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专家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面色蜡黄身体弱,失眠困扰半年多,竟是内分泌的事!12元解决了!
2019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理 和谐社会,我行动! 辽沈名医健康平台特联合沈阳市安宁医院,推出“健康心理和谐社会,我行动”系列访谈,本篇为第4期。 访谈嘉宾:沈阳市安宁医院心理三科主任关泽滨 访谈话题:失眠的科学诊疗 一天,门诊走进一位衣着淡雅、谈吐斯文、但又面色偏黄、身体瘦弱的李女士,进诊室问好后,她讲述了自己的问题…… 原来,困扰这位女士的是近半年来晚上睡眠逐渐不好,失眠日趋严重。随之而来的身边渐感不适,疲乏,看了几家医院都未查出明显的躯体疾病建议看心理科。 一进诊室,她说—— 医生,开安眠药!多少钱都行! 经过详细的精神心理检查,李女士并没有明显的精神症状,也没查出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 那么到现在为止只能判断,李女士的身体不适可能是睡眠不好引起的。 那么睡眠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进一步交流发现,由于工作性质,李女士近一年白天一直工作在昏暗的房间里,闲暇时也不愿意出屋。 这样,原因就找到了:人体的睡眠质量好与坏与人体分泌的褪黑素有关。这种褪黑素能够抑制精神亢奋,控制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可使人安心入睡。 那么,怎样才能产生这种褪黑素? 原来,这种褪黑素只有在黑夜和昏暗中才能在大脑中分泌出来,白天阳光下会抑制分泌,形成昼夜节律。李女士的生活习惯,造成昼夜节律变化混乱,导致失眠。 最后我们建议李女士—— 暂时不需要服药,每天坚持2-3个小时的自然光照。 两周后,李女士带着鲜花和感谢信来医院。就这样,12元的诊查费解决了李女士的失眠,同时解决了身体的不适。 通过李女士的案例我们看到失眠引起了躯体不适,失眠对躯体有哪些危害: 1、长期失眠-白天功能障碍 2、还可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 3、促使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发作 4、还可导致糖耐量降低、使免疫力降低 5、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6、增加意外的发生等 失眠既然有这么多危害,我们怎么来识别失眠,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病? 根据 ICD-10, 失眠的定义: 主诉为入睡困难, 或是难以维持睡眠, 或是睡眠质量差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 3次并持续 1个月以上; 日夜专注于失眠, 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睡眠质量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激惹、困倦和抑郁等表现。 患了失眠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介绍一些通俗易懂,大部分人能做到的方法: 1 每天睡眠时间的多少取决于患者第二天的清醒状况; 2 每天早上或下午定期运动,但晚上入睡前不宜做剧烈运动。 3 限制饮酒,尤其是晚饭后; 4 避免茶和酒,尤其是在下午或晚上; 5 在晚上抽空处理在脑子里的问题或想法,至少在睡前1小时进行。 6 晚上不宜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但睡觉前吃少量食物可以帮助睡眠。 7 使卧室尽可能安静、暗淡,同时使卧室温度保持适合; 8 如果不能很快入睡,立即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去,做一些放松的活动,避免感到灰心; 9 如果在半夜醒来,不要看钟,继续转身睡觉; 10 定期起床; 11 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在晚上的睡意,也会减少自己想要睡的时间; 12 不用担心每天晚上睡几个小时,只要白天的警觉性和活动能力良好,说明已经睡够了时间。 其次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以下心理和物理治疗: 1.睡眠限制疗法 2.认知疗法 3.刺激控制疗法 4.放松疗法 5.矛盾意象疗法 6.重复的经颅磁刺激 7.生物反馈疗法 8.光照治疗等 9.中医治疗 最后就是药物治疗。建议在专业精神心理科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本期名医:关泽滨 沈阳市安宁医院 心理三科 科主任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国家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舒缓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精协精神健康促进与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心理康复协会委员会委员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 北方论坛辽宁省青年委员会委员 沈阳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从事精神、心理临床工作近20年。曾在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心、北大六院进修学习。曾多次参加“精神分析中高级班”“贝克认知治疗中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擅长:失眠、焦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成年、儿童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主攻方向: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参加参与省市多项科研课题,获一等奖一项。
