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芸芸
主任医师
超声室主任
超声科黄晓微
主治医师
3.8
超声科严英榴
主任医师 教授
3.4
超声科曹丽
副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孙莉
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孔凡斌
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刘智
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赵凡桂
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谢梦
副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邱冬
副主任医师
3.3
赵蔚
副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林如
副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戴蓓蓓
副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王雪梅
副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胡雁来
副主任医师
3.3
超声科杨晓莉
主治医师
3.2
超声科祝蕾
主治医师
3.2
超声科朱晨
主治医师
3.2
超声科高洋
主治医师
3.2
超声科沈婷婷
主治医师
3.2
蔡琪
医师
3.2
超声科符忠蓬
医师
3.2
超声科周听玉
副教授
3.2
超声科徐圣佳
医师
3.2
2018-02-05夏静好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你买过阴道哑铃吗?你想过买阴道哑铃吗?你在网上搜索过阴道哑铃吗?这是一篇关于“盆底肌康复”的深度好文,也是一位记者在体验了“盆底肌康复”和查阅了相关文献后的真实感受。不同于互联网上那些带有性别耻辱性的宣传语所传递的内容,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盆底肌训练,最终的最主要受益人也女性自己。带着阴道哑铃,我进行了一场盆底肌训练方法的探索之旅。这种训练所带来的那种隐晦的暗示,与它有关的一点儿也不性感的严肃数据,以及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隐疾。双十二的时候,我决定买点小巧的、有品质的、大幅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还要偏门一点儿,然而,大众化的东西我都买过了。好吧,这就是我下单一套缩阴球(更准确的称谓其实是阴道哑铃)的原因。我得承认,买这么个东西,离不开那句满网络乱飘的「让私处更紧致」的洗脑,「不紧致还能幸福吗」的恐吓。当我拿一个问题去问孩他爹,他迅即而清晰的回答,「没有,跟生之前一样的」,那份迅速与坚定,让我开始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在撒谎。而另一种恐惧则在于,当有一天我忽然了解到,妈妈曾一度困扰于子宫脱垂,而在我的采访中见到的极富活力却正在困扰于尿失禁的中年女性们,其中的一位向我描述了自己在盛夏里裹着厚厚的成人纸尿布出门的经历。虽然总体来讲,与男性对「器大活好」的需求比起来,女性对「紧致」的要求小众又扭捏。但如果你把「缩阴」两个字输入搜索引擎,你仍然会看到针对这项需求衍生的无数牛鬼蛇神,譬如说:来自某岛国的涂剂,再或者,以在阴道的下部做一个阴道紧缩环为主要手段的阴道缩紧手术,(广告发布的主体多是莆田系医院),以及,各种形状古怪的缩阴球。对于广告上那些带了点儿性别耻辱性的宣传语,一位公立三甲的妇科医生很果断地告诉我,性伙伴的满意度与阴道的紧致程度相关,而女性的阴道高潮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盆底肌的力量。于是,我选择了最后的一项,她看上去锻炼的是一种女性对自身的控制力,而且至少,说明书中,它提到了那个名叫凯格尔的男人。阿诺德凯格尔 ( Arnold Kegel ) 是位出生于 19 世纪末的美国妇科医生,几乎是那些被拍成了电视的「性爱大师」们的前辈。然而,与那些一出道就离经叛道的后辈们不同,凯格尔对女性那群与阴道收缩有关的肌肉的研究,从头到位都有非常严肃的医学理由。利用自己发明的「会阴压力计」,凯格尔发现,造成女性更年期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盆底肌太弱。之后,为了锻炼那部分肌肉,他发明了那项以他本人名字命名,以提肛为主的训练,也就是,传说中的「凯格尔运动」。1948 年,总结了自己 18 年的研究,凯格尔正式发表了他那篇著名论文:《生殖器松弛的非手术治疗:使用会阴压力计作为恢复解剖和功能结构的辅助手段》。目前,基于大量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凯格尔运动(盆底肌训练)已经成为了困扰于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程度尚无需手术治疗的女性们,唯一的非手术疗法。至少,你找不到比这种运动最好的。