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亮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耳鼻喉王士礼
主任医师 教授
3.5
耳鼻喉张浩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耳鼻喉郎军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耳鼻喉梅玲
主治医师
3.4
耳鼻喉蔡昌枰
主任医师
3.4
耳鼻喉陈学明
主任医师
3.4
耳鼻喉叶燕芬
主任医师 教授
3.3
耳鼻喉孟昕君
副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王俊
副主任医师
3.3
何刚迅
副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何士方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耳鼻喉吴继昌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孙星梅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胡海霞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叶斌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陈旎珺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胡原
主治医师 讲师
3.2
耳鼻喉施知泓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单雅敏
主治医师
3.2
杨晨
主治医师 助教
3.2
耳鼻喉徐菁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汪姬婵
3.2
耳鼻喉范翠
医师
3.2
耳鼻喉王全
医师
3.2
对于腮腺肿瘤,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团队经过数千病例的探索,建立了3个关于腮腺肿瘤手术的瑞金经验,与其他手术团队相比,使得患者能够去除肿瘤、保护脸部颜值、减少术后不适。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例典型腮腺肿瘤病例来看看3个瑞金经验的优势。叶斌主治医师门诊:周一、周三:咽喉及头颈肿块专病门诊向明亮主任医师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最近,32岁的美女小佳(化名)遇到了烦心事,在化妆时无意间摸到自己的右脸旁、耳朵下方有个“鸡蛋大小”肿块,不痛不红,以前也从来注意过。于是,小佳赶紧预约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向明亮主任医师,进行了面诊和检查。B超及影像学提示:右侧腮腺肿块考虑多形性腺瘤。鉴于肿块逐渐长大的倾向和恶性可能,小佳在今年8月份在瑞金医院进行了右侧腮腺肿瘤切除术+局部肌瓣修复术。术后3天小佳顺利出院了,复诊时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其实,是有了关于腮腺肿瘤的3大瑞金经验护驾,才使得小佳的花容月貌没有损失。做手术,首先就是切开皮肤,然后找到肿瘤,保留重要组织结构,切除肿瘤。而腮腺手术,因腮腺位于侧面部,尤其需注意切口及术后疤痕对患者颜值的影响。常规的腮腺手术切口是“S”型切口,即从耳廓基部自然皮纹向下至耳垂下,向后上达乳突,再弧形转折下行绕过下颌角,沿下颌骨下缘约2cm处向前延伸。瑞金医师团队在大量手术病例的基础上,丰富的经验加上循序渐进的临床思考,从最早的腮腺大“S”形切口入路完成腮腺肿瘤切除术,逐渐优化为颌后切口、耳前小切口、小“s”形切口等手术切口设计完成此手术。现阶段,针对肿瘤在腮腺区域的不同位置,已经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小切口完成手术,手术创伤小,不损伤患者的颜值。有些患者的腮腺肿瘤较大或者位置深,需要切除的腮腺组织过多导致侧面的组织缺损,导致两侧面部凹陷、不对称,影响患者的美容,会带来一定的心理阴影。因此,我们设计了腮腺区的胸锁乳突肌瓣进行术区缺损的修复,一方面避免了术后“进食出汗综合征”的出现,同时又避免了术区凹陷,保证了两侧面部的对称,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美观及生活质量。腮腺手术常规术后是需要加压包扎的,为什么呢?因为腮腺属于唾液腺,分泌大量唾液来达到润滑口腔和促进消化的作用。切除腮腺肿瘤后,会保留残余腮腺组织,但其仍具有分泌唾液的功能。那么当术后不加压包扎时,残余的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积聚在伤口中,就会形成涎瘘(即唾液积累),会继发伤口感染等情况。我们通过术中对残余腮腺组织进行肌瓣的覆盖和创面的仔细结扎,相当于在伤口内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加压层,因此,手术切口只需一张医用敷贴覆盖即可,避免了术后的五花大绑,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有腮腺肿瘤手术的瑞金3经验加持,对于患有腮腺肿瘤的病友,可以既保护好自己的颜值,又能术后舒适。不必为耳朵下方长了个肿块,而担心忧虑了。
术后随访鼻内窥镜手术后的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是鼻内窥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般在出院后的7-10天,手术医生会让患者在门诊进行第一次的随访复诊,以后酌情每3-4周一次直到黏膜的上皮化,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6个月。绝大多数的病患经过3-6个月的随访复诊都可获得满意的结局。极少数病变严重者、息肉复发曾经历多次手术者、有明显变应性因素者,往往术后病情会有反复,这类病人即所谓的难治性鼻窦炎,需长期随访管理。出院用药及术腔冲洗常用的出院带药主要有:①鼻用类固醇喷雾剂:一般在出院后一周,第一次复诊后手术医生会让患者开始应用鼻用类固醇喷雾剂,一般需连续使用3-6个月。②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片:如强的松或地塞米松,晨起顿服,具体用量及用法请根据医嘱用药。③粘液促排剂:如切诺,沐舒坦等。④口服抗生素:具体用量及用法请根据医嘱用药。出院后另一重要事项为鼻腔冲洗,术后应坚持每天鼻腔冲洗,一天3次(如上班中午冲洗不方便,每天早晚两次冲洗必须要做到),至少持续3个月。鼻内镜术后由于术腔黏膜水肿,并有伪膜形成,窦口、鼻道等处会有许多血性和黏性分泌物,血块血痂堆积。这些物质如不及时清理将影响鼻腔通气功能,影响窦口的引流及黏膜的恢复,时间过久将造成术腔粘连,窦口封闭以至术后复发。术后应用鼻腔冲洗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粘膜水肿、痂皮形成等不良反应,有助于术腔的早日恢复。鼻腔冲洗器及冲洗液的配制鼻腔冲洗器可在医院的商店里购买,出院前床位负责医生会教会患者如何冲洗鼻腔的。出院后的冲洗液(高渗盐水)可以购买专用的盐包冲调,也可自行调配,建议自行配制,方法简单经济实惠:在500毫升水(普通自来水即可)里加入浅平的1汤匙(普通喝汤的瓷汤匙)食用盐(最好选用无碘盐),或1.25升可口可乐瓶量的水里放约2汤匙食用盐,水和盐配好后煮沸(注意一点要煮沸),让其自行冷却,每天煮沸够一天使用的盐水量备用。
鼻内窥镜手术不同于以往的根治性手术,它强调 “功能性”原则,即手术在彻底切除清理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及鼻窦黏膜。手术后,被保留下来的病变黏膜的功能恢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会有大量的血痂形成,囊泡样改变,黏膜水肿和肉芽生长等,若没有及时的清理,不仅会影响和延缓术腔的愈合过程,发生术后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手术仅仅是治疗疾病整体步骤的开始阶段和关键阶段,术后的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则是鼻内窥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术后1-2周内术腔内的渗血粘液、分泌物及纤维素渗出,在术腔创面凝固成干痂,需及时予以清理,保持术腔清洁,而术后2-8周内是术腔囊泡形成,发生粘连的阶段,也需及时的进行处理。因此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复诊,直到术腔上皮化。一般在出院后的7-10天,手术医生会让患者在门诊进行第一次的随访复诊,以后酌情每3-4周一次直到黏膜的上皮化,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6个月。绝大多数的病患经过3-6个月的随访复诊都可获得满意的结局。极少数病变严重者、息肉复发曾经历多次手术者、有明显变应性因素者,往往术后病情会有反复,这类病人即所谓的难治性鼻窦炎,需长期随访管理。
总访问量 9,057,469次
在线服务患者 9,033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66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