关泽滨 主任医师 沈阳市安宁医院 心理咨询科1538人已读 - 孩子情绪不好怎么办?正确心理疏导是关键
小丽非常喜欢吃鸡翅,一次在家聚餐,因弟弟吃了盘子里的最后一个鸡翅,她也想吃,因此非常生气,用力推弟弟;小明在玩具店选了一个自己喜欢拼图游戏,回家后就开始玩拼图,因自觉拼图太难,不能完成而非常生气,将拼图摔了。像和小丽、小明这样情况的孩子很多。儿童时期在不同年龄段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情况,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情绪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见的影响因素有认识因素、气质类型、环境刺激等。一、认识因素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每个孩子在一定情境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就会引起不同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有一则寓言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两个口渴的人找到半杯水,快乐的人想:“啊,我终于找到水了!虽然眼下只有半杯水,,但千里之行妈于足下,有良好的开端,我一定还能找到更多的水,于是变得高兴起来;而苦恼的人则想:怎么只有半杯水,就这半杯水有什么用,一气之下他摔掉水杯,然后坐以待毙。由此不难看出,一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看你如何认识它、如何评价它,看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二、气质类型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强弱、快慢上,表现在隐显动作敏感或迟钝方面,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人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不同气质的儿童,情绪表现特点各不相同。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的情绪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健康和谐的氛围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譬如,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色彩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而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拥挤的人群常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灰蒙蒙的天空会使人感到压抑郁闷,而优美的田园风光,湖光山色则令人神采飞扬。而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儿童对情绪的表达还不成熟,因此会模仿家长的行为。父母喜怒无常的情绪产生的行为,会让孩子无法判断一件事的错与对,也会因为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态度,动摇了儿童对父母的信任。如果你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说明你的孩子存在严重的情绪问题:1、经常无理取闹,愤怒,情绪消极;2、容易发脾气,严重时还会打砸东西;3、有暴力倾向,喜欢打骂他人;4、经经常性离家出走,几天几夜不归;5、常常有不安,叛逆,自闭,焦虑情况。6、觉得处处不如别人,极度缺乏自信;7、性格内向,孤立自己,不同人交往;8、在意他人眼光,过于压抑,悲观,失望9、没主见,别人让干啥就干啥10拒绝说话和表达,只想自己一个人待着11情绪低落又爱哭,伴有焦虑失眠父母老师能够管控好孩子的情绪,是成为孩子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学习自我的情绪管理呢?一、教孩子认识情绪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感觉,这是管理自我情绪的第一步。知道现在是怎样的心情,才可能发现原因、思索如何处理。父母可以在自己或对方心情不好时,趁机引导孩子知道:“我生气了”、“嗯,现在我很紧张,心跳很快”、“妈妈好烦恼好担心”等等。有些游戏,如制作不同的情绪图卡、表情脸谱等都可以让孩子进一步学习,原来人的感觉有这么多种。二、教孩子学会讲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聊天,或适时问孩子:“你现在是什么感觉啊?”“你喜不喜欢?”“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等游戏教给孩子疏导情绪的方法。有时还可以通过交换日记、写纸条的方式说说高兴和不高兴的事。如此一来,孩子也就逐渐学会,如何用“讲道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三、教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一件在成人看来是芝麻绿豆大小的事,常常可以引发孩子十分强烈的情绪波动,甚至引起情绪的“海啸”,使孩子的表情、声调、手势和姿态发生变化。当孩子生气发飙或闷闷不乐时,大部分父母会做如下处理:1、你比他还暴,以暴制暴,把他压下去。2、威胁他,“你再闹我就不要你了!”3、妥协,“算了算了,闹得我头疼,全部都依你还不行吗?”4、放弃,“你自己闹吧,我不管你了”。