甚至,不仅女性有进行凯格尔运动的需求,这种训练同样可以增加男性的膀胱控制力,也许还有助于提升其性表现。可疑的阴道哑铃我相信研究了凯格尔研究的最终结果,是买了一套精致的小圆球,价格相当不低,顺丰包邮,保密包装。那是个纯中国制造的洋货,直径 29 毫米的 mini 款——据说 3.6 厘米的西方女性经典款对大多数中国女性而言都过于大了——装在长方盒子里粉粉绿绿的四个果冻模样的小球,至少看上去显得非常精致小巧,不惹人讨厌。按照说明书,4 个小球本身,再加上两个橡胶套,至少可以搭配出 6 种重量组合,如同在健身房的举铁锻炼,先从轻的开始,规律锻炼,逐渐加重。选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挑一个最轻的小球,清洗、杀菌,然后,塞入。忽然之间,我觉得这事儿有点荒谬,球,直接卡住了,直径决定了它并不会掉出来,不管我是否用力。这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吗?我开始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最开始使用有异物感是正常的,至少,卖小球的网站上是这样说的。第一天 10 分钟,第二天 15 分钟,因为毫无难度,我在第三天就开始冲击半小时,第一周里,球几乎不会掉出来,唯一掉出来的一次是着急去健身房的路上,我戴着小球骑共享单车,它们终于被推出来了。然而,到了第二周,情势急转,我忽然发现,在椭圆机上没蹬几下,小球居然自己就掉出来了,半小时的椭圆机训练,我去了两次厕所,事情好像有点奇怪。作为书呆子的我开始路径依赖地去翻资料,阴道哑铃这东西,究竟是怎么个起效流程。所有跟盆底肌损伤相关的症状中,最容易衡量的便是漏尿,只需要定时更换尿垫,并称量其重量,就可以得到一个客观的数值了。在 Pubmed 上,关于女性尿失禁及其治疗的论文几乎可以称作满坑满谷。法国皇家妇产科专科医学院的《产后管理指南》( 2016 年)对这些资料的科学性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指出:很好的科学证据显示,产后三个月进行盆底肌训练,即凯格尔运动,治疗持续性尿失禁有效,这类治疗需要至少三次的康复师面诊,以及辅助的家庭训练。这种治疗对肛门失禁的效果并没有很好的科学证据,另外,盆底肌训练在防止脱垂和治疗性交困难方面也并没有很好的科学证据。目前比较流行的盆底肌训练流派主要包括:不用器械辅助的凯格尔运动(提肛运动),仪器辅助的生物电反馈或是阴道哑铃辅助训练,而法国皇家妇产科专科医学院的指南提到的盆底肌训练的方式指的是第一种,那份指南说:对于目前「我们一般推荐在家里进行提肛运动就完了。」无症状,以预防为目的的女性,「与简单建议后自己进行凯格尔运动相比,治疗师的参与并不会更有效。」而在一篇 1999 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中则指出:在女性尿失禁的治疗中,提肛运动为主的盆底肌训练效果强于生物电反馈,而后者则强于阴道哑铃辅助训练。我体验了会阴压力计为了了解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我去到了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妇产科医院——上海的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盆底康复科,它成立于 2006 年,是中国最早的盆腔康复科之一。在那个隐在三甲妇产科医院一角的三间诊室,有五张床位,每周有两个下午,这里负责对这家医院、有意向进行盆底肌检测的女性进行筛查,去年,在这家医院进行筛查的女性超过万名。非常不巧的,我去的那天恰好不是筛查的日子。「这简单」,在那里工作了十几年的护士长王素珍一边往身边那个带着两条银色金属箍的探头上涂抹润滑剂,一边漫不经心地跟我说:「一会我忙过来给你检一个。」于是,那天我毫无准备地进入了一个妇科检查的场景,「脱一条裤筒,膝盖弯起来……」整个过程跟普通的产后 42 天妇科检查有点儿像,只除了那个源于凯格尔的「会阴压力计」。那仪器的核心部位是个类似血压计橡皮球形状的空心球阀,由它把阴道壁产生的压力传递到计量装置。然而,整个检测的核心却并非仪器,「主要还是靠医生的经验」。医生需要靠指检确定就诊者的阴道膨出情况和松弛度。仪器所检测到的,只是盆底肌的肌肉力量,而那是一块不容易用到的肌肉,很多时候,大部分人第一次检测结果较差的原因也许只是不会用力,被检者并不能正确地收缩盆底肌,而是错误地在收缩腹部肌肉或者臀大肌,而我,就是这大部分人中的一个。那次并不全面的检测——因为时间有限,检测盆底肌的数组动作,我只做了一组,我得到的成绩是:紧致度尚可,但肌肉力量尚需锻炼,建议多做主动提肛运动。我跟王素珍提起了阴道哑铃的事儿,「那东西可以帮助识别相关的肌肉」,王素珍给我找出一款说明书上印着「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登记号」的一套水滴形硅胶小球。「大小、材质、光滑度都有要求,很多国外的产品中国女性用起来太大了,直接卡住,起不到什么作用,」我摸了摸包里的缩阴球,没好意思拿出来。这位护士长建议,阴道哑铃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相关的说明书中,使用阴道哑铃,要求光着下身——这是为了防止内裤对「哑铃」的支撑——循序渐进地进行站立、行走、下蹲、搬重物、咳嗽、跳动等运动,每天 15-20 分钟。