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与解剖】肱二头肌长头在肱骨结节间沟处由于肩部外伤或者长期反复活动,使该处的肌腱与腱鞘摩擦增加,造成腱鞘粘连、瘢痕和挛缩,腱鞘管壁增厚、腱鞘间隙变窄,从而导致肌腱在腱鞘内的活动受限而出现临床症状。又称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病因病理】在上肢活动时,肱二头肌长头除了在腱鞘内做上下滑动外,还做外展、内收的横向运动。但由于腱鞘被固定在肱骨结节间沟内,两侧有肱骨结节的骨性突起阻止,使肱二头肌长头保持在结节间沟内活动,但也因此常受到横向应力的损伤和反复磨擦造成的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实质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疾病。只有在上肢做频繁活动引起急性发作时,才引起炎性反应。 由于慢性损伤,腻鞘壁增厚癫痕及肌腱本身的劳损变性,使健稍相对变窄,致肌健在结节间沟骨纤维管道内活动受限而发病。 【临床表现】患病初期患肢活动时,在肩前内下方,月肩峰下3cm处,相当于肱骨结节间沟处疼痛不适。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剧,疼痛明显,上肢活动受限,幻肢携物、外展、内旋时,症状加剧,有时局部尚有轻度肿胀。【诊断与治疗】根据相关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如Yergason征阳性)即可明确诊断。1.急性发病,肩关节前方疼痛,肩上举或后伸常有疼痛,穿衣、脱衣困难。 2.肩关节外展、后伸及旋转活动受限且有疼痛。 3.肱二头肌间沟及喙突附近压痛明显。 4.Yergason试验阳性。 5.常合并有肩周炎,疼痛广泛,肌肉轻度萎缩,肩关节活动度小,甚至失去动度,形成僵冻肩。 6.肩部X线片提示无明确骨关节结构改变。【超声引导下的诊断与治疗】 1.肌骨超声作为软组织疼痛方面检查的新利器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超声下可以清楚、适时的看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有明显的水肿甚至积液,在进行药物注射之前可以将积液先抽出再推注药物,有利于炎症的尽快消退。2.超声引导下内热针的治疗的优点:在超声引导下可以将内热针准确的扎到粘连明显的部位,经过加热后,既能松解肌腱的部分粘连,又能消除无菌性炎症。此外超声引导下可以有效减少针刺的数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的诊断与治疗【概述与解剖】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起于肩胛骨的喙突,向外下方走行,与从结节间沟中下行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汇合并移行为肌腹。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比长头肌腱短而粗,几乎参与肩部的所有活动,但其肌腱周围缺乏腱鞘、韧带等保护性装置,并与肱二头肌肌腹的 走行不在同一轴线上,容易受到急、慢性损伤。 【病因病理】如果病变局限于肽二头肌短头,压痛点只局限在喙突一处,即可命名为肱二头肌短头肌健炎。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的作用和活动方向是不同的。喙肽肌可内收前臂,屈臂向前,而肱二头肌可屈肘,使前臂旋后。所以两块肌肉的肌腱经常交错磨擦而损伤。如遇突然的屈肘、后旋前臀的动作,也容易损伤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另外,如喙突滑液囊和喙肱肌滑液囊有病变而闭锁,使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失去润滑,肱二头肌短头就会严重磨损而发病。肱二头肌短头损伤或劳损后,局部瘢痕粘连,使局部血运和关节滑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肌腱部位的变性。 【临床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肩部喙突处疼痛,可向上臂前外侧放射,也可蔓延到全肩部疼痛,肩关节外展后伸活动时疼痛加剧,夜间疼痛明显,穿脱衣服困难。内收、内旋位时疼痛可以缓解。随着疼痛的发展,肩关节逐渐僵硬,活动功能障碍,肩臂上举、外展、后伸及旋后摸背功能受限。【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急性发病,肩关节前方明显疼痛,喙突处明显压痛。2.肩部X线片提示无明确的骨关节结构改变。3.磁共振表现显示喙突周围炎症明显,肌腱有水肿表现。【治疗】 1.超声引导下消炎镇痛液的注射,对于喙突下滑囊有明显积液的可以给予抽液后再注射消炎镇痛液。优点是注射精准,但药物有时效性,可能需要反复几次。 2.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可以在喙突周围给予精准针刺,后加热,既能消退无菌性炎症,又能起到针刀的松解粘连的作用, 效果相对完善并持久。 。
总访问量 66,377次
在线服务患者 154位
科普文章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