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不对称漏斗胸 贵院是否是省内治疗漏斗胸最权威单位,六岁小男孩患漏斗胸,也是NUSS技术还是改良NUSS?费用是多少?我们是潍坊的,潍坊就做过一两例,我们不太放心,但查了查贵院有记录的也是在05年做的,近期没做吗? 化验、检查结果: 最后一次就诊的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儿外科刘桂海:我们自04年即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该方法相对传统方法来说,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更加满意。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几年每年大约做40例左右,而且我们帮助省内多家医院开展了该手术。你的孩子已经六岁了,应该手术治疗了,方便的话请于周三上午带孩子到我院门诊看一下。
[摘 要 ] 目的: 总结无腹腔镜辅助,钢板单侧固定Nuss手术矫治小儿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 42例漏斗胸患儿在无胸腔镜辅助下,钢板单侧固定,即采用改良Nass手术矫治。结果: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30~50min,平均 47min,无术中并发症。术中出血少于10ml。关胸前充分张肺并用吸引器吸出胸腔内气体,未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一例术后气胸者经空针穿刺抽气后即缓解,一例术后轻度皮下气肿,一天后自行消失。术后住院 5~7d,平均 5.6d。除1例钢板移位再次手术外,其余41例胸廓畸形矫正效果满意。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个月,均无不适,活动量如同龄正常儿童,无伤害事件发生,其中4例已取出Nuss钢板,矫形效果满意。结论: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除具有微创、美观、效果可靠等优势外,同时可以减轻手术创伤,简化手术程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关键词 ] 小儿;漏斗胸; 改良; NUSS手术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 )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廓畸形 ,患病率 0. 1%~0. 3%,男女比例为 4∶1[1]。传统的矫形手术包括胸骨肋骨截骨术以及胸骨翻转术等 ,虽能有效改善畸形 ,但须切断肋骨 ,创伤大 ,疼痛明显 ,术后恢复慢。1998年 Nuss等[1] 报道经胸腔镜辅助下,使漏斗胸的治疗进入微创时代 ,此后Nuss 手术在国际上得到了极大的推崇。我科自2005 年8月至2008 年7 月开展了无胸腔镜辅助,钢板单侧固定的矫形板置入胸骨抬举术,即改良的Nuss 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年龄2岁9个月至14岁3个月,平均7岁8个月。33例为对称型,9例为非对称型。男性35例,女性7例。患儿出现胸骨凹陷年龄在出生0~3岁间,1岁以内即被发现胸骨凹陷,并随年龄增大逐渐加重。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落后或活动后易出汗、气促等临床表现。平卧位查体漏斗深度2.2~4.2cm。平均2.56cm。Hallers指数7.6~3.2。(正常人平均指数为2.52)根据Park分型, 33例为对称型,9例为非对称型。1.2 手术方法仰卧位,两上肢外展90度,稍垫高胸部,以利于手术操作。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心电检测,血氧检测。标志凹陷最低点,将该额状面面定为放Nuss棒平面。在放Nuss棒平面两侧胸壁腋中线前1~2cm各切一2cm长的切口。分离肌肉,自肌肉深面向前打隧道至漏斗边缘。血管钳分离肋间肌进入胸腔,自左向右紧贴前胸壁向胸骨后分离,并从凹陷最低点胸骨后轻柔分离至胸骨右侧。导引器顺隧道进入,至漏斗右侧边缘穿出。由左向右缓慢潜行进行,以防止损伤心脏及心包,穿进穿出肋间隙时,距胸骨边缘要有一定距离,以防止损伤胸廓内动脉,将导引器自右面穿出。 上抬导引器同时进行胸壁按压塑型。将事先根据患儿胸壁轮廓成型的Nuss棒随导引器穿过隧道。用翻转器将Nuss棒翻转180度。两端分别置于肋骨浅面。左端加用Nuss棒固定器,并将固定器与肋间肌缝合固定。两端分别胸壁肌肉覆盖,逐层缝合切口,皮肤对合后用无菌胶布黏贴。