考虑到可操作性,「我们一般推荐在家里直接进行提肛运动。」当谈到号称配备了各种高科技仪器的美容院盆底检测康复一条龙,王素珍无奈地笑了,「她们毕竟不是医生」。在王素珍所在的那间诊室,四位工作人员,三位忙于筛查及对就诊者的康复指导,还有一位主要负责评估尿动力,为严重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做准备。在那里进行治疗的标准为 Ⅱ 度脏器脱垂和尿失禁,「对于轻度脱垂或阴道松弛的产妇,我们只建议她们自己在家里进行提肛训练」。普遍性的尿失禁在美国的《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对 7924 例非孕期妇女的体检和调查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 25%,其中包括 17.1% 的尿失禁,9.4% 的粪失禁和 2.9% 的盆腔器官脱垂,且其发生率自 2005-2010 年无显著变化。在这些研究数据中,与尿失禁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阴道分娩、产次多、体重指数高。对于中国的盆底障碍发生率,协和医院的朱兰教授曾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现患率为 38.5%,上海同济医院 2014 年的一篇论文则指出,根据他们的调查,上海地区女性的尿失禁发生率是 23.5%。后一篇论文最终得出结论:尿失禁在上海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然而,大部分女性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因而也很少有人在症状的早期就去寻求相应的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华克勤团队盆底方面资深专家黄健向我介绍,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排粪功能障碍、下尿路感觉及排空异常、性功能障碍及一些慢性疼痛综合症。有超过 15% 的多产女性受到该病的困扰,10%-20% 的患者曾因排泄功能异常去消化科寻求帮助,可能导致病情被延误。随着相关症状的出现,将严重影响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未来 30 年,60 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将上升 45%。那么,目前,人们是如何应对这类情况?我问一位活泼开朗还爱跳广场舞,已经困扰于尿失禁好几年的老阿姨。「垫卫生巾,少喝水。」她听说过手术,然而同样听说手术的效果只能持续一段时间,至于凯格尔运动,「我坚持过一个月,没什么用」,她这样回答。在协和医院的调查报告中则指出,来到协和妇科就诊的大部分女性对盆底肌训练——也就是著名的凯格尔运动——态度是正面的,但 84% 的患者不能坚持每天进行有效的盆底肌训练,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忘记,或者认为这种训练的效果不佳。根据《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疗指南(2014)》,「Kegel运动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不少于 3s,松弛休息 2~6 s,连续 15~ 30 min,每天 3 次;或每天做 150~200 次。持续 8 周以上或更长。」在协和那份调查的最后,建议医护人员采取电话随访等督促措施,增强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者进行盆底肌训练的依从性。为了自己,而非取悦他人在我去盆底康复科的那天,就诊者们在这间诊室里使用一种连在电脑上,带金属箍的探头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每次半小时,每周 2-3 次,10 次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的治疗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规律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后半部分则根据电脑反馈的提示进行有一定挑战的凯格尔运动。这里的凯格尔运动,表现在屏幕上,是代表着盆底肌力量的小海豚努力地跨越医生设定的山峰——这里的参数设定,基于经验和对就诊者病情的判断,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治疗的间隙,一位 50 来岁的老阿姨跟我提起她自己在家进行的提肛训练,「我一天做 200 个,做了一年多,有一定改善,但现在还有个膨出,有这么大」,她举起小指头比给我看,那天是她第三次来到这个诊室,她希望能通过治疗把膨出全部缩回去。那个下午,在那间诊室,我看到了 30 几岁的新妈妈,微胖,二胎,漏尿;40 几岁的医生,二胎,膨出;40 几岁的农村妇女,一胎出生已很多年,脱垂……并没有人是以缩阴为目的前来治疗。那些前来就诊的女性,为了自己,而非为了取悦他人,而躺在治疗床上。