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如何认识我们的失眠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人的一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睡眠和水、食物、空气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所需的睡眠时间在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婴儿最多,老年人最少,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间每天大约为7到8个小时,而青少年时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至少为9个小时。但由于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同,很难以睡眠时间总长度作为衡量睡眠质量高低的标准。因此,只要保证每天一定的睡眠时间,同时在醒后可以感到体力与精力的充分恢复,不影响第二天白天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即可,不必过分追求是否达到了所谓的8小时或9小时睡眠总时间。但是现在年轻人由于白天工作压力大,神经过于紧张,或者夜生活丰富多彩,K歌泡吧、打牌上网,到睡觉的时候心情怎么也放松不了;老年人由于生理需要的减少、身体疾病的不适,容易引起入睡困难或易惊醒,因此失眠是一件让人很痛苦的事情。我们把每周内至少有三个晚上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伴随白天的苦恼或影响社会功能称之为失眠。如果人们在平常生活当中偶尔间断数天或者仅仅只有一天睡不好觉,并不能算是失眠症,一般通过对日常生活习惯的调节,睡眠能自行恢复正常。只有因较长时间出现失眠,经过长期的睡眠时间不正常,并且白天身体有不适感,那么才能称之为失眠症状。如果失眠持续3个月以上不缓解则是慢性失眠,慢性失眠的患者需要接受医疗干预。失眠的治疗主要有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个方面。对因治疗就是我们要在医生帮助下找到失眠的原因,即原发病,原发病治疗好了,失眠自然也就改善了,比如,如果失眠的原发病是抑郁症,经过抗抑郁治疗,患者情绪改善了,睡眠也就随之改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改变睡眠行为方式的认知行为治疗两个方面。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安定类安眠药(如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和非安定类安眠药(如佐匹克隆、唑吡坦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如米氮平、喹硫平等。因为这些药物各有特点,所以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忌自行乱服药。关于安眠药的使用,我们要知道使用原则,那就是:“按需、间断服药”。“按需”有两层含义,一是如果确实需要服用,那就服用,千万不要因为担心药物副反应而强忍着失眠的痛苦;二是如果睡眠已经改善,不再需要安眠药,则减少甚至停止安眠药的使用。“间断”服药是指不要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安眠药,因为安眠药如果长期连续服用,很容易出现耐受、依赖等。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种:1、养成良好睡眠习惯:规律运动,每周坚持5次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避免睡前两小时内剧烈运动;控制咖啡、茶的摄入量,并在睡觉前的至少8小时内避免饮用;不要借助饮酒来催眠;晚饭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或过饥;睡前避免进行过度兴奋的活动,如看动作电影、听摇滚音乐、参加辩论等。2、认知调整:用睡眠的相关知识,对失眠的朋友进行解释、指导,使其更加了解睡眠,减少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与恐惧焦虑心理,在根本上打破一个因为失眠而焦虑,越焦虑越失眠的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3、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主要是进行放松训练,放松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更好更快的进入到睡眠之中。 4、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应用一定的催眠技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用积极的暗示控制病人心身状态和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正性意念来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意念。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以便于在发现被失眠困扰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对待失眠,并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寻找专业的医疗机构咨询及治疗,避免带来更大的危害。
胡邵仑 主治医师 邵阳市脑科医院 心理咨询中心1349人已读 - 家庭,精神病人康复路上的温暖港湾
在邵阳市脑科医院从事精神科工作十余年,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我深刻意识到:即便同样是精神疾病,康复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而家庭在其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毫不夸张地说,家庭,就是精神病人康复路上的温暖港湾。我曾遇到过一位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觉得生活毫无希望,情绪低落至极。还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会出现怪异的想法,行为举止也十分异常,常常自言自语,仿佛在和不存在的人对话。在这些患者最痛苦的时刻,家人的陪伴和理解成为了他们最坚实的依靠。我记得有一次,一位患者陷入幻觉,惊恐地大喊大叫,说看到了可怕的东西。他的家人紧紧地抱住他,轻声安慰,那一幕让我深受触动。家人的安慰和拥抱,就像一束光,穿透了患者内心的恐惧,让他们感受到真实与安全。家人耐心倾听患者那些旁人难以理解的话语,接纳他们的怪异行为,让患者知道,即便患病,他们依然被家人深深地关爱着。这种关爱,极大地激发了患者与精神疾病顽强抗争的勇气。在督促患者服药这件事上,家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精神病治疗往往需要长期按时服药,可患者受病情影响,常常忘记吃药或者抗拒服药。有位患者的家属,为了让患者按时服药,专门设置了提醒闹钟,还把服药的时间和剂量写在纸条上,贴在显眼的位置。每次服药时间一到,就耐心地劝说患者,把药递到他手中。对于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的患者,家人更是提前安排好时间,陪同前往。有一次,一位患者的家属为了不耽误复诊,特意请假,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在医院里,家属详细地向医生描述患者在家中的表现,这让医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从而调整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生活照料对于精神病患者同样重要,而家庭是提供这种照料的最佳场所。