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徐女士,在外院诊断为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齿状线仅仅只有0.5cm,医生告知手术需要切除肛门。更让她感到压力很大的是,PETCT提示右侧腹股沟区的淋巴结也肿大,考虑转移可能(图1A)。徐女士在最无助的时候,通过朋友介绍来到常文举医生门诊。常医生经过肛门指检和肠镜,判断徐女士,直肠癌紧贴肛管齿状线,肿瘤占肠腔2/5圈(图2A),病理腺癌,微卫星状态检测为pMMR,右侧腹股沟区可及质地硬淋巴结一枚,大小约1.8cm,考虑转移可能(图1B)。直肠磁共振提示:直肠下端肿瘤,局部见小淋巴结。考虑到患者的一方面要求保肛门,一方面兼顾治愈肿瘤。常医生大胆尝试给与强烈治疗,目标是消灭肿瘤,或者创造机会让肿瘤彻底退缩,然后经过肛门局部切除。经过全程新辅助放化疗方案+6周期的同步免疫治疗,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再次评估提示:直肠肿瘤明显退缩,仅残余一个白色疤痕(图2B),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明显缩小。患者接受后经肛门直肠病损切除术,术中术后病理均提示:无肿瘤细胞残余。同时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均无肿瘤转移(图2D)。就这样,徐女士即保住科肛门,有消灭了肿瘤,术后6个月,徐女士做了直肠磁共振和肠镜检查,提示一切正常(图2C),如今她的肛门功能与以前一样,每天排便一次,她非常感恩遇到常医生,以及成功的治疗。
肠镜检查是将一条长约1.3米、可弯曲、末端装有自带光源电子摄像装置的软管,由肛门慢慢插入大肠进行检查。在肠道疾病的诊断方面,无论传统的X线造影、B超检查,还是先进的增强CT、磁共振、PET等手段,均不如肠镜来得直观和准确。 肠镜报告构成一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图片,第二部分是文字描述,第三部分是结论。可以直接跳过图片以及文字描述部分先看结论,根据结论情况再看文字描述。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是什么意思?这是大肠的所有组成部分。盲肠是结肠的起点,小肠由盲肠将食物送入大肠(经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是盲肠后的其他结肠部分。结肠的末端是直肠,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废物被储存在这里直到它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如何判断此次肠镜检查是否已顺利完成?肠镜的终点是回盲部(阑尾窝),甚至可通过回盲瓣进入回肠末端,若描述里没提到,可能肠镜还没检查到底,原因大多是肠道没准备好(粪便残留影响视野),或肠管扭曲,甚至肿瘤堵住,导致肠镜无法通过,提示此次肠镜没有真正完成,需要另外预约再次检查肠镜(肠道准备充分或肿瘤切除后)。根据报告的不同结论而需要注意的文字描述1. 所见大肠未见异常,提示此次肠镜报告正常,不需要做病理活检了。2. 结论里出现“炎”,包括结肠炎、缺血肠炎、溃疡肠炎等,可消化内科就诊药物治疗。3. 结论里出现“息肉”:关键大小(注意单位是mm毫米,还是cm厘米),数目,形态有无蒂,有几个,具体位置等。如果息肉大于10mm,无蒂或亚蒂,且质脆易出血要引起重视,密切注意活检的病理报告。4. 结论里出现“肿物”“灶”“占位”“MT”“K”“CA”甚至癌:首先考虑是肠癌,属于恶性,要注意位置在哪(注意看离肛缘多少距离),是否只有一个肿瘤?是否还有其他息肉?肠管有无狭窄?肠镜是否能通过?(如果肠镜已不能通过,容易出现肠梗阻,后续饮食注意无渣少渣),及时请结直肠外科医生就诊分析(具体见“刚被确诊大肠癌,是否可以直接手术”一文)。5. 其他:包括脂肪瘤、黑变病、LST(侧向发育息肉)等基本是良性病变。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首先要保证根治性切除,TME的质量;其次是自主神经的保护;最后是尽量保留括约肌功能。受邀长海国际肛肠外科周大会讲课,分享机器人保肛手术的经验及技巧,微创精准保功能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总访问量 3,009,947次
在线服务患者 11,515位
直播义诊 8次
科普文章 111篇
年度好大夫 1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