究竟有多少人是以单纯的缩阴为目的前来治疗的?「为了维持婚姻,一定坚持要过来康复的也有,我们科室成立(10 年)以来可能有三四例吧,基本就是那种丈夫以性生活不和谐为理由要闹离婚,我们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这种治疗对性生活的改善,就诊者会提及吗?「有。印象最深刻的是十年前,我们项目刚刚开展时,第一批参与者中的一个老阿姨把我拉过去悄悄说,姑娘,你们这个训练真不错,我的那个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那阿姨好像 70 多了,精力充沛,热心社会活动,还喜欢跳舞,比年轻人还新潮。」【优秀团队】(点击图片即可预约华克勤宫颈癌专家团队)简介:华克勤宫颈癌专家团队,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华克勤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擅长微创治疗保留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各类妇科疾病,包括妇科良恶性肿瘤(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剖宫产切口憩室、宫颈机能不全等。特别专注于宫颈癌、肿瘤的精准微创治疗和生殖内分泌功能保护性治疗。成功开展了宫颈癌保留子宫的广泛宫颈切除术、有生育二胎需求的剖宫产切口憩室的宫腹腔镜修补术和经阴道修补术、宫颈阴道闭锁的生物网片代宫颈代阴道成形术等妇科复杂手术的微创术式。在腹腔镜和机器人精准微创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各类生殖道畸形等妇科疑难手术方面创造了多项成功案例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专家介绍】华克勤,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擅长于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及妇科微创医学的研究,尤其对妇科各种良恶性肿瘤、生殖道畸形、子宫脱垂微创手术治疗,各年龄段月经紊乱、肥胖、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专家门诊】西医妇科VIP精品:周二上午(杨浦)、周三上午(黄浦)
怀胎十月,喜悦而漫长,产检之旅,繁琐而复杂。但是,定期产检能够为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所以准妈妈们还是不能心存侥幸,落下了产检。今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谢梦副主任医师就来为大家介绍中孕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查——孕20-24周的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简称“大排畸”检查。 大排畸,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超声检查,看胎儿发育是不是有严重畸形,进而来排除畸形。胎儿畸形的种类繁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系统均可受累。由于一些夸大的宣传,不少人误认为“大排畸”是万能的,通过了这项检查,基本就是万无一失了,其实这中间存在着误区。 事实上,由于超声影像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学上的改变,因此如果形态改变大,那么检出率也就高,如果形态改变小者,那么就不易查出。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准爸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大排畸何时做?共做几次?我院超声筛查安排在孕20-24周。 大排畸筛查需要在特定的孕周做,太早了胎儿太小不便于超声医生观察,做得太晚如若发现胎儿严重畸形,活产终止妊娠就会带来伦理问题。而孕20-24周时,胎儿结构发育较为完善,可观察到大多数的胎儿畸形。 目前,我院胎儿超声大畸形筛查仅安排中孕期一次,晚孕期常规超声检查测量胎儿的生长径线的同时会观察:有无胎儿脑积水、胸腹水、肠管扩张、肾盂扩张等异常。 大畸形超声筛查是万能的吗?大多数孕妇来大医院为的就是做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她们往往认为做了这个检查就等于宝宝一切正常,没有问题了,只等瓜熟蒂落。 殊不知,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不是万能的,但不做又是万万不能的! 我院目前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检查项目包括:头颅光环、侧脑室、小脑、后颅窝池、脊柱、颈项软组织、眼眶、口唇、四腔心、胸腔、胃泡、肠管、双肾、膀胱、双上肢肱骨及尺桡骨、双下肢股骨及胫腓骨、双腕、双踝、脐血管共23项。 