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耳鸣心神不宁之经验方
耳鸣心神不宁的主要表现有∶耳鸣的发生或加重与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有关,心烦失眠,惊悸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心主神明,长期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则暗耗心血,不能濡养清窍,故易产生耳鸣;心神有赖心血的滋养,心血不足,神不守舍,则惊悸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心血属阴,阴血不足,虚阳独亢,阳不入阴,则心烦失眠;心主血,其华在面,心血不足,则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为血虚之象。治以益气养血,宁心通窍为法。白术15g 当归15g 茯神20g 黄芪15g 龙眼肉10g 远志10g 酸枣仁15g 木香6g 炙甘草6g 党参10g 生姜3片 大枣5枚若阴血不足,虚阳上扰,心肾不交者可加黄连、肉桂;若心烦失眠、惊悸不安较重者,可加龙骨、牡蛎、夜交藤等。
吴文斌 主治医师 宜都市中医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396人已读 - 精选 咽食管反流的中医治法
咽食管反流当属祖国医学的‘‘慢喉喑’’、‘‘梅核气’’、‘‘虚火喉痹’’、‘‘吐酸’’等范畴,本病由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兼有肝气郁结化火所致,治宜疏肝清热、和胃降逆为法。可用一下方剂:柴胡6g 白芍10g 枳壳10g 桔梗10g 蒲公英10g 夏枯草10g 厚朴6g 代赭石15g 海螵蛸20g 煅瓦楞子15g 甘草3g方中柴胡、白芍、枳壳、甘草为四逆散,行疏肝理气之功;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清肝郁所化之火,解咽部局部之灼;厚朴、桔梗理气,使气机上下通畅;代赭石、海螵蛸、煅瓦楞子和胃降逆,抑制胃酸,降胃气,使胃气通降,腑气平正而不上逆。
吴文斌 主治医师 宜都市中医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54人已读 - 冬天来了,泡脚的大好时机,你泡对了吗?
冬天来了,很多人喜欢泡脚,甚至用中药泡脚来协助治疗一些疾病,但是你泡对了吗? 中药泡脚应具有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中医理论向来重视人体质的禀赋差异,体质是可调的和发生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不同体质的人群应当选用与体质相对应的不同中药进行泡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修订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有9种中医体质分类标准。临床需要患者四诊资料,完成体质分类。因此,体质辨识及足浴药物的选择应当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 为了方便对中药泡脚的指导,我们在这里介绍除7种体质的不同用药选择(除外平和质和特禀质)。 1 气虚体质 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疲倦乏力,语声低微,少气懒言,汗多怕动,舌质色淡,舌边有齿痕,脉细弱。该体质人群对风、寒、暑、湿等外邪耐受能力降低,易患感冒、胃下垂、直肠脱垂等病,患病后康复缓慢。中药的选择多以补气健脾中药为主,如黄芪、茯苓、党参、白术、防风、仙鹤草等。 2阳虚体质 临床主要表现为阳气不足导致的寒冷之象,如四肢冰冷,手足不温,精神萎靡,喜食热饮,面色少华,疲倦畏寒,遗精早泄,白带清晰,性欲减退等。该类人群对风、寒、湿等阴邪的抵抗力差。中药多选以补肾壮阳,益精填髓,强筋壮骨为主的药物,如鹿衔草、肉苁蓉、锁阳、杜仲、续断、草乌、川乌、花椒、干姜等。 3阴虚体质 临床主要表现为咽干口燥,眼干,容易失眠、烦躁易怒、脾气差,盗汗,手足出汗多,皮肤无光泽,小便发黄。此类人群对风、燥、火热之邪耐受差。中药选择宜选用滋阴养血,养阴润燥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如石斛、玉竹、竹叶、石膏、麦冬、天冬、女贞子、旱莲草、黄柏、知母等。 4湿热体质 临床主要表现为容易上火,面垢油光,身体困重,口干口苦,咽红肿,形体中等或偏消瘦,关节容易出现红肿热痛,大便黏而不爽,小便短黄,男性容易阴囊潮湿,女性白带增多而有异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此类患者不耐暑湿、火热之邪,对湿气重或高温环境难以适应,容易患痤疮、疮疖、黄疸、热淋、足生大疔、痛风、高尿酸血症等病。中药宜选用清热燥湿,除湿泄热为主的中药,如黄连、黄柏、大黄、萆薢、车前草、忍冬藤等。 5痰湿体质 临床较为常见,以体型肥胖、腹肥满而松软为主要体形,临床主要表现为油脂分泌多,胸闷,容易倦怠,痰多,喜食肥甘厚腻,舌淡,苔厚腻,舌胖嫩,脉弦滑。此类人群对暑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糖尿病、冠心病、中风、代谢综合征、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病程缠绵难遇。中药选择宜选化痰祛湿,宽胸理气为主的中药,如苍术、陈皮、胆南星、厚朴、瓜蒌、薤白、百部、桑白皮、半夏、夏枯草、败酱草等。 