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婴幼儿大便颜色辨别
婴幼儿正常大便颜色 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1)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2)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3)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4)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1)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2)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哺乳期大便 (1)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 A、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B、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2)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 A、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B、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并不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大便呈绿色。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 4、吃辅食以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1)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米粉和香蕉泥之类的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宝宝吃辅食后的大便往往是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酱稠,但仍然是糊状 (2)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婴儿非正常大便情况 1 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2 妈妈肚子里的异常羊水: (1)B超显示妈妈腹中羊水浑浊,抽样显示有浊体。说明胎儿将胎便排在了羊水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儿缺氧窒息造成的。 (2)应对措施:定期检查,临产前关注胎儿异常胎动。 3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1)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 (2)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4 新生儿灰白便 (1)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2)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5 豆腐渣便 (1)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2)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6 蛋花汤样大便 (1)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2)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7 绿色稀便 (1)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2)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8 泡沫状便 (1)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2)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9 臭鸡蛋便 (1)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2)应对措施: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10 油性大便 (1)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2)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11 水便分离 (1)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2)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12 血便 (1)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2)应对措施: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13 便秘(羊便) (1)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2)应对措施: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是,就是便秘。 (3)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
黄涛 主治医师 永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6689人已读 - 流感频发,我们如何区分流感和感冒?
近日,话题#孩子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冲上热搜,进入秋冬季以来,流感频发,各大医院因为“流感”住院的患儿频频出现床位告急。据中国流感监测网络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南北方的流感显然仍处于高峰期,且阳性率较前两年升高。2024年第1周(2024年1月1日-2024年1月7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9.7%,低于前一周水平(10.2%),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3.4%、4.3%和3.6%)。(图1),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7.1%,高于前一周水平(6.7%),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2.5%、4.1%和2.9%)。有许多家长就诊时会询问:“流感和感冒症状那么像,都是发烧、流涕,我家孩子又没有接种流感疫苗,怎么区分呢?”【都是“感冒”,症状如何区分?】(1)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起病急,突然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3℃以上,部分达39-40℃),伴寒颤、头痛、肌肉痛、易疲劳、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以及咽喉痛、频繁干咳、鼻塞、流鼻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注:不是得了流感就会出现以上所有的症状,可能也会有单一或几种症状特别明显)。重症流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2)普通感冒的症状婴儿常见发热、流涕,其他表现包括易激怒、喂养困难、食欲下降、睡眠困难。对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其他表现可能有打喷嚏、头痛、声音嘶哑、咽喉痛等,腹泻和呕吐相对少见。普通感冒主要的并发症有急性中耳炎(病程某一时间出现中耳压力异常,需警惕,尤其是6-11月的孩子)、哮喘发作、鼻窦炎、细菌性肺炎(少见)、鼻出血、结膜炎、咽炎。