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和孕妇的个体差异,有些孕妇腹壁较厚,透声较差,目前超声筛查仅可发现60%-70%左右的结构异常。 为何有些胎儿畸形检查不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胎儿结构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动态发育的过程,胎儿畸形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有时在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界限,畸形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不能被超声所显示。 举个例子,骨发育不良在孕中期就无法及时发现。如果孕妇在孕22周中孕超声筛查时胎儿各项生长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孕32周,做产科胎儿生长测量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正常,而股骨和肱骨仅相当于孕26周水平,出现了长骨的发育不良。这是超声大畸形筛查无法预计的情况,最终只能选择引产终止妊娠。 有些一过性异常如脑室扩张、脉络膜囊肿在随访过程中可消失。另一些疾病如小型脑膨出等可以不定时出现,在超声检查时可时有时无。还有一些迟发性疾病如宫内感染所致的脑液化往往在妊娠晚期才表现出来。 (2)由于胎儿本身的生理特点,某些疾病的诊断十分困难。 比如复杂心脏畸形由于诊断困难,可能导致胎儿期漏诊或误诊。另外一些细小的畸形或异常,因检查困难尚不能列入筛查范围,如耳廓畸形、手掌脚掌及指趾畸形、隐形脊柱裂等等。 曾有新闻报道,一位孕妇按照常规的产检流程,顺利通过了所有产检该做的检查,其中包括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然而当全家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宝宝后,却发现新生儿一侧耳廓小且耳道闭锁,这下原本开心的一家人陷入了痛苦之中。 作为超声医生,对这样的情况也会感到十分无奈。可能大家认为耳朵不就在头两侧吗,超声怎么会检查不出呢?但是,胎儿由于在母亲子宫内往往是侧躺的,一侧耳廓紧贴母体子宫宫壁或胎盘,往往难以显示。耳廓偶尔可以显示,但耳朵的畸形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耳廓的大小、位置、耳道的有无以及听力,这都是我们目前超声检查无法观察的内容。 另外宫内胎儿双手经常呈握拳状,脚底也经常紧贴宫壁,所以目前无法观察到手指及脚趾的畸形。 (3)很多畸形临床表现变异很大。如先天性脑积水、肾积水等,胎儿期仅有轻度表现,出生后可能表现为严重的疾病,也可能逐渐好转。 (4)约60%的染色体疾病没有超声表现,因此大部分染色体疾病不能通过超声发现,更不能通过超声诊断,需要进行血清学或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 大排畸筛查到底几次完成?来过超声科的朋友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大肚子进进出出反复多次检查,面容焦虑、神色紧张,有的甚至在超声科的软皮靠背椅上做着怪异的高难度动作。 那么,为何有的大肚皮很快就能完成检查,而有些则需要反复多次检查呢? 这是因为宝宝在子宫里面位置的关系,有些运气好的孕妇,胎儿位置配合医生检查,所有的正面、背面、左侧、右侧的结构都可以一次性看到,那么恭喜这位孕妈,可以一遍通过筛查! 然而这样的幸运儿往往不多,仅占1/3左右,多数的孕妇都需要两次以上,有的甚至需要改天再来检查。这期间,就需要孕妇的配合,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或者饮料,让宝宝有充分的能量在子宫里面动起来,换了位置再让超声医生检查,以保证所有的必查项目都能观察到为止,这就比较辛苦了。 有些臀位宝宝的孕妇就更加“痛苦”,臀位的宝宝,观察脊柱比较困难,往往需要孕妇保持胸膝卧位的姿势10-20分钟,让胎儿在宫内臀部抬高或者换成头位利于观察胎儿脊柱。这就是那些大肚子在椅子上凹造型的原因了。 大排畸超声筛查的结果怎么看?无论检查结果正常与否,检查报告单都需要给产科门诊的医生看,因为产科医生往往不光关注胎儿结构,还要关注胎儿大小、胎盘位置、羊水量等等。超声医生仅仅只会针对胎儿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建议。 比如万一不幸发现胎儿的畸形或异常,有时会在出具超声报告的同时建议孕妇做进一步的胎儿高危超声检查、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或参加多科会诊咨询胎儿的预后问题。 作为医生,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认真仔细为每一位胎儿检查,争取获得更多的信息、筛查出更多的胎儿疾病。 各位准妈妈和家属们,一定要了解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力配合医生的检查。为了您和您的宝宝,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吧!
