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固生堂中医医院

民营一级中医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功能性消化不良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胃肠疾病,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较高,由于现代人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喜欢喝酒、熬夜、吃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一、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知识的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进食后上腹部胀满感或没吃多少就感觉饱了,可伴有打嗝、恶心呕吐、食欲差等不适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导致以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才能确诊,常需行胃镜、腹部彩超或CT、幽门螺杆菌、血生化等检查。本病需要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相鉴别,主要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鉴别。幽门螺杆菌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消化不良可分为3类情况:1.症状缓解超过半年以上;2.症状无改善;3.症状改善不久又再次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目前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缓解超过半年以上属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这类患者幽门螺杆菌胃炎可以解释其消化不良症状,所以这类患者属于器质性消化不良;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改善不久(不排除是根除方案中抑酸药改善的症状)又再次出现胃部不适症状,这类患者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于消化不良症状合并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国内外指南都推荐在无明显禁忌症的情况下最好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有研究对30多万病例分析发现,消化不良总患病率约为21%。参考《中国功能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以及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作为本病特别是上腹痛综合征的经验性治疗;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作为本病尤其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首选经验性治疗;消化酶制剂可作为本病的辅助治疗;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配合心理治疗或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二、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1.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使用中药治疗多数疗效较好,中医古代没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说法,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和古代医籍记载的“胃脘痛”、“痞满”等疾病类似,可以参考这两个疾病经验选方用药。一项研究对500多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发现,本病中医分型主要为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寒热错杂、脾胃虚寒等证型。为证实中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研究对近2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中药治疗本病有效率较高,能减少本病复发频率,且副作用较小。基础研究也证实,中医药在调节胃动力、顺应性、内脏敏感性和十二指肠粘膜完整性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作用。2.病因病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与外感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饮食无规律、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情志失调(如焦虑、抑郁、压力大等)、长期劳累、久病、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先天禀赋不足等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气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气滞、痰湿、食积、血瘀等邪实为标。3.?治疗原则:???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为了减轻和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除了药物治疗外,规律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及难消化食物、保持情绪舒畅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中医治疗以调理脾胃,保证脾胃正常运化,气机升降正常为基本原则。病变初期多以实证为主,治疗以去实为主,根据具体病情予行气消胀、消积导滞、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方法;病变后期多以体虚或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以补虚或攻补兼施为主,根据具体病情予健脾补虚兼以行气、消食、化湿、活血等方法。对于寒热错杂者,需要寒热同治。4.中医辨证论治:4.1脾虚气滞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食欲不振,打嗝频繁,容易疲乏,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法:健脾和胃,行气消胀。常用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常用中药:法半夏、陈皮、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胃胀明显者,加广木香、砂仁、紫苏叶、炒枳壳等;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4.2肝胃不和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两胁胀痛,情绪波动时症状容易加重,容易烦躁,打嗝频繁,喜欢叹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行气,健脾和胃。常用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中药:柴胡、白芍、炒枳壳、甘草、香附、川芎、陈皮。打嗝频发者,加旋覆花、姜半夏、降香等;胁肋胀痛明显、舌有瘀点者,加郁金、乌药、延胡索等;肝郁化火,口苦,舌边红明显者,加栀子、黄芩、川楝子等;胁痛口干明显,舌红少苔者,加牡丹皮、当归等。4.3脾胃湿热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口干口苦口臭,口干但喝水不多,喝水多则腹胀,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小便黄而浑浊,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治法:清热化湿,行气和胃。常用代表方:连朴饮。常用中药:黄连、厚朴、石菖蒲、法半夏、淡豆豉、栀子、芦根。上腹烧灼感明显者,加浙贝母、海螵蛸、煅瓦楞子等;胃痛明显者,加白芷、白芍、延胡索等;便秘或大便排出不畅者,加炒枳壳、炒槟榔、全瓜蒌等。