为混合感染,选择的抗生素应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和需氧菌等;③及时:诊断后应立即开始治疗,诊断48小时内及时用药将明显降低PID后遗症的发生;④个体化选择抗生素:应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病人依从性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决定静脉给药或非静脉给药。1、 非静脉给药方案:若病人一半情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并有随访条件,可在门诊给予口服或肌注抗生素治疗。2、 静脉给药方案:若病人一般情况差,病情严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或有盆腔腹膜炎;或TOA;或门诊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或诊断不清,均应住院给予以静脉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补充液体,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腹胀者应行胃肠减压。(2)抗生素药物治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但在临床症状改善后,应继续静脉给药24小时,然后转为口服药物治疗,共持续14日。较常用的如: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或青霉素或红霉素与甲硝唑联合。(3)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TOA或盆腔脓肿。手术指征有1)药物治疗无效: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病人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应及时手术,以免发生脓肿破裂。2)脓肿持续存在:经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继续控制炎症数日(2-3周),肿块仍未消失但已局限化,应手术切除,以免日后再次急性发作。3)脓肿破裂:突然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应怀疑脓肿破裂。若脓肿破裂未及时诊治,死亡率高。因此,一旦怀疑脓肿破裂,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病人年龄、一般状态等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全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病人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若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窿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入抗生素。国外近几年报道对抗生素治疗72小时无效的TOA,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采用经皮引流技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适于体弱或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病人。(4)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和物理治疗在PI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可能会减少慢性盆腔痛后遗症的发生。预防与保健(1) 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宣传预防感染的重要性。(2) 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STD。对沙眼衣原体感染高危妇女筛查和治疗可减少PID的发生率。虽然BV与PID相关,但检测和治疗BV能否降低PID发生率,至今尚不清楚。(3) 严格掌握妇产科手术适应症,作好术前准备,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4) 积极彻底治疗宫颈炎、急性盆腔炎,防止反复发作及后遗症发生。如性伴侣也有感染症状应同时治疗。
总访问量 203,575次
在线服务患者 794位
科普文章 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