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聊一聊“病从口入”的戊型肝炎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今年我们国家的肝炎日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增强公众健康意识,促进“肝炎”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的综合措施落实,将有效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从而消除肝炎的危害。炎炎夏日,小龙虾亦或毛蚶、花蛤等贝壳类海货一定收获了不少食客们的芳心。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要警惕食品安全。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聊一款“病从口入”的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戊型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在全世界性范围内流行,是我国的乙类法定传染病。它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是近年来我国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发病人数已超过曾经令上海人闻风丧胆的“甲肝”。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一般为11月至次年3月高发。 戊肝是怎么传播的呢?戊肝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最常见的就是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如:小龙虾、贝壳类海产品(毛蚶、花蛤等);或生食含戊肝病毒的动物内脏或肉制品,如:没有煮熟的猪肉、猪肝;以及在烹调过程中刀具、案板等厨具生熟不分,从而导致戊肝病毒污染蔬菜和水果引起食源性传播。此外,戊肝病毒也可以通过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感染戊肝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呢?戊肝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感染者可以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或临床表现轻微、肝功能转氨酶轻度异常,不太容易被发现。少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厌油、胃口差、全身皮肤发黄、尿色加深等症状。通常伴随肝功能转氨酶升高、戊肝抗体阳性以及戊肝RNA阳性。特别需要关注孕妇、慢性肝病患者和老年人这部分特殊群体,他们感染戊肝病毒后,可能会进展为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较高。 感染了戊肝,我该怎么办?急性戊肝多为自限性,感染者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发挥病毒清除功能,医生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就能好转。但孕妇、慢性肝病患者(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特别是已有肝硬化基础者)以及营养不良者、会有进展为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尤其需要关注。孕妇戊型肝炎患者容易发生出血、子痫或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可导致早产、流产和死胎。慢性戊肝感染多发生在免疫抑制人群中,主要包括器官移植(如:肝移植和肾移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接受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等,他们通常无法依靠自身免疫力在短期内将体内戊肝病毒清除干净,从而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急性戊型肝炎早期,可以视病情轻重程度选择居家或感染科住院隔离,解除隔离的时间应至少从发病开始计算满3周。在此期间,感染者的排泄物也应进行严格消毒。患者主要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饮酒、熬夜和劳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什么人容易感染戊肝?易感人群主要是畜牧和海产品养殖行业的食品加工人员、经常外出就餐者,以及戊型肝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聚集性人群。 预防小贴士: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环境卫生,尤其对可能传播戊肝病毒的重点场所(如饲养场和屠宰场)要加强排泄物和污水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和周围环境。个人角度应时刻注意饮食卫生,对动物内脏和肉类食品,加工时生熟分开,防止污染。食物烹饪应高温煮透煮熟,不要吃未完全煮熟的肉类食品。对于戊肝病毒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备孕女性、慢性肝病患者、老年群体)可接种戊型肝炎疫苗来预防(可按“0、1、6”程序接种3剂次30μg/0.5ml戊型肝炎疫苗,即接种第1针戊肝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疫苗1年内保护率达100%,保护期长达30年,安全性高,接种后不良反应少。避免戊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就是保证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避免不洁的饮食以及生水等,海鲜、肉类等各类食物一定要烹饪至熟透再食用,避免禁食生或半生的食物。用餐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此外,尽量减少在外用餐,少点外卖。自己在家下厨,不仅可以保证卫生,还有助于体态轻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