4.4脾胃虚寒(弱)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隐痛,受凉症状加重,热敷和按揉症状好转,口吐清水,食欲不振,手脚冰凉,大便稀溏,舌质淡白,苔白,脉细弱无力。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常用代表方: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减。常用中药:党参、干姜、炒白术、炙甘草;或黄芪、饴糖、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上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蒲黄、川楝子;腹胀明显者,加广木香、砂仁、紫苏叶、炒枳壳等;食欲不振明显者,加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等;打嗝、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生姜、姜半夏、旋覆花等;反酸明显者,加海螵蛸、浙贝母、煅瓦楞子等。4.5寒热错杂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受凉症状加重,口干或口苦或口臭,食欲不振,嘈杂,或恶心呕吐,肠鸣,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滑。治法:健脾和胃,寒热同调。常用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加减。常用中药:法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炙甘草、红枣等。口舌生疮者,加淡竹叶、栀子、连翘、牡丹皮等;腹泻,大便稀溏者,加炒白术、茯苓、草豆蔻、炒扁豆等;畏寒肢冷者,加制附子、肉桂等;腹胀满明显者,加炒枳壳、广木香、砂仁等。5.针灸或穴位按摩治疗:主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天枢穴、内关穴等。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穴位加减:肝气犯胃者,加期门穴、太冲穴等;肝气郁结者,加膻中穴、章门穴等;食积内停者,加梁门穴、下脘穴等;湿热内阻者,加阴陵泉穴、内庭穴等;气滞血瘀者,加膈俞穴;脾胃气虚者,加脾俞穴、胃腧穴等;脾胃虚寒者,加气海穴、关元穴。也可以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三、并发症预防:本病与精神情绪因素有很大关系,有相关表现者,需要考虑精神心理治疗;本病与幽门螺杆菌有较大关系,注意及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果检测感染幽门螺杆菌者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出现黑便、呕血、体重明显减轻等表现者,需要及时行胃镜等检查。四、生活起居调理:1.饮食:改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不能暴饮暴食。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土豆、豆类、面食、高脂食物一次不要吃太多,不吃辛辣、生冷、烧烤、油炸、腌制食品。2.起居:起居有规律,适当锻炼,太极、八段锦、散步等和缓的锻炼方式更加适合。3.心理:保持情绪舒畅,适当培养一些正面的兴趣、爱好,适当与人交流。4.服药:尽量少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但确实需要用的时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上内容参考了《消化系统常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指南》,由于每个人病情不同,具体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特别对于婴幼儿、高龄患者、孕妇、哺乳期女性、基础病较多的患者切勿自行用药,针灸需要专业针灸医生操作,以免造成意外损伤,后面还会介绍更多疾病防治和中医中药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病?功能性胃病怎么治疗?很多患者觉得自己胃病挺严重的,看完消化科,发现诊断写着“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个什么病?我们先理解什么是“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饱胀,烧灼,恶心,呕吐,反流,这些症状统称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说出现了上述消化不良的症状,但病因不是器质性的,而是功能性的。什么是器质性疾病?就是某个器官有病,或者是全身出了毛病导致症状,比如肝炎、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恶心呕吐、吃不下饭,就是器质性疾病,再比如发烧引起了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是器质性疾病。而功能性疾病,就是虽然有各种不舒服症状,但是各项医学检查都查不出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异常,就是功能性疾病。做功能性疾病的诊断需要谨慎,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免耽误了器质性疾病的治疗。但是对于消化不良症状来说,功能性疾病还是很常见的。对于新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除外同时伴有黑便,贫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以后,大部分都是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总得来说是大脑和消化系统互动的异常,导致胃动力不好、胃的容受性差、胃敏感等情况。胃动力不好就是往下输送食物的速度过快或过慢,胃的容受性差就是吃几口就饱了,而胃敏感就是对于正常的胃酸和温度也无法耐受,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一些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但是,如果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按照最新的定义,已不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而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不良。另外就是精神神经因素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比较多见,有些患者是压力过大,或者遭遇了一些负面的事件;也有些患者是自身性格比较敏感,想得过多,自己给自己制造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的。如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一些情绪、压力问题,这类患者往往非常难治,因为存在着情绪不良导致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又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的恶性循环。患者往往反复就医,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总在纠结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次病,吃了这么多药为什么还不好?从而陷入恐癌或者是疑病的陷阱。最后,饮食不当也会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比如吃得太凉,喝碳酸饮料,吃薯类过多,饥一顿饱一顿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一些遗传倾向,有些患者说家里人胃都不好,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本身并不是一种遗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一些遗传倾向,有些患者说家里人胃都不好,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本身并不是一种遗传病。有些患者病史已经长达数年,反复检查没有器质性疾病,比较容易诊断。