读到这里,家长会觉得有些许复杂,无从分辨。其实,轻症流感和普通感冒的表现虽然大体相似,但有细微的区分,普通感冒往往引起低烧、流鼻涕、以及轻微少量的咳嗽,而流感的发热和全身症状通常会更明显。“发热更明显”好理解,许多家长都能感知到和平时感冒发热的区别,而所谓全身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当然,以上表述的症状是研究人员根据流行病数据总结出来的临床症状,我们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性,不能生搬硬套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如果家长出现任何拿不准的情况,可以尽早带孩子去找医生看看。【得了流感怎么办?】如果孩子得了流感,怎么办呢?如果只是轻症的话,经医生诊断开药后,家长可以在家护理,持续观察病情。具体的措施大体包括:1.适当卧床休息。孩子想玩、有精力玩我们也不用太拦着,注意在旁照看。2.摄入充足的液体。如果孩子平时就不爱喝水,更要多提醒他。3.使用加湿器,增大空气湿度,让孩子呼吸时更顺畅些。4.发热的同时精神状态差,可以给孩子服用适龄适量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减缓不适。 另外需要提醒我们的家长,不要给孩子吃一些乱七八糟的药或十全大补汤,或者撤掉孩子喜欢吃的食物、顿顿白粥。生病已经很难受了,咱们还是对孩子宽松些吧。 【密切关注孩子病情,警惕并发症】 家长在照看生病的孩子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病情的变化。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或病情明显加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1. 持续高热,咳嗽加重、咳痰量明显增加;2. 呼吸困难或胸痛;3. 口唇紫绀;4. 严重呕吐、腹泻;5. 出现脱水表现;6. 反应迟钝、嗜睡、惊厥;大多数患流感的孩子会在1-2周的时间内恢复,出现重症的情况其实不多。不过,如果孩子和你喊耳朵疼或者脸颊、额头不舒服(有压迫感),亦或是已经咳嗽发热2周以上,要警惕孩子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此外,还需提醒广大家长,能接种流感疫苗的,尽早完善疫苗的接种,接种疫苗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孩子不患流感,但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能减轻患儿感染流感后的症状,减少重症并发症的发生。
易迎晴 医师 永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141人已读 - 鱼肝油和维生素AD的区别
对妈妈们来说,宝宝的身体健康就是最珍贵的礼物,但同时对众多妈妈来说,为了宝宝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可谓劳心费神。目前很多妈妈把鱼肝油和维生素AD混为一谈。婴幼儿是维生素AD缺乏的高发阶段,需要日常进行预防性补充,而科学的方法非常重要! 维生素AD≠鱼肝油 你知道吗?鱼肝油为食品类,而普通的食品是不具备预防疾病的功效的,更不是专业医生所推荐的,传统的鱼肝油一般由鲨鱼等大鱼肝脏中提取,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和D,不但含量不符合营养推荐量,且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配比是10:1;因此,这种天然的鱼肝油并不适合婴幼儿服用,容易造成维生素A过量或维生素D不足问题。此外,由于近年来全球污染加重,位于生物链顶端的鲨鱼等大鱼体内也经常富集更多的重金属,因此鱼肝油也容易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而维生素AD不等同于一般的鱼肝油!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国药准字产品,多为预防性OTC(非处方药)药品,维生素AD的比例调整为更适合婴幼儿的3:1,且国家监管严格,剂量也有严格要求,可以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D缺乏症的功效,有效而安全。 我国的儿保医生更推荐宝宝服用预防性的药品——维生素AD制剂,无论是预防疾病的效果还是安全性方面,比鱼肝油更适合宝宝。 小小维生素AD 大大大作用 大家都知道维生素A和D都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须的微量营养素,但它们各自有着什么作用呢? 维生素A的轻度缺乏就会引起宝宝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这些孩子会表现为反复感冒、拉肚子,更严重的还会诱发肺炎;维生素A还有助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的修复,对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于感冒、腹泻等疾病的恢复。此外,维生素A在视觉发育和预防缺铁性贫血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D最让人熟知的作用就是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宝宝佝偻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夜惊,多汗,胸骨变形,如没有及时纠正,开始走路就会出现罗圈腿,这都是不可逆的骨骼变形;国内外对维生素D的研究越多,发现它与多种代谢性疾病有关,比如糖尿病、免疫力等。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决定着身体是否强壮的骨骼发育和抗病能力的免疫系统,都是需要维生素A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一起补充能够共同完成促进骨骼发育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体内产生1+1>2的效果。 维生素AD的安全预防量 由于我国有规定的维生素AD预防标准,特别是2013年还发布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对于儿童用药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意见:维生素AD剂的安全预防量是维生素AD的比例为3:1最佳,维生素A的安全有效剂量为每天1500-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为400-800国际单位,是最适合宝宝的预防剂量。 其次由于维生素AD性质不稳定,容易见光遇热分解,现在很多产品都采用了单剂量的胶囊型包装,但是有些厂家还采用了遮光技术,不是透明的胶囊更能保证稳定性,这样的产品更好一些。 最后,推荐选择大品牌更放心,因此即便是预防用药,也最好选择到正规药店购买国药准字的产品,而不是在母婴店购买食品类产品。
黄涛 主治医师 永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9846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这个星期一发高烧39.9度,周二九点没烧 周二就没发烧了,周三拉两次大便都是稀的,拉肚子。周四没拉稀,... 能否在线开药,目前已有阿莫西林,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这三种药。总交流次数5已开处方已给处置建议
- 宝宝流清涕 宝宝从昨天开始流清涕 无其他不适症状 鼻塞有时睡觉容易闷醒 ... 医药建议总交流次数17已给处置建议
- 哮喘 以下两种药一起用,会不会有影响?一种是治哮喘的,一种是治鼻炎... 以下两种药物,能不能同时用?总交流次数3已给处置建议
- 间断大便带血1周。 出生体重3910克,身长50厘米
出现 如何控制病情:请问宝宝接下来应该如何喂养呢?退回氨...总交流次数5已给处置建议
- 儿童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儿女,7岁,10天前无诱因出现头 目前有没有好的办法,是否要到门诊就诊,或者需要手术...总交流次数14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湖南省 第111名
总访问量 350,955次
在线服务患者 648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