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胸腔镜微创手术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胸腔镜微创手术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胸腔镜手术出院后注意事项尊敬的患友:感谢您在住院期间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出院后,您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手术切口换药:可吸收缝线不需要拆线!一般情况下出院后3-4天揭掉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如无红肿及液体渗出(脂肪液化会有油滴渗出),可以淋浴(但不要用搓澡巾搓洗切口);如切口有红肿、疼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切口拍照发给我或及时返回胸外科门诊或病房就诊。2.出院带药遵医嘱服用,会根据病情酌情带祛痰、镇咳、止痛药。3.饮食:维持正常饮食,不要忌口,没有不吃“发物”的讲究,各种食物只要是清淡、新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都可以吃,逐步恢复到术前的状态。4.呼吸功能锻炼:切记不要一直卧床静养!逐步恢复到术前的活动或运动状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早期锻炼以恢复肺活量和肺功能为主,比如进行深吸气训练或吹气球,体力允许的情况可逐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需要注意锻炼的力度要把握好,以不感到疲劳为好,不能适得其反。术后一月内尽量不要手提重物,避免引起切口疼痛。5.严格戒烟、避开二手烟:术前吸烟人士,手术后需要继续保持严格戒烟,非吸烟人士也要注意尽量避开“二手烟”。6.观察自身的症状:术后有咳嗽、咳痰、低热、胸痛、少量痰血、出虚汗等都是常见症状,不用紧张,按时用药。如出现高热(38.5℃以上)、咳黄痰、呼吸困难、剧烈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急诊或者与我联系。7.术后的复查:一般情况下出院1月后返回胸外科门诊挂号就诊(每周三门诊,门诊一楼10诊室),评估身体有无不适、药物需否调整及查看切口愈合情况等。后续长期门诊随访计划需要当面咨询接诊医生并根据个人情况(术后病理结果)来制定。
走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你知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吗?一听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会出现很多个问号???达芬奇大家都知道,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是世人皆知。机器人大家也知道。可达芬奇机器人是什么东西,它还能做手术?是机器人自己做手术吗,还是机器人结合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给患者做手术?想知道这些问题,听孙医生给你娓娓道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又叫“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它并不能自己做手术,而是协助我们外科医生完成微创手术的一种高端医疗系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以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IntuitiveSurgical随后与IBM、麻省理工学院和Heartport公司联手对该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开发,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那为什么机器人手术会被命名为达芬奇呢?它和我们所熟悉的画家达芬奇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其实,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达芬奇之间的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选择采用达芬奇的名字来命名,是为了强调该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旨在传达出这种技术的高度精确性、灵活性和艺术性。同样,这种命名方式也是对达芬奇多领域才华的一种致敬,将他的名字与现代医疗技术相联系,展示了人类在科学和艺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彰显了科学艺术传承的价值和意义。想要了解达芬奇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就得先了解达芬奇机器人的组成。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一、外科医生控制台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使用双手(通过操作两个主控制器)及脚(通过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正如在立体目镜中看到的那样,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二、床旁机械臂系统床旁机械臂系统(PatientCart)是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为器械臂和摄像臂提供支撑。助手医生在无菌区内的床旁机械臂系统边工作,负责更换器械和内窥镜,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三、成像系统成像系统(VideoCart)内装有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以及图象处理设备,在手术过程中位于无菌区外,可由巡回护士操作,并可放置各类辅助手术设备。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内窥镜为高分辨率三维(3D)镜头,对手术视野具有多达10倍的放大倍数,能为主刀医生带来患者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使主刀医生较普通腹腔镜手术更能把握操作距离,更能辨认解剖结构,提升了手术精确度。总结来说,达芬奇机器人就是高级的腔镜手术系统,外科主刀医生坐在医生控制台前,在立体目镜中观察手术视野,通过控制器传感遥控床旁机械臂和镜头完成手术。如今,胸腔镜微创手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二维成像系统缺乏空间立体感,术中视野不足,手术操作缺乏灵活性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则克服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局限性。比如,人手旋转极限180度,一些位置“刁钻”的“犄角旮旯”人手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旋转540度,并且它有7个自由度,不仅可以完全模拟人手动作,而且可以深入到人手难以达到的部位,在狭小空间操作时更加精准、灵活,普通胸腔镜下很别扭的角度和很刁钻复杂的操作它都可以轻松完成。不仅如此,它还超级“稳定”,它能自动滤除人手颤动、成比例缩减主刀医生动作幅度,从而避免了人手操作的“抖动”,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细。视野上,它拥有可以放大10倍的3D高清立体成像,让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逼真,让病灶部位几乎无死角地呈现在术者的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正是有了这个得力助手,手术医生可以坐着就完成复杂高难度的手术。与普通胸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更精细,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当然患者术后恢复的就更快。达芬奇机器人还可以给手术医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减少疲劳。有时候遇到复杂手术,手术时间经常在3、4个小时甚至更久,手术时间越长,医生越疲劳,医生的过度疲劳也可能会降低手术的安全性。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时,主刀医生一直是坐在操作台前手术,对体力的消耗很小,所以更容易让医生集中精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此外,随着5G通信技术的成熟,达芬奇机器人可以突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实现远程手术会诊。比如,上海的专家在上海的手术室内操作手术控制台,远程控制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长春医生的协助下,就可以为长春住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使广大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要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缺点,那主要就是贵!目前一台达芬奇机器人的进价大约是2000多万人民币。达芬奇机械臂属于高端耗材,每条机械臂的价格是五万元左右,且使用十次以后就必须强制报废,每次手术需要使用3-4条机械臂,所以一次机器人的手术开机费用是2万多人民币。也就是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要比普通的胸腔镜手术贵2万多元,且目前没有进入医保,需要自费。达芬奇机器人就是一个外科医生的得力工具,它本身不具有任何智能功能。此外,它具有多重保险装置,每秒同步1500次以避免出现延迟,确保它的每一步操作都是由外科医生下达完成的,离开了外科医生它什么都做不了,更不可能有失控的风险。其实,达芬奇机器人应用于临床手术已经很多年了,是一种非常成熟安全的手术系统。早在2005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就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妇科微创手术。如今,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中,如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以及普外科手术等。吉林省肿瘤医院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早在2014年就引入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也是东北地区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不包含部队医院),所以对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达芬奇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特别是在复杂肺癌手术(如肺袖式切除术),食管癌手术以及纵隔肿瘤手术中,达芬奇机器人较传统胸腔镜有着较大优势。科普文章都是孙医生用个人休息时间亲自创作,为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全部免费阅读。创作不易,欢迎您点赞、转发、打赏。大家如果有关于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外科肿瘤疾病的问题,欢迎给孙医生留言,有需要的朋友也欢迎大家来医院找孙医生面对面交流。找孙医生面诊看下文↓。点击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