如果是新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患者,或伴随报警症状,需要警惕癌症,需要做各种相关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消化不良症状是否功能性疾病,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没有关系,所以不要自认为症状不重,就自己判断为功能性疾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是病吗?怎么治?有些人可能觉得功能性疾病又不是“真的”有病,不需要治疗,其实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功能性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一点也不次于器质性疾病。有些患友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食量减少,时间长了出现了体重下降,自己怀疑癌症,心理压力极大,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发作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进而还影响到家庭关系和社会功能,影响出勤率。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治疗呢?对症治疗——有什么症状,就吃针对这个症状的药。基于症状的不同,可以把功能性疾病分为两个类型,一个类型叫上腹痛综合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或嘈杂感就是觉得胃不舒服的感觉。上腹痛综合征往往和胃酸有关,需要用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或中和胃酸的药。另一个类型叫做餐后不适综合征,以餐后饱胀,早饱(明明很饿,吃几口就饱了)为主,或者伴有恶心呕吐。对于餐后不适综合征,往往是胃动力比较弱,治疗需要用一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有时候光用胃动力药还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加用一些消化酶帮助消化。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可能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杀菌治疗。最后,消化不良的治疗药物中,还有一类重要的药物就是中药,祖国医学重在调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也是重在调理,所以中药对消化性功能不良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比如常用的气滞胃痛颗粒,我们进行过临床试验的对比,和服用安慰剂相比,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上腹痛综合征和餐后不适综合征都有较好的效果。同时气滞胃痛颗粒还有个很好的优点,它可以同时调节情绪心理的问题。伴有情绪心理问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需要放下心理负担,治疗才能有效,但是放下心理负担并不容易。通常我们建议此类患者多进行一些社交、娱乐活动,多运动来缓解心理压力。但是有时也需要精神心理科的专业治疗才能让患者放下心理负担,啥时候需要看精神心理科呢?如果是消化科的药效果都不好的话,就需要吃一些精神科的药物。所以气滞胃痛颗粒这种能同时调节患者情绪和心理的药物非常实用,通过有效减轻症状,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纠正心理-症状的恶性循环。
肠道菌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常表现为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不适症状,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无序沟通从而导致胃肠道运动障碍有关,也有研究发现可能与胃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机械和化学刺激的内脏超敏反应有关。临床上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促胃肠动力、抑酸治疗、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治等等,但是疗效不尽人意。因为肠道菌群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如黏膜免疫,胃肠道运动和分泌,肠道屏障完整性和脑-肠轴功能),所以研究者们将重点转移到了肠道微生态调节上。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与十二指肠菌群紊乱有关,具体表现为菌群过度生长、菌群多样性下降,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受损等。另外,还有研究者发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液中菌群的改变。相比健康志愿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液中拟杆菌与变形杆菌的比例增加,而酸杆菌不存在。因此,对胃肠道菌群的调节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有效手段。抗生素和益生菌的治疗均可以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肠道菌群,并减轻胃肠道症状。抗生素利福昔明的使用可以充分缓解受试者的嗳气和餐后饱胀,作用机制可能与利福昔明减少细菌毒力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菌粘附和改善粘膜炎症有关。研究还发现,患者每天摄入含有加氏乳杆菌(一种益生菌)的酸奶连续12周后,可以减轻胃部不适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感;益生菌酪酸梭菌也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将其制成活菌制剂和多种胃蛋白酶制剂、中成药等联用具有可观的促消化疗效。然而目前研究者们对胃和十二指肠的菌群了解较少,有关菌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参与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明确因此基于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仍有待开发。参考文献:Ford,A.C.,etal.,Functionaldyspepsia.Lancet,2020.396(10263):p.1689-1702.Simrén,M.,etal.,Intestinalmicrobiotainfunctionalboweldisorders:aRomefoundationreport.Gut,2013.62(1):p.159.Igarashi,M.,etal.,Alterationinthegastricmicrobiotaanditsrestorationbyprobioticsinpatientswithfunctionaldyspepsia.BMJOpenGastroenterol,2017.4(1):p.e000144.Tan,V.P.Y.,etal.,Randomisedclinicaltrial:rifaximinversusplaceboforthetreatmentoffunctionaldyspepsia.Alimentary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7.45(6):p.767-776.DuPont,H.L.,Reviewarticle:theantimicrobialeffectsofrifaximinonthegutmicrobiota.AlimentPharmacolTher,2016.43Suppl1:p.3-10.?Ohtsu,T.,etal.,TheAmelioratingEffectofLactobacillusgasseriOLL2716onFunctionalDyspepsiainHelicobacterpylori-UninfectedIndividuals: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Digestion,2017.96(2):p.92-102.张孟徐,李春伟,and许松涛,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对患儿消化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广东医学,2021.42(10):p.1228-1231.严海燕,李小芹,and秦凌云,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1):p.235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