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学又称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内科疾病的介入治疗:如肿瘤的化疗、血栓的溶栓,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相比,其优点在于: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仅可大大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提高疗效,还可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的全身副作用。 外科疾病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相对于外科治疗优点在于:①它无需开刀,无创口或仅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创伤小;②大部分患者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③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④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危重患者或者无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也能很好地治疗。介入治疗的主要诊疗项目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疾病:1.肝癌、肺癌、肝肺转移瘤、胆管癌、胰腺癌、妇科肿瘤等各类肿瘤的介入综合诊疗,包括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置管化疗、消融治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各脏器穿刺活检术等。2.各类恶性实体肿瘤消融技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冷冻消融、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等)。3.良性肿瘤及病变的栓塞治疗:如子宫肌瘤、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前列腺肥大、子宫腺肌症等。4.血管性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狭窄阻塞如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栓栓塞行疾病如门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等,各类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下肢静脉曲张,肝硬化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等。5.良、恶性梗阻性疾病:如食道癌、肺癌引起的食道、气管狭窄及食道-气管瘘,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以及移植术后出现的动脉、门脉、静脉、胆管狭窄等。6.各种出血性疾病:血管性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动脉性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动静脉瘘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肾出血,产后及肿瘤性大出血,顽固性鼻出血等。其中TIPS联合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是目前高难度先进介入技术,是守护肝硬化门脉高压大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防线。7.其他治疗:动脉药盒、静脉输液港植入,各种脓肿引流、囊肿硬化,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的脾动脉栓塞术,软组织及血管内异物取出,动静脉血管造影,肾上腺静脉采血,空肠营养管置入等。 其实,介入治疗的范围要远远大于上述的范围,还包括有心脏介入、神经介入等等,几乎涵盖我们人体的所有器官及系统。随着介入耗材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介入治疗正在以其疗效佳、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视及应用,也不断地给我们的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获益,相信介入治疗未来会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广大患者,我们介入医生重任在肩,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不负患者重托、不负时代使命!
靶向药物是中晚期肝癌治疗的基石,在不少患者身上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副反应,这个指导手册可以指导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对不良反应的管理,从而减轻副反应,提高用药的舒适性及延续性,最终转化到临床的生存获益。 不同的靶向药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其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个指导手册也同样可以为服用其他靶向药物的肝癌患者提供指导,包括索拉非尼、阿帕替尼、多纳非尼、瑞戈非尼等等。
经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科全体医务人员10余年的潜心努力,《门静脉海绵样变介入治疗技术与临床实践》于2020年11月出版了。全书共7章,52万字,通过分析我们收治的近300例患者,结合国内外文献,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发生、发展、临床治疗与预后情况。 CTPV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门脉高压性肝脏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多,困扰着患者及医务人员。我们创新性提出PTIPS技术,攻克了该病的介入技术难题,手术成功率由以往整体不足30%提高到95%以上,使该病由手术禁忌症变为适应症,使大部分的患者获得了治疗的机会。书中第一次提出了CTPV的介入放射学分型,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新的、通用的介入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技术方法,希望对有一定基础的广大介入医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所帮助。全书通过对37例不同类型CTPV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总结,为临床同行介入治疗该病提供了借鉴,同时对有类似疾病的患者了解本身病变的情况也有作用。 由于水平所限,术中欠妥和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大家批评指正,进一步完善,使更多CTPV患者受益。
总访问量 1,624,881次
在线服务患者 3,101位
科普文章 60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