这些都是错的,这些都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埋下“地雷”,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也因而动怒,既无法制止,也无法让孩子学会如何疏导不良情绪。建议父母做如下处理:1、“你现在情绪不对,我们不适合沟通,过一会你情绪恢复了再沟通。”2、开始沟通,“父母为什么不允许你那么做,你这样做的坏处是什么?”3、一旦与孩子谈定了就不再妥协父母还要懂得利用此机会,教孩子几招调节不良情绪的好方法,引导孩子适度发泄。1、教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怒气。研究证明,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较少,因为他们懂得以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于是容易被满足,而且当他们说出自己生气难过的原因时,不仅有助于情绪宣泄,也能获得他人的了解和安慰。父母可以在孩子生气、难过的时候,教导他们用语言而非肢体表达怒气。2、换个想法海阔天空。如果孩子陷入某种负面情绪里,通常是因为“想不开”,此时,父母可以带着他想些好事情,或引导他发现原来事情没有这么糟。孩子能够学习用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进一步也就可以用有创意的方式,自己想办法解决困境。3、放松心情玩一玩。压力经常是孩子心情不好的来源之一。可以教孩子做做伸展体操,或是用力画图、用力唱歌,让他体会这些“用力动作”对解除紧张情绪还是很有作用的。下回他就能有更多选择,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了。4、换个角度看自己:我真的很不错!当心情不好或遭遇挫折的时候,孩子很容易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看法,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劲,这时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他曾经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很好。让孩子时常记起自己成功的经验,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也更愿意去接受挑战。5、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因为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快乐的情绪。父母应该经常多鼓励、多赞美孩子,增强他们的独立性、进取心。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呈波浪式上升的。孩子的情绪发展也是如此。面对孩子情绪波动期的无理取闹和火爆脾气,爸爸妈妈要多理解他们,教给他们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果孩子情绪问题非常严重,就需要到专业的心理机构求助。拥有良好情绪、健康心态的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成功,这就需要我们尽早地关注孩子良好情绪的建立与培养,因为,培养、建立良好的情绪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何俊鹏 主任医师 沈阳市安宁医院 精神科407人已读 - 自杀风险的早期识别以及降低自杀风险的几个技巧
怎样才能对自杀很好的早期识别呢?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等 为了减少自杀的风险,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技巧和原则 1.常规询问和评估自杀观念和行为:注意运用沟通技巧; 2.注意澄清自杀的影响因素:家族自杀史、既往自杀史、心理-社会应激因素 3.制定防范措施并保证执行:做到知情告知:首先是关注抑郁。除了抑郁症和精神疾病外,负性生活事件,也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关注抑郁情绪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手段。 4.注意留陪,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积极治疗原因,比如急性应激事件或精神或心理疾病; 2)心理治疗:大多数人在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间挣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直接减少有自杀史的个体再次自杀的风险。 3)加强治疗联盟:安全监护措施(陪伴,安抚等手段)
关泽滨 主任医师 沈阳市安宁医院 心理咨询科2057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老人严重失眠 复诊,之前找您看过,回来按照你开的方子吃药这一年效果一直还可... 想gei一个治疗方案总交流次数14已给处置建议
- 患者:男 14岁 反复腹痛、头疼头晕 最后交流时间 03.31反复腹痛 头疼头晕 之前因为头痛头晕,恐惧陌生人看病服药,后面一直上学状态良好,... 问医生药物问题总交流次数5已给处置建议
- 最近由于失眠出现焦虑情绪 抗抑郁药物吃多久能控制住抑郁情绪 达到稳定 怎么治疗总交流次数4已给处置建议
- 双相情感障碍 非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心境障碍(双相)
心动过速
... 过于讨厌自己
拒绝正念冥想
请和我聊聊吧总交流次数86已给处置建议
- 心里压力大 学习压力大,产生负面情绪,现在学习没有动力,不自信,社恐! ... 您好大夫,请问孩子这种情况可以做心理治疗吗?您那里可以做心理治疗吗?总交流次数28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辽宁省 第120名
总访问量 437,896次
在线服务患者 841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