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上海长征医院

急诊、重症医学科

科室介绍

现收录科室医生15名,其中3位正高级专家、7位副高级专家,现已有7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帮助了168位患者,获得20次患者好评。  1987年建科,9张ICU床,9张普通床。1999年批准为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批准为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2005年批准为上海市急救医学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上海市急危重症护理培训示范基地,2010年成为上海市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1988年被批准为硕士点,2003年成为急诊医学博士点   科室状况:现有床位98张,监护仪56台,呼吸机36台。现有各级医护技人员160名,其中高级职务10名。设有①急诊抢救(绿色通道),②急诊病房(留观)和临时输液,③急救科病房(ICU和普通床)等。 教学培养:急救科除完成本科教学任务外,还培养硕士研究生 名,博士研究生 名;接收国内外进修医师和护理骨干700余名,有200余名成为科室主任和骨干。历届主任:历任主任:陈长策(1987.6~1992.6)、景炳文(1992.6~1995.9)、杨兴易(1995.9~2006.6)、林兆奋(2006.6~)历任副主任:景炳文(1987.6~1992.6)、李萍(1992.6~1993.6)、周呈文(1991.6~1997.6)、杨兴易(1992.10~1995.9)、王家林(1997.6~1999.6)、陈学云(1995.6~1999.6)、赵良(1999.6~2010.6)、单红卫(2006.6~)、李文放(2010.6~)医疗特色:1、急危重伤病救治一体化:我科率先形成急诊抢救—ICU综合救治—康复一体化学科运行体制。 2、急诊和ICU建设规范化:2004年第一版“上海市急诊和ICU质控标准”,2011年新版质控标准开始施行。 3、诊疗与监护技术系列化:危重患者氧代谢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国内ICU率先开展此项技术,已开展3258例,其中休克血流动力学和氧代动力学监测450例,抢救成率达87%。该技术教学录象已经作为国家卫生部“十五”规划品种。多发伤综合救治:近5年院内成功救治多发伤1600余例,成功率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 达到89.2%。中西医结合防治MODS/MOF:近5年共救治MODS 508例,成功率82.5%,3个以上脏器衰竭抢救成功率31.6%;中药大黄治疗胃肠功能不全患者1673例,治愈率66.3%,降低了MODS发生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床旁血液净化技术治疗SIRS、MODS已成为常规。心肺脑复苏临床救治:我科在国内率先由急救科医生完全承担紧急人工气道建立(包括逆行气管插管技术、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机械通气技术、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等,并熟练应用于复苏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抢救时间院内心肺复苏,院内心肺复苏成功率48%(226例),其中脑复苏成功率9%(21例)。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人工气道授权专利2项。 PCT、内毒素、sevacon、sevadi、seristin在严重感染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已开展800余例。近5年开展了纤支镜肺泡灌洗、胃黏膜pH监测以及PiCCO技术在ICU容量和血管通透性监测应用等。
打开App收藏
去收藏

科室公告

官方暂无公告。

本页面信息由好大夫在线负责更新,对真实性负责。

科室医生

15位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好评墙 1

查看全部
选择疾病
  • 急诊、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