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出现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并且常患有慢性疾病,容易罹患感染性疾病。如果不积极主动预防,会出现“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被动局面。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指出,老年人要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疫苗对保护老年人健康有什么作用?接种疫苗可以提高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感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流感疫苗:对于≥60岁老年人流感样疾病的预防效果:53%2.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对于≥60岁老年人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保护率:41.6%3.带状疱疹疫苗: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接种疫苗还可通过预防感染减缓老年人慢性病的进展,降低慢性病并发症导致不良结局的风险。带状疱疹会影响日常生活吗?带状疱疹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由潜伏在身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血清学证据显示,年龄≥50岁的成人中约99.5%曾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老年患者疼痛明显,,常剧烈难忍,且在皮疹消退后可持续数月或者更久。
进入三伏天,大家一出门往往热的一身汗。此时带状疱疹患者,往往更加难熬。带状疱疹这种被称为“比生孩子还痛”的疾病,也会频频发病于老年人群。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年龄逐渐增大或免疫力低下时,便再次激活的感染性皮肤病。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几乎都有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什么说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一项回顾性研究对26个国家的130项研究进行分析显示,50岁后带状疱疹风险急剧增加,不同国家之间带状疱疹年龄相关的发病率相似(≥60岁,6-8例/1000人年)另一项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周刊发布2017-2019年间宜昌市带状疱疹发病率的数据显示,带状疱疹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55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为10.13/1000人年所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罹患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更需要关注带状疱疹疾病。为什么慢病人群需要关注带状疱疹?以糖尿病患者为例,从研究数据来看: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84%;并且5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增加46%。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的原因有: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以及免疫反应。另外使用降糖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以及DPP-4抑制剂的使用,也会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意大利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显示:有基础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带状疱疹急性期及发病1个月时疼痛强度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研究显示有24%患者出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HbA1c>6.5%)血糖控制恶化,增加糖尿病管理难度,增加糖尿病患者医疗负担。此外,相较于无慢性疾病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41%,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34%,慢性肾病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29%,哮喘疾病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24%。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研究显示: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97.2%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有效保护20年,在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人群中,非活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安全性更高。权威机构/指南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老年失能核心信息》中明确建议老年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ADA糖尿病诊疗指南中强烈建议5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GRADE证据等级:1级)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哪里可以接种?可在当地社区医院咨询接种 刘玲玲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全科住培基地规培秘书,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事全科医学科临床工作5年,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
1、大家最关心问题之一:今年的流感病毒是哪一种?流感疫苗对此种病毒有效吗? 今年我们国家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两类,一类是三价疫苗,一类是四价疫苗。其中三价疫苗包含甲型H1N1、甲型H3N2 和B型Victoria三种毒株。四价疫苗,是我国首次批准上市的,除上述三种之外,增加了一个B型Yamagata系毒株,也就是去年冬春季成为流行的B型毒株。不论是三价疫苗还是四价疫苗,对人群中最常见的甲型H1N1、甲型H3N2 和B型Victoria三种流感病毒都有防护作用。 2、在接种时是选择三价疫苗还是四价疫苗? 三价疫苗适用于≧6月龄人群,其中6-35月龄适用0.25ml的剂型,≧36月龄以上的人群适用0.5ml的剂型。 ●四价疫苗适用于≧36月龄人群,为0.5ml的剂型。 3、患有慢性疾病到底能不能打疫苗? 慢性病指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需要长期护理的卧床病人等。 因此上述网友的这些情况原则上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是当慢性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比如哮喘患者,如果是哮喘急性发作,出现了呼吸困难、喘息的症状,应在急性发作症状恢复后,再接种流感疫苗。 另外得了普通感冒,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时,要等这些急性发作症状恢复后方可接种流感疫苗。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呼吸科及感染科的医务人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4、流感疫苗几月份打对流感预防最好? 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体内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而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保护,应当在当年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在10月底前未接种,那么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再重复接种。 5、流感疫苗安全吗?接种流感疫苗后有没有副作用 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如同其他医疗产品一样,流感疫苗也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接种流感疫苗常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全身反应有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并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我国原有的3价流感疫苗和新近上市的4价流感疫苗均为肌肉注射的灭活疫苗。4价流感疫苗和3价流感疫苗在安全性上没有差别,国产的流感疫苗和进口流感疫苗相比安全性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6、怀孕期什么时候接种合适?流感疫苗影响怀孕吗? 新版指南将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列为优先接种对象。所以,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另外接种流感疫苗是不会影响怀孕的。 7、哺乳期算禁忌证吗? 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 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症,不是禁忌证,但应特别注意。
总访问量 971,783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99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