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爱洁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心血管内科张薇薇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杨桂棠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李占全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苗志林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石蕴琦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赵颖军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关汝明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袁龙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刘莉
主任医师 教授
3.7
郝文君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孔宏亮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刘莹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李荣琴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孟锦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栾波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曲海波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倪锦辉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崔然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陈火元
主任医师
3.6
解小萌
主任医师
3.6
心血管内科王丽杰
主任医师
3.6
心血管内科李惠君
主任医师
3.6
心血管内科崔春生
副主任医师
3.6
心血管内科赵宏伟
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乔兴科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张京京
主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王永新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崔丽杰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程苏畅
副主任医师
3.4
姜仲卓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杨林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郭翠艳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段娜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那君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汪丽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付强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侯培培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刘海涛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陈晓明
副主任医师
3.3
赵红岩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李丹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夏霏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李佳进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孙胜楠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王昊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高扬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孙磊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于倩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周蔷
主治医师
3.3
正常心律由窦房结发放冲动,产生有规律的心跳,这个叫窦性心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丧失了规则的窦性心律,取而代之的是杂乱无章的心律,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的运动,几乎不产生有效收缩。在您就诊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您房颤持续时间的长短,通常把房颤分成以下三类,以便制定更合理的诊疗措施。此外,医生也会根据房颤的不同特点,给它起“外号”永久性房颤:在定义一个患者为永久性房颤之前,医生会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意愿,且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最后医患共同决定放弃转成正常窦性心律。永久性房颤患者房颤持续时间多为数年甚至数十年,一般将终生处于房颤状态。也是一种无奈之选。 首诊房颤:不论患者房颤是否为首次发作、有无症状、是何种类型、持续多长时间、有无并发症,只要第一次被诊断患有房颤,就是首诊房颤。这时候医生会详细问诊、完善检查,以便从蛛丝马迹探究出您房颤持续的时间,以考虑后续治疗。孤立性房颤:与房颤相关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俗称打呼噜)等,这些疾病与房颤密切相关。但有一些患者除了房颤没有其他任何伴随疾病,这种房颤就叫做孤立性房颤。这种情况年轻人多见,最小年龄的孤立性房颤患者为7岁,十几岁的房颤也有,常见的在20-40岁之间。沉默性房颤:顾名思义也就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房颤。没有症状并不是好事,不能产生预警机制,危害还持续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能及时发现沉默性房颤,积极治疗,降低房颤带来的风险。但如何能及时发现这种沉默性房颤呢?①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如果有沉默性非常,一份简单的心电图就能快速诊断出来。有很多患者就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房颤。②学会自测脉搏,如果发现不规律,及时就诊或咨询医生。③智能手环或手表能提示心律是否正常。总结如下:一般来说,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小于1年),处于房颤发生的早期,心房不是特别大,此时导管消融的手术效果好,成功率高,患者获益大。如果诊断长程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数年,此时左房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导管消融手术的成功率会逐渐下降,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心脏专家也在不断努力攻克这一难关,不断增加手术成功率。所以一旦您怀疑自己有房颤,尽快就诊才是明智之举。更多咨询问题,敬请关注,我们将尽快更新相关内容。
房颤导管消融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呢?阵发性房颤和持续一年内的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是一种介入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术后6-8小时即可下地活动,有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导管消融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呢?都有什么作用呢?术前要有一份房颤发作的心电图,这是诊断的依据,也是手术的依据。心脏彩超:医生要了解心脏四个心腔的大小,心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左房如果太大(超过50mm),手术成功率会降低。心 脏功能不好,患者能否耐受手术等等。食道超声:这个检查是术前必须做的,了解左心耳是否有血栓。房颤患者左心耳容易出现血栓,术前必须进行排查。如果左心耳有血栓是不能手术的,因为导管进入左心房,很容易将血栓碰掉,血栓脱落直接引起各种栓塞(脑卒中、肝栓塞、肾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等)。此检查将超声探头送入食道,食道与左心房毗邻,超声探头很容易将左心房内的情况探查得一清二楚。这个检查大多数人都能耐受,检查前口含麻药,只要按照医生吩咐,很快就能将探头从口送入食道。少数患者不能耐受,可在全麻下进行食道超声检查。动态心电图: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背盒子”,一般可进行24小时,期间不间断记录您的心电活动,相当于一直在做心电图,这样可以检查到是否还有其他心律失常。如果出现房扑、室上速、室早等其他心律失常,可以在消融术中一起解决。肺静脉三维增强CT:这个检查让医生在术前了解你的左房解剖结构,如果解剖不好,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术中如何解决,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拟行消融手术的患者有了这些检查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使患者收益最大化。
如何知道自己患有房颤? 心脏就像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图1),左心室、右心室就像“两室”,左心房、右心房就像“两厅”,心肌构建成“房子的墙壁”,瓣膜形成了“房子里门窗”。心脏这幢房子配有“水路”和“电路”,冠脉血管(图2)供给心肌血流——即“水路”;传导系统(图3绿色线条)提供心肌电活动——“电路”。心律失常是房子(心脏)电路出现了问题,心脏跳动失去正常的节律,或快或慢,或节律不整。 图1 图2 图3 房颤是心脏电路出现问题,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则,需要我们“电工”去查找有问题电路的具体位置,然后进行处理,使其恢复正常节律。如何知道自己患有房颤?首先看症状,如果突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马上到医院做心电图。普通心电图即可明确是否患有房颤。当然,有些患者一到医院症状就缓解了,做的心电图也正常,但不能说明当时正常。需要在发作时做心电图,才有意义。平时学会自己摸脉博,如图4所示。脉搏节律一致,强弱相同,属于正常。如果出现节律不规则或强弱不等,需要做心电图进一步证实。大多数老年人家里有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如果提示心率异常,建议到医院做心电图。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体检,有些患者没有症状,在体检时才发现有房颤。电子设备中,有些智能手表配戴过程中提示心率异常,要引起重视。 总之,一份普通心电图即可诊断房颤,但在做心电图之前,有些预警提示心律不正常者,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图4
总访问量 14,110,456次
在线服务患者 10,411位
科普文章 18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