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刚
主任医师
党委书记、院长
中医科田桂荣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张令波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许忠祥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田安伟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许建成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李右军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杨忠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王建龙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之昆
主治医师
3.1
董春景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赵金春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刘美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荣荣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李守岗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付萍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真真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祝雪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张广芳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张文梅
主治医师
3.1
宋庆芝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艳红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立霞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李万仲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亚宁
医师
3.1
中医科周广禹
医师
3.1
中医科薛冰
医师
3.1
中医科宋玉军
医师
3.1
中医科张海红
医师
3.1
导读 网上有人一顿饭吃100个面包,喝5L的牛奶,吃真么多胃真的能够承受吗?专家告诉我们,吃得太多、吃得不规律、吃得太糙,这些我们以为的“小事”却是胃害怕的事情,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胃溃疡、胃癌的发生。 胃是有感知的,可以告诉你已经饱了,但是胃也可以练出来,慢慢的越吃越多。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一次真的吃这么多,就会出现悲剧。 吃太撑 胃害怕的一号天敌 一般进餐时间是15—30分钟,胃的正常容量约为每餐800毫升,壮汉可以上升到一餐1200毫升。 专家告诉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本身胃部平滑肌就有萎缩,造成胃部延展变差,加上或多或少都有消化系统疾病,胃动力不足等问题,所以中老年人吃多了两口就有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怎么判断吃了七八分饱? 饿的时候吃东西,吃到胃里舒服了这个点就是合适的点,感觉到已经饱了就说明已经超过七八分饱了。当你觉得吃得舒服了,想再吃两口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停下来。 吃太乱 胃害怕的二号天敌 很多老年人都不按点儿吃饭,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没有用餐的固定时间,很乱。专家说,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不规律饮食会造成胃溃疡的发生,而胃溃疡是胃癌病变的高危因素,对胃溃疡进行好的治疗可以保护胃。 胃溃疡典型症状 饭后30分钟—1小时上腹疼痛、隐痛、有规律 有一个时间段是必须重视的胃癌时间,这个时间就是20:00—24:00。正常一般人都是三餐到四餐,胃排空时间大概是3—4小时,胃的作息时间和人的作息时间一致,正常进餐后不能再过分的去进餐了,长期过分进餐,多吃进去的东西对胃是一种刺激,慢性糜烂、损伤、溃疡接踵而至,给肿瘤埋下隐患。因此,睡觉前1—2小时不要吃东西。 有些人容易在晚上发生反流,这部分人在睡前2个小时尽量不吃不喝,避免液体的东西反流上来。 ? 【专家强调】一定不能够吃了东西马上就睡觉。如果半夜经常感到饿,需要吃东西,说明胃有可能有问题了。 慢性胃炎的病人如果没有症状,跟正常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旦有症状就是非常麻烦的。在空腹状态,胆囊是大的,里头装的是胆汁,吃饭的时候开始收缩,把胆汁分泌出来帮助消化,胆汁不分泌一直处于“大”的状态也是不好。 胃部疼痛轻则糜烂,重则溃疡,长期的溃疡和胃癌有直接关系,如果有家族史就更需要重视。 【专家提示】节食控制体重的时候一定要让医生或营养师给您制定正确的食谱,以保证一天所需的营养素能足够摄入。 吃太糙 胃害怕的三号天敌 ? 现在很多老年人都特别爱吃粗粮,占了主食的2/3,专家说,这样的饮食习惯其实是并不正确,粗纤维消化不了就会原形排出,粗粮所提供的很多营养大部分都吸收不了,这就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 细嚼慢咽就是要把粗的纤维嚼到最小,通过幽门口进入小肠,0.1—1毫米的食物颗粒可以通过幽门,太粗的食物无法通过幽门,又会返回来在胃里磨,食物太粗就容易把胃磨坏,粗纤维不充分咀嚼会加重胃的负担。 ? 【小窍门】粗粮嚼出甜味表示胃可以很好的消化。 专家现场还带来了一样东西,是家家户户都必吃的韭菜,专家却说,韭菜中富含粗纤维,整吃整拉,不会吸收,吃了也白吃,不仅白吃,还会加重胃的负担,进而造成胃的严重后果。 ? 纤维素和粗纤维有区别 粗纤维和纤维素都是人体不可吸收的,消化不了。但是纤维素和细菌有一些关系,纤维素是肠道益生菌的口粮,吃进去的纤维素能帮助益生菌长得更好。 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是对身体有帮助的,粗纤维含量过多却是会影响胃的工作。 【注意】吃韭菜的时候入口一定要嚼碎,有胃病的人吃韭菜要慎重。
