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我们的研究发现血压的波动存在规律,白天的血压水平较高,夜间睡眠时的血压水平较低,在6:00-8:00,16:00-18:00出现两个高峰,在0:00-2:00出现低谷,这就是血压正常的昼夜节律变化。在高血压的病人中,当出现白天与夜间血压都增高或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更高时,即血压昼夜节律的减弱或是消失,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卒中)或是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这时需要我们增加夜间服用降血压药物,或是将早晨服用的降血压药物改到晚上服用,以达到控制血压及改变昼夜节律的目的,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首先,我们要知道正常的心搏均起源于窦房结。早搏,即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生的冲动。房早,即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室早,即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心室内的异位起搏点。正常人中可以有偶发的早搏。过多的茶、烟、酒、咖啡、疲劳、紧张、焦虑等因素常常是早搏发生的诱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可以导致早搏增多。治疗时首先看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如果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要治疗心脏原发病,其次看早搏的总量、形态及有无心悸、胸闷等症状,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少量早搏多为良性。
人的心脏大小约如本人的拳头。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4个心腔组成。构成这4个心腔的腔壁由心肌组成。房间隔分隔左右心房。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有三尖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相当于房间的大门,控制着血流的方向。通过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心脏“泵”的功能,促使血流沿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体循环的顺序流动,实现营养物质、氧气、代谢产物的交换。
总访问量 16,634次
在线服务患者 64位
科普文章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