很多患者来到超声科才发现:门诊医生明明叫我来做B超,怎么变成阴超了?你们搞错了吧?!医生,我不想做阴超啊!其实,医生并没有弄错哦!B超是一个统称,包含了腹超和阴超。可是医生,阴超这名字听上去就好可怕……亲!阴超到底是有多可怕?今天谢梦医生倒要来跟你们怼一怼!阴超是将B超探头放入阴道进行超声诊断的方法。WHAT?阴道?!亲,淡定!放在阴道里是没有错,但是阴超探头有多粗呢?越细就越好吗?要真像筷子那么细难道不会会损伤阴道吗?亲,看见了没?这就是普通的阴超探头,光滑纤细,直径2-3cm,和成人的大拇指差不多,不会损伤你的肌肤。检查时,探头是放置在患者的阴道内,但是!!!仅仅是触碰到宫颈外口,不会进入颈管或者宫腔。检查前,超声医生会带上一次性手套,在探头表面套上避孕套,并且涂上超声耦合剂。什么?避孕套!还要涂东西?什么剂?亲,这叫超声耦合剂。超声耦合剂一来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减轻不适感,提高舒适度,二来可以减少探头和检查部位之间的气体干扰,使得超声图像更加清晰。阴超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腹超适用于无性生活、以及怀孕三个月以上的女性。下面这个表格可以看到妇科疾病可选的几种超声的简单对比你看,同样是观察子宫,腹超需要患者饮水,等待膀胱充盈后才能进行检查,这个充盈度有时候难以把握,太少了看不见子宫,太多了子宫前方膀胱太大,子宫离探头又太远,会看不清子宫情况。相比之下,阴超不需要充盈膀胱,患者排空膀胱再做检查,探头放在阴道内,离子宫和卵巢更近,显示得更加清晰。阴超最吓人的流言莫过于阴超会导致流产!到底是哪个在造谣?敢不敢站出来?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阴超导致流产是无稽之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指出: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适应证包括诊断早孕,而且阴超的禁忌证里面没有包括早孕。也就是说,早孕期阴超检查是安全的,各位早孕期妈妈完全可以放心做!阴超相对于腹超来说更加清晰、便捷,无需充盈膀胱,诊断更加明确。瞧瞧!这是用阴超给早孕宝宝留下的精美照片,腹部超声可能就不会这么清楚咯!麻麻,我是不是很可爱!有极小部分的患者做好阴超可能会有各种不适。比如阴道流血,这可能是由于来做超声前,在门诊做了妇科检查如宫颈的防癌筛查,或者是患者存在宫颈病变、阴道炎症、宫腔积血、子宫内膜息肉等等,阴超检查探头触碰宫颈和阴道后引起少量流血。做完阴超后有一些出血或不适症状都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不必过于紧张。这里,请帮谢医生一个忙!在超声医生的日常工作中,要对每一位做阴超的患者进行病史核对,主要是性生活史……嗯……………………其实,我们的内心也很尴尬……所以,你希望医生怎么问比较好?大家都来说一下吧!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理解,超声医生询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能否安全地给患者进行阴超检查,而不是窥探患者的隐私。做任何检查都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要选适合自己的,不必选最贵的!各位患者一定要配合超声医生顺利地完成阴超检查哦!撰文|谢梦编辑|王珏张煊来源|红房子科普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