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及时添加辅食辅食添加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添加的营养素弥补单纯奶制品的不足,促进孩子健康生长;二是训练孩子胃肠道功能、咀嚼等生理功能。其中,第一条非常重要。所以,最早添加的辅食应该与孩子生长到4-6个月营养素需求有关。比如:应添加富含铁的辅食。 所以,满4个月后应给孩子添加富含铁的米粉及蔬菜泥等。这些食物不仅容易消化,还具有比较好的味道和形状。米粉只是基础,其中可以添加菜泥、肉泥、肉汤等,但是注意不要添加过多的调味品。 至于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那一定等到孩子的磨牙长出后。否则,咀嚼很难完成。 辅食添加的顺序添加辅食的原则应该是循序渐进。辅食添加量要循序渐进地增多。增加的指标是孩子的接受情况,而不是家长的主观意图。 1、满4个月后,最好的起始辅食应该是婴儿营养米粉(言外之意就是纯米粉)。婴儿营养米粉是最佳的第一辅食,其中已强化了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素,其它辅食所含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这样孩子就可获得比较均衡的营养素,而且胃肠负担也不会过重。建议:选用雀巢、嘉宝、亨氏的婴儿营养米粉。 米粉最好白天喂奶前添加,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两勺干粉(奶粉罐内的小勺),用温水和成糊状,喂奶前用小勺喂给婴儿。每次米粉喂完后,立即用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奶瓶喂饱孩子。家长必须记住,每次进食都要让孩子吃饱,使孩子的进食规律不会形成少量多餐的习惯。在孩子吃辅食后,再给孩子提供奶,直到孩子不喝为止。当然如果孩子吃辅食后,不再喝奶,就说明孩子已经吃饱。孩子耐受这个量后,可逐渐增加米粉。 2、孩子6个月后,米粉内可加入一些蔬菜泥。(大约孩子能够耐受米粉2-3周后,可以加上少许菜泥。) 3、7-8个月后可开始加蛋黄、肉泥。鱼汤应该再晚些,以防过敏。 4、大约孩子10个月时可以进行两顿完全辅食喂养。 辅食添加的时间辅食开始添加时间应为满4-6月间,应该最早从满4个月(也就是第5个月)开始。即使母乳非常充足,满6个月也要开始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过早容易造成过敏、排便异常等问题。希望家长相信自己母乳的营养足够孩子享用至少4-6个月。 注意:4-6个月为辅食添加适应阶段。言外之意,不要过于强求孩子必须进食量。鼓励孩子对饮食产生兴趣,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 婴儿第一辅食不再是鸡蛋黄婴儿第一辅食不再是鸡蛋黄? 富含铁的鸡蛋黄成为最佳选择,其实是过去的说法。现在比较容易易于孩子吸收,且富含铁的辅食应该是婴儿营养米粉。由于,鸡蛋黄中除了含铁外,还含有一些大分子蛋白质,会导致孩子吸收消化上出现问题,比如便秘等。再者,蛋黄的味道平平,形状干涩,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孩子不爱吃鸡蛋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与鸡蛋黄相比,水果或蔬菜泥的味道和形状都容易被孩子接受。蛋黄已经不再是婴儿第一辅食了,目前的婴儿营养米粉才是。因为其中所含营养成分比蛋黄强,而可能出现过敏、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机会却比蛋黄小的多。即使这样,我们也建议孩子满4-6个月才需添加辅食 湿疹宝宝的辅食添加注意事项1岁之内的孩子,特别是目前已有湿疹的孩子不应添加牛奶和相关食品;鸡蛋蛋白;带壳的海鲜;大豆/花生等容易引发孩子过敏的食物。 湿疹的孩子要晚些(至少8个月)开始尝试蛋黄。如果蛋黄不耐受,就要坚决停掉。黄豆浆不能给1岁以内的孩子喝,这样可能会加重过敏——湿疹。 孩子的辅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种,这样有助于湿疹的控制。 如何添加果汁,菜汁,菜泥果汁含有很好的营养,但是喝惯果汁的孩子很难接受白水,这样不利于口腔的清洁。建议孩子满4个月后添加果泥。将果汁换为果泥,鼓励孩子喝白水。诱导孩子喝水,可没有“饥渴疗法”。利用一切机会给孩子喝白水就可以了。(鲜榨的苹果水有些浓,应该加些水才好。鲜榨的胡萝卜水没有什么营养。因为胡萝卜素需要通过油质作为媒介才可吸收。建议:将胡萝卜切成大块,在热油中适当煸炒,再放入蒸锅内蒸成泥状。作为辅食的一部分喂给孩子。) 果泥在两餐之间添加。果泥最好不要与辅食混合,在两餐之间喂养。水果泥应该在两餐之间添加。选择的水果味道不要太重,以免造成孩子对味觉的依赖,出现厌奶和米粉。4个月的孩子可以吃果泥。 菜水的营养价值甚微,主要是蔬菜的色素。我不认为有必要添加。同样添加辅食后可考虑添加菜泥。