我见过一些患者,因为精神疾病,日常生活变得一团糟,不懂得打理个人卫生,作息也毫无规律。这时,家人的细心照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会提醒患者按时洗漱、吃饭,督促他们早睡早起。在饮食上,家人精心准备营养均衡的饭菜,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这对病情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当患者病情慢慢平稳,进入康复阶段,家人的支持更是无可比拟。有一位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家人鼓励他参加小区的活动。一开始,患者很抗拒,但家人没有放弃,每天陪着他去小区散步,慢慢地,患者开始和邻居聊天,脸上也有了笑容。家人还会根据患者的兴趣,陪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影、打羽毛球。有个热爱音乐的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重新拿起了乐器,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在患者开始找工作或者学习时,家人给予的信任和鼓励,能让患者更有信心去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家庭是精神病患者最亲近的依靠,从情感支持、治疗监督、生活照料到康复陪伴,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家人的付出。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环境,是精神病患者走向康复的重要保障,能帮助他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高海宇 主任医师 邵阳市脑科医院 精神科3人已读 - 社交恐惧症的日常:我不是高冷,我只是害怕开口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朋友聚会时,大家欢声笑语,他却独自坐在角落,默默刷着手机;同事热情打招呼,他只是简单回应,眼神闪躲,不敢多聊;在公司会议上,哪怕有好的想法,也不敢举手发言。这样的人,你可能以为他是性格高冷,不爱搭理人,其实,他很可能是被社交恐惧症困扰。 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障碍,在日常生活里还挺常见的,尤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患有社交恐惧症的病人在学校、职场、商场、社交聚会、公共演讲台等场所,往往会表现出脸红心跳、目光躲闪、手脚僵硬、呼吸急促、不敢开口说话,甚至想立刻躲起来或逃离,他们担心自己会出丑、被人嘲笑、被批评指责,这种担心不是一般的小紧张,而是非常强烈,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生活。 社交恐惧症在生活里有哪些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逃避社交。能不参加的社交活动,绝对不参加。就算被迫参加,也是想尽办法早点离开。比如同学邀请聚餐,心里就开始犯嘀咕,找各种借口推脱:“哎呀,我那天有事,实在去不了。”就算勉强去了,也是一到就盼着散场。 在交流的时候,他们的紧张也特别明显。和人说话,脸一下子就红了,额头直冒汗,心跳得像敲鼓,声音也不自觉地发抖。简单的对话,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大考。心里一直在想:“我说的话会不会很傻?他会不会觉得我很无聊?”有时候,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就是不敢说出口。 还有,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特别在意,总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说错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没做好,就会一直纠结,反复在脑海里回放当时的场景,责怪自己怎么这么笨。 那好好的,怎么会患社交恐惧症呢?原因有不少。从遗传角度来说,如果家里长辈有焦虑症之类的精神问题,那后代得社交恐惧症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成长环境也很重要。小时候被同学欺负、被老师批评,或者家庭氛围不好,缺少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些不好的经历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慢慢让人害怕社交。另外,有的人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对别人的看法太敏感,总觉得自己在社交场合会出丑,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社交恐惧。 患了社交恐惧症,难道就没办法了吗?当然不是。首先,别害怕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找心理治疗师,他们会用专业的心理治疗,帮你找出那些让你害怕社交的想法,然后教你怎么改变这些想法,学会一些应对社交恐惧的小窍门。要是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去看精神科医生,吃点药来缓解焦虑。 自己平时也能做些调整。比如,从一些小事开始,慢慢挑战自己。先试着和熟悉的人多聊聊天,再逐渐扩大社交圈子。感到紧张时,可以试着做深呼吸、放松肌肉、喝点温水,心里给自己打气,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实在不行就先离开一会儿,同时要告诉自己紧张很正常,别把社交看得太可怕,还可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就算说错话也没关系。” 社交恐惧症虽然会给生活带来很多困扰,但只要勇敢面对,积极想办法解决,就一定能慢慢克服,重新享受与人交往的快乐。
高海宇 主任医师 邵阳市脑科医院 精神科6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在学校被霸凌未得到及时的干预,目前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已转入新学校需要做心理上的引导及认知疗法总交流次数6已给处置建议
- 持续服用药物5个月 因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截止这次被初步诊断为躁狂发作,回忆... 如何继续分析情况,控制病情总交流次数9已给处置建议
- 服药后嗜睡 患者因有躁狂症状从4月10起服用:启维牌喹硫平片,从每天1颗... 是否需要调整用药?以及后续用药方案……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睡眠障碍,行为举止异常 患者从过年左右(2024.2.9)就开始严重失眠,每天睡眠2... 初步诊断,及如何控制病情总交流次数19已给处置建议
- 失眠 最近一周处于失眠状态,一天最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入睡困难,又... 会不会是抑郁症,或者有什么解决方法吗总交流次数6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湖南省 第141名
总访问量 198,868次
在线服务患者 150位
科普文章 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