6血瘀体质 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唇、指甲紫暗,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皮肤有青斑,关节肌肉局部刺痛,痛点固定,或有肿块、硬结,肢体麻木等。此类人群因血脉闭塞不通,容易患中风、心脏病、颈椎病、脉管炎、血栓病、月经量少、血管炎等。中药选用以活血化瘀,养血生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如桃仁、红花、鸡血藤、益母草、丹参、川芎、地龙等。 7气郁体质 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情感脆弱,神情抑郁,忧思多虑,烦闷不乐,心情不舒,形体消瘦为主,舌边尖红,脉细或弦紧。此类人群性格偏于内向,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不耐精神因素刺激,对阴雨天气适应力差,容易患脏燥、纤维肌痛、梅核气、软组织风湿等病。中药选择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为主,如百合、琥珀、磁石、合欢皮、酸枣仁、牡丹皮、柴胡、栀子、柏子仁、仙茅等。 中药泡脚有奇效,掌握方法很关键。 ① 中药泡脚器具的选择对中药疗效的发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药泡脚不宜用铁盆及铜盆。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有害的物质,也不利于药效发挥。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或搪瓷器具,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最好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这样才有利于药物的更有效吸收,从而达到预期疗效。 ② 中药泡脚深度以到膝为度。中药泡脚时,浸泡部位也很重要,泡脚的水位应达到膝盖。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指导,双足部有近70个反射区,双小腿上分布着六经的部分经穴、合穴、络穴和郄穴,以及六腑的下合穴,有100多个穴位。经过药物的充分浸泡这些穴位,能开通经脉、运行气血,进而改善脏腑功能。 泡脚过程中,您应该注意什么呢? ① 泡脚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时间不能太长。时间过长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血液也会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增加心脏的负荷。 ② 泡脚温度,以40~45℃左右为宜,水温不能太高,要求热而不烫。在泡脚前最好能用温度计去测量一下。泡脚的最佳水温应控制在50℃以下,必要时可加水以保证水温相对恒定。由于每个人及身体不同部位对温度的感受的差异,为达到更为舒适的泡脚效果,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过高的水温,除了容易破坏下肢局部皮肤的损害外,还可能造成下肢局部血管的过度扩张,下肢局部血液的聚集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供不足,造成器官的损害。 ③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最好吃完饭1小时后再进行泡脚。在进餐后立刻泡脚,血液更多的流向足部,从而影响胃部血液供给,长此以往会影响消化吸收,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 ④ 泡脚之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泡脚的禁忌:①在过饱或者饥饿状态下不要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运行,会出现头晕不适,甚至发生低血糖反应。②严重心脏病、主动脉瘤、重症高血压或低血压患者,泡脚应谨慎,禁用超过40℃水温,时间不易过长,避免出现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的缺氧,增加疾病本身的风险。③糖尿病足、半身不遂、肢体感觉异常者,严格控制水温,避免发生烫伤,造成严重的后果。④手术后伤口未愈合、外伤或皮肤烫伤等患者,禁止泡脚,容易发生感染。⑤对泡脚中药过敏者禁用。⑥对于结核、肿瘤及骨髓炎等疾病,不宜使用泡脚疗法。⑦妇女妊娠期间禁用泡脚疗法,月经期泡脚需谨慎。 看了以上这些,你学会了吗?如仍有疑问可咨询耳鼻喉科吴医生。
吴文斌 主治医师 宜都市中医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683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感冒后嗅觉消失5个月了 感冒后嗅觉消失总交流次数14已给处置建议
- 扁桃体溃疡 还在增大 ,,,,,,,总交流次数23已给处置建议
- 鼻炎,后背出虚汗,大便干,排便困难 慢性鼻炎治不好总交流次数20已给处置建议
- 耳鼻喉 ?????总交流次数19已给处置建议
- 吃着吃着东西突然间味觉变淡鼻子鼻塞 两个星期前也出现过那次是感冒。总交流次数62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湖北省 第164名
总访问量 234,432次
在线服务患者 729位
科普文章 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