湿疹是怎么回事?湿疹是一种剧烈瘙痒的皮肤炎症,很多孩子都发生过不止一次的湿疹,由于瘙痒引起的搔抓会导致皮肤损伤和感染,常引起患儿的不适和家长的恐慌。特应性皮炎是湿疹的常见原因,主要引起皮肤的红斑、瘙痒、发热、疼痛、甚至是小水泡。 研究认为湿疹有遗传倾向,大约一半的湿疹儿童可能存在干草热或哮喘,湿疹患儿的家庭成员常有干草热、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湿疹本身并不是过敏,但是过敏反应能诱导湿疹发生,一些环境因素能诱发湿疹。大约10%-20%的儿童患有湿疹,典型症状多出现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并在5岁前改善。 湿疹的临床表现湿疹的症状在早期变化很大,在2-6个月的儿童,湿疹主要表现为面颊、前额、头部的瘙痒、干燥、红斑和小水泡。皮疹可扩大到胳膊、腿部和躯干,在受影响区域可能出现皮损,也可以发生在肘弯、腘窝或脚踝与背部,炎症减轻后可出现结痂、鳞屑和脱皮。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一般皮疹结痂较重,皮肤干燥和瘙痒也更严重,这些症状会随着周期性的发作而加重或改善。患者通常认为搔抓会减轻瘙痒症状,然而搔抓反而会加重瘙痒,甚至导致皮肤增厚和色素沉着。因此常将湿疹叫做“瘙痒性皮疹”,而不是“皮疹性瘙痒”。 湿疹的治疗湿疹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每日两次涂患处。外用激素种类较多,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激素制剂,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原则上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全身性激素治疗,对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减量。其他的处方药包括抗组胺药控制瘙痒、口服或外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继发性感染。年龄较大的儿童也可以考虑紫外线疗法,但6岁以下儿童应避免全身紫外线治疗。 湿疹的预防?有人认为,既然湿疹是遗传因素所致,没有办法进行预防。然而,特异的诱发因素能够加重湿疹症状,因此,避免诱发因素能够预防和改善症状的反复发作。可能的诱发因素包括,花粉、霉菌、灰尘、动物皮毛、冷空气、皮肤太干燥、肥皂和去污剂、人造纤维、某些护肤品、香水、烟草烟雾、食物(如鸡蛋、大豆、坚果)、心理压力、炎热和汗液。同时,防止搔抓也能预防皮疹的恶化和皮损的发生 湿疹的饮食行为禁忌要想预防好湿疹皮肤病就应尽量避免可能的致病因素,夏季要勤换衣,特别是儿童应穿着宽松,避免精神紧张、过劳,少食辛辣、海鲜,花生等坚果勿饮酒、咖啡、浓茶等,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 纤等制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各种潜在疾病。具体注意以下食物 一、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二、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 三、种子类食品,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 四、海产类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 五、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六、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食的某些壳类果实,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等; 七、某些富含细菌的食品,如死鱼、死虾、死螃蟹以及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 本文系曹飞跃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几天深圳的十一个月大的小侄回家探亲,在路上突然高烧,体温一直在39一40度之间,无流涕咳嗽气促等症状,精神吸奶尚可,血常规也正常,第一天我仔细看了喉咙,稍微充血,无疱疹,心肺听诊无异常,我当时就考虑幼儿急疹可能,给开了抗病毒口服液和小儿退热糖浆口服,第二天仍有一直高热不退,但精神尚可,我一直鼓励他们坚持三天,幼儿急诊会高热3一5天,用各种方法包括服布洛芬,退热栓塞肛,额上贴退热帖,洗温水澡,体温一直不降,侄儿又出现腹泻症状,解水渣样便,1天数次,大便化验亦无异常,深夜弟弟和弟妹又抱小孩去医院看急诊,第三天早上实在忍不住了,弟妹坚决去打针了,实在扛不住了,我说那还是抽血化验支原体,EV一71,心肌酶,CRP,看结果怎么样再说,结果CRP95,非常高,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第三天输抗生素治疗,当天晚上温度下降,第四天再巩固一天,体温完全降至正常,晚上小侄全身出一身玫瑰疹,后不痛不痒,二天后完全消失,没留疤痕,回顾整个病程再确定 诊断,小侄患的病还是幼儿急诊 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它的别名有很多,婴儿玫瑰疹、奶疹、假麻疹、臊疹子等。 幼儿急疹的几个显著特点典型特点一:6~18个月的宝宝最容易得 典型特点二:出其不意,突然高烧 典型特点三:烧退疹出,高热3一5天后热退疹出 典型特点四:疹子不疼不痒,不留疤痕 何时去医院?得了幼儿急疹的宝宝,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护理就可以,更不要乱用抗生素,但是大多数妈妈都是被开始的发烧吓着了,而且无法判断是不是幼儿急疹,所以很着急的抱着发烧的宝宝去医院检查。而医生通常会建议宝宝发烧24小时后再到医院检查,这样才能化验出是哪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果是6月一2岁的宝宝,突然高热,一般情况好,血液化验无细菌感染征象,那就考虑幼儿急疹可能。
总访问量 1,747,418次
在线服务患者 2,533位
科普文章 16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