关胸前充分张肺并用吸引器吸出胸腔内气体,未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手术耗时30~40分钟,出血小于10ml。1.3 疗效评价复查胸部正、侧位X 线片, 测量手术后胸骨凹陷情况。矫形效果分4 个等级, 优良: 达到对称性纠正, 无残余胸骨凹陷; 良好: 达到或未达到对称性纠正, 残余胸骨凹陷程度小于术前的20%; 一般: 残余胸骨凹陷程度为术前的20%~ 50%; 较差: 残余胸骨凹陷大于术前的50%。[2]2. 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中穿过导引器及放置Nuss板时,无一例发生胸腔内大出血及胸腔内脏器损伤等意外,1例钢板移位再次手术,1例术后气胸者经空针穿刺抽气后即缓解,1例术后轻度皮下气肿,1天后自行消失。术后平均住院5.6天。术后胸骨测量优秀39例,良好3例。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个月,均无不适,活动量如同龄正常儿童,无伤害事件发生,其中4例已取出Nuss钢板,矫形效果满意。 3.讨论3.1 手术年龄的选择自1998年Nuss报道无骨切除矫正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方法以来,文献报道实施该手术的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46岁,多数学者认为手术年龄为6~12岁[3][4]]。我们感觉年龄小的弹性好,易塑型,容易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但是胸廓发育快,也容易因钢板固定限制胸廓的发育。年龄大者不易塑型,术后外观不平整或肋弓相对外翻,但Nuss报道[2]远期仍能达到理想效果。本组已取钢板的4例病人中有两例小于6岁,效果满意!3.2 手术方法 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具有微创、美观、效果可靠等优势。在手术中为防止损伤心肺及血管等,要求使用胸腔镜辅助,但这增加了手术程序和时间,也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和创伤。我们认为术前通过CT等影像学手段,明确病人病变程度和解剖结构,术中仔细操作,可以做到避免损伤心脏、心包、肺脏、胸廓内动脉等重要脏器,不至于发生严重意外和并发症。同时使用单侧固定器固定钢板,可以使以后取钢板变得更加简单,创伤更小,同时也可降低费用。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减轻病人创伤和经济负担。3.3 并发症 该手术并发症包括气胸、钢板旋转移位、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脏损伤、胸廓内动脉损伤及胸廓内动脉假性血管瘤等[4][5]。心脏损伤罕见,但后果严重,抢救成活机会少。本组气胸1例,皮下气肿1例,钢板旋转移位导致复发再手术1例。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出现气胸和皮下气肿的原因可能因仅凭充分胀肺关胸,而未用吸引器吸净胸腔内气体所致。钢板移位的1例,则是放置位置偏低,未在凹陷最低点钢板并非垂直受力所致。另外可能与患儿在术后不足1月时摔倒有关。3.3 效果 考虑到Nuss手术的原理,一般要求钢板固定时间至少2年,以得到稳定的塑型。Nuss报道,在已拆除钢板的71例病人中优秀51例(71.8%);良好14例(19.7%);失败6例(8.5%)[6]。本组已有4例取出钢板,留置时间24~28个月。最长拆除钢板后时间6个月。4例患者均获满意效果。其他病例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总之Nuss手术具有微创、美观、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日益受到推崇。在手术中使用胸腔镜辅助,可以保障其安全性,避免损伤。钢板两端固定可以增加固定的可靠性。但两者均增加了手术程序、创伤和手术时间以及病人负担。本组病人未使用胸腔镜辅助,采用单侧固定器固定钢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只要操作谨慎、轻柔、仔细,同样可以做到手术过程安全,钢板固定可靠,术后效果满意。
直播时间:2021年03月28日19:00主讲人:王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外科
总访问量 5,326,321次
在线服务患者 7,760位
直播义诊 4次
科普文章 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