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峰
主任医师 教授
3.6
中医科梁蕴瑜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科王忠文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科李晓彦
主治医师
3.5
中医科邓海霞
副研究员
3.5
中医科郭新峰
副主任医师 研究员
3.5
中医科李俊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中医科陈慧贞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科张壮战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科郑俊煦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王雪玲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中医科杜建强
主任医师
3.3
中医科江耀广
主治医师
3.3
中医科冯天保
副主任医师 教授
3.3
中医科李小燕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科陈璐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科刘奇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科刘志英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中医科刘敏雯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中医科钟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曹兰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中医科戴兆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中医科孙良生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2
中医科黄鹂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杨荣源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古求知
主治医师 讲师
3.2
中医科张熹煜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朱海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刘云涛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赵英日
主任医师
3.2
朱珲莹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王永生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赵文翰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罗士针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周惠民
主任医师
3.2
中医肿瘤科周珂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中医科张桂芝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冯蓓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邓华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潘宗奇
副主任医师
3.2
孙玉芝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何庭辉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李成辉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蔡桦杨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高红霞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倪小佳
主治医师 副研究员
3.2
中医科欧阳博文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刘凌云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邓庆平
主治医师
3.2
中医科刘少南
主治医师 副研究员
3.2
上一次我们讲了胃息肉。结肠,也就是大肠,位于人体消化道的末端,它也是会长息肉的,而且发病率还不低呢。一项调查表明,健康中老年人群中肠息肉检出率超过1/3,其中50岁以上男性肠息肉的发生率接近50%。所以,我们建议,50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有人忧心忡忡地问,这50%有息肉的人,是不是都有问题呢。不是的。据统计,80%以上的息肉直径≤0.5cm,>1.0cm的不到5%。一般来说,息肉越大,越有可能恶变,直径>2.0cm的肠息肉癌变率达到了10%。而这些小息肉,发现时就可以及时切除,也就没有恶变的机会了。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家还记得上次我们讲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吗?肠息肉的病理型名字,跟胃息肉差不多,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一般来说,检出的息肉以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为最多。增生性息肉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为粘膜上皮过度增生,极少恶变;腺瘤性息肉呢,则要看它的病理类型了,请看:管状腺瘤:小于1%癌变率绒毛状腺瘤:癌变率10%~20%混合性腺瘤:癌变率10%~20%,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所以我们只需要记住: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需要特别重视。一般情况下,医生已经为你把它们切除掉了,但由于它们恶性程度比较高,有这两种息肉的人,一定要定期复查肠镜!以下的情况也要增加复查的频率:息肉直径大于1cm;或者病理报告上写着有“重度不典型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怎样预防息肉复发?首先要减少吸烟,因为研究发现,吸烟是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第二就是要控制体重,多做运动;如果您有糖尿病,要控制好血糖,因为糖尿病也是息肉发展的因素之一。第三呢,就是注意饮食,增加纤维性食物(蔬菜和水果)的比例。越来越多的高脂低纤维饮食方式,可能是结肠癌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传统饮食比西方饮食富含更多植物纤维,多进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结肠息肉的发生。饮食与结肠息肉西方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容易发生结肠息肉,而国内越来越多的高脂低纤维饮食方式可能是结肠癌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传统饮食比西方饮食富含更多植物纤维,多进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结肠息肉的发生。本文系曾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什么是息肉?息肉就是在人的空腔器官,比如胆囊、胃、肠道内壁表面生长出来的小肉坠样的东西。所以,胃息肉就是在胃肠道粘膜表面生长出来的小肉坠样的东西。胃息肉有哪几种?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这些都是一些病理学名词,我们只需要记住:腺瘤性息肉需要提高警惕,因为有可能恶变;增生性息肉有少部分(2%)有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其它两种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则不用太担心。除了胃息肉的病理类型,病理报告上有时还会注明有无不典型增生,它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如果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就要警惕了,一般这种情况要把息肉全部切除,以绝后患。另外,息肉的大小跟恶变率也有关系。比如说腺瘤性息肉,有研究资料显示,息肉直径<1.0cm的恶变率为1%-10%,直径>2cm的恶变率达40%以上。发现息肉是不是都要切除?在这一点上,有些医生认为,息肉其实没有必要都切除。比如增生性息肉,如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再结合中药治疗,也可以消除。治疗后注意复查胃镜就行。还有胃底腺息肉,这种息肉常常呈多发性,往往直径在2—3mm左右,表面粘膜光滑,色泽正常。这样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患者不适,也极少癌变。通常没有必要专门做胃镜下治疗。有些小的活检夹除就行了。不过,现在多数医生在胃镜发现息肉后,一般都会予以切除,特别是小的息肉。因为一些很小的息肉,单凭胃镜下的观察是很难区分它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胃息肉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如果是有恶变倾向的息肉,在它没有变成癌之前把它切掉,其实是一种幸运。所以,我还是建议有胃病家族史的人,即使没有什么症状,也抽空做一下胃镜检查。没有家族史的人,40岁以后也做一次胃镜检查。本文系曾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艾灸初次接触感觉有些复杂,其实,艾灸上手非常简单,而且无副作用,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艾灸不要被繁琐的穴位所困扰,下面根据不同的病种,介绍几个常用的养生穴位,具体穴位大家可以百度搜索一下,经常试灸这些穴位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1.妇女痛经:灸气海、关元。2.胎位不正:灸至阴。3.功能性子宫出血:灸隐白、大墩。4.视力下降:灸养老5.心动过速:灸足三里。6.气血不足、低血压头晕:灸百会。7.支气管哮喘:灸天突。8.网球肘:灸肘骨端压痛点。9.腱鞘炎:灸腕部桡骨痛点。10.单纯性腹胀:灸天枢。11.膝部半月板损伤,胸腰脊椎疼痛:均灸局部痛点。12.坐骨神经痛:灸秩边。13.牙痛:灸肩髃14.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灸中脘、天枢。15.睡眠多梦:灸大敦、隐白。
总访问量 9,949,493次
在线服务患者 7,545位
科普文章 2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