近日随着天气转冷,很多朋友出现了感冒症状,或发热,或咽痛、或鼻塞、流涕,严重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如果出现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俗称感冒。 1.什么是感冒? 感冒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中医的病名,一般按照病因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等。 感冒之后很多朋友会问到我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但是从临床表现和病因上来说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受凉或者受寒导致的感冒。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感冒属于西医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主要指鼻咽部,因此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粘膜及咽部的炎症充血,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咽痒,病位较深者侵及到气管支气管导致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咳痰,甚者喘息。 2.得了感冒之后需要怎么办?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要吃什么药物。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普通感冒大多是病毒性感冒,目前抗病毒治疗没有特效药物,因此感冒的治疗主要还是对症治疗,也就是根据症状选择药物,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朋友们缓解感冒时的不适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咽痛等。目前药店里有大量的抗感冒药,总体分为西药和各种中成药,尤以中成药居多,建议大家在选择的时候选用治疗风寒感冒为主的成药,具有发汗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西药的选择上,如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者,可选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成分的药物,如果鼻塞、打喷嚏、流涕,可选用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组胺成分的药物,如果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选用含有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的复方。实际上感冒之后充足的休息和水分的摄入是保证身体恢复的重要因素,这一点被很多朋友忽略。另外,在家没有药物时也可以用生姜和大枣煎水冲服,对于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的效果。 3.感冒之后到底需不需要吃消炎药? 很多朋友感冒之后都有服用消炎药的习惯,消炎药主要针对细菌起作用。上面提到大多普通感冒是病毒性感冒,因此没有必要应用消炎药。如果出现反复的发热,咳嗽、咳痰明显,这个时候需要考虑有没有合并细菌感染,可以到医院查个血常规,根据血象的情况决定用不用消炎药物。 4.郑重提醒 另外,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朋友的是,很多中成药里面本身含有西药成分,尤其是退烧药,所以如果在中成药和西药一起服用时一定要注意有没有相同成分,以免重复用药,对身体造成伤害。笔者已接触过相关报道,请各位朋友一定注意! 本文系张令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每到节假日之后, 医院门诊的走廊里, 呕吐、厌食、便秘、腹泻的患儿就会增加, 面对焦虑不安的家长, 精神不振或哭闹不停的孩子, 我们会告诉家长: “您的宝宝吃撑了……” 食积若治疗不及时, 则会损伤脾胃功能, 可能形成“厌食病”。 厌食日久, 脾胃虚弱, 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转化为“疳证”。 “疳证”主要表现为饮食异常、体重减轻, 皮肤失去光泽、头发稀疏, 精神疲惫, 腹部膨隆,甚至腹凹如舟等。 同时还会伴其他疾病, 如佝偻病、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这是由小儿脾胃虚损, 运化失常, 吸收功能长期障碍所致, 相当于西医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对于食积引起的不想吃饭(即厌食), 重在运脾和中, 可在中药基础方中加以调和药物, 如淮山药等。 食积导致的肚子胀(即积滞), 可在基础方中加行气祛瘀、攻积导滞的药物, 如广木香、佛手等。 对于食积产生的大便异常(即泄泻或便秘), 在基础方中加以健脾化湿、敛津涩肠 或行气导滞通腑的药物, 如白豆蔻、砂仁改善腹泻情况; 枳实、莱菔子等, 可帮助通便。 此外,根据不同病情, 适当配合推拿、中药外敷、 针刺、灸法、刮痧等治疗方法, 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山药粥 【原料】鲜山药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山药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适应证】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患儿,表现为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 胡萝卜粥 【原料】胡萝卜250克,大米50克。 【做法】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适应证】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良,以实证为主。 白萝卜莲子粥 【原料】白萝卜250克,莲子(带心)10克,粳米50克。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块,带心莲子洗净与粳米共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炖。待莲子熟烂,便可起锅。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宽中下气。适用于食积夹热证,表现为消化不良、口舌红绛、大便干结、睡眠较差等。 薏米小米粥 【原料】薏苡仁20克,小米50克。 【做法】薏苡仁、小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 【功效及适应证】健脾消食除湿。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四肢乏力、肢体略浮肿、大便黏腻等症。 鸡内金散 【原料】鸡内金适量。 【做法】 将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及适应证】消食化积,健脾止泻。对小儿疳积、遗尿均有良效。
总访问量 35,684次
在线服务患者 121位